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世界都是由粒子构成的,那为什么人类会有思想?人类的思想是由什么构成的?

相识不如偶遇85331633


我们的地球以至于整个宇宙都是由一些非常微小的粒子构成的,有一部分科学家认为我们的思想也是由一些微粒构成的,这个微粒的名字叫做“超弦”。这部分科学家认为“超弦”是这个宇宙中最小的微粒,它们的形态已经不像是分子、原子那样是一个球体的形状,而变成了环形。超弦的基本形态有开环与闭环两种形态,这些超弦根据开环、闭环的不同组合形式构成了我们已经发现的微粒-分子与原子,再由分子、原子的自由组合形成了我们宇宙中的一切事物。而还有一部分科学家认为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一种叫做“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被认为是质量为0的一种特殊微粒)的微粒根据运动的快慢的惯性不同而构成了其他的微粒最终形成宇宙万物。但两派的科学家都认为自己支持

的这两种微粒是可以构成思维的,我们的思维其实可能是这两种最基础的微粒早已孕育出来的,但它们的初始是存在于宇宙的各个角落,等到这个宇宙中的生物孕育生命的时候这些思维会从宇宙的角落里开始注入这些生命体中伴随者我们的神经系统开始工作,而当这些生命体死亡后这些思维又会从回到宇宙的某个角落里,这样不断的循环。这样的话由于这些存在于宇宙的思维在注入生命体后伴随宿主一生可能不断地更新添加入新的内容在生命体死亡后思维重回宇宙之时变得比原来更加庞大这样的循环使得宇宙不断地膨胀也是有可能的。

我们所知道的宇宙中可见的物体占据整个宇宙中物质才不到10%,其他的一些暗物质、暗能量却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所以这些高级的东西比如“思维”其实是这些暗物质、暗能量的产物也说不定。




遇见H未来


如果用机械式的唯物主义去解释这个问题的话,只能走进死胡同。


先做一个说明:题目中问的是“思想”,但真正值得讨论的应该是“意识”,虽然两者经常相提并论,但意识要比思想更深一层。人是先有意识,才有思想的。


如果世界都是由我们已知的电子、质子、中子等粒子构成的话,本质上人和一块石头应该没有区别,为什么人有意识和思想,而石头没有?


有人说人的意识和思想是由大脑中的某种“化学物质”产生的,如果“化学物质”真的可以产生意识或思想的话,大脑里的化学物质也就这么几种,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可以用化学的方法让一块石头或者任何“东西”都具有意识和思想?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在这个世界上,生命(人)和非生命(石头)是有本质区别的,就像0和1一样,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


也有人提出了“超弦”、“希格斯玻色子”等假想的粒子试图去解释为什么人有意识和思想,但这些假设事实上都没有科学的证明,只是一种说法而已。


另外一个常见的误区是认为人的意识存在于大脑中,但迄今为止无论我们怎么解刨大脑,都无法找到一个特定的区域存储意识。然而意识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所以如果它既不是“化学物质”,又不是“粒子”,也没有办法在大脑中找到的话,从逻辑推理的角度只有一种可能:


人类的意识和思想是以非物质性的形态存在的。


也就是说,“意识”和“思想”和物质性的“东西”不一样,是看不见摸不着,也无法测量、感知的,但它就是真真切切的存在,只不过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而以。


所以世界(或宇宙)不仅是由物质性的粒子所构成的,也包含了非物质性的意识,两者相加才是一个完整的宇宙。



高挺观点


对于人类来说,人体的内在基因粒子是灵魂,是载体。外界的自然粒子是信息,是能量。当载体与能量纠缠形成了生命活动。当灵魂与信息发生量子纠缠,就形成了量子在大脑内的常温下发生了超导感应,或者天人感应。进而产生和出现了思想和思维。思想和思维也就是量子以脑电波的形式在闪耀,因量子纠缠两者之间即无时间距离,又无空间限制,使得人们的思想能够随念而起,随心而动,漂忽不定,漫游于空气和宇宙之中。使人们对于自然界有了感知力,分析力,创造力。牛顿,爱因斯坦的思想只是宇宙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一段光波,一道闪电。他们的生命也是一种具有思维的宇宙物质,量子物质。量子纠缠思维理论,还使人们失去了时间限制,了解到,接收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信息。物质不灭,量子不死,灵魂不死。这使得人们得到了天使,或马列主义的文化传承。有了佛教,道教等宗教信仰。还有了生命轮回转世之说。一句话,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量子星空1


《量子、意识、本性的存在关系的奥秘》

科学没法把量子与意识放在一起观察。按照西方的人的思维,量子

的各种粒子层次,是客观世界的构成要素,人的意识独立于这客观之外,所以要问一句:人的意识由什么构成?

