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你有锁门强迫症吗?

清风情感咨询


总是担心自己没锁门、没关煤气等,所以总是反复确认,既可以说是一种强迫观念导致的强迫行为,也可以说是个性谨慎,确保万无一失,如果对生活没有造成明显的消极影响,也就是社会功能没有受损,其实可以不用放在心上,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可以缓解,比如每次出门前锁门后录个像,也就是把自己锁门、拉门把手确认上锁的整个过程录下来,如果中途又开始担心自己没锁门,就把录像拿出来看看,这样就可以安心了。当然,如果看了录像还是不能安心,那可能就不是一般的小心谨慎了,而是达到强迫症的程度了。所谓的强迫症的程度,也就是明知自己的这种想法是没必要的,仍然阻止不了自己的心慌以及行动,就算看了录像还是担心没有锁门,一定要坚持再回去看看,只有亲自回去了才能缓解自己的焦虑。可以说,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因为必定是会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的。

生活中,我们总是听到人说我有强迫症或者你有强迫症之类的话语,其实,真正的强迫症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美国曾经做过关于强迫症患者的节目,有一个患者说,如果我再勇敢一点,我宁愿杀死自己。那种明知自己的思维和行为都是没必要,可是没有办法去改变的无奈和痛苦是及其深刻的,可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对强迫症这个词的滥用,导致真正的强迫症患者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治疗,人们总是认为他们夸大其词,会用别人也有强迫症怎么没有你那么矫情之类的话语来进一步伤害到他们,因此,希望大家能够慎用“强迫症”这个词。


希朴羊


我有强烈的锁门,强迫症,这个一直折磨了我几年,有越来越强烈的趋势,。记得有一次,我从南方去北方,在昆明的家里,把房间里面的每一个门都锁好了,把煤气,水,电,等开关都关好了,出大门,把门反锁,一走出大门,就想到门没有关好,我就又回去把门打开,又去检查一遍,而是所有门窗重新关了一片,把水也重新开关,然后锁好大门,又出去,走到公交站,又怀疑门没有关好?我就又回去,往返了十几次,他一点赶火车的时间都耽误了,那好无聊啊!我最后还是不放心,到了火车站又回去,真是在没办法,就去找小区保安,一起去看,让保安看到我锁好关好,我才放心的走了,走到半道上又还怀疑,最后我就说,不管,最后我硬心坐车,这么后边听说可以照,我就每次走的时候都照照片,采取就在身上头上打一下自己,掐一下子,留下一个明显的记忆,这种强迫症,现在对我越来影响越大,我加上又是一个人,真难呐。


劉金子


这个我有,但好像就是那一段时间非常严重!每次从单位下班回家,走到半道就会突然想起自己好像没锁门,而且对自己锁没锁门一点记忆都没有,就好像失忆了,只好返回去看一下,结果每次都是锁了的。有一次下班回家都十点了,突然又想起好像没锁门,怎么想都是没锁,那时候我家离单位大概的半小时的路程,没办法只好又回去看了一下,结果还是锁了!那段时间真的要疯了,感觉自己都不正常了!后来别人告诉我每次锁完门拍张照片,在觉得没锁的时候就看一下照片。这个方法还是挺有效的,坚持了一段时间慢慢就好了!我想也许是那段时间工作压力太大导致的!所以记得工作不要太累,适当放松一下!


MD摩登国际夏梦


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时候,走出门要上电梯、要下楼了,却想不起自己是否好好关门,于是心里焦虑门没有关好东西丢了怎么办,然后回身去家门口推推门、转转把手,确定门锁好了才离开。常人出现这样的次数比较少,偶尔有之,可能是关门的时候心思不在关门这件事情上,脑袋里在想别的事情,所以在自己习惯性地完成了关门动作之后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做了这件事,就会认为自己好像没有做,于是需要再来那么一次让自己的意识留心记住关门的全过程就好了。

