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法國倡議組建的印、澳、法同盟到底是什麼樣的組織?

大東北的小豆包




圖轉自人民網。

法國總統馬克龍訪澳期間,與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會面。(來源:視覺中國)

近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出訪澳大利亞。在馬克龍訪澳期間,稱法國、澳大利亞、印度三國應建立一個新的"戰略同盟",以應對亞太地區的新形勢。

沒有任何信息詳細披露,馬克龍所提議的新的戰略同盟是什麼,至少目前看不出來新在哪裡,個人覺得還是一種象徵意義上的說法。

個人認為,考慮到此前,法國同澳大利亞,印度都在常規潛艇領域有巨大的貿易訂單,而馬克龍近幾次出訪兩國都帶有眾多國有,私有企業人員出訪。所以馬克龍提出的同盟,應該是傾向於貿易上的同盟,而不是類似於北約以軍事為主的同盟。

雖然法國同印度也有很多軍工產品的訂單,比如薩科齊時代,同印度交易的,“136億美元購買136架陣風戰機”,(雖然該計劃因為價格原因,印度政府賴賬,只打算購買30架陣風戰機,而法國開出的價格也高達80億美元,印度政府隨即再度賴賬,但法國還是向印度國產光輝戰機,提供了發動機) 以及大量常規潛艇的訂單,顯然法國是更希望在,印度這樣一個軍火大單上挖更多的潛力,而且看馬克龍的意思也不止是打算在軍火領域挖更多的錢,可能在印度的基建等這個方面都分得一杯羹,一切都是圍繞著增強法國與印度貿易展開的。

同樣的,澳大利亞與法國的貿易上有相似性,法國同澳大利亞也有大量常規潛艇的訂單,同印度一樣,是法國傳統的潛艇買主之一。但是這一地位受到日本挑戰,此前法國和日本競標澳大利亞潛艇項目,澳大利亞沒有宣佈任何原因,直接接受法國的提案。(但是法國的方案並沒有明顯的優勢)馬克龍此舉多半是為了鞏固這個傳統的貿易市場。


尚旬


真的高看馬克龍了,到美國白宮種的樹被特朗普“無情拔走”,現在又跑到澳大利亞開始“霍霍”,似乎這個世界出現了“新貴馬克”!

1.指望法國能夠拉著澳大利亞、印度組建類似於北約的軍事組織,絕不不可能!

一是法國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號召力;

二是印度不會此刻上當的,剛剛去過武漢,莫迪不傻;

三是美國不會同意,俄羅斯也不會同意。要知道,之所以有北約,很大程度上是美國想領導歐洲國家罷了。法國想成立一個類似北約軍事組織,絕對沒戲。

2.馬克龍說出此番話,更多的是基於軍事武器售賣和貿易往來。

法國售賣武器,印度是最積極的購買者。當年的136億售賣136架陣風戰機(後來給黃了!),當時把俄羅斯氣的要死。現在又想售賣自己的武器,自然需要拉著印度成立一個“團伙”,然後樹立同一個競爭目標,這樣就可以做到“相向而行”!

問題是,你法國有什麼資本拉著印度、澳大利亞一起搞事情?

印度“向東進”的戰略沒錯,也有跟澳大利亞聯合的企圖,但是總得有一個共同目標或者說靶子吧?印度剛來武漢,還有誰?

澳大利亞也是法國潛艇的重要客戶,自然馬克龍就開始各種“大嘴”了!

有錢賺才行啊!

3.印度都不敢說建立類似北約組織,法國在二戰時候的表現,還想建立軍事組織?

先讓自己明白,這個世界到底是誰說了算?不要認為大家不知道你法國的歷史!就那種不看打擊的國家,軍力低下,尤其是近10多年來的發展,幾乎跟自己的國際地位不相配,還想拉著印度和澳大利亞圍堵我們?

太天真了!做做夢就行了,夢醒時分該幹啥幹啥,不要有幻想!


英武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近日訪問澳大利亞期間,再次提出法澳與印度聯手,建立一個新的戰略同盟,以平衡亞太局勢,制衡中國,可謂“眼大肚子小”。這個法澳印聯盟目前看起來仍較為空洞,象徵性大於內涵,是一個空洞的聯盟,遠遜於北約。

首先,法國眼高手低。亞太既非法國主場,且隨著法屬海外領地離心傾向日益明顯,鬧著要脫法,法國在太平洋地區影響力正不斷縮小。

其次,法國明顯高估了三國的共同利益,例如印度,中國是印度最大貿易伙伴,中印關係正處於再上新臺階的關鍵階段,法印、法澳關係並不必中印、中澳關係堅挺。

最後,法國在中亞地區拋開美國,組建新同盟,難度較大。澳大利亞在多場合多次重申支持現有秩序,也就是美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恐不會背棄美,向法靠攏。

總體而言,馬克龍想要玩轉亞太,難度較大。


希爾維


絕不會成為類似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這樣國際集團。

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印度,法國,澳大利亞三國的國家利益與重心並沒有在關鍵點重合。另一個原因便是————法國沒有這樣的影響力!