我们翻开现代系统科学,就知道他们在很多领域都是无休止的追问,似乎永远没有答案。我们能不能用中国,古老的智慧来帮助观察?或许我们能够开辟一条中国智慧科学的大道之路。

其实西方人没法对他自己的科学形式科学精神进行深刻的反思。因为他们没有参照物,没法认识到自己科学的局限性。比如说科学的大部分知识,随着他们自己的研究,会不断的被证伪推翻,这表明科学的知识,带给人们很大的不确定性。再比如说,科学研究的方法,它一个最大的特点,必须制造仪器,这种研究,把人本身心的了知万物妙明妙德作用就丢失了,这就是说,科学会带来巨大的外化异化,人类如果一昧的相信科学的这种先进性,人类就把自己的进化就停止了,事实上就是如此,西方人早就认为人无法进化,西人从来没有想到,不是人无法进化,而是他们研究的方法有问题。再比如说,科学的种种研究,他们没有真理的标准,通常人们都说科学是把双刃剑,这是为科学的弊端,在进行巧妙的辩护,既然是把双刃剑,但是西方人他从来没有想到怎么引用智慧的方法来解决这个困境。

西方人科学的产生,它有它的历史背景,第一个就是宗教的原因,第二个就是哲学的原因,西方的宗教与哲学,他对他们所想的万物的抽象知识没法进行实证,因为西方的宗教,把人内在的妙德神性,外化为外在的神,没法把人内在的妙德开启后来参与到认知万物之中;因为西方的哲学没法究竟人的本质,所以西方的科学研究,他们意识不到,人才是科学的主人,他们的这种科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都把人迷失在他们所研究的对象之中,这是他们种种末日危机的根本原因。

中华文化中能观察量子层次事物的规律吗?中华文化中有观察量子层次事物的方法吗?

科学的这种方法观察量子,首先把人独立于观察对象之外,准确的说,这种观察。他没法观察自己在观察的过程中的参与作用。其次,这种观察必须在仪器中才能观察,这就造成了普通的人无法来进行观察试验。那么,依据量子论的观点,在我们观察这两个粒子之前,他们都是处于叠加态的,也就是说每个粒子都可能是左,也可能是右,是不确定的。而当我们观察其中一个粒子时,它们的波函数坍缩了,于是,其中的一个变为了左,而另一个同时变为了右。要记住,是“同时”,这是一个没有消耗任何一丁点时间的过程。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是怎么保持联系沟通的呢?为什么在其中一个粒子坍缩为“左”的同时,另一个一定坍缩为“右”呢?这是一个完全随机的决定,他们并没有彼此商量,那如何能保证两个随机的事件的结果一定相反呢?这看起来它们就好像存在一个非常快的沟通信号,就像我们两个人在拿着电话,说:“你选的是左是吧,那好,我就来选右吧。”,从科学家这种观察的过程中的分析可以看出,量子的叠加,观察者的意识参与了吗?还有一个根本存在,西方人没法了解,举个例子来说,我们人在观察北斗星的时候,按照西方的认识,是北斗星之光到达的人的眼前,人才能看到北斗星,这就是说,见性是因为北斗星之光而能见。这种观察的方法,完全丢失了人的主体,,我们现在用中华智慧来观察一下,见北斗七斗之光,实际是人的见性一眼就能现量见到,这种见性的速度,要比光速不知快了多少倍。人认知万物的时候,人的本性之智光都会参与,当然,科学家观察量子的时候,人的本见亦会参与。从这里我们看出,西方的科学家观察量子,乃至观察外面的时候,他们忘记了一个最根本的存在。那么中华文化中,他是如何用本心之见来观察量子层次的存在呢?中华文化中有这种方法存在吗?中华文化中能够观察量子层次的规律吗?

