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品宋代文化饕餮,讀徽宗絕世才華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間。”

物是人非,江山易主,

一夜春風,

吹皺了南唐版圖,

卻留下了李後主的傳世佳篇。

100年後,

宋神宗對著李煜畫像慨嘆,

若我兒能有這般詞學該有多好!

只是那時的宋神宗並沒有想到,

與這至高無上的文學藝術之運相牽連的,

是和李後主相似的亡國之命。

品宋代文化饕餮,讀徽宗絕世才華

宋神宗

聖靈感孕,

不久神宗的十一皇子趙佶便出世了。

趙佶性靈聰慧,文藝才學過人,

18歲以前,從未關心過朝政,

終日沉迷筆墨丹青、騎射、蹴鞠……

對奇花異石、

飛禽走獸有著濃厚的興趣。

少年趙佶並未曾想,

藝術家的天真與偏執,

並不能將江山

締造得如畫卷中一般巍峨壯麗。

在他日後不斷將大宋美學送上歷史之巔時,

卻也會將一朝生息帶入萬丈深淵。

筆底春風縱然流芳百世,

史家記載卻是滿紙荒唐。

後人皆嘆宋徽宗趙佶“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品宋代文化饕餮,讀徽宗絕世才華

向太后

公元1100年,

北宋第七位皇帝宋哲宗忽然離世,

哲宗膝下無子,

向太后便提議立哲宗弟弟,端王趙佶為帝,

朝中大臣早已看破端王秉性,

遂諫言:“端王輕佻,不可君天下。”

但太后搬出先帝預言:

“端王有福壽,且仁孝,當立。”

於是,在太后的極力護佑之下,

端王趙佶於1101年順利登基,即徽宗。

品宋代文化饕餮,讀徽宗絕世才華

宋徽宗趙佶

宋徽宗雖是個頑主,

身上也有帝王之氣。

開朝明政,即位第二年,

改年號“建中靖國。”

建中,謂建立中正之道,

以為共同的準則。

靖國,希望國家長治久安。

只是如此意氣勃發的徽宗,

低估了江山運籌帷幄的艱險,

他憧憬著美好的政治圖景剛剛一年,

一國之運便在蔡京的誘導中急轉直下。

徽宗一朝,

共使用了6個年號,在位25年,

他重用奸佞臣子,

執政期間奢侈無度,百姓民不聊生,

經歷了黨內紛爭不斷,黨外各方起義,

聯金抗遼,卻未識得金國狼子野心,

最後金軍兵臨城下,王朝傾塌,

千千萬萬的北宋子民,

就這樣淪為金人鐵蹄下的亡魂,

而他自己也被擄北上,受盡屈辱。

品宋代文化饕餮,讀徽宗絕世才華

作為帝王,宋徽宗一敗塗地,

但當我們回望北宋的藝文世界,

卻是無比絢爛。

毛澤東曾說過:

“知識分子是比較最沒有出息的。

歷史上當皇帝,有許多是知識分子,

是沒有出息的,

隋煬帝就是一個會做文章、詩詞的人。

陳後主、李後主都是能詩能賦的人。

宋徽宗既能寫詩,又能繪畫。”

