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理解贾平凹所说的“穷人容易残忍,富人常常温柔”?

恒少Jacky


穷人容易残忍,富人常常温柔。

这句话出自贾平凹先生的散文《画人记》,原话是:“庆仁那天取画的时候,说他读了一本书,书上有这样一句话:穷人容易残忍,富人常常温柔。”是贾平凹借文中人物之口说出的,后面还有一句:“这话当然不仅指经济上的穷与富,他说,你想想,事业上,精神上,何尝不是这样呢?”

电影《白毛女》中也有一句类似的台词:“穷生奸计,富长良心”,这句话更高级一点的说法应该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穷人容易残忍,富人常常温柔”,这句话乍看之下,似乎言之凿凿,其实不然。富人中也有独善其身,为富不仁者,而穷人中也有兼济天下,心地光明的人。

残忍和温柔更为概括性的说法应该是人性的善与恶,清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这样一句话:“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意思是,有人故意去做好事,虽然是做了好事,但不应给他奖励;有人不是故意做坏事,虽然做了坏事,也可以不处罚他。然而善恶终究不像硬币的两面,可以简单地区分开来,人性复杂,善恶往往是共存于一体而非对立,有存善为善,存善为恶者,也有存恶为恶,存恶为善者,无论存心是善是恶,只要到头来能转出善果,做出好事,便算是善行了。


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也有这样一句话:“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从孝行上看,贫家之中的子女无法供给父母像富家一样优越的奉养,然而孝心常在,尽心侍奉,便算是尽孝了。而对于淫色,告子讲“食色,性也”,孔夫子也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若从心迹上去论一个人的善恶,恐怕世上少有完人。

所以评论一个人善恶,不应只从行为上看,还要从他的存心,动机上看。

《哈姆雷特》中说:“要想善良,就得残忍”(I must be cruel, only to be kind.)胡林翼也曾为曾国藩写过一付寿联:“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有时候表面上看到的残忍,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善良。就如佛教中的“狮子吼”,予以当头棒喝,以做警世之行。

当然,贾平凹文中所说的“穷人容易残忍,富人常常温柔”,所谓的穷人与富人,指的并不只是经济上的差异,还有事业上,精神上等许多方面的“贫富差异”。

有的人华屋三千,荣华衮衮,却郁郁不乐;有的人卧榻三尺,孑然一身,却怡然自得。就如孔子的学生颜回,虽然身在陋巷之中,却能不改其乐,又如美国作家梭罗,虽然被捕入狱,身在斗室之内,但心却在六合之外,能够神游四海,志驰八方。


可见,真的富足,并不只在于贫富贵贱或荣辱得失,而在于是否有一颗安然适足的心。有之,虽箪食瓢饮,也觉欢乐,无之,纵浮华一世,也感荒凉。


煮酒君


咱换种角度看世界,往往得到不一样的逻辑思维。

我觉得穷人和富人不应该是两种群体,而更像是一个人的两种状态。流传最广的一句话是曾经在某电影里面的一句台词“穷生奸计,富长良心”这句话我所理解大概意思是,这人穷志就短,你在这种境遇的时候就容易滋生很多有损道德的奸计坏办法,而当这个人逐渐富有起来的时候,善心也慢慢的滋长了出来,往往会做一些善事,做一些有利于别人的行为。可以这样说,是环境影响了人,而并不是人影响了环境,人生而有个基本的需求,便是维持生存的食物和繁衍后代的性欲,只要食物完全保证了,人才会处于稳定状态,而人有了配偶后,性欲也得到了满足。

相信大部分人,在有了这两种基本的生理满足后,而又积累了部分财富的时候,成为富人状态的时候,真的会在道德的定义中,越来越会成为一个温柔的人。

人群中往往有一些“个色”的人,如果这个社会中大部分人都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安居乐业,而这个人确是懒汉,想坐享其成,铤而走险的去银行偷盗,那显然这种行为已经不能用穷和富来衡量了,是个人的素质低劣的体现,他被绳之以法是罪有应得。