西人的科学,哲学,宗教,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自己存在的必要,但是西方人科学宗教哲学三分,他们没法把三者的长处整合在一起,人与宇宙万物本来是一个实相,但是西方的人首先三分,回来后再分之又分,这就是西方的分科学来源,他们对一切事物的研究都不能究竟,不能达到实相之境。举一个最为鲜明的例子。那就是,科学已经发现量子与意识的关系,但是西方的科学家没法了解这里面的规律,因为西方的科学研究没法了解人的心识奥妙,他们没法把人的心识,与量子放在一起观察。所以,我们会看到科学越先进,随之带来的迷感也会越大,甚至危机也会越大。西方人没有真正的智慧之学,他们不会这么说,不会有这样的理念:人是科学的主人,人在研究客观的时候必须清净安全,人的各种活动必须尊道贵德,人的科学研究建立起来的理论必须天人和谐。对于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精神,科学所造成的各种问题,我们应该用中国的智慧来观察。不要总是等待西人,发现了,研究了,我们总是才跟在他们的后面呼喊。

西人这种量子、粒子理论与人的意识的关系,西方的科学家必须借着先进的仪器来观察,普通的人,只能借着他们发现的理论,进行抽象的思维,还是没法进行实证。这种抽象的思维,没法让我们的本性进行进化。用我们自己的身心来观察量子与意识的关系,这种学问早就存在了,这样超前的智慧在中国的智慧中才有。中国的这种智慧方法,通过观察微妙的能量,与自己的心意识关系,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本性,才能够不断的开启了无穷无尽的妙德。这种观察的方法才真正有意义。中国超级智慧需要科学来证明吗?不需要,几千年中,中国的这种方法一直存在着。但是为了让现代人明白中华古老的智慧,把古老的智慧方法与现代科学方法进行比较研究,这就非常需要。这可能会对科学带来巨大的变化。更为准确的说,更为直接的说,就是会让西方人认知世界万物宇宙的方法会产生巨大的质变。对于量子与意识的关系,与中国智慧的关系,一些人总以为是要傍科学的大腿,现在还不知道,这里面能够引发中国的智慧,对于西方的文化产生智慧的指引,让人类能够成为科学的主人,让科学的方法能够带来变化从而达到清净安全。这种有意义的研究工作,应该大力提倡。我们也更加应该提倡,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要学学中华古老的智慧,运用自己的身心,了解天地宇宙万物的智慧方法。我们应该知道,中国的智慧与现代的西方文化并不矛盾,我们既要学习西方的文化也要修学中华古老的智慧,把东西方文化放在一起平衡的运化,我们现代中国提倡国学,也同时鼓励继续改革开放,目前正在走着一条路。





圆拙


记忆是什么?大脑神经系统又是什么?

人体是由无数的分子组成,分子又分各种元素的分子,它们内涵着各种不同的能量基因,而组成不同的电位联结,这些电位在不停的运动着,有序的排列,有序的运动着。

人体就是这些基因工程技术的组合。

人为什么有思想呢?

任何生物都有记忆,低级动物有,高级动物也有,这就是它们的神经系统的刺激与印象。

人类的更加的复杂高级。

家养的动物知道回家,找到回家的路,这就是记忆与思想活动。

人类更不简单,人类有文字符号,人类能够通过文字符号记忆更多的事情。

记忆是思想的材料,这些材料存贮在大脑记忆细胞里面。

也就是人类通过外部环境的刺激在大脑记忆细胞里面产生不同的电位联结,这些电位联结通过大脑的筛选系统,识别相同的与不同的或类似的,而加以分解筛选出最佳答案。

这些记忆材料的选择过程,就是思想运动过程。

人类的大脑是复杂的,它不是像石头一样单纯的或少量的元素组成,人类的大脑是复杂的多样的元素组成,这里面充满着对立与统一。

充满着无数性质不同甚至相反性质的化学物质组成。

这些物质在本质相反的统一下不断的运动着,消耗着能量与热量。

上面的叙述方式,许多人已经能够知道生命与思想的构成。当然人类为什么会有思想这个即难又不难的答题了。

一个人的聪明与否,就在于他大脑神经元的健全性,先天性。和后天学习的容纳能力,分解能力筛选能力。能力强者,聪明人,能力弱者大众化。


宝树白石


人类的思想正是在大脑中产生的啊,来回穿梭于各个神经元的生物电信号、化学信号啊,所以,无论是思想还是意识、记忆它都是物质性的,即需要物质来作为载体,所以,根本上看,还是由粒子构成的。

