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專家熱議庫布其沙漠治沙模式可複製可推廣

“庫布其沙漠治理也成為中國的一張綠色名片。”從8月6日開始,各大媒體連續播發評論員文章及長篇通訊報道庫布其治沙,在內蒙古廣大幹部群眾和企業中引起巨大反響。他們紛紛表示,集中宣傳報道令人備受鼓舞,倍感自豪,將堅持以百折不撓的意志一代接著一代幹,進一步推進庫布其的生態文明建設。許多專家學者也積極參與研討,建言獻策。

中央黨校哲學教研部主任韓慶祥對庫布其模式進行了六個方面的總結,“第一,企業家精神是庫布其模式的內在基因,這個幸福是奮鬥出來的,以王文彪為代表的億利人就是天然的庫布其模式內在基因載體。第二,生態文明是一場涉及思想觀念的變革,認知革命是庫布其模式的邏輯前提。第三,自主創新是庫布其模式的堅實基礎,億利僅十八大以來自主創新了200多項治沙專利。第四,產業集群是庫布其模式的核心支撐。第五,共治共享是庫布其模式的根本動力。第六、可複製性是庫布其模式拓寬的發展空間,庫布其模式不僅應該在全國發揮十分引領作用,還應該在全世界推廣,為全人類共享。”

清華大學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馬駿則認為,庫布其治沙往前推進,需要解決6個問題:“首先要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經過中央組織的大規模宣傳,問題正在解決。不光要在中國宣傳,還要在世界宣傳,不光在老百姓層面宣傳,還要對投資者宣傳。沙漠生態修復需要投資者的支持,需要進一步宣傳技術的可行性。第二,要有一定的生態補償機制,誰受益,誰補償。第三,治沙承包期如果只有30年,那麼對投資者的長期支持的吸引力非常有限,應該延長承包期。第四,要有長期的低息資金支持。綠色金融政策要精準的落地到治沙上,庫布其治沙才能更具有可持續性。第五,庫布其應該考慮擴大對外開放,吸引國際低成本資金。第六,深化改革,讓庫布其治沙不僅在技術上可複製,而且在商業上也變的可複製,這個可複製不僅是在中國可行,也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享。”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庫布其模式的一個核心理念。改革開放40年來,經濟發展的同時生態文明欠賬太多,但最近我到億利庫布其沙漠的七星湖景區卻真的是眼前一亮。”在北京大學校務委員郭建寧看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推動下,庫布其治沙在距離北京最近的一個沙漠樹起了生態文明的旗幟,創造了荒漠變綠洲的人間奇蹟,這在全國樹立了標杆。億利集團在這方面的投入和貢獻,是治沙與治窮結合的基本路徑。”

同時,他還建議,“加強庫布其文化的建設,打造庫布其文藝、文學、影視精品,增強庫布其生態文明建設成就的感染力。”

庫布其模式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可複製,可推廣。中央編譯局原秘書長楊金海也表達他的觀點,“庫布其人創造這個奇蹟,不僅對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有重大意義,而且將來對整個人類發展的生態文明建設也有重大意義。”

庫布其治沙帶頭人、億利集團董事長王文彪說,庫布其沙漠變綠洲,人民變富裕。億利將繼續堅持高質量、高科技、高產業化發展,用新時代的新思想、新方法、新理念、新規劃繼續治沙,修復生態。

他還表示:“我的根在杭錦旗,魂在庫布其,對家鄉最好的回報,就是不僅要把庫布其建設好,還要把庫布其治沙的經驗、技術、模式、理念帶到西部沙區,與‘一帶一路’沿線、與全世界共享。”

對此,杭錦旗副旗長賈巴特爾頗有感觸,他回憶到,億利集團作為杭錦旗的本土企業,從一個弱小的本土企業發展到全國知名集團,並向世界提供了治沙扶貧的“中國方案”,是杭錦旗的驕傲。億利集團在庫布其通過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治理沙漠,推動光伏扶貧、治沙扶貧、生態移民搬遷扶貧、就業創業扶貧,讓杭錦旗廣大沙區群眾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