但如何提供一个能够给穷人变成富人机会的社会则是这个问题的关键。我们先听一个故事:

大概是在一九三五年,地点是美国纽约的一个法庭,法官在审问一位被当场抓现行偷面包的老太太,法官问你是否认罪的时候,老太太喃喃自语道,我真的需要面包来喂养我家里那两个可怜的饿了两天肚子的孙子了。法官没有听她说完边定下罪责裁定,我宣布你有罪,两种办法一个是坐牢十天,一个是支付面包费用和罚款十美元。老太太无奈的选择了坐牢。但此时纽约市长正巧在旁听,他听完判决后起身从兜里拿了十美元后和在场所有人说,现在大家每个人请缴纳五十美分,这个钱是为我们冷漠的罚款,因为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社区,我们的城市,竟然需要一个老太太去偷面包才能养活孙子,现场的人都无人说话默默的交了这五十美分,但此事并没完结,这个市长随后又将此事写信给总统罗斯福,总统很快收到了市长的这份责难信,信中提及,你作为总统,你的国家出现了老太太偷面包养孙子的案件,你难辞其咎,你要利用你的权利保证此事今后不再发生。很快市长收到了总统的回信,信中说在国家出现这样的情况,实属社会的共同责任,是我们工作没有做好,并像这位老太太道歉,我保证出台相应的政策,以保障今后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于是在几个月后,美国出台了一系列的社会保障体系法规和慈善的救助机构。

所以最后,我很想引用一段话。

一个人为钱犯罪,这个人有罪,

一个人为面包犯罪,这个社会有罪,

一个人为尊严犯罪,世人都有罪。


老猪的碎碎念


我是一个打工者,每天的工作就是搬砖,靠自己的体力挣些辛苦钱养家糊口,因此我没有时间去查看贾平凹老师是否说过“穷人容易残忍,富人常常温柔”这句话。

在此我想问一下读者诸君,你们眼里的穷人和富人都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样的人算是穷人?什么样的人算是富人?你们所说的穷和富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穷富?今天在悟空问答回答这个问题的有多少人是穷人?又有多少人是富人?你们对自己的定义是什么?你是容易残忍的穷人还是常常温柔的富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资本论里这样说。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春秋时期齐桓公的大管家管仲这样说。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先生在滕王阁序里这样说。

人之初,性本善。

我们一生下来就知道民以食为天,虽然我们那时候很饥饿但并没有贪婪地连奶瓶都给吃掉,只要有一口吃的就很容易满足。

穷富善恶来自于后天的环境影响,也来自于自身的修为。

刚结婚时正值国家一穷二白的困难年代,那时候农闲,农村上有的人就去跑山学佛,有的人去教会聆听主耶稣的福音,然后又饿着肚子回家生火煮饭。

我是一个无神论者,在自家的小院子里静静思索,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思索什么。

父母回到家里慌忙点香敬供灶神菩萨,祈盼锅里的玉米糊糊能变成大鱼大肉。

年轻人要乐观得多,妻子边唱边跳地走进小院,看到我坐在灶屋门口一脸苦逼相,就过来摸着我的脑袋唱上了,“我的恩主呀,你的爱心宽……”

我不是基督信徒,但这两句歌词至今都会唱,而且我只听妻子唱过一次。记得当时我对妻子说我饿不想听,我的恩主呀快点烧火煮饭吧。

一个人连饭都吃不饱,谈什么信仰岂不是笑话?

“穷人容易残忍,富人常常温柔”这句话不对。

不知道我现身说法能不能改变读者诸君对这句话的看法?

