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农发行特大骗贷案细节曝光 风险管理值得深思

一向以“高冷”形象示人的银行,近年频频被所骗,仿佛成了“傻白甜”,惊人案件背后也引发业界对银行风控安全的严肃考问。

据日前媒体报道,两年前轰动金融系统、涉案金额超过18亿元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骗贷案,随着案件的宣判,更多细节被曝光。

农发行特大骗贷案细节曝光 风险管理值得深思

具体细节显示,2016年8月,农发行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支行(下称“徐水农发行”)发生两起骗取贷款案件,从2015年开始,徐水两家大型粮食收购企业从徐水农发行获取了18亿元多的购粮贷款,其中一家企业将10多亿元贷款挪用,建设了房地产项目,给贷款带来重大风险。

从法院宣判结果来看,涉案的两家企业总计十多名相关人员均被认定构成骗取贷款罪。由于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农发行徐水支行也已经被监管部门处罚。

农发行作为我国三家政策性银行之一,所经营的贷款项目中包括收购粮食的专项贷款,这种贷款只能用于粮食贸易。为保证此类贷款的安全,农发行在贷款审批、贷款发放、发放后等环节,设置了严格的审查流程。

但是,在这两起案件中,透过农发行系统的多份贷款流程管理文件,可以清晰地看出农发行在此类贷款发放后的审查流程中,出现了层层失守的情况,致使并不难发现的挪用贷款问题未被发现,酿成重大风险。这也再次引起人们的深思,骗贷金额如此巨大,早干嘛去了?当初审批的过程到底哪里疏漏了?

合规经营意识淡薄屡罚屡犯

实际上,针对商业银行的合规监管整顿从2016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始,回顾过去的一年,金融监管推动有序、出手有力。2017年,从银监会“三三四十”大整治到一行三会资管新规公开征求意见,各类监管政策陆续推出,全面排查工作效果明显。2018年初,监管新规继续密集出台,后续还将有新规出台,进入针对风险重点整治的新阶段。

在此背景下,作为三大政策性银行的农发行也因合规经营问题屡屡被罚。据北青网记者了解,在4月份农发行就领到了银保监会公布罚单中的5张,居被罚各单位之首,累计被罚205万元。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农发行各分支机构被罚金额都不大,但是却存在短期内,同一机构被连续处罚。以山东德州农发行为例,德州银监局下发的德银监罚决字〔2017〕3号的处罚决定显示,农发行禹城支行主要违法违规事实为,违反以质定价收费要求,向客户收取投融资财务顾问费。

资料显示,农发行德州系统违规乱象的问题早就被爆出。此前,鲁网财经于2月16日、2月17日分别以《山东农发行一行长应对不良拆东墙补西墙 向企业借钱周转》、《山东一农发行应对不良贷款拆借续:银行拒还担保借款成“老赖”》为题对武城县农发行为企业借款提供担保的问题进行了报道。此外,和武城县农发行行长为企业提供担保类似,同样在临邑县农发行出现过,违规方式如出一辙。

农发行风险防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加强对商业银行的合规监管同时,针对政策性银行的监管也没有放松。2017年11月底,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对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的监督管理办法,这是监管部门首次针对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制定专门的监管制度。

北青网记者了解到,在此之前的二十多年,三家银行的监管没有制定专门的办法,一直参照商业银行相关的监管规则要求。此次银监会首次出台三家政策性银行监管制度,标志着中国政策性银行改革发展和监管探索进入更为成熟的崭新阶段,具有里程碑意义。

另一方面,为推动整个银行金融业的发展,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改革”,是2015年以来连续第四年对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提出要求。

众所周知,风险防控是现代银行管理的核心内容,农发行通过不断深化体制改革,信贷资产质量逐年提升,风险管理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但是与同行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合规风险管理意识普遍比较淡薄。第一,过度侧重业务的拓展,而忽视合规经营管理。各级分支机构往往把目光局限于完成考核任务和经营目标,注重市场营销和拓展,忽视业务的合规性管理,有些营业机构甚至不惜冒着违规操作的风险以实现短期业绩,加大了银行合规经营风险。第二,侧重事后管理,而轻视事前防范。各级机构往往偏重于对己发生或己存在的风险采取事后的管理处罚措施,试图以严厉的处罚遏制风险的出现,而对事前的防范和事中的控制措施却关注较少。

随着农发行改革渐入深水区,业务品种和业务范围的快速拓展,部分行业务人员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防控风险的理念摸清不清,存在着贷款调查不深入、审查不仔细,贷后跟踪监测不到位、风险的事前预防、事后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导致部分行出现了新的风险点甚至新增不良贷款。

其次,合规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有待完善。在2011年,农发行就制定了《关于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但未有效推进风险防控工作。2015年印发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标志着农发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全面启动。

但是,农发行的合规风险管理还不能完全适应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不能适应银行审慎经营和银行业监管的需要。银行内部缺乏一个统一完整、全面科学的合规风险管理法规制度及操作规则,不少制度规定有粗略化、大致化、模糊化现象,缺乏可操作性。

第三,风险管理框架以及管理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从管理框架方面来看,农发行存在两个的问题:一个是完善、垂直的合规风险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农发行没有形成包括纵向和横向全方位立体的合规风险管理架构。另一个就是合规风险管理职责分散。目前农发行合规性管理分别由风险、财会、信贷、客户等不同的业务部门进行自律监管,这种自立门户、各自为政的合规管理模式,使得合规风险管理不能有效地独立于经营职能,同时由于缺乏专门的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组织协调,使得合规风险管理有的部门重叠,形成重复管理;有的职责不清,出现管理真空。

从人才储备方面,目前农发行从事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资源稀缺,部分基层行信贷风险条线人员业务能力差,甚至存在着混岗、一人多岗、岗位调整等队伍不固定的现象,风险管理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全面风险管理的需要。

不可否认,经过近几年的改革与发展,农发行已经走出了一条新的转型之路,在保持政策性银行本色的同时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统计,截至2018年4月末,农发行资产总额达6.68万亿元,贷款余额4.92万亿元。不过农发行虽然逐步开展了一些与其职能相关的商业性业务,但业务管理上,并没有对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从制度上加以区分,增加了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混合经营的道德风险。

农发行特大骗贷案细节曝光 风险管理值得深思

农发行特大骗贷案细节曝光 风险管理值得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