品宋代文化饕餮,讀徽宗絕世才華

宋徽宗《文會圖》

宋徽宗註定無法兩全,

北宋在他手裡變得支離破碎,

但穿越千年風沙,

歷史的風向掉轉過東南西北,

我們的家園已不是宋人的家園,

那些失了又回的疆土,

敗了又勝的王朝,

也不復當年模樣,

而北宋之世的氣韻和遺念,

卻在那些徽宗的詩書畫卷中被重組了。

品宋代文化饕餮,讀徽宗絕世才華

宋徽宗 《琵琶山鳥圖》

宋徽宗是工筆畫的創始人,

花鳥、山水、人物、樓閣,

無所不畫,皆形神兼備。

他曾想到用生漆點化眼睛,

這高出紙素的一筆,

讓鳥雀瞬間有了靈氣。

品宋代文化饕餮,讀徽宗絕世才華

宋徽宗《瑞鶴圖》

徽宗注重寫生,

但也在真實的畫作上表現超時空的理想世界。

這幅《瑞鶴圖》是徽宗最著名的畫作,

畫中十八隻飛鶴振翅,姿態各異,

彷彿能聽到群鶴瞬間散去的聲響,

另有兩鶴立於宣德門鴟尾之上,呼之欲出。

一線屋簷中正肅穆,以莊嚴的靜拖住了飛鶴之動,

而最令人驚歎的是,

那石青浸染的天空之下便是霞光萬丈,

一派祥瑞之氣。

品宋代文化饕餮,讀徽宗絕世才華

宋徽宗《芙蓉錦雞圖》

他還作有《芙蓉錦雞圖》

這幅畫描繪了秋日天高氣爽之景。

花蝶共照,

與壓低了芙蓉枝的錦雞相映成趣。

趙佶自題:

“秋勁拒霜盛,峨冠錦羽雞,

已知全五德,安逸勝鳧鷖”。

古人稱雞有“五德”:

“頭上有冠是文,

腳下雄健是武;

臨敵敢鬥是勇;

見食呼友是仁;

按時報曉是信。”

這是徽宗對在朝之臣的要求,

希望他們文、武、勇、仁、信。

品宋代文化饕餮,讀徽宗絕世才華

宋徽宗 《 聽琴圖》

而這幅人物畫《聽琴圖》中,

主人公居中危坐石墩上,微微低頭撫琴,

聞樂者三人,神態各異,卻刻畫得惟妙惟肖。

真可謂“此時無聲勝有聲”。

蔡京詩曰:

“吟徵調商灶下桐,松間疑有入松風。

仰窺低審含情客,似聽無弦一弄中。”

品宋代文化饕餮,讀徽宗絕世才華

宋徽宗《山禽臘梅圖》

宋徽宗酷愛繪畫,

當然也愛在自己喜歡的書畫上題跋,

在畫作《山禽臘梅圖》中,

宋徽宗的題詩是:

“山禽矜逸態,梅粉弄輕柔。

已有丹青約,千秋指白頭”。

宋徽宗的畫有一種“輕柔”的美感,

而他與友人的“丹青之約”也如此浪漫。

品宋代文化饕餮,讀徽宗絕世才華

宋徽宗《池塘晚秋圖》

宋徽宗也願意賞畫,

他特地成立了翰林書畫院

將畫畫正式納入科舉考試之中,

選賢舉能,挖掘和培養繪畫人才。

徽宗在位期間,畫家的地位明顯攀升,

服飾和俸祿方面都比其他藝人要好,

於是更多的人也願意鑽研苦練。

品宋代文化饕餮,讀徽宗絕世才華

宋徽宗《紅蓼白鵝圖》

宋徽宗還曾親自出題選拔人才。

有一次他踏春而歸,雅興正濃,

便以“踏花歸來馬蹄香”為題,

在御花園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畫考。

畫師們面面相覷,花和馬都可狀形,

但一個香字該如何表現呢?

交上來的作品裡,

有的畫騎馬人手裡捏一枝花,

有的在馬蹄上面沾著幾片花瓣,

可這大多隻做到了表意,並沒有想象力。

只有一個青年畫匠別出心裁,

他的畫中,

幾隻蝴蝶飛舞在奔走的馬蹄周圍,

這正是踏花歸來的駿馬,

香馨滿蹄的最好印證了!

宋徽宗俯身細覽,

撫掌大讚:“妙!妙!妙!”

