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我想罵馮小剛


我想罵馮小剛



愛一個人不需要理由,那麼,罵一個人呢?


我想罵馮小剛


大頭這個人,附庸風雅,最愛裝13,寫文章總喜歡用一句詩詞來開頭。可是,這次想找一句罵人的詩詞,搜遍百度,再越過山丘搜百度的師父,竟沒找到合適的。

在古人眼裡,詩詞是美好的,用來寫理想、寫愛情、寫肝腸寸斷,卻不會用來罵人。一旦詩詞中夾帶罵人的話,那詩詞就不美了;一旦罵人融進詩詞,那罵起來完全沒感覺。

原來,罵人不是件美事。

人活著,除了吃飯生娃買房子外,是要追求美的。要不然,化妝品不會成為大市場,美容院早就關門大吉了。對“美”的拼命追求,已經成為社會的一塊心病。

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罵人變成了潮流,那些吐著髒字惡狠狠的言語,從三好學生、四有青年、五好家屬......嘴裡噴薄而出。即便是那些站在臺面上衣冠楚楚的傢伙,罵起人來也不避髒字了。

名人罵人的典型代表,一是崔永元,二是馮小剛。

鑑於小崔同志已經升格為反恐鬥士,對他的不敬很可能引發滾滾罵聲,大頭沒有膽量去調侃他。

因此,蘋果要捏硬的,大頭就把炮口對準素以小鋼炮著稱的馮小剛,把從小到大積攢的冤屈噴出來。對了,今天我想罵馮小剛。


我想罵馮小剛



我想罵馮小剛,要從他對青少年的不良影響說起,是他營造了崇洋媚外的氛圍,教壞了青少年。

上中學那會,看了他參與執導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後來沒留神又看了電影《不見不散》,兩部作品看完,讓年少的我對美利堅充滿嚮往。

美國那疙瘩,不僅能致富,還能泡到美妞。在北京混不出人樣的小混混,跑到美利堅就能風生水起。

不思進取的葛優,住在房車裡堪比一室一廳;剛開始英語都不會說的徐帆,沒幾年就當了小老闆。這尼瑪,美利堅不是傳說中的地獄嗎,為何看不見水很深、火很熱?


我想罵馮小剛



千萬裡我追尋著你,大頭堅定了奔赴美國的決心,使勁學英語,嫌棄數理化。

可是熬到大學快畢業那會,風向變了,咱加入WTO了。談判桌前,美國代表,那位金髮碧眼的大洋妞,笑嘻嘻地握著一北京大爺的手,滿面春光。以後就是一家人了,你生產、我消費。

風向的轉變,把美利堅那些淘金客都吹了回來,比如華誼老大哥王忠磊,回來創辦了影視公司,打下演藝圈半壁江山;劉亦菲的乾爹陳金飛,回來開發了北京著名的高檔樓盤金菲公寓;還有大S老公汪小菲的媽咪張蘭女士,回來開餐館,開出一個“俏江南”。

不僅淘金客回來了,那些在美國有車有房的高知白領也回來了,李彥宏回來搞百度,張朝陽回來弄搜狐,就連辦英語培訓班的俞敏洪,也跑到美國拽回來一幫同學。

在美國只能當小老闆,回來才能當大老闆。年輕的大頭,自然盤算著以後能當個大老闆,算了,不出國了,還是留在這片熱土好好幹吧。

可是,多年來苦學的英語、花精力瞭解的美利堅,沒了用處。馮小剛,你耽誤了我多少青春時光啊。


我想罵馮小剛



我想罵馮小剛,因為他誤導了青年人的擇業方向。男怕入錯行,多少熱血男兒因為他的作品不要鐵飯碗,去端泥飯碗。

新世紀最初的幾年,大頭臨近畢業,盤算著是考公務員,還是跑到深圳幹。百無聊賴之際,無意中看到了馮小剛的一部電視劇《一地雞毛》。

陳道明和徐帆主演,講得是某機關一群人的故事。尼瑪,那種工作環境,人際關係,生活遭遇,活脫脫人間鬥獸場啊。

朝氣蓬勃的大學生陳道明,在裡面混了幾年,就變成一個老於世故的滑頭,拍領導馬屁,跟同事鬥心眼,與老婆蝸居在單位宿舍裡,處處受氣。

電視劇結尾,陳道明恍惚中逃出了那個圈子,跳入自由市場的大海里開心地遊啊遊,美滋滋。


我想罵馮小剛



這部電視劇,嚴重誤導了大頭的擇業,那時候考公務員還不熱,如果狠狠勁,說不定能進入某機關。可是,大頭怕成為《一地雞毛》裡的陳道明,轉頭跑到了深圳。

沒想到,風向變了,往後的年份裡,人家的生活一年好似一年,福利待遇不需多言,妙筆生花的本領蹭蹭漲,動筆寫寫規劃,就能關係那些老闆的生計,影響數以億計的錢。90年代的苦悶,一掃而空。