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就被老师污陷写反动标语,要不是年龄小早就被打成反革命份子了。我老师因为破案有功,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县教育局平步青云,事隔多年我没有去找他一起跳河。

我买房子遭遇中介陷阱,被中介和银行作套每季要还六千多元的利息,我还是没有去找他们算账,靠自己辛苦搬砖一点一点还完了几十万房贷。

我为了还房贷找中介准备出国搬砖,临出发时妈妈癌症晚期没去成,经商议中介同意返还部分中介费两万多元,但后来一分都没有退给我,我仍然没有找中介开撕,有这个时间和精力我都可以卸下一车皮的砖挣一大笔钱了。

如果按“穷人容易残忍,富人常常温柔”这句话来理解,可能我就应该是一个穷凶极恶的刁民了!

但是生活中的我没被困难击倒也没有被困境干扰,快乐阳光地活着,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无论在哪里,我都保持着与身俱来的正直和善良,因为我始终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

在举步维艰的生存环境里,我从来没有认为自己穷过,只不过暂时困难,我没有去偷去抢去骗去向你乞讨,你怎么会认为我穷呢?

不能以穷富笼统地看待人性,有失偏颇!

都知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那仓廪不实呢?衣食不足呢?

如果穷人连自己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好,何以谈温柔?

再原始的富人也是从一无所有而发家致富的。富人的脾性也不是一朝就养成的,而是日夕慢慢改过来的。人都是一样的,本性都是一样的。

而且穷人也有温柔善良的,比如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却竭尽所能捐资助学的爱心天使们。

为富不仁的富人大有人在,比如那些豪门恩怨类电影电视里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害人性命的富人们。

大家熟知的石崇斗富草菅人命的故事,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富人们的温柔?

在外国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吝啬鬼的形象,他们都是有钱的地主或是上层阶级,他们往往比穷人更贪婪,更不知足,更懂得如何利用如何剥削劳动人民。比如泼留希金、夏洛克、阿巴贡、葛朗台等等等等。

真正的贫穷是思想和精神上的贫穷,纵然你富可敌国!


今宵别梦寒


作家最可贵之处是能够将自我的社会人生体验与内心情绪变化用哲学的语言抒发并表达给我们读,于是,我们在读那直击潜意识的文字时,往往就会看到我们自己,或者我们身边的人或现象。“穷人容易残忍,富人常常温柔”所参透的既是特定时空场景中的人心,又是某个人或某群人在人生发展进程中善恶的历时变化。

1. 如果聚焦于特定的时空场景,穷富真的就是残忍与温柔的显著相关变量吗?究竟是情境对人们的道德善恶起到关键作用,还是贫富影响了善恶选择?在一项研究中,Heiphetz,L. Young,L.L. (2016) 考察了不同情境下孩子们的道德选择:
\n· 基本道德问题(一个是好的行为,一个是不好的):你觉得是拽他人的头发好还是跟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好?
\n· 争议性积极问题(两个不同但都是好的行为):你觉得为他人做蛋糕和邀请他人参加聚会哪个更好?
\n· 争议性消极问题(两个不同但都是坏的行为): 你觉得踩他人的脚和击打他人那个更坏?


\n· 争议性道德问题(包含道德困境的问题,为了使情形变好而做一件坏事或者不做坏事,但情形会变糟):在买不起药的情况下,你觉得应该为了给母亲治病而偷药还是不偷药但母亲的病情可能会加重?
这项研究结果证实,即便是很小的孩子就已经能够区分这些有或者没有一个客观的正确答案的事情,并且倾向于认为前者只能有一方正确而后者对于持不同观点的人都可能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即便是遇到道德两难问题情境,贫穷也仅是两难问题的一个情境起点,而并不能直接影响道德选择。

