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可以每天一片,长年吃吗?

QW234


“是药三分毒”,任何一种药物都是一把双刃剑,朝之“蜜糖”夕之“砒霜”。所以在药物的选择、以及药物的使用时间上,我们需要结合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起效时间、代谢时间、以及患者的病情、患者的耐受情况,综合利弊最终来决定用药。



拜阿司匹林不仅有着解热镇痛的作用,还能够抗血小板聚集,是唯一明确的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的药物。现已广泛用于10年内心脑血管意外发病风险>10%的人群(未病先防)以及已经得过脑梗、心梗的病人。

但是服用阿司匹林也可引起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哮喘等过敏反应;因其可导致胃黏膜损害,故容易并发胃溃疡、胃肠道出血;因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增加患者出血倾向,导致脑出血可能;国外发现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还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害,但这种情况在我国少见。近年一项西北医学研究报告结果指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男性患者黑色素瘤的患病率比常人增加2倍。

拜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意外的预防作用毋庸置疑,我们仍然建议长期、常年服药,但是我们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正规用药。如果有对阿司匹林及水杨酸过敏者禁用;出现反复活动性出血的患者禁用;有其他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有其他血液系统疾病(血友病等)禁用;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阿司匹林是好药,不贵且作用大,但是我们也不能随意使用,别偏听偏信,一定要多咨询专业医生。


医学健康守门员


不是医生,本不应该掺和这种医学问题。但是因为每天服用拜耳阿司匹林已经快有8年,也算“久病成半医”,说说自己的经验吧。

我因为患心肌梗死(注意都不是“心肌梗塞”),从2010年底开始陆续做过7次catheter手术(Interventional radiology介入放射学治疗),到现在心血管里有5个支架,总长度达75mm,每次过机场安检时总纳闷为什么不响,呵呵。

(这是我现在在服用的药物,蓝线就是100mg拜耳阿司匹林,红线是防止消化道溃疡的兰索拉唑,在日本每次取药之后都会拿到一张这个东西贴在随身携带的“药品手帐”上,这样在急救的时候不认识的医生也能知道病人在使用什么药品以及过敏史)

(这就是“药品手帐”)

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必须坚持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会引起胃部不适,所以现在都是用肠溶的拜耳阿司匹林,但即使是这样还是对肠胃有刺激作用,所以我在服用拜阿司匹林的时候还要加服“ランソプラゾール”,也就是Lansoprazole,中文为“兰索拉唑”来防止消化道溃疡。

(左边是100mg拜耳阿司匹林,右边是15mg兰索拉唑)

虽然说“久病成半医”,但笔者毕竟不是医生,之所以要掺和这个话题是因为现在经常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一些莫名其妙的劝人常服阿司匹林的文章,把阿司匹林形容成能包治百病羽化成仙的神药,是不是药厂的托儿不知道,反正起码是缺乏医学常识吧。

但看不到哪位医生出来说明事实以正视听。就像在这个题目里不少答主是医生,但除了介绍拜阿司匹林的功效之外,听不到介绍副作用和危险性,看上去就像在帮药厂打广告。

比如在电视上除了各种药品广告之外,还有不少节目介绍各种靠谱不靠谱基本不靠谱的各种药物和疗法,比如某视某套有一个《健康之路》的节目,整个就是在宣传阴阳五行的八卦巫医。出现在媒体或者网络上的医生们有一个共同之处:从不谈药品和疗法的副作用和危害。

这点国外不同,国外的电视上经常有专门的节目介绍某种药物或者疗法的副作用和危害,这个阿司匹林是经常被谈论的,因为不得不服用的人很多。

阿司匹林其实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药品,除了万不得已,绝不能长期服用。

阿司匹林有抗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液粘度的功能,用于治疗血管栓塞。但这个特性会造成内出血,经常服用阿司匹上会出现皮下出血而形成斑块,牙龈出血就更是标配了。

有过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因为打一个喷嚏而送命的病例,这个患者在打喷嚏时因为体位和用力而造成了腹腔血管破裂而大出血,来不及抢救而死亡。

每次复查,我的主治医生在开药方时常总不会忘记告知我,在发生出血时一定要告诉医生自己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事实,以使医生有所准备。

我本人在一个月前就亲身经历了这一幕。

因为自己不慎,被菜刀切到了手,出血不止,叫了急救车去医院。一进急救室就对医生告知了自己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一听这句话,整个急救室的气氛仿佛都变了,各种认识不认识的器具都围了过来。两个医生忙了一个多小时才把血止住,我躺在那儿,只听到医生不停地在嘟哝:“这药真厉害,这药真厉害”。为了清创,拿一台真空泵来抽血,所以出了多少血我都能看到,最后止住血缝合了伤口之后一看,出了200cc血,再加上在家里以及一路上流的,估计有400cc。

(就这个地方拉个口子就失血400cc,两医生忙了一个多小时,可怕不?)