其实不光人类有思想,我想,在地球上,凡是拥有大脑的动物都有自己的思想,狗、猫、狮子、老虎等等,请问,如果没有思想,它们该如何在自然界中生存?

思想并不是人类的专利,同样的,记忆与意识也不是人类的专利。

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含有千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拥有多个树突,又与其它神经元相连,如此复杂的网络形成了思想的复杂性,所以,人类表现得比其它动物更加的富有智慧。

当然,大脑也并不是越大越聪明,大脑应该是越精密越精巧越好,在晚期智人时期,脑容量甚至比现代人还要高50毫升,但也没见得他们有多聪明。

而现代的理论还认为,即便是空间、时间也是具有客观存在的物质性的,即便空间空无一物,也存在最低的能量态,人类终有一天会搞明白这个宇宙的基本组成的。


科学船坞


这个问题让人感觉非常奇怪,提问者似乎想用这个问题反驳思维是基于物质的观点。对于唯物主义者而言,“思维不是基于物质”才让人感到奇怪和苦恼的。因为唯心主义者只需要自己相信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的就行了,完全不需要证据。而唯物主义者会去寻找证据来证明这个观点,但根本就找不到任何可以通过验证的严肃证据可以支持思维基于灵魂的这种假设。

大脑是由物质构成,这点是毋容置疑的事实。现代生物学通过大量的实验验证了思维是发生在大脑之中的电化学反应。


图:大脑的各个功能区

在比较宏观的层面上,大脑的主要运转模式以不是什么秘密。大脑的各个功能区受损就会导致病人失去部分能力,这点在中风病人的症状上就能清楚的表现出来。现在甚至能利用药物和“洗脑”这类心理学工具影响人类的思维、情绪和记忆等。这些种种都表明了思维的基础是物质的,改变物质基础就能影响到人的思维。

当然,如果要控制人的思维现在还办不到,这也是医学伦理所不允许的,但控制动物的思维已经能够实现。在2007年山东科大机器人研究中心就在几只鸽子的大脑内植入了控制芯片、电极和刺激发射器,可以根据电脑指令完成各种简单的飞行动作,这完全可以使用在国家安全和军事领域。
图:被芯片控制的鸽子




实际上,在自然界,大脑控制也不是罕见的事情,铁线虫可以控制螳螂进入水中淹死,使自己可以繁殖下一代。弓形虫可以控制啮齿动物动物,让它们胆子变大,并且喜欢上猫尿,以便让老鼠被猫吃掉,完成弓形虫的繁殖流程。

图:被铁线虫控制淹死的螳螂

动物和人的大脑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也会受到这些影响,这些都证明了思维是物质的,而不是受到超越物质的所谓“灵魂”的控制,人的记忆也储存于组成大脑的物质之中。当然,有的人肯定会说,科学没有证据证明灵魂不存在,是的,科学不能证明一个事物不存在,它只能证明一个事物是存在的。事实上,根本就没有办法证明一个事物不存在,证明一个事物不存在只能采用穷举法,而宇宙物质的数量和空间的广阔都不适用于采用这种方法。我们只能说灵魂的说法是不科学的,或者说,灵魂的说法是迷信的。