2.某个人或某群人在人生发展进程中善恶是一成不变的吗? 又是如何转变的? 贫富如何影响了人的善恶需求呢?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和他的团队研究发现,"在人均GDP达到2万元人民币以后,人的幸福指数就与人均GDP高低毫无关联,也就是说,中国人的幸福拐点在GDP将近3000美金左右。这也与其他国家的社会心理发展规律相吻合。因此,对于人均GDP小于2万元人民币的地区,改善人民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条件是很有必要的;而当一个地区的经济状况超过幸福拐点时,就应该更多地关注人的心理建设、社会权利、环境、艺术等人类更高级的心理需求。"这或许符合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个人或群体道德选择形成的基本印象:幸福拐点指数之下的穷人"容易残忍”,而超过幸福拐点的富人“常常温柔”。但这是不是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超过幸福拐点时,贫富与道德判断的相关性已然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我们为了寻求人生意义与幸福而对自我的善的主动的心理发展需求。我们正处于一个超过幸福拐点指数的社会阶段,温柔仁慈作为一种卓越的积极人格特质,符合每个人的人生气质。愿我们都能在岁月间温柔相待。
\n
\n


ning静的风


人类历史的整个演变过程,从物质上讲,就是整体由穷变富;从精神上讲,就是由野蛮走向文明。这个在很长的时间上的尺度上的变化,但是在同一个社会,这种演变也在发生,就是“野蛮”和“文明”程度在社会空间内分布,最终导致穷人的生活显得“残忍”,富人则“温柔”。

——但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残忍”还是“温柔”,跟道德都是没有关系的。穷人做了盗匪,可以“残忍”地去抢劫、杀人、放火,但是富人“温柔”地作害的时候,可能对这个社会的破坏更大更强。穷人一次为害,可能只能害一个人或者几个人,但富人作害,却可以让一村人、一城人乃至于一国人都陷入危机,死伤无数,血流成河。

并且,相关研究也发现,富人相对于穷人,更会灵活利用自己的所在的社会关系、性格上更加反复、为了求利也更容易破坏公认的道德准则——所以,要成为富人,一定程度上都要和“好人”这个属性离得远点。

比如从历史上看,奴隶贸易,就是开化的、文明的资本家(富人)对非洲穷人的剥削,整个殖民过程,让非洲人口大减,路上死了数百万人,这种破坏,就是富人之害;比如,从国际政治上讲,美国打着各种好听的旗号,到全球各地扶植符合自己利益的政权,对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严重阻碍了其本身的发展,这根美国背后的“富人政治”也是大有关系的。

另外就是,穷人的“残忍”并非是普遍的,大多数人都是老实本分之人;而富人的“温柔地作害”,则是比较普遍的。现在很多很有名气的中国企业家,你要是敢去揭个底……


罗文益


你可以反对他的说法,但你得接受他说的事实。有的卜文化、素质、见识、历史知证根本就理解不了他的内在含义,只是肤浅地了解了一下话语的表象,却又自以为聪敏绝顶的大放厥词,真应了那句:无知才无畏才无忌。

他讲的很含蓄,富与穷,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也包含在政治上、精神上和事业上。若你理解成这样也许就不会"忿慨"了。在事业功绩达到同一"高端"层次时,出身“穷人容易残忍,(出身)富人常常温柔”。不说其他"蝼蚁"(包括本人了)一般的人物,单单中国历史上最高端的皇帝就是最好的仗证。出身下贱、低端、压抑的秦始皇、刘邦、石勒、侯景、刘念奴、黄巢、朱温、朱元璋、朱棣、嘉靖、朱由检、洪秀全、猫新帝等等哪个不是残忍嗜杀,疯狂斩杀功臣勋将干m官吏、哪个不是事实上残酷盘剥百姓;而出身富贵、平和的刘秀、孙权、司马x、司马睿(两晋的两个始皇)、李世民、赵匡胤、赵构、康熙、孙中山,那个不是你们囗中的"妇人之仁"的仁和之人!

贤达是从浩瀚的历史长卷中感悟而言,匹夫们却是从自身的得益出发来谋取斩杀利器!

层次不同,结果也就迥然不同了!