品宋代文化饕餮,讀徽宗絕世才華

繪畫看似是手藝,其實是心意,

藝術首先是調動感官,觀察世界,

據說宋徽宗看到一幅月季花圖時,

便能認出是春天正午時節的花,

因為他觀察過月季花

不同季節和時辰的樣子。

品宋代文化饕餮,讀徽宗絕世才華

李唐 《萬壑松風》

在宋徽宗的領導下,

翰林書畫院人才濟濟,

繪出《清明上河圖》的張擇端,

《采薇圖》的李唐,都曾是他的畫師。

而少年得名的王希孟,

也是徽宗“畫學”中的學徒。

品宋代文化饕餮,讀徽宗絕世才華

李唐《采薇圖》

宋徽宗在繪畫上造詣非凡,

也認為自己需要有一種獨創的字體,

於是取前人所長,

最終開創了個性色彩濃郁的

金體。

品宋代文化饕餮,讀徽宗絕世才華

《瘦金體千字文》局部

瘦金體筆跡瘦勁,大字卻風姿綽約。

這幅宋徽宗23歲寫下的《瘦金體千字文》

雄健灑脫,鋒芒畢露,

“天骨遒美,逸趣靄然”,有如“屈鐵斷金”,

而這種力挽狂瀾的氣魄,

也只能在筆鋒中存留了。

品宋代文化饕餮,讀徽宗絕世才華

品宋代文化饕餮,讀徽宗絕世才華

品宋代文化饕餮,讀徽宗絕世才華

品宋代文化饕餮,讀徽宗絕世才華

趙佶傳世的書法作品很多,

楷、行、草各種書法作品皆流於後世,

其中《草書千字文》,作於宣和四年,

那時趙佶已40歲,

離北宋亡國只有5年的時間,

宋與遼對戰,屢戰屢敗,

而這一瀉千里的千字文,

也許便是徽宗片刻的瀟灑了。

品宋代文化饕餮,讀徽宗絕世才華

煙雨未來,滿染天青色。

幽怨一抹青,也是宋徽宗獨愛的。

北宋的美麗而永恆的傳說裡,

定有那“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作將來”

品宋代文化饕餮,讀徽宗絕世才華

宋徽宗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官窯,

追求釉色之美。

宋徽宗是個虔誠的道教徒,

道教講求清淨無為,與自然合一,

所以北宋官瓷遵循著徽宗質樸典雅的審美,

沒有繁複的雕飾,更沒有豔麗的塗繪,

這份返璞歸真的道,和不染纖塵的含蓄,

讓它千年之後依舊靜美。

品宋代文化饕餮,讀徽宗絕世才華

北宋定窯大碗

北宋宮廷一直使用的瓷器,是白色的定窯,

這對宋徽宗來說,太鋒芒,不堪用,

他偏愛那山雨欲來,

衝破天際的初藍,

於是汝窯應運而生。

品宋代文化饕餮,讀徽宗絕世才華

汝窯天青釉弦紋樽

品宋代文化饕餮,讀徽宗絕世才華

汝窯天青釉碗

品宋代文化饕餮,讀徽宗絕世才華

北宋汝窯盤

只是北宋傾覆,

汝窯成了曇花一現,

到了南宋已是稀世,

而如今,更是難尋。

品宋代文化饕餮,讀徽宗絕世才華

北宋是蒼涼的,

一朝君王宋徽宗,

在北國荒原裡苟活餘生,

留下詩作——

在北題壁

徹夜西風撼破扉,蕭條孤館一燈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斷天南無雁飛。

品宋代文化饕餮,讀徽宗絕世才華

北宋是混亂的,

卻也是雅緻的,

它是璀璨瑰麗的文藝盛世。

這個時代滋養了大批文人名士,

留下千古佳作。

品宋代文化饕餮,讀徽宗絕世才華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品宋代文化饕餮,讀徽宗絕世才華

品宋代文化饕餮,讀徽宗絕世才華

品宋代文化饕餮,讀徽宗絕世才華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 局部

品宋代文化饕餮,讀徽宗絕世才華

蘇軾《寒食帖》

品宋代文化饕餮,讀徽宗絕世才華

黃庭堅 《荊州帖》

品宋代文化饕餮,讀徽宗絕世才華

米芾《論草書帖》

當我們把已經蓋棺定論的歷史罪責

從宋徽宗的身上暫時拭去,

留下的是超越時代的藝術成就。

他不是一個好帝王,

但我們或許可以承認,

他的“文藝理想”,在另一個時空裡,

天道輪迴般地完成了一種救贖。

- END -

如果你也喜歡宋代文化,請動動手指轉發給更多同道之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