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經典對聯,上聯:肥水不流外人田,下聯很有味道,你有更好的麼?

經典對聯,上聯:肥水不流外人田,下聯很有味道,你有更好的麼?

說到對聯,大家可能會想到春節時的習俗,貼春聯。其實在古代,對聯可不光是為了過春節才使用的,還有其他作用。簡單來說,對聯也就是對偶的句式,要求上下聯每個字詞都必須相對應。一開始的時候,對聯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桃符,刻在木板或竹片上,慢慢地就演變成了一種文學形式。此後其也演變成了習俗,比如說開頭我們提到的春節。因此對聯的用途有很多,比如說讀書人作對聯其實是為了做學問,民間貼對聯,不過是為了有個好兆頭。

經典對聯,上聯:肥水不流外人田,下聯很有味道,你有更好的麼?

古時候,讀書人有一項技能和愛好,對對子。私塾中,老先生會從娃娃抓起,教他們對對子,而那些文人墨客,更是喜歡在一起以對對子來切磋學問。這對對子其實就是作對聯,不過是用口述的方式。這種方式其實間接推動了對聯藝術的發展。在當時可不光那些讀書人喜歡,就連統治者也時常用其來打發時間。比如說明清的時候,很多皇帝就愛和翰林院的文臣對對子,間接還能考考他們的學問。

經典對聯,上聯:肥水不流外人田,下聯很有味道,你有更好的麼?

而歷朝歷代,也有很多非常經典的對聯,有的為文學大家所作,已經成了經典,令世人稱佩。有的句式複雜,很多人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沒人能夠對得出下聯。比如說明時有個狀元出的上聯,至今無人對出下聯來。而有的對聯則非常有意思,上聯幾乎人人都知道,但是下聯卻很少流傳下來,當然這不是下聯不行,而是得細細品味。

經典對聯,上聯:肥水不流外人田,下聯很有味道,你有更好的麼?

比如說這一副對聯,上聯:“肥水不流外人田”。這句話大家應該都聽過,甚至開玩笑的時候還用過。確實這一句話常用於口語,已經被人們用爛了,影視劇中就出現過不少。字面意思說,在種糧食的時候,自家田裡的肥料水分可不會輕易流到別人田裡去。實質就是說涉及到自己利益方面的東西不會給其他人。

經典對聯,上聯:肥水不流外人田,下聯很有味道,你有更好的麼?

其實這句話並不是對聯作者的無心之舉,而是有典故的。當年大文豪蘇軾中年遭遇不幸,愛妻去世,但是他整日忙於公務和文學創作,根本沒時間去另尋佳人。於是日子就這麼過去了,一直到他兒子結婚時,他還是一個人。而他這兒子比較平庸,兒媳婦卻是個才女,長得也漂亮。其實當初兒媳婦進蘇家,也不過是看蘇東坡有學問,崇拜他,不曾想丈夫卻碌碌無為,於是很失望。

經典對聯,上聯:肥水不流外人田,下聯很有味道,你有更好的麼?

有一次這兒媳婦給蘇東坡送茶,二人四目相對。這一下子搞得他非常尷尬,臉一下子就紅了。這兒媳婦就問他為何臉紅,蘇東坡用暗語說了原因,他們畢竟在輩分上有代溝,不能逾越底線。而這兒媳婦也是個聰明人,於是就說出了這句經典語:肥水不流外人田。由此這句話也就是出自蘇軾的兒媳婦。

經典對聯,上聯:肥水不流外人田,下聯很有味道,你有更好的麼?

再來說說這下聯的事情,這下聯其實不難,稍微有些文學功底就能對得出來,但要想和上聯一樣經典,就比較難了。筆者這裡給出的下聯是:沃土只留自家耕。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好的東西只會留給自己用,而不能拿出去分享,大意上其實和上聯能夠相呼應。

經典對聯,上聯:肥水不流外人田,下聯很有味道,你有更好的麼?

而這其中的意境,大家可以細細品味一下。而從這幅對聯也能夠看出其中的趣味來,很多時候,經典的對聯之所以能夠流傳千古,可不光是有趣味,還有很多深層次的東西在。而對聯之所以能夠成為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流傳千古,也正是因為其暗含著很多有意思的東西,就和俗語一樣,由此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確實令人刮目相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