用户59073325134



说"穷人残忍"便想到"穷山恶水出刁民"和"逼上梁山",所以物质上的穷人他们的残忍很多时候是被杜撰诋毁或逼出来的,就算家财万贯逼到这地步你绅士温婉个试试,所以穷人残忍不见得是大现象是个例表象。天下灾荒的年岁,假设饥民暴走,司马衷温柔而满怀无辜的一句"何不食肉糜……",你说谁比谁温柔,誰逼谁残忍……表象下有所谓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亦不排除有"陋习发泄"的顷轧,人有百种事无绝对。说到分人,司马衷曾于华林游玩,听到蛤蟆叫声,就对侍从们说:“这叫唤的东西是官家的,还是私人的?”侍从们说:“这叫唤的东西在官家地就是官家的,在私人地就是私人的。”可见贫富环境有时是摘不掉的锅,难道穷凶极恶成了富贵"官虾蟆"就不残忍了,就是温婉凤凰了,你本质是啥就是啥。



那"穷人"只是物质窘迫一类人的代名词么,其实亦代指"精神心理层面上的匮乏",这也是词条释意之一。精神、心理上穷困潦倒的人才是穷了个底掉,最是冷血无情。我们说贾平凹的作品乡土气息浓厚,那其中自然不乏穷苦人,像《浮躁》里的穷脏画匠的儿子金狗从仙游川,到两岔乡,到白石寨县,乃至整个商州,靠着穷苦出身的铁打不动和一身正气,成为一名记者和田龚两家侯门大户斗智斗勇大快人心,为清苦草民发声。故事里金狗、小水、福运等都是穷根却最是散发"人性美"的,还有"穷痞"蔡大空曾有情有义整治了"为富不仁""不中也不正"的富到流油的田中正,而被逼上梁山投机倒把后为了不连累乡党声明"有福大家享、有祸自己扛",几番变着法周济同乡。可见"心穷"感情寡的人才残忍(譬如田中正),而精神富足感情丰厚的人(譬如小水)才是温柔的菩萨。再如贾平凹《高兴》里的拾荒者刘高兴和嫖客富商韦达在同时面对按摩小姐孟夷纯因卖淫罪锒铛入狱时,那截然相反的表现,一个是四处奔走一个是冷漠旁观,高兴人穷心不穷,里面满满的情义,所以温柔。韦达人富心穷,里面空空如也,怎么不残忍……



而《平凡世界》中的穷小子少平和贾平凹笔下的金狗、高兴在困苦生涯中最喜广猎书报,亦便填补了精神层面的匮乏,有了精神食粮便易平和不像饕餮饿鬼,精神心理双满溢,你不温柔谁温柔……

人穷精神和心灵不穷,你就是富足而温柔的,而你是残忍还是温柔,物质并不是那么唯一而决定性因素。

惭愧浅尝辄止,然感君一阅……


洛洛文化


谬论!异端!毫无根据的污蔑、简直胡言乱语。穷与富,毫无定数,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与残忍和温柔毫不相干也。有道是最毒莫过于帝王家,有史以来兄弟相残者、杀父弑母者、欺压良善者、滥杀无辜者、为富不仁者、男盗女猖者,不都出于富人吗?穷人无非是在无法忍受富人压榨与剥削的情况下,揭竿而起,革封建王朝、官僚地主、资本家的命,争取平等和自己应得权益而已,何来残忍二字?故贾平凹所说穷人容易残忍富人常常温柔实属臭屁乱放耳。



ao7ang


在缅甸,有一次从仰光来到了乡村。

缅甸的农村应该是全亚洲上最贫穷的地方。那里的人接近于无产。所有的家当只不过是一些锅碗瓢盆,以及一个用竹子拼凑成的小屋子而已。所有的村落似乎都是如此。

人们在已经有的地方求经拜佛。每天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仿佛是那种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

他们生处贫困国家之中,唯独有的娱乐可能就是几家几户有一台电视,而他们在电视之中获取娱乐,而其他的都是交给佛陀。他们不敢杀生,鱼都要死了才能吃。所以在那里面吃的鱼都是臭臭的。他们也不敢作恶,因为他们生活在封闭的系统之中,一旦作恶,他们将会失去所有的身份,会被族群里面所有的人闲憎。

