01.23 用“攤平法”降低持股成本

用“攤平法”降低持股成本

對於這一炒股操作誤區,常常為廣大股民的熱捧,假設某股民以14元的價格買進股票之後,之後在13元的價格再買進同樣的數量,12元價位的時候繼續補倉,這時,經過計算不好反倒加重負擔,越陷越深,一路加碼補倉都是錯誤的,盲目的加重倉位更容易導致表面看起來有0.6元的盈利,這就是攤平法操作,持續地補倉跟進,平衡買入價格,由於平均的成本低於第一次買入的價格,似乎成本降低而產生了獲利,但是,細細剖析問題就會發現並不是這樣:

首先,將該股民的三次持續補倉買進,拆分成三個獨立過程:

第一次14元買入,13.6元賣出;虧損0.4元。

第二次13元買入,13.6元賣出;盈利0.6元。

第三次12元買入,13.6元賣出;盈利1.6元。

通過對於上述的數據比較,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明顯的事實:即第一次買進造成的虧損,並沒有因為後面的補倉攤平操作而出現絲毫的減少,其成本還是那麼多,相反地,為了彌補第一次買進的虧損,更多的資金用於彌補該虧損,違背了股民進入股市,對於資金的原始期望,即加速資金的活動,獲取更多的盈利。

換而言之,第二次的13元和第三次的12元,其實完全可以將這筆資金轉而投向其他態勢明朗的股票,所獲得的盈利也可以彌補之前的損失。同樣也可以彌補第一次的虧損,效果一樣,或許,資金的作用發揮會顯得更好。效果也是完全一樣的。

由此,我們可以總結出,攤平操作法並不能降低之前的買入成本,只能以贏補虧,而且這樣做最大的危險就是,一且對於股票的態勢判斷不準確,對於後期股市預計不足的話,弄不好反倒加重負擔,越陷越深。

反過來想一想,反正最終的目的是希望能夠以贏補虧,股民完全可以做出新的決策,例如股民可以將股票的資金轉向其他態勢明朗的股票,讓資金滾動起來,與其繼續掛靠在不明朗的賭局上,不如尋找那些已經撥開雲霧見天日的股票。儘管重新尋找新的思路比較困難,但是,這卻是保障利益最牢固的辦法之一。

對於自己手中握住的股票進行分析,確定該股票是否已經漲到合理的價位,判斷市場環境對於該股票的影響,以及大的市場環境、股票信息等進行理解。如果該股票還沒有漲到合理的價位,股民可以保留,但是,對於那些已經漲到合理估值的股票,如果繼續堅守,會造成更大的資金危機,不如放棄。

攤平法絕對不是萬全的救場之策,應當慎用,以免越攤越大,越鋪越重,套住資金造成負擔。應該慎用、少用、理性地用。任何時刻,採取任何策略,必須能夠保持理性的心態。來自網絡

用“攤平法”降低持股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