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忘記平臺,做好單品:涉農電商背後的互聯網邏輯

作者 吳志遠

忘記平臺,做好單品:涉農電商背後的互聯網邏輯

做農產品電商,不要妄想與大佬們爭搶肥肉,用好騰訊的半條命,紮實做好“單品”,為一個個可見可感農民服務,才是正道——《志遠讀城》

之一 “單品”“單品”“單品”

在經歷兩三年的極度喧鬧之後,農業電商進化到什麼程度了?是否實現了人們最初對它的預期?週五,應邀參加了武漢農業電子商務協會舉辦的一個電商分享會。下面,就這次會上5家涉農電商的分享情況,做一個歸納。

這次參與分享的5家企業,剛好佈局在農業電商的上、下游各個環節。如果要為這次分享提煉一個關鍵詞,那就是“單品”。這幾乎是上下游電商異口同聲強調的。

一直堅持做區域農產品電商平臺漢購網,也越來越注重對縣域特色農產品的挖掘,並將原來經營的萬個以上的品種急劇濃縮到200個產品。天下星農湖北公司負責人尹學軍,老老實實地一個單品接著一個單品地做,從黃金梨到汨粽,現在又瞅準土豆和小龍蝦,雖然做得辛苦,但比較踏實。中國網庫的華中地區負責人柴慶軍在20分鐘的分享中,將“單品”一詞從頭講到尾,他提到的案例包括“好想你棗”、“安塞蘋果”。順豐速遞的區域負責人也認為做好“單品”是實現農業標準化的重要前提。桔子會的一位高管,分享瞭如何用社群來營銷“中藥材”、“戚風蛋糕”等單品。

之二 留給大佬的肥肉

為何突然之間,大家把“單品”放在如此強調的位置上?說到底,並非這些企業心甘情願放棄平臺的優勢,而是互聯網邏輯使然。

互聯網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引發天文數字一般信息洪流,極大的挑戰著普通人的心智。人們的心智實在沒有辦法對付這麼多信息,只能採取簡單、粗暴的方法應對,也就是每個種類的產品或者服務,一般只記得第一是誰,最多第二,第三、第四根本就無人問津。除非你能成為新品類裡面的第一。

所以,在阿里巴巴、京東這樣巨頭爭搶農業電商的行業格局中,其它想做平臺的企業,基本只有被淘汰的結局。你不是第一第二,市場根本記不住你,也不想記住。即使是漢購網這樣堅持打造區域農產品電商的平臺,最終也選擇妥協。他們對農產品品牌主的承諾是,你的產品如果登錄漢購網,就可以實現阿里巴巴、京東等多個巨頭平臺同步展示。這樣,最終還是歸屬於巨頭的平臺。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品牌主心裡踏實。

事實上,最初湧入市場的農產品電商平臺,在燒光投資人的錢之後,紛紛歸於沉寂。有人統計,全國3萬家涉農電子商務平臺, 3000家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集體虧本。“虧本促銷、燒錢引流、信息刷屏”,是絕大多數農產品電商的現狀。

說到底,做電商平臺,其最初的宗旨就是拼搶互聯網發展的技術紅利。但是,這塊肥肉,是留給大佬們的?你不服也沒有用。

之三 用好騰訊的半條命

區域農產品電商想分互聯網技術紅利,雖然此路不通,但是,並非所有的路都被堵死。

平臺的收稅權雖然被互聯網巨頭壟斷,但如果把平臺當做集貿市場的話,那麼一家家鋪子,仍然需要人來運營。這種營運是互聯網巨頭的手伸不到的地方。

這一塊,也是互聯網巨頭鼓勵區域涉農電商大力發展的。這也就是馬化騰所說的“騰訊的命,一半掌握在自己手裡,一般由社會來掌握”。

而這由社會掌握的半條命,就是社農電商低下頭,為一個個的農產品,在網絡上營銷鋪路。

畢竟,互聯網技術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技術對商業的改造已經是大勢所趨,不可逆轉的。

涉農電商要將一個個精心挑選出來的農產品,按照互聯網的要求進行包裝,最終依靠互聯網的強大力量,將這些農產品送到目標消費者手中。

打造好“單品”,做互聯網巨頭做不來的事情,是互聯網進入平穩發展期,留給涉農電商最後的機會。

之四 網絡營銷商

根據以上的分析,區域涉農電商實際上扮演著網絡營銷商的角色,做單品,就成了很自然的選擇。

如何做好單品,從5家企業的分享,我提煉了一些乾貨,奉獻給大家。

1、注重農產品品牌打造。首先是要給農產品起一個響亮容易被記住又易於傳播的名字,比如“小豬拱拱”、“禮小龍蝦”等。

2、注重標準化。這是一個老問題了,但是,只有聚焦在“單品”上,才有可能真正接近農產品的標準化。例如,中國網庫在打造安塞蘋果的單品時,就要求單果重量為75克,少了吃不過癮,多了有點浪費。

3、精選挑選品種。不是所有的農產品都適合做“單品”,做“爆品”,說到底一定是當地的優勢農產品,要質量有質量,要規模有規模,才有打造口碑的巨大潛力。

4、線上、線下同步發力。別一味迷信線上,線下同樣重要。線上、線下要相互配合,才能真正形成口碑。

5、快遞時代,產品包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順豐在經歷了寄給用戶的楊梅90%以上的損耗之後,逐步改進包裝,到現在損耗控制10%以下,這是硬道理。

6、用好社交媒體。你的朋友圈不僅僅是用來聊天和聯絡朋友的。同時,也是很好的銷售渠道。如何用好它?社群就是研究人的。想想,你在現實中如何打動你身邊的人,讓他們購買你的東西?把這些方法根據網絡特點改進一下,效果不會太差。

7、品牌保護必不可少。像陽澄湖大閘蟹那樣,讓消費者很輕鬆就搞清楚,他吃得到底是不是真宗的大閘蟹?避免讓李鬼趕走了李逵,真的打不贏假的。

忘記平臺,做好單品:涉農電商背後的互聯網邏輯

往期精彩文章請見微信公眾號《志遠讀城》

大人物走後看東湖

看不懂,瞧不起,來不及

一隻被施了魔法的橙子

當6000只天鵝來敲門

星空拍客(下)

星空拍客(上)

無人區的“潛規則”

萬里自駕中的那些豔遇(下)

萬里自駕中的那些豔遇(上)

絕世小鎮遇見誰

世界最長、最無用的橋,卻讓每個路過的人終生惦記

Joffre Gorge:沙漠深處,千古歲月,悠悠迴盪

墜落山溪探幽潭:當世界靜到極致

1000萬+,當紅“神文”埋了什麼毒?

那城在眼前,卻拒我入內

殺死袋鼠

拋錨無人區

佳人勿入布魯姆:芳心被竊不自知

御風飛渡:偷窺上帝的私家花園

不老的月光

土著禁地的神秘探險隊

澳洲腹地自駕“口味重”

三萬裡自駕,源於生命的一次終極體驗

奇幻的“地下城”:庫伯佩地

他們的街道在狂歡

夜釣印度洋

Fremantle,端杯酒走你千遍

孤獨之城的“宮斗大戲”

夏醉利川,就貪那點涼

身體的張力

華中師大百名女生致信馬化騰:你欠我們一杯茶

千年銀杏谷,尋一個像聶隱孃的女子

千古風流一湖煮

================

《志遠讀城》

把人生百態寫進風景裡

出品人

吳志遠 城市品鑑師,學者,前媒體人;致力於品牌整合傳播,創意寫作,農業傳播及新媒體應用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