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順德第一條水泥路 87歲舊馬路迎新生

曾經的時光

“一到星期六,柴油機廠、順德糖廠和順德絲廠等工廠的工人結伴而出,跳舞的、聯誼的、逛街的、到工人文化宮參加活動的,人頭湧湧,舊馬路可以用水洩不通來形容。途經舊馬路,都需要慢慢挪動。”

現在的新機

容桂將對該片區活化,保留原有的歷史建築,融入現代元素,打造休閒商業街區。

順德第一條水泥路 87歲舊馬路迎新生

你是否知道,順德第一條水泥馬路———容桂舊馬路已經87歲“高齡”了?它建於1930年,這條僅有550米的馬路,曾是容桂的商業地標,如今繁盛的風光已不再,臨街店鋪大多遷出,過路行人所剩無幾,只剩年久失修的騎樓、年代久遠的招牌,訴說著昔日的繁華。

近日,容桂正在制定舊馬路至東堤路片區改造方案。容桂將在保留片區歷史文化的基礎上,融入市場和現代元素,將片區打造成帶有順德文化特色的休閒商業街區。舊馬路的改造能否重振往日輝煌,容桂人、順德人都拭目以待。

馬路同齡人

當年“眾籌”建馬路

9月6日傍晚,位於容桂新馬路的容奇菜市場熙熙攘攘,街坊與檔主在討價還價。這番熱鬧一直延伸到舊馬路路口那幾家水果攤檔。水果攤檔對面是一家藥房,用音響播放著“買滿300元送紙巾一條”的優惠信息。這家藥店,可算得上是舊馬路上最“現代”的元素了。

今年87歲的何漢住在新、舊馬路交叉處的小區,每天目睹著新馬路的繁華與舊馬路的冷清。“昔日的舊馬路比現在的新馬路還要繁華

。”與舊馬路同齡的何漢,也見證了這條馬路的興衰。

順德第一條水泥路 87歲舊馬路迎新生

20世紀20年代左右,舊馬路所在的容奇渡口已是人頭湧湧,接踵摩肩。但橫街窄巷,曲徑小路,日漸不能應付勢如紅日的商貿形式,於是,當時的順德縣政府萌生了建馬路的想法,1929年開始籌備。

不過,這條馬路,政府本身不用出資,是免費“拆出來”的。何漢聽老一輩說,修築公路的錢,是商鋪、業主按比例分攤的,鋪主出點錢,租鋪做生意的也出點錢,再不夠就由容奇商會補足。政府只是牽頭,協調收款施工的事而已。當年選定了一條舊街,以路基為中心,將兩邊的商鋪拆除或向後移,拆多少,建多少,因此叫“拆馬路”

該條馬路從1930年2月開工,經過4個多月時間建成,定名為“容奇馬路”,新馬路建成後改名為“舊馬路”。這是順德第一條水泥馬路,起於容奇渡口,僅550米長。如今,舊馬路被翻修多次,鋪上了瀝青,當年的路牙石仍完好地保留著。

經商36年的檔主

從最繁華到靜雞雞

“我的年齡快趕得上那路牙石了。”每次被問及年齡時,冰冰布店的主人冰姨笑著說。她在舊馬路經營店鋪已經36年了,如今店鋪不再賣布匹,而是賣傳統的揹帶、枕頭、床單等。

傍晚6點,冰姨把擺放在商店門口的貨物往回搬,把鐵閘半拉下來以示關門謝客。她把做好的飯菜搬出來,坐在門口吃起了飯來,偶爾跟路過的街坊閒聊幾句。

這種清閒的日子,是冰姨之前不曾想過的。當年冰姨選擇在舊馬路做生意,全因這裡是容桂最繁華的地方

順德第一條水泥路 87歲舊馬路迎新生

上世紀30年代中期,舊馬路行業眾多,繁榮昌盛,整段路門牌戶數達220多戶行業包括米業、醬油業、金業、銀號、肉店、藥材店、旅業、飲食業等。容奇舊馬路發展至抗日戰爭期間一度衰落,很多舊建築在此期間被摧毀。抗戰勝利後,舊馬路的商業逐漸繁盛,到50年代中期又再度繁榮。