所以,阿斯匹林是一种会带来生命危险的危险药物,一定要在靠谱医生的医嘱下服用,千万不能胡乱服用而引起悲剧。

不是万不得已,万万不要“每天一片,长年吃”,万万。


冰冷雨天


拜阿司匹林的说明书上总有那么多的不良反应让口服拜阿司匹林的患者不知所措。总有人在旁边对患者说,是药三分毒,不能长期吃,我都不长期吃药,我血压或血糖高了我才吃,不高就不吃,又搞得想长期服药的患者六神无主。


那么拜阿司匹林对于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病患者每日一片,到底可不可以长期服用?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

拜阿司匹林: 一般为100mg/片,30片/瓶。 常规下:每日一片,即服用100mg。

再来说一下,一个人的血液总量是多少?

一个人的血液的总量约占体重的7%-8%.比方说一个正常成人体重60kg,其血液量约为4200ml~4800ml。


现在,我们来讨论的就是拜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看长期服用下,是什么情况:

①当药物血浓度200μg/ml时较易出现不良反应,且药物浓度越高,不良反应就越多越明显。

就当一个60kg重的正常人有4500ml,就是900000ug/4500ml即900mg/4500ml。就相对于你基本上要一次性服用9片才会开始出现不良反应。我们在遇见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冠脉综合症时也一次才服用300mg-400mg。

基于老年人药物代谢减慢来说,会在体内代谢时间延长,导致药物浓度在体内有所堆积,一天一片还是基本能承受滴!

②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腹痛、恶心、反胃、腹胀,严重者可出现胃溃疡,甚至是胃穿孔。这个不良反应除了应人而异了,还是得基于①的不良反应量来发生。而且概率是3%-9%。停药后多可逐渐治愈或停药后即可消失。


③当血液中的药物浓度达到0.2g-0.3g/ml时,会出现中枢神经的不良反应,如听力下降、耳鸣等。那么也是900g-1350g/4500ml。所以100mg跟900-1350g来对比,这个不良反应基本可以忽略。

④对于肝、肾功能损害,也是与剂量大小有关。当血液当中的药物浓度达0.25mg/ml时易发生,即1125mg/4500ml。就相当于11片药多才会出现肝肾损害。而且出现也是可逆性的,只要没导致肝、肾不可逆的损害,停药后肝、肾功能可恢复。

⑤据数据显示有0.2%的病人会出现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休克等过敏性的反应。严重的过敏反应服药后可迅速致死,这往往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无法通过计算来得出。但是对于初次使用拜阿司匹林,也可搞碎取少少少许吞服试用。由于体质问题,办法只能提高安全性,并不是代表百分百安全,一样大家理解。



上述基本上大概总结了一下不良反应与拜阿司匹林的关系。这些是通过很多数据研究出来的,是提供一个参考。群体性的数据提供了不良反应大数据库,并不能千篇一律,适合每一个人,所以长期多用拜阿司匹林的患者或其他药物的患者,对自己负责的方法就是定期体检,或问诊咨询。

(图片源于网络)



余千兰


拜阿司匹林是一种很好的药物,主要用于心血管事件的预防,阿司匹林可以防止血小板聚集,称为抗板药。血小板是促进凝血的,口服阿司匹林后,可以预防血栓形成,所以可以预防脑梗,心梗等情况。尽管阿司匹林有这些好处,但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吃的,现在阿司匹林有滥用的趋势,我见过很多患者,并没有冠心病,高血脂等情况,自己听说阿司匹林好,就自己去药品买,长期口服了。其实,阿司匹林有严格的适应症,不是每个人都能吃的:

发生过心梗,脑梗的患者,为了预防再次发作,需要长期吃阿司匹林;

冠心病患者,特别是放过支架的患者,为了预防支架再次堵塞,也是需要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的;

发生心脑血管风险较大的患者, 例如长期吸烟,高血脂,高血压患者等。

在吃阿司匹林之前,一定要经过专科医生评估,因为阿司匹林可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对阿司匹林过敏的患者不能吃,阿司匹林会损害胃粘膜,有出血的风险,如果吃阿司匹林期间出现黑便,呕血,胃疼等情况,一定要立即停药,赶紧去医院看病。

有慢性胃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不能口服阿司匹林,会加重病情的发生。我是普外科医生,每年都会遇见好几例,因为吃阿司匹林导致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所以,一定要听医生的意见,自己不要偷偷去吃阿司匹林。