但是有些人却不是这样的。他们经常会怀疑自己究竟有没有锁门,锁了门要反复检查很多次才会上罢干休,有些甚至出门很远了仍旧不放心要回来检查,这样非常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有一位咨客,在公司下班的时候,如果他是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的,就会非常闹心,要反复锁门无数遍才肯放过自己离开单位;如果办公室有人比他晚走一会儿,他就会飞也似的逃离办公室,用他的话说—“就像躲过了杀生之祸一样。”这给他带来了烦恼,同事有时候会误解他,而且每次反复锁门的时候他都很痛苦,明明知道没有必要,但就是控制不住要这样做。像他这种情况就属于强迫症了,需要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来专业解决。锁门强迫症跟其它强迫症一样属于心理疾病,心病需要心医,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会与患者一道,探索导致症状的根本原因,找到并处理掉,症状自然消失。锁门强迫症患者也可以试试一些自我缓解的方法,比如锁门的时候做几个深呼吸放松,然后自我暗示说:“我锁一遍就好。”多说几次,然后再轻松自然地去锁门。如果自我缓解不奏效或者实施困难,建议还是联系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来专业解决。


心理专家刘爱民


最近我也有点强迫症的困扰,每天早上出门前,总是反复检查自己是否带了钥匙,直到出门关门的一刹那,还要再摸摸身上的钥匙。


平时我是上早班,有时候同事偶尔和我换班。那次我上晚班,下班锁门后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总是觉得有个门没锁,因为店里有三个门,一直在回忆自己锁门的整个过程,但就是觉得好像没锁,好像又锁了,我一直在徘徊,一直在犹豫,结果又返回去看过究竟,结果门是锁了的。还有几次就是总怀疑自己下班没关电,结果自己是已经关了的。

其实我以前并没有这些状况,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症状应该是和过去的一些经历有关。以前小的时候,记性比较差,经常忘这忘那的,为此也没少挨骂,比如关门了才发现钥匙还放在房间里,后来才不得想办法爬进窗子去取。还有比较严重的一次,我用电热管在水桶里烧水,这时一个朋友来找我玩,我们谈了一会儿就去逛街了,那时我完全忘了自己还在用电烧水这回事,还好当时被人发现了,要不然会酿成多大的损失。我也渐渐明白记性不好,会带来很多严重的后果。

后来因为害怕忘记,做什么事总是要反复确认好几遍。总是不太敢相信自己,总是害怕失误,做什么事都特别小心,认真。这就像是一种反应过激的行为,其实也不必紧张,只要认真做事,相信自己就行。


静谧晴蓝


锁住的人身,锁不住的是人性,不需用锁的年代多好啊!


雷祖进一一石冲山庄


原来总担心门没有锁,是叫“锁门强迫症”

我也有这种心理,出门下楼后,突然想到门锁没锁?主要是出门后自己关门锁门这个动作一点点印象都没有了,就一路纠结回不回家看看,如果刚下楼,离家近我会回去看看,如果走远了,就自己安慰自己,家里也没啥值得偷的,随便吧。

现在我每天出门后,会站在门口把门关上后,停住两秒,让自己此时这两秒钟注意力集中在煤气,锁门这一块儿上,很好用,我再也不为煤气和锁门的事纠结了。

所以,我们在出门后,在门口停留两秒钟,就这两秒钟可以让自己安心一整天。


田街小雨


有啊,有啊,我一定要承认我真的有这个锁门强迫症,记得有一次都上班走到半路了突然想起自己有没有锁门啊,怎么一点也记不得呢,好像没有锁,于是赶紧跑回来看看,这样才放心去上班,现在一出门一定要确认锁了才可以,而且还有时候下了两步台阶再回来看一下的。


大生活微心理


总觉得门没锁好,水龙头没关,你真的就是强迫症吗?

撕卫生纸必须按线撕。关门必须关严实。做题不断反复检查……Oh no!我一定是患上了传说中的“强迫症”!怎么办?

先别急着下定论,因为你可能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强迫症”——

强迫症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神经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网络上的段子手很喜欢将“强迫症”和“处女座”划上等号,但实际上他们所说的大部分只是轻度的“强迫倾向”,或者谨小慎微的完美主义……(好比Yogurt在公众号里排版的时候,突然两个段落的间距不同,必须调到相同为止。)

但这都并非真正的“强迫症”,强迫症(OCD)的特点是:

强迫行为/观念严重,强迫中伴随着“反强迫”……光是听就已经能感受有多纠结了吧!