相信科学,拒绝迷信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养。


讲科学堂


不打算说的太专业,太复杂,我们从前就学过,世界是粒子的世界,大千万物,都是由粒子组成的,三种粒子组成物质,所以我们又可以说,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当然,人类的思想也离不开物质,小编觉得,唯物主义坚持的是真理啊。

emmm,简单来说吧,人们为什么会对一件事情做出判断来表现出自己的心情?小编觉得这就是因为大脑中存在的化学物质所决定的,当一件事情发生时,大脑中的物质产生了反应,由此导致出最后的心情,这一过程,看似漫长,其实不然,十分迅速,所以迅速的做出了反应。虽然这还没有被发现是什么物质,但是目前看来确实是这样。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说,为什么国家禁止吸毒呢?因为毒品给人的感觉是梦幻的,幸福的,爽快的,吸了毒品的人表面看起来一蹶不振,但是他们的内心觉得非常的畅快,甚至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麻木得判断不清是非,只知道毒品二字。其实这就是毒品中的化学物质刺激到了大脑中的化学物质,两者之间产生了化学反应,从而左右着人的想法和行为。这个之前也被报道出来的,所以才严禁吸毒啊。

我们的思想一定是由物质构成的,至于是什么物质,还待进一步的挖掘和探索,物质往下分,电子,质子,中子,除了三种基本的之外,还有太多的太多的粒子,可以还会存在我们无法或者难以发现的暗物质。


镁客网


世界是由粒子构成,与我们为什么有思想有关么?

我们的思想存储在哪里,与我们的思想由什么构成,有关么?


而且最关键的是,不建议这种问题从神秘学角度思考(尽管这个问题其实非常有往这个方向引导的倾向)。


首先,由粒子构成的不同物质,本来在宏观上就有不同属性,就像糖是甜的,食盐是咸的,狗会汪汪叫,花儿是香的的,这本身就是微观粒子构成宏观世界的不同属性,这本身没有什么奇怪的。

不仅没什么奇怪的,我也不见得讨论我们为什么有思想的时候,从相同微观粒子的微观粒子入手,因为如果一旦自不量力,就会得出偏“神学”的结论——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大脑其实是一种非常懒的器官,但凡它想不明白的问题,它都喜欢用某种“神秘学”来解释,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好糊弄我们自己啊!


其次,如果非要问这个我们的思想意识的问题,我可以简单说一下:大脑的众多的神经突触的微观运动(包括生物电等)产生了宏观意识,这是一个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同时由于神经突触的微观运动很有可能被量子力学影响,所以我们的思想和意识会出现多种不确定状态,最经典的不确定状态是:我们很可能下一秒都不知道自己会做什么,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心是最难预测的。


当然,有些人本能的从情感上拒绝这么机械的理解人类自以为独一无二的思想,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对于还没有彻底研究清楚的事情,各人自然有自己的理解方式。


至于第二个问题,思想是有什么构成,储存在哪里。


在这个问题里,其实需要定义思想是什么,是记忆?是知识?是意识?是思考过程?想法?还是别的什么?

一般说来,思想的结果是认识,这种认识包括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和不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想其实是一个时空概念,他是在某个时空中存在的产物,他的结果是某些记忆,结论或者某种东西,这些东西按照咱们今天的发现,自然是存储在我们的大脑中,至于存储在哪些模块,用什么方式存储,这是需要研究的部分。


不论如何,我倾向的方式是:尽可能的符合客观的解释这些,而不是否定所有的已知客观,而重新生造一个所谓的理论。


尽管我在自己的小说里也是架构了一个世界观,但正因为如此,我知道以小说的角度代替现实是不可取的。


我是江南沐雨,《众神聊斋》作者。


沐雨纵横众神聊斋


心灵和心脏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按照佛教说,心和心脏是两回事,因为心是根本找不到的,如果你找到心了,那么你就开悟了(参见达摩祖师与二祖慧可的对话)。但是能知能觉的心与扑通扑通的心有无法隔断的联系。如果把电脑与人比较,电脑“能知能觉”的功能来自软件。软件在哪里?软件究竟在硬盘里,还是在内存里,或是在CPU里,可以说都在又都不在。不过大家都知道,软件运行在CPU里,CPU相当于人的什么器官,当然是心脏。CPU的运行是由一个频率发生器驱动,一步一步运行的。和心脏的跳动异曲同工。当然,内存和硬盘同样也由这个频率驱动,但是人的心脏是跳动源,所以,人的心灵这个软件是运行在心脏的。大脑只是存储器和信息转发中心。由于唯物论的错误引导,认为意识产生于物质。把大脑作为意识源。虽然反对大脑产生意识,但也只好将错就错,使用洗脑,脑残,脑子瓦特了等词