普外科曾医生


现在人生活条件虽好,但是生活节奏太快,跟上这样的快节奏,身体难免吃不消,时间一长会诱发身体各种疾病,其中之一,就是心脑血管类疾病发生率明显上升。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讲,有一个药物应该是很多人都熟悉的,那就是拜阿司匹林肠溶片。之所以对拜阿司匹林肠溶片熟悉,是因为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是这类人群经常用到的。

心脑血管疾病通常是慢性疾病,需要长年累月用药,期间不能随意停服,不然会出现复发的问题。那么,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是否可以每天一片,长年服用呢?答案是不可以的。原因如下:

一、拜阿司匹林肠溶片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血小板聚成,防止血栓形成,治疗和预防短暂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冠心病、心肌梗塞、偏头疼、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漏、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二、拜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药物效果虽好,但是如果长时间大剂量用药,会造成药物主要代谢途径过早饱和,药物剂量稍微增加,容易导致血药浓度较大改变。从而影响身体健康以及药物的效果。要知道,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是以结合的代谢物和游离的水杨酸性质从肾脏排泄。服用量较大时,未经代谢的水杨酸排泄增多,长此以往,会影响肾功能。

三、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是抗凝药中的一种,服药量一定要听医嘱,而且服用期间还应经常复查血小板和凝血机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用药,或者暂时停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致脑出血和眼底出血的病人也不在少数。

因此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是不可以长年服用的,而且有胃溃疡、对阿司匹林肠溶片过敏的人、血友病患者也是不能吃的。


家庭医生名医在线


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可以每天一片,常年吃,不过要有所选择。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吃,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吃。

一、拜阿司匹林是什么?

拜阿司匹林是小剂量阿司匹林的一种,在中国的片剂通常是100mg一片,主要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预防。

二、什么人需要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由于小剂量阿司匹林是用来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因此,简单来说,有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和会发生缺血性心脑血管病风险比较大的人,都应当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来进行预防心脑血管病再发或发生。具体适用人群,可见我的问答:人到了多大年纪需要每天吃阿司匹林?

三、是不是有些人尽管从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来看需要服用阿司匹林,但不适合服用的?

是的,有些人尽管可能属于应当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缺血性心脑血管病预防的,但有些情况下,最好不要服用。

1.阿司匹林过敏;

2.有胃十二指肠溃疡和出血史;

3.凝血功能有问题,容易出血的体质;

4.痛风;

5.哮喘;

6.其他一些不适合服用阿司匹林的情况,如阿司匹林抵抗,要进行大手术前后等等。

(尽管年轻人需要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很少,也要提醒一下,即使是用于解热镇痛,18岁以下尽量不要服用阿司匹林)

四、阿司匹林长期服用对身体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吗?

只要不是上面提到的情况,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是非常安全的!

阿司匹林主要的副作用是出血,服用阿司匹林期间要注意观察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肤瘀斑、黑便等等,如果有这些情况可以查一下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聚集率,再根据这些结果,权衡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和用阿司匹林的风险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是继续服用,还是调整药物。

另外,有些人尽管并没有胃溃疡,但服用阿司匹林反酸烧心,不能耐受,这种情况下,可以把拜阿司匹林调整到饭后吃试试,如果还是不行,就只能换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了!

另外,服用阿司匹林期间,也要留意尿酸水平。还要定期监测血压,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点击右上角“关注”后,可查看更多医师解答或免费向医师提问】


平安好医生官方号


阿司匹林这个药是很多人熟知的,拜阿司匹林其实就是阿司匹林肠溶片,由拜耳公司生产的,区别于普通阿司匹林,所以称之为拜阿司匹林。作为解热镇痛药物的一种,阿司匹林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使得阿司匹林现在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的预防。它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的发病风险;可以预防心肌梗死复发;可以降低中风的发病风险;可以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哪些人需要预防服用阿司匹林?

1.所有确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者(冠心病、脑梗塞、外周动脉如颈动脉或下肢动脉狭窄≥50%);2.高血压合并慢性肾病者;3.以下7项高危因素中有3项以上危险因素者,男性≥50岁或女性绝经期后,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肥胖,早发心脑血管病家族,吸烟。

阿司匹林要服用多长时间? 剂量?

阿司匹林需要长期服用,也就是终身服用,无特殊情况一般不能间断,即使在症状完全消失后(如肢体轻瘫的患者完全康复)也不能停用。常用剂量为75-100mg,每日一次,拜阿司匹林只有一种100mg的剂量,所以一般是每日一次,每次一片。

哪些情况下需要停药?