1950年至1956年間,舊馬路興建起眾多商貿公司,包括糧食公司(後為糧食局)、貿易公司、百貨公司、搬運公司、糖業公司、水產公司、食品公司、花紗布公司、專賣公司、醫藥公司、藥材公司、文化用品公司。如今,走在舊馬路上,仍然能夠看到供銷社、食品進出口貿易等招牌,但都已停業。

上世紀80年代開始,賣揮春、喜帖等喜慶用品的店鋪,逐漸聚攏在這個昔日的容桂商貿中心,逐漸形成今天相對集中的喜慶街。

舊馬路人氣鼎盛,甚至贏來了“鑊底地”的美稱。順德很多地方的人,要到大良開會、辦事,都要經容奇。當時交通相對不便,在容奇留宿一晚是很正常的事情,旅業、飲食業隨之興旺。

容奇是工人彙集的地方,對面順德糖廠工人也多到舊馬路消費。何漢回憶,一到星期六,柴油機廠、順德糖廠和順德絲廠等工廠的工人結伴而出,跳舞的、聯誼的、逛街的、到工人文化宮參加活動的,人頭湧湧,舊馬路真可以用“水洩不通”來形容。途經舊馬路,都需要慢慢挪動,特別是到炮臺巷入戲院的路,更是如此。

1987年容奇大橋通車後,舊馬路和長堤日益走向沉寂。以前廣州到中山都要經過渡口所,經過長堤、舊馬路,再到新馬路。有了容奇大橋後,可以不經舊馬路而直達其他地方,舊馬路失去地利之便。如今行走其中,從道路兩旁的騎樓,飽經滄桑的新世紀歌舞廳、容奇百貨大廈、糧店百貨店等建築,依稀能夠感受到當年的繁華。

展望未來

僅剩10餘家店鋪在堅守

“靚女,買不買豆角啊”“芥菜一塊半一斤”“買魚嘍,很新鮮”……容奇市場內檔口有限,租金也不便宜,不少老人家在三角市擺起攤位。幾把青菜、幾個瓜果,用蛇皮袋墊著,每人佔地不到兩平方米,一個挨著一個,有客人的時候招呼客人,沒客人的時候互相之間拉拉家常。

三角市是果欄街等幾條街與舊馬路的匯合之處,人流較多,是商販們的“爭奪之地”,也是如今舊馬路最熱鬧的地方。

順德第一條水泥路 87歲舊馬路迎新生

但是這種喧鬧,與舊馬路的繁榮時光相比,相差甚遠。特別是從三角市到碼頭的那段路,更顯得異常冷清。冰姨的商鋪就位於靠近碼頭的位置,是為數不多仍在營業的商鋪。冰姨附近的商鋪大都搬空或用作倉庫。“舊馬路人流很少了,有的商鋪直接關門不做了,有的就搬遷到其他地方去了。”但冰姨已經老了,不想再搬遷,只想在這裡堅守,打發一下晚年時光。

像冰姨那樣還在營業的還有潔麗時裝店、廣州婆琿春店、榮記商店、新藝雕刻店、強記鐘錶店等10來家店鋪。如今,這些店鋪的堅守將迎來新機。容桂將對舊馬路至東堤路片區進行活化,以期能讓舊馬路再現生機。

改造思路

文化+商業+旅遊

據容桂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容桂舊馬路片區曾是順德經濟發達地區,有許多渡口、碼頭文化元素。對此,該片區的改造將會保留原有的歷史建築,融入現代元素,打造成文化、商業、旅遊相融合的休閒商業街區。舊馬路會以文化體驗區主題進行設計,通過對歷史建築的活化,保留一些歷史文化的元素等,營造有特色的文化區域。東堤路也會配合整體方案,對防洪牆進行改造。與此同時,也會重新規劃停車位,滿足發展需求。

順德第一條水泥路 87歲舊馬路迎新生

上述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片區活化改造,能夠提升容桂的區域價值,把更多人的目光吸引到容桂來。目前,舊馬路至東堤路片區的改造方案仍在討論細化中。

*文字報道來源/南方都市報(記者 胡嘉儀 岑龍基)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