先前去过美国,美国的社会,高昂的工资水准与低廉的物价水平。使得绝大多数勤快的人都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他们身处于社会洪流之中,不需要刻意努力,也缺少着勾心斗角的必要。绝大多数人平和而又自我。

但在美国洛杉矶的机场附近住过则又是一番场景,一整个社群几户都是黑人。晚上大街上有摇头晃脑的似乎吸过毒的人,有街头爬行的流浪汉。当我遇到一个警察的时候,警察对我说夜间最好不要出来。因为这边的治安特别差。

在菲律宾的马尼拉。有一次去拜访客户。而客户的仓库则是在一个贫民窟的附近。客户跟我讲,几年前,贫民窟周边是整个社会治安最恶劣的地方。在这里可以雇凶杀人,而杀人的成本只需要10000人民币。在这里晚上经常会有恶性事件产生。周边的学校的女生会被莫名奇妙拖出去。有在路上的行人被飞车党抢去钱包。

这些例子其实涵盖了四个方面。

贫穷的缅甸农村。人们生活平和而自由。

富裕的美国都市。人们自我实现而善良。

富裕的美国也会存在街区。暴力与腐败横行。

贫穷的菲律宾。会有人为了金钱与资源作恶。

所以贫富未必是影响一个人行为的最主要的因素。秩序才是。

为什么中国的都市,各种勾心斗角的宫廷剧每天都发生?那是因为有限的上升渠道与过多的人口矛盾始终会发生。只有手段与计谋,才可以使一个人维系自己的位置。

而在美国,大量的工作机会,以及相对公平的财富分配,使得美国人可以相对过上平静富裕的生活。

而美国的一些区域,大多数都是贫民与流氓。人们通过拼命争夺而抢夺资源。这一点与中国的县城的状态如出一辙。县城里面,往往是混子们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因为那些最挣钱,最暴利的,往往带有灰色性质。例如按摩店,老虎机,网吧等等。他们通过争夺去获取这类场所的经营权。而绝大多数人,都只是通过上班维系生活。

菲律宾的贫困地带。那是几代人积累出来的,他们生长于他们的环境。这里没有教育资源的倾斜,这里没有工作机会的土壤。而这里与纸醉金迷,繁华非凡的马尼拉一墙之隔。

这里的一些人,年轻时身处暴凌状态之中。身处极大贫富差距之中。这里面不认命的一群人,就会自然而然选择以暴制暴的方式。就会选择恃强凌弱的生活方式。因为通向体面与富裕里面几乎没有一扇大门向他们打开。他们的出于底层的暴力与残忍被人们广泛认知。

而一些中国人他们并不贫困,但他们在菲律宾开设在线赌博。通过类似于诈骗手段,让许多中国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而他们在本地逍遥快活,买房买地,富甲一方。他们自私残忍,但却被掩盖掉了。

另一些中国人他们喝着咖啡,学历极高,谈吐非凡。但他们做着P2P, OfO,做着P2P.攫取普通人的财富。那这些人残忍么?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坏人之中的林林总总又岂是贫富能一概而论?

而社会需要的是心怀慈悲,胸怀天下的精神。需要的是更多慈悲感怀的心灵。需要的是一个社会的道德感的提升。


半寐平生行吟世界


当然也不完全否定贾先生说的活,什么树上结什么果,什么种子开什么花,什么人都站在什么立场说什么话,无不打算自己的阶级络印,古往今来,穷人为了翻身,为了幸福,他会尽力打拼,难免会做出一些极端或残忍的事来,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大概也是这个道理吧,为了寻求,向住美好要捷足登先去贪图,至使走向绝路的也有,当然一个人富了,他成了富翁,心理素质又好,做点好事,发发慈悲,积点德善,求个好的名望,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当今的社会里,凭才干取富,穷人也很知足,大都不会犯下残忍和极端的事来,贾先生这句话也就过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