與此同時,跑到深圳大市場裡玩耍,變得越來越難。創業潮過去了,特區不再是一塊磚頭掉下來砸死五個總經理的地方,變成了打工仔的集中地。慢慢的,去深圳變得迷茫;富士康跳樓的年輕人,三和街道遊蕩的大神,成為負能量的典型。

與機關幹部失之交臂的大頭,被馮小剛的《一地雞毛》害苦了,我的前途,前途啊。


我想罵馮小剛



我想罵馮小剛,是他讓我錯過了十幾年來最黃金的機會:房地產。一代窮屌絲致富翻身的機會。

還記得電影《大腕》裡的經典臺詞嗎?兩個神經病搖頭晃腦地在那裡意淫:

一定得選最好的黃金地段,僱法國設計師,建就得建最高檔次的公寓,電梯直接入戶,戶型最小也得四百平米。什麼寬帶呀,光纜呀,衛星呀,能給他接的全給他接上,樓上邊有花園兒,樓裡邊有游泳池,樓子裡站一個英國管家,戴假髮,特紳士的那種,業主一進門兒,甭管有事兒沒事兒都得跟人家說:May I help you, Sir ? 一口地道的英國倫敦腔兒,倍兒有面子。......你說,這樣的公寓一平米你得賣多少錢? 我覺得,怎麼著也得2000美金吧? 2000美金?那是成本!4000美金起。你別嫌貴,還不打折。



我想罵馮小剛



4000美金,那就是房子的天價了,劃下來兩萬多人民幣。記住了,超出這個價,全尼瑪是神經病。

於是,當房價只有1萬多一平米時,大頭手裡分文沒有。等到手頭攢了點錢了,房價就已經超過3萬了。自己告誡自己,別急,市場犯神經了,房價肯定要降。調控也及時到來,溫暖的話語傳進千家萬戶,寶寶心裡暖融融。

房子不用急著買,手上拿著一筆錢,存銀行太虧了,得找個地方升值啊。正好那幾年股市火熱,大盤從3000點漲到4000點,越過5000點,直逼6000點。

股市一入深似海,至今悔恨,空悲切。

馮小剛,你用神經病調侃房價,我們哈哈大笑之餘,卻被房價逼成了神經病。


我想罵馮小剛



我想罵馮小剛,看了他的《非誠勿擾》後,誤以為美女會重感情,適合娶回家當老婆。於是想辦法巴結美女,沒事就去乘飛機找空姐搭訕,花冤枉錢不說,白白錯過了門當戶對、同是屌絲的村裡的小芳。

等到被耍了好幾圈,發現美女渴望的愛情,必須要Money撐腰時,才神色黯然地回村找小芳,可惜人家孩子都生兩個了。

我想罵馮小剛,看了他的《唐山大地震》後,誤以為“人間有真情,人間有真愛”,在隨後的玉樹地震時捐了不少錢。沒過多久,郭美美小姐橫空出世,臉打得啪啪啪。

我想罵馮小剛,看了他的《1942》後,覺得美好生活來之不易,珍惜糧食從我做起,沒事就吃吃吃,美好生活沒盼來,人倒是吃成了胖子。

我想罵馮小剛,看了他的《我不是潘金蓮》後,人到中年感受到世界的荒誕,電影裡的范冰冰為告狀活著,惹出了一系列麻煩,形形色色的人物醜態畢現。現實中的範爺聽說麻煩挺大,形形色色的人物噤若寒蟬。

我想罵馮小剛,看了他的《芳華》後,那一排排旋轉跳舞的姑娘,始終在腦海裡迴盪,中年油膩男,去哪裡消解這份油膩呢。

突然想起有人說過:“年輕的時候有賊心沒賊膽,等到老了,賊心賊膽都有了,賊又沒了。”

要不趁著賊還在,出門試試?幸好老婆管得嚴,及時沒收了私房錢。

這句害人的話是誰說的?又是尼瑪馮小剛的《一聲嘆息》。


我想罵馮小剛




我想罵馮小剛



馮小剛,知道我多想罵你嗎?

你的作品深深地影響了一代人,馮氏喜劇逗得我們哈哈大笑。多年後,我們笑成了苦逼,可是你卻成了富翁,住著大別墅,光個稅就交了上億元。為什麼我們沒錢,你有錢?

是的,現在罵你的,都是揣測,都沒有實際證據。可是我們有崔哥啊,一抽屜證據等著你呢。

吃瓜群眾,就等著崔哥亮出實錘,砸爛馮家店。

話又說回來,這都過去半年了,崔啊,你那些關於馮小剛的證據,啥時候亮出一份讓我們開開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