如果是在歐洲國家內部,如果是在西非,法國的提議還是很有份量的。但在面對澳大利亞,印度這些亞太國家時,法國的威力,法國的能量就不是那麼強大了。


(莫迪擁抱馬克龍,滿臉堆笑)

馬克龍近些日子非常活躍,經常語出驚人,四處蹦噠。可以說,馬克龍是個雄心勃勃的領導人,他希望恢復法國在戴高樂時期的榮耀和地位。所以,他在非洲宣揚法語的地位,說自己和普京一樣高,討好特朗普。接受敘利亞“庫爾德代表邀請”,營造“wang師天降正義”出兵敘利亞。

剛剛完成與澳大利亞總理的會晤,馬克龍就迫不及待的發出結盟的提議,可見,馬克龍還是有些急躁,急於求成了。他的一系列做法都是為了法國的國際地位提升,他思考的很長遠,但,不管是國內民眾還是外國政府,似乎都不喜歡這種急躁的方式。


(馬克龍與澳大利亞總理特倫布爾握手)

澳大利亞和法國確實在意識形態領域,經濟,軍事上有著密切的合作關係,但不至於要到“結盟”的地步。

澳大利亞的對外政策首先是追隨美國,然後是英聯邦身份追隨英國。法國並不是澳大利亞的優先考慮方向。法澳結盟,可能性很低。

而印度,一貫狡猾多變,在西方國家,穆斯林世界,前蘇聯國家和亞太地區混的風生水起。對於馬克龍的套路,莫迪可是一清二楚。


(莫迪與馬克龍深情擁抱,猶如父子)

莫迪需要的是法國的投資,技術和武器採購,在打擊恐怖主義上,全球氣候變暖問題上,兩國有著共同利益。但在法國感興趣的對俄製裁,挑釁俄羅斯,以及敘利亞問題。印度顯然不願意介入其中。

所以,印度很難和法國結為聯盟。

馬克龍總統在澳總理訪問時脫口而出的:“你的夫人很美味”倒是語出驚人。比起法澳印三國結盟,踏實工作更符合馬克龍的現狀。


朱興子


法國提倡的印、澳、法同盟絕對不會形成北約這種政治軍事同盟,一法國沒有這樣的實力,二美國不會允許,三各國也沒有建立這個軍事同盟得需要。

馬克龍在3日就亞太地區安全、反恐等問題和澳大利亞進行磋商,在會議最後馬克龍提出有意建立印澳法戰略同盟。馬克龍上臺以後英國退出歐盟,馬克龍急於表現自己在歐盟的大國地位,斡旋於歐美、美俄之間,這一次打算建立印澳法同盟也是在拓展外交影響力的一個方面。另外面對美國貿易壁壘,法國急需要和其它國家發展關係,抱團發展經濟。


這一次法國提出的印澳法戰略同盟雖然不知道能不能落地,但是如果這個組織如果落地,主要功能也應該在經濟發展、地區反恐、平衡亞太地區敵對國家這三個方面著手,並不會形成軍事同盟。


虎賁軍huben


法國不過是時不時跳出來搞笑一二。

法國的衰落是必然,二戰後因為美英需要一個強國來分擔蘇聯壓力,才有五大國地位。後面更是因為阿爾及利亞戰爭,蘇伊士運河戰爭丟盡顏面,被中國越南打得狼狽退出東南亞。

不過,法國人忘不了曾經的帝國威風,比如戴高樂退出北約,獨立自主搞國防工業,都是不想落在美國背影中。前些年,法國實在憋不下去了,重回北約軍事系統。在利比亞率先進行打擊,也是出於這個因素。

所以,對法國人的上躥下跳,笑笑就是了。


四川達州


北約的全稱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是美國與西歐、北美主要發達國家建立的軍事集團組織。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推行遏制蘇聯的戰略,1949年4月4日與加拿大、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意大利共12國在華盛頓簽訂了《北大西洋公約》,宣佈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公約於1949年8月24日生效。

至1992年共有16個成員國,增加了土耳其、希臘、德國、西班牙。總部在布魯塞爾。 組織機構主要有北大西洋理事會、防務計劃委員會、常設代表理事會、軍事委員會、國際秘書處等。歐洲盟軍最高司令歷來由美國將領擔任。北約就重大國際問題進行磋商合作,協調立場,加強集體防務,每年舉行各種聯合軍事演習。北約擁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規部隊,是西方重要軍事力量。 這是資本主義陣營在軍事上實現戰略同盟的標誌,是馬歇爾計劃的發展,使美國得以控制歐洲的防務體系,是美國稱霸世界的標誌。

那麼法國靠什麼建立一個遏制世界另一個極的強國的全球戰略同盟呢。

回頭看法國現狀,目前全球經濟萎靡,各國自掃門前雪,都在想方設法維護自己海外市場,老美更是臉都不要了。然而英國脫歐的今天歐盟確實無法滿足法國的需求。首先軍事方面法國和歐盟成員國的訴求是不一樣的。因果需要強大海軍,法國需要能夠覆蓋北非的戰略威懾力量。這兩個東西歐盟給不了。以德國為核心的西歐其他國家更多是抱團取暖,將經濟拼在一起發展軍工業。主要目的是維護本土安全。而且他們假想敵是俄羅斯。而非英國訴求單位強大海上力量或者法國設想的海外顛覆勢力。

那麼法國要發展軍工業和經濟怎麼辦,走出去,強奪老美可能丟失的中國市場之外,印度和澳大利亞,法國有技術,印度,澳大利亞有市場,且發展彼此關係不會觸碰世界各大國的利益。於是法,澳,印,要組成一個聯盟。

什麼聯盟其實翻譯成中國外交詞彙就是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加強軍事,經濟,文化,教育,科技領域特別是軍事技術交流,經濟市場相互開放)聯盟應該是雙邊關係的一個等級。沒有拍他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