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是否可以将中国文化称之为黄河文化?为您解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上一篇说道黄河中国人民心中的母亲河,是孕育理想和希望的河流,是否就能将文化称之为黄河文化呢?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下面继续解读。

是否可以将中国文化称之为黄河文化?为您解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黄河流域是怎么形成这样一个庞大的文化的。首先,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一个原始人他要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必须先要选择一个适合居住,适合取得生活资料,适合人民交往这样一个地方,所以他选择的是黄河的中上游,而不是郑州以下的下游。

黄河中上游,而且聚居在黄河的支流。例如渭水附近,取水灌溉相对容易,洪涝灾害,黄河的洪灾不会直接冲击到它,黄土高原土层很厚,适合耕种,这个时候就发展了很快。很快进入农业社会。

是否可以将中国文化称之为黄河文化?为您解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这里有一点,我觉得是我们一般人忽略的。就是按照人类的生产的发展是从采集狩猎,发展到游牧,然后发展到畜牧与农业并举,然后是农业,然后工业。而中国恰好几乎没有经过游牧这个阶段,可以说从采集狩猎就开始萌芽了农业,然后很快进入农业。

就现在考古发现,恐怕我们专门从事农业生产以取得生活资料,可考的历史已经一万多年。现在能够证实的,比如说湖南的最早出土的人工栽培的水稻是一万年左右。他们够栽培水稻而且我们发现就是水稻的稻种或者稻谷是集中放在一起的,这说明当时的农业已经有剩余的物质了,而且已经培育成功了,那么向前推。那还有若干年,所以说有一万多年。农业社会它所要处理的问题和应对自然的这种抗争,就形成了黄河文化的根基。

是否可以将中国文化称之为黄河文化?为您解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而这样一个文化相对于狩猎采集,到秋天采果子吃,那要先进的多。因为它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又因为农业生产。是人类第一次通过一年的劳动有了剩余的生活物质。无论是采集狩猎还是游牧都所不能及的。

因而就可以有一部分不从事农业生产或者少从事农业生产,专门从事文化的工作,产生了社会分工。你想文化是非常吸引人的,物质的丰富,文化的出现。于是虽然黄河流域的文化只是多元化当中的一员,可是就把别的文化逐步吸引过来。

是否可以将中国文化称之为黄河文化?为您解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由于有了农业生产,他的军事也就强大,吸引加征服就把黄河文化,推向了整个的北中国,后来又推广到两湖推广到岭南。所以从始至终应该说是以周文化,孔子的学说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就成为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主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