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日本養老金制度公正 重視老年人退休生活保障日本政府加大投入

日本的老齡化現象非常顯著。據日本統計局數據,截至2017年10月,日本65歲以上人口3515.2萬人,佔總人口比重27.7%,日本可稱為進入了超老齡社會。人口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老齡化導致勞動力短缺,使得日本經濟增長長期乏力,同時對養老、醫療和社會保障等造成多重方面的壓力。伴隨著老齡化,日本還並存著少子化現象,因此日本養老金制度面臨巨大的挑戰。

日本養老保險制度

日本的養老保險制度由公共年金(日語中稱為“公的年金”)和非公共年金(日語中稱為“私的年金”)組成,而公共年金又可分為國民年金和厚生年金(或共濟年金)。所以實際上,日本的養老制度由以下三層構成。

第一層 覆蓋最廣的國民年金

日本養老金制度公正 重視老年人退休生活保障日本政府加大投入

日本法律規定所有20歲以上60歲以下的國民不分職業都有義務參加國民年金。參保者若為專職家庭主婦,則不需要繳納保費;參保者若為自營業者、大學生等,則目前每月要向國民年金保險上繳1萬6260日元(當前匯率約合人民幣997元)保費,目前從65歲開始平均每個月可領取5萬7000日元(當前匯率約合人民幣3494元)的國民年金。

第二層 厚生年金(或共濟年金)

在日本受僱於企業等的正式員工有義務參加厚生年金,保費繳納期間為從參加工作開始到退休為止,保費為月薪的17.828%,由個人和企業折半出資。而公務員等則參加共濟年金,保費則是由個人和國家折半出資。厚生年金或共濟年金加入者領取的年金為國民年金+厚生年金或共濟年金,目前從65歲開始平均每個月共可領取15萬4000日元(當前匯率約合人民幣9440元)的年金。

第三層 非公共年金(企業年金、個人年金)

日本養老金制度公正 重視老年人退休生活保障日本政府加大投入

非公共年金是為了進一步增加人們年老後的收入,讓人們可以安心養老,並沒有法律義務。這一點不同於法律上規定了參加義務的國民年金和厚生年金(或共濟年金)。非公共年金包括企業年金和個人年金兩部分。企業年金分為固定收益年金和固定繳費年金兩大類,個人年金則沒有固定收益年金,只有固定繳費年金一類。固定收益年金是基本固定企業職工年老後獲得收入的金額,然後根據這一金額計算出現在每個月必須向該保險系統繳納的保費,這項保費也由企業和勞動者分擔。而固定繳費年金分為企業型和個人型兩類,規定了每個月繳費的金額,但收益要根據投資的效益決定。

日本政府加大投入,對老年人高度重視和關心

為保證國民年金的收支平衡,日本中央財政一直對國民年金給予大量補貼。2009年以前,補貼額為當年國民年金給付額的1/3,2009年起提高至1/2。補貼所需財源一般通過調整其他預算項目資金或發行臨時國債來籌集,2012年決定提高消費稅稅率並將增稅部分作為永久性穩定財源專門用於包括養老保險在內的社會保障支出。2014財年,日本包括養老在內的社會保障支出佔中央財政的比重達到了31.8%。實際上,自上世紀80年代後期起,養老保險補貼支出佔社保支出的比重就已經最大並逐年遞增。由於長期依靠國債籌資補貼社會保障支出,日本債務餘額增幅越來越大。到2014年,國債佔當年財政收入的比重達到43.0%,政府債務累計餘額佔GDP比重高達231.9%,嚴重拖累經濟增長,儘管這樣日本政府還是對老年人是非常重視和關心的。

日本養老金制度公正 重視老年人退休生活保障日本政府加大投入

日本老人熱衷工作

另外據日本經濟新聞的一則報道,日本市民團體Wakuwaku Seniors Singles以中老年單身女性為對象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有51.4%的65歲以上中老年單身女性仍在工作。日本媒體將這一群體稱為“窮忙族”(working poor)。

調查認為,這反映日本的老年女性到了可拿退休金的年齡也會為了生活持續工作。

據調查問卷,在回答“您認為必須工作到什麼時候”的問題時,選擇“只要我能工作就想一直工作下去”的受訪者為73.7%,佔整體的絕大多數。那麼是不是日本的老年單身女性真的很窮呢?調查顯示,其中48.3%的人公共養老金每月不足1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115.7元),回到“不到1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115萬元)”的佔30.8%。如果有了這樣的退休金還在繼續堅持工作,恐怕也不止是“窮忙”就能解釋。

觀察日本單身老年女性過半數仍然在工作這一現象,有兩個大的背景:一是日本女性就業率逐年上升;二是日本老年人口就業率猛增。如果還有第三個背景,就是日本人的平均壽命世界排名第一,日本女性的平均壽命超過86歲。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發佈的《2016年世界衛生統計》,2015年全球人均壽命為71.4歲。其中男性69.1歲,女性73.8歲。日本的人均壽命全球最高為83.7歲,中國的人均壽命為76.1歲。

據資料,在日本,領取養老金同時又在工作賺錢的老年人越來越多。2014年度65歲~69歲老年人的就業率為40.7%,比上一年度提高了1.8個百分點。這意味5個老年人中就有2個在工作,老年人的就業率創39年來的最高紀錄。日本總務省6月29日公佈的2015年“國勢調查” (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就業人口中女性及65歲以上的老年人佔總體的半數以上。

日本養老金制度公正 重視老年人退休生活保障日本政府加大投入

分析稱,老年人如此熱衷工作,對日本經濟有幾個好處:

一是推高了消費支出。工作的老年人增加,就可能拿出更多的錢消費。日本經濟產業省分析顯示,60歲以上人群將工資的90%用於消費。59歲以下的人群更注重存錢養老,僅會拿出70%的工資用於消費。

二是支撐養老金制度。對於人手不足的日本企業來說,經驗豐富的老年人成為重要戰鬥力。日用品大型批發商Paltac自2014年10月起,將返聘年齡的上限從65歲提高至70歲。該公司表示“招聘年輕人越來越困難”;日本護理服務企業CARE21於2014年4月廢除了退休制度。員工只要願意,並且有體力的話就能一直工作。日本全家便利店(FamilyMart)計劃將目前約為5萬人的主婦員工人數增加至15萬人。

分析稱,日本老年人希望賺取更多生活資金,度過富裕的晚年生活。這導致自2015年4月起,日本公共養老金的領取額每年將下降1%。預計在今後30年內將減少20%。日本老年人用自己的辛苦工作及持續交納至70歲的養老金,讓日本的養老金制度絲毫不用擔心出現支付不足的資金缺口,這和中國的情況形成較大反差。日本老年人就業率比歐美主要國家高出1~5%,居世界前列數據顯示,日本65歲以上老年人的就業人數,在2013年就已經超過日本總體就業人口的10%。日本老年人就業人數的比例,比歐美主要國家高出1~5%,居世界前列。

謝謝大家關注,歡迎留言說出你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