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电商年货争夺战

电商年货争夺战

正式进入2019年,人们除了忙着做各种总结外,也忙着迎来另一件大事:春节。近年来,春节的概念悄然发生变化,慢慢由一个节日演变成了一种象征着团圆、亲情的仪式。而这种仪式源自于一个长时间的准备过程,俗称“办年货”。

互联时代和网购的兴盛,则让这一过程得以颠覆,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基于此,各大电商平台为争抢客流,纷纷加入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年货大战。

01

年货市场的变与不变

中国年货市场上,正经历着大变迁,传统的商超市集和互联网电商平台的转换。现今,随着年货消费主力军慢慢像80后、90后的年轻人倾斜,他们已不再满足于实体店铺的采购,电商渠道就发展成了置办年货的主战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传统方式费时费劲,电商省心便利;二是消费升级趋势下,多元化、高品质的产品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2016年,阿里、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纷纷提出“网购年货节”概念,借助食品、日常消费品等年货,掀起了一波波的促销热潮。据《2016中国年货大数据报告》显示,阿里年货节上线5天,共售出21亿件商品,相当于全国人民每人买走了1.5件商品。而80后和90后的年轻消费群体,联手贡献了81%的订单,俨然成为了年货消费的主力军。

电商年货争夺战

可以说,年货市场一直处于变与不变之中。变的是购买方式、渠道和消费人群的变化,不变的是年货所赋予的情感意义。年货二字,除了让人在忙碌的喜悦中感受春节的到来,也在琐碎温暖的仪式里,向家人诉说着爱和牵挂,而这也恰恰成为年货市场持续火爆的原因之一。

电商年货争夺战

近日,苏宁、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更是相继开启了新一轮的年货大战。苏宁年货节聚焦“三好”,通过“好年货、好价格、好服务”,让消费者过一个放心年。京东年货节根据人们过年的传统节奏,在不同时段推出相应主题促销活动,让消费者们能买好物、过好年。

02

电商平台为何争先入局

如今,置办年货已经成了春节的标配,并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年货经济”。随着新一轮消费升级和消费主力军的变化,消费者们开始强调个性化和创新型消费,也开始越发注重品质与品牌的概念。而年货带来的仪式感,满足了大众对家的情感寄托和春节回家的归属感,这种观念与电商年货节碰撞结合,势必会爆发出巨大的消费潜力。

电商年货争夺战

根据尼尔森2017年的调查数据,快消行业春节期间整体同比增长13%,其中线上销售增长45%,持续快速上升趋势明显。此外,春节热闹的过节氛围更是持续刺激着人们的消费欲望,成为电商促进消费的又一着力点。在喧闹的过节氛围下,大家有足够多的时间网上购物,消费欲望也随之强烈。

归根结底,春节购物这块市场肥得流油,就像是一场年度消费盛宴。于商家而言,这样的黄金机会一年有且仅有一次,所以抢滩布局年货大战无疑成了企业增加销量、提升品牌声量的最佳时机。

写在最后

众所周知,春节期间消费者们对网购产品会抱有更大的期望:对商品服务更敏感,也渴望获取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因此,各大电商平台在每年的年货大战期间可谓花样百出,各出奇招。

值得注意的是,每逢春节各种年货促销活动红红火火着实热闹,但消费者们面对商家的套路早已不再感冒。虽说各大电商平台的促销活动能够让年货消费市场保持旺盛的消费趋势,

但在消费升级时代,如何满足消费者对年货新的需求,应该成为每个电商平台思考的重点。特别是随着主力消费人群对年货需求的变化,电商平台除了从产品服务、产品渠道等方面做起,还必须针对性地开发出适合其消费观念的年货,尤其是在品牌和附加值上要下足工夫。

电商年货争夺战

《快递、电商春节不打烊,如何才能让年货节有年味?》来源:刘旷

《春节特辑 · 80后90后消费者网购年货研究报告!》来源:人类脑洞研究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