先别问思想意识究竟是什么?先问一下软件是什么,软件是磁盘吗?当然不是,磁盘是软件的载体,是磁盘产生了软件吗,更不可能了。去看磁盘上的软件,其实是0和1,但是0和1是经过几层翻译出来的结果。它本身毫无意义,要使它有意义,必须依顺序读进CPU,按步骤用解读程序对0和1的串进行解读。0和1只是代码,代码所表达的是程序,程序本身是运算规则构成的。运算规则是人定的。电脑这种无生命的机器都要用纯虚的规则来驱动。有生命的人用什么软件来驱动呢?

构成电脑程序的规则来自数学和逻辑,恰好它们都不是科学。软件与磁盘的关系看,软件可以独立存在不依靠磁盘吗?当然可以,没有磁盘的时候,数学和逻辑已经存在。所以软件先于磁盘,磁盘是由软件决定的吗?是的,先有了软件,然后人根据软件的要求去寻找软件的表达方式,先用纸带,后用磁带,钢丝等等存储软件并保证可读可写。然后用磁盘光盘半导体等等。

对比人和电脑,我们不可能得出是大脑产生了意识。也不可能得出物质的大脑先于“心灵软件”存在。结果极有可能与电脑一样。

电脑由人制造,人比电脑高级不知道多少倍,那么人是不是由比人高级不知道多少倍的某种存在所制造出来的呢?比如说神。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人可以复制人,按照奥卡姆剃刀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既然人可以造人,就没有必要让其他什么来瞎掺和。至于怎么造人,那当然是啪啪啪咯。

附送小文,让你明白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首先得理解什么是形而上。形而上是相对形而下而言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阴一阳之谓道……百姓日用而不知”。形而上挺神秘,老百姓天天用却不知道形而上存在。

一切事物,都是形而上和形而下一起构成的完整存在。形而上是隐含的,不能直观的存在。举例说明,一个杯子,它的形而上是什么?其实就是杯子的容贮物质的功能性。正是因为杯子有这个功能性,杯子才被制造出来。如果杯子是实心的,就不会被制造出来,制造出来也没人买,因为没有用。

事物的形而上不止一个。杯子这个名称,就是杯子这个实体的形而上。名称是用来区别物品的作用。不同物品的功能性是不同的,所以有不同的名称。通常,简单的事物形而上多,高级的事物形而上少。

事物的形而上才是事物的本质或本性。形而上是内在的。所以不容易发现。事物的区别就在于形而上不同。比如白马非马。一般人都觉得白马非马是诡辩论,但是对形而上这个概念比较清楚的,就知道白马非马是成立的。

所谓形而上学,就是研究形而上的学问。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形而上的学问,理就是形而上。那么形而上本身还有什么可研究的?因为形而上面还有形而上。理是形而上,那么理学就是形而上学。心学也是形而上学。

前面说了,简单事物的形而上数量多,高级事物形而上数量少,层层叠叠。像个金字塔。那么人的形而上是什么呢?人的本质是什么?是生命,还有一个说法叫灵魂。反正不管叫什么,肯定有一个。人要是没有了这个“形而上”,人就变成死人,死人非人。死人与人的区别,就是形而上的区别。前面说过,一切事物,都是形而上和形而下一起构成的完整存在。现在可以体会一下。

形而上学就是研究这些的,很明显,形而上的层层叠叠形成的金字塔,有个唯一的,至高无上形而上。这个东西是什么?中国人称为道,西方人称为上帝,哲学家称为第一因,佛教称为佛性。这个至高无上的形而上,用逻辑推理可知道它一定存在。