阿司匹林不良反应中最常见为胃肠道刺激症状和轻度胃肠道出血。虽然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对胃粘膜刺激较小,但长期服用仍有一定的副作用。在服用阿司匹林时,如果出现了消化性溃疡、急性出血应立即停用阿司匹林,但是出血停止后,应权衡利弊。如果是重要脏器出血,比如脑出血、内脏出血,再出血的话可能会危及生命,那么应该停止使用阿司匹林,如果非重要器官出血停止后,比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可酌情再使用阿司匹林。另外当出现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出现严重心衰者禁用阿司匹林。在长期使用阿司匹林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观察:有无消化不良、腹部疼痛;有无黑便;有无鼻腔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定期复查血常规和大便常规。


胡洋


拜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基本上是共识,但是这个药也是一把双刃剑,对缺血性疾病要长期吃 ,对可能有出血性疾病要慎之又慎,对已经的出血性疾病是绝对禁忌。


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是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患者,比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肥胖等,建议长期服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排除出血情况如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或重要脏器出血(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情况,建议长期服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


对于放置了动脉支架的病人建议长期服用拜阿司匹林,防治支架后血栓形成。



但是有一部分人,吃了拜阿司匹林后可以出现阿司匹林抵抗。一般在规律服用治疗剂量阿司匹林的情况下,仍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被称为阿司匹林抵抗,简单的说就是阿司匹林不能很好抑制血小板了。要注意观察和检测。

怎么样?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的话请不要忘记点击“关注”二字再“点赞”一下呀,也可以多转发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我是专业的神经外科从事介入的医生,会有更多的脑血管疾病健康知识,干货“奉献”给你的。谢谢。


神经介入戴医生


阿司匹林有百年历史。最初,当地人发现嚼服柳树皮能起到镇痛的作用,后来在其中提取了阿司匹林,后者作为解热镇痛药,广泛应用于临床。

后来发现阿司匹林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能够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目前阿司匹林广泛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梗死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系统疾病。这就是所谓的二级预防。

在二级预防当中,阿司匹林应该每天坚持服用,每次100毫克。有的人会问阿司匹林到底是在晚上试还是白天吃?其实,只要坚持每日服用即可,不必纠结服用的时间。

如果没有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是否可以通过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呢?这并不尽然,这需要医生根据个体的情况进行危险分层,有的个体就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疾病的发生,而有的个体则不需要,因为不必要的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带来一些出血等不良反应。


惠大夫在江湖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没有敢给出肯定的答案,因为不知道你目前的身体状况和用药情况等。所以提醒广大网友提出题时,最好补充下说明情况。

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缺血型脑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等急性缺血性心血管事件,在没有禁忌的情况下,应尽快给予阿司匹林,一般开始推荐剂量150-300mg/d,1-7天后可改服75-150mg/d,需要长期服用。

我看了一些人的回答,可能这个问题提出得有点早了,现在主要来解释下。

1.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不能用:因为阿司匹林主要在肝脏中代谢,肾脏中排泄,会加重肝肾的负担。

2.胃、十二指肠溃疡者不能用:因为使血小板部分失去活性,增加出血风险。

3.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不能用:因为阿司匹林容易通过胎盘屏障,延长产程,增加出生婴儿的出血风险,人和动物都有报道妊娠前三个月可致脊椎裂、头颅裂、面部裂等致畸现象。

4.低凝血酶原血症、维生素K缺乏症、血友病不能用:凝血酶原少本身就有可能出血,再加阿司匹林增加危险,维生素K是参与合成凝血因子的,血友病同样道理。

5.哮喘者不能用:阿司匹林过敏体质者,表现荨麻疹、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症状,严重者肾脏引起致死性阵发性支气管痉挛及呼吸困难。

6.12岁以下儿童慎用:容易引起儿童瑞氏综合征,尤其流感病毒感染或水痘时,更容易诱发。

7.外科手术前后慎用:同样是因为阿司匹林的出现倾向。

8.阿司匹林应该空腹服用:说阿司匹林和食物同服,应该指其他剂型,肠溶片外面那层膜的性质就是在酸性条件不溶出,碱性条件溶出,胃显酸性,小肠显碱性,同食物同时服用可能由于食物的阻碍作用,到达小肠时间延长。

为什么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缺血型脑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等急性缺血性心血管事件者又能用呢?

小编认为(仅个人观点、不做任何用药依据):无论心肌梗死,心绞痛,缺血脑卒中都是因为血栓的形成使血管狭窄,阻碍血流,造成氧及营养物质不能正常到达各器官出现的病理性变化,阿司匹林是通过抑制TXA2来起到抗凝作用的。要知道TXA2具有强大的收缩血管和促进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当阿司匹林抑制它这种作用时,使得血管通道扩宽、稀释血液从而改善血流通量。

所以建议无特殊禁忌,阿司匹林是可以在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使用的。对于阿司匹林是怎么发挥作用的,这里就不多说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