网上有强迫症患者这样描述自己的病情:

我从小就有轻微的“细节回忆强迫症”,最近越来越严重。

比如:从卫生间回到教室,刚一坐下,我就开始纠结——自己的手洗干净了吗?我的裤子碰到卫生间里的垃圾桶了吗?碰到厕所的墙壁了吗?整整一节课,都会回想在卫生间里的一些细节,然后再一点点地否定。

还有,如果我在写作业或听课时想起一些事,就会把当下的事停下来,然后认真地回想那些事的细节,就这样,一两节课又过去了。

如果别人说了一些我不爱听的话,做了一些令人厌恶的动作,也会让我觉得很难受,无法排解时,我的身体甚至会不自觉地抽搐。 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为自己所浪费的时间后悔不已,认为自己很没用。

跟我们在网上“开玩笑”的性质不同,真正的强迫症的行为可能非常单一,不断地重复固定的模式——

比如强迫自己洗手,洗几个小时一直重复这个动作;比如强迫自己数楼梯,一定要数清楚数目才愿意走。这样的心理障碍已经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曾经在网络上有一个特别的“告白视频”火了,男主角是一位强迫症患者,视频中他说,

“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生活几乎没有一天是平静的。就算是躺在床上,我依然在想,‘我有锁门吗?有。’‘我有洗手吗?有。’……”

强迫症不只是心理疾病,还是遗传病?

美国精神科医生戴尔·阿什博士(Dr.Dale Archer)在他的《怪异性格心理学》一书中提到:强迫症和许多心理障碍一样,具有遗传性。

研究表明,3%~12%的强迫症患者的直系亲属具有相似的性格特征。

近日,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对608个可能与人类、狗和小鼠强迫症有关的基因进行测序,再比较592名诊断为强迫症的患者和560名健康对照中获取基因样本。最终发现了这四种与强迫症高度关联的基因——NRXN1、HTR2A、CTTNBP2、REEP3。

图片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如图上所示,四种基因(红色)都与突触功能有关,并且与强迫症相关蛋白的相互作用。相关基因的突变可能会导致5-羟色胺低于正常水平,从而引起强迫症的症状。

我有强迫症,怎么办?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调查显示:强迫症已成为15~44岁人群最重负担的20种疾病之一。那如果患上强迫症,应该怎么办呢?

01

目前认知行为治疗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思维阻断法及暴露反应预防。

思维阻断法在患者反复出现强迫思维的时候通过转移注意力或外部控制来阻断强迫思维,同时配合放松训练来缓解焦虑。

而暴露反应预防是在治疗室的引导下,让患者逐步地面对可能引起强迫思维的情景,引导他不产生强迫行为。

02

目前用于治疗强迫症的药物都是抗抑郁药,目的就是调节脑内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功能,从而改善强迫症症状。

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了一个科学纪录片,名为《强迫症:我心中的一头怪物》,他们用容易理解的语言为普通大众介绍强迫症概况与患者的真实生活样貌。

在纪录片中,他们访问了数名强迫症患者,让他们用几个字描述自己的状况,结果与社会大众的认知差距甚大:恐惧、焦虑与心碎 、极度的无助、死亡。

有的人有“杀人幻想”的强迫症,无论去到哪里,都在寻找是否有尸体;有的人有“恐惧细菌”的强迫症,只要苍蝇碰到床单,要立刻换洗……

有强迫症患者说,“我的生活,就是地狱。如果我更坚强一些,我早就会杀了我自己。”

当我们还在以自称“强迫症”为调侃的话题,证明我们大部分人还是对这个痛苦的疾病一无所知。

“过于挑剔的、怪异的、逗趣的”这是普通大众对强迫症的理解,但现实比这残酷和严肃百倍。


王家大小姐


这个我真有,有时下楼了,又上来看看,走出小区有时还打电话让家人看看!没办法,强迫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