可以说人类的一切学说都是形而上学。比如数学,本来是由于统计和丈量等需要产生的,比如一堆苹果,为了统计,给每一个苹果赋予代号1,2,3,4,5,6。这个时候,数字没有大小的意义,只有区别的意义。如果有大小的意义,那么6号苹果就相当于6个1号苹果。当然就荒唐了。数学是把具象的事物化为抽象的数字。然后再割裂抽象与具象之间的纽带关系。独立成为一门学科。然后数学就发展出了零,负数有理数,无理数,虚数等等,这些数看起来已经与自然界不搭嘎,但是在实际运用中是不可缺失的。假如一个苹果被咬了一口,又怎么去抽象?这就不是数学范畴的事,是分配学的事。分配学其实就是政治学,谁来管分配,分配政策谁定,政策怎么制定等都是政治。如果是三个苹果两只鸡,又怎么抽象?那也不是数学的事,是分科学的事,也就是科学的事。因为必须把它们分开来抽象,故称分科学,简称科学。

中国古老的阴阳五行学说就是比较纯粹的形而上学,它抽象于自然,然后进行理论的演绎,它有三个基本的演绎规则,同性相吸,物极而反,三生万物。中国人用形而上的理论去指导形而下的行为,但是割裂了与具体事物纽带的形而上学,明显是无依无着悬空不接地气的东西,怎么来指导实践的?其实就是“取象比类”的办法。比如中医,中医认为,人的病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外感风寒湿邪,内则为七情六欲所伤。人有七情六欲,这也是人的形而上。中医先将人的五脏六腑进行分类,然后再找七情六欲与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主要是根据中医的理论来具体的分析的,中医上说肝主木,肝的在志为怒,心主火,在志为喜,脾主土,在志为思,肺主金,在志为忧,肾主水,在志为恐。外感风寒看起来是外来的入侵,其实还是有内在原因。外感风寒关键是感字,感是感应,外面的风寒与体内的风寒发生感应,感应在物理学上叫谐振。能够发生感应还是因为七情六欲多度,贪凉就会受寒,贪爽就会受风。从根本上说,善良是健康的保证,不善是疾病的原因。由此可知,中医是哲学指导下产生的医术,把中医与西医对比,西医把人作为物看,从这个特别的“物”上寻找形而上的“理”,从而建立起来的学说。因此中医和西医是分别以不同角度去寻找形而上,形成不同的理论体系。

形而上学还是一种思维模式,与之所对立的思维模式叫辩证法。作为不同的两种思想,辩证法是否定形而上学的,形而上学却不否定辩证法,只是否定辩证法的结论。辩证法认为形而上学是孤立,静止,片面的去观察事物,辩证法注重事物的联系,运动,对立统一。辩证法的思维模式有个致命弱点,就像是一个人要逮两只兔子,左顾右盼,结果一只都逮不着。形而上学则认准一只兔子,穷追不舍,终有所获。当然,形而上学也有缺陷,导致死钻牛角尖,辩证法则会捣浆糊。前面说过,形而上学是割裂了抽象与具象的纽带,必须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举个例子,飞矢不动是古老的悖论,中国同样有相同的观点。人类长久陷在这个迷思里,这是形而上学思维带来的困扰,但却无法反驳或解释,直到六祖慧能解开了迷思。六祖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什么意思?对运动的物体进行高速拍照,无论怎么快,每张照片都是静止的,只有连续不断的观察照片,才会动起来。之所以看到动,是因为心在动,心在指挥眼睛从一张照片移动到下一张照片。所以,动与不动,完全取决于心。当然,没有形而上学思维的人,是不能理解慧能的。形而上学与辩证法其实左右脚的关系。老子的道德经,是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完美结合运用。

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是很明显的,形而上是主导者,形而下是从动者。形而上是事物的本真本质本性,形而下是事物的具象外表直观。由此可见,唯物论是根本错误的。

看懂了吗?物质的肉体与精神意识,谁才是形而上?当然是精神意识为形而上。

形而上是如此重要,完全可以说形而下是因为形而上而存在的。比如一件艺术品,无论是雕刻艺术还是绘画艺术,它的形而上是什么,首先是美,美这个形而上不需要用复杂的表达,直接就显示出来,好的艺术品,即使没有任何阅历的人也能感受美。这种美来自艺术家的心里,这个美是先存在于艺术品完成之前的。否则就不可能。也许在一些人的眼里,马上感受到的形而上是艺术品的经济价值。这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小人见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