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清朝的神机营,拥有3万多部队,为何战斗力一塌糊涂?

曹佳鹏


可能有的朋友乍一看,以为是题主笔误了,明朝有神机营我们都知道,怎么清朝也有神机营?在这里我就先给大家解释一下,其实清朝也是有神机营的,只不过清朝的神机营几乎毫无作为,毫无战斗力可言,所以对这支在清朝历史上曾短暂出现过的部队大家所知不多,也没什么奇怪的。那么针对这个问题,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谈谈清朝的这个“神机营”。




清朝入主中原后,有感于火器的巨大威力,于康熙年间仿效明朝的神机营创立了专门操练火器的部队—火器营,所以清朝的火器营和明朝的神机营才是一样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这里表过不提)。

清朝中后期,国内的民族矛盾日益加剧,而且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等原因,朝廷日渐腐败,曾经威震天下的八旗部队也由于缺乏训练而丧失了战斗力,在对内和对外战争中屡战屡败,西方列强用他们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清政府不得已签订各种丧权辱国的条约,于是清政府意识到西方先进武器的巨大威力和巨大威胁,于咸丰十一年,即公元1861年,从原来的禁卫军中挑选了一万多士兵组成“神机营”,用以操习西方的新式武器,提高清朝部队的战斗力,但是想要真正的强大起来,武器不是最主要的,人和制度才是关键。就像李鸿章的北洋舰队,论武器,舰船的规模吨位等在当时是排全世界第六,亚洲第一,但结果呢?被日本海军打的几乎全军覆没,输的一塌糊涂。


神机营建立后,先后由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環掌管,部队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西方武器,由于那时候八旗军在战场上接连失利,清政府不得不依靠曾国藩,李鸿章招募的湘军,淮军维持其在战场上最后的颜面。在这种情况下满清旗人对这支部队是寄予很大希望的,他们希望这支部队能重振八旗军当年的雄风,可是正如我之前说的,一支部队想要真正的强大起来,最主要的是人和制度而不是武器,神机营是由从京城中的各禁卫军中选拔出来的士兵组成,禁卫军里绝大多数都是八旗子弟,所以神机营事实上也是属于八旗部队,神机营的士兵和其他八旗子弟一样过惯了奢侈生活,他们骄奢淫逸,贪图享乐,长期缺乏训练,导致部队纪律涣散,战斗力低下。而且自神机营建立后,由于是亲王直接掌管,所以朝廷对这支部队的待遇也很好,因而八旗子弟竞相投效,造成机构日渐臃肿,各种官员多达540余人,比兵部还多了300多人,可以说神机营的建立除了给八旗子弟贡献了另一个谋生的机会外,丝毫没有任何作用。有记载,同治七年(1868年),慈禧太后欲派遣神机营镇压捻军,于是派内侍前往神机营营地考察部队训练情况,内侍回来后向慈溪报告:“罢操后,诸兵各手拿一鸟笼,已游荡于茶馆店铺中。民间有谣谚‘见贼要跑,雇替要早,进营要少’,讽刺他们临阵逃脱,出操则雇佣替身,很少自己出操”,由此可见,神机营的士兵和其他八旗部队的士兵生活如出一辙,都是腐化到了极点。这样的部队没有战斗力正常,有战斗力才奇怪,这也是为什么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这些晚清名臣宁愿重新招募百姓,训练新军也不愿训练八旗军的原因。



那么当年威慑天下,以勇猛著称的八旗部队为何会堕落到如此地步呢?我认为是清朝入关后,清政府实行八旗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八旗士兵实行世袭兵制造成的,这些八旗士兵的后代无需种地经营便可以按时领取政府发给他们的饷银,说白了就是什么都不干,便可以定期领取俸禄。这种制度就造成了八旗子弟生活上养尊处优,极少参加训练,到了后期遛鸟,喝茶,逛窑子,吸鸦片成了他们生活的日常,这种人组成的部队,别说战斗力,连基本的自食其力都快丧失了。而就是这些人在后期又重新组了一个神机营,由此可见,神机营的战斗力低下也是常情。

我是咸鱼,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咸鱼闲聊


大清的神机营来自于元明时期仪仗队(神机营),兴于元明时期,盛于大清末期。如果说3万多人的神机营为什么战斗力一塌糊涂,其中原因有很多。那么我们就一个一个的细细说来。

1、编制问题。大清初期的神机营类似元明时期的神机营,以皇帝的仪仗为主。主要负责君主的护卫工作。神机营的人员大多数是八旗子弟,根本不从事大规模的作战事宜。到了清末,神机营扩大了编制,有火器营(火器营又分重火器和轻火器)、骑兵营、弓弩营和步兵营。尽管扩大了编制,兵源增加到3余人。可仍然在作战指挥和作战效应上没有太大改观。



2、武器装备方面。武器装备乱七八糟,火炮、火枪、弓弩、大刀、长矛应有尽有。如果展开全面作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又没有合理化的分工合作,如何能够有效的克敌制胜。恐怕开战初期就被自己消灭了一大半军队,还用的着敌人来消灭吗?


3、清末腐败的官僚制度。神机营原本是君主的护卫军队,其装备、待遇都要超过其它部队。再加上护卫的是皇城要道,很容易接近上层人物,有升官发财的机会。所以,能够进入到神机营的大部分应该是官宦子弟,和有钱有势的关系户。他们长期的养尊处优,已经形成了懒散惧战的自我保护主义意识。恐怕开战初期,就已经开溜大半。剩下的惧死者,不用怎么打就降了。

神机营在大清朝,只有一个响亮的名号,其实是一支害群之马。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战斗力。用这样的一支军队作战,如果还能战无不胜,那就没有天理了。大清朝也不那么容易被推翻了。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


虚掩丑陋


神机营是清政府设立的一个中央衙门,主要执掌京师旗营的统一操练。它创设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清末便消散了,前后只有四十余年的历史,但它却在晚清的军事和政治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它的消亡也是晚清整体军事形势的写照。

火铳

首先先介绍一下神机营的产生背景,其实早在乾嘉以后,八旗战斗力便呈衰弱之势,道光时期曾对八旗加以整饬,但仍无法改变积习相沿的情形,因此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提高八旗军的战斗力便成了当务之急。咸丰十年(1861年)以恭亲王奕䜣为首的朝廷要臣提出了速练京兵的方案,意图强化京师八旗的战斗力,但此时这一建议并没有得到远在热河行宫的咸丰帝的批准。辛酉政变后,奕䜣势力上升,出于稳定政局的需要,慈禧下令由奕䜣等人筹备神机营事务。从同治三年(1864年)到同治八年(1869年)间,神机营经历了一个快速建设的阶段,兵员数量达到了1.72万名左右,占当时京师八旗总数的125。同时为了提高神机营军队的战斗力,清廷还不断追加经费用于其建设,同治八年共拨款八十六万六千两白银,达到了同治元年经费数量的2.9倍。

清代神机营军旗

但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役中,神机营却表现得战斗力十分低下,不能起到拱卫京师的作用, 此后神机营渐形废弛。那么投入巨大的神机营为什么会战斗力一塌糊涂呢?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神机营虽然装备有洋枪洋炮,也采用西法进行训练,但是其选兵制度却十分落后,仅凭武器和战术方面的变革难有成效。神机营遵循了八旗的选兵制度,旗民一旦被征召入伍,便终身为兵,因此在神机营的队伍中,病弱同伍、老少同征的现象十分常见,极大地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而且神机营虽然使用的是洋枪洋炮,但却是已经十分落后的旧式武器,战斗力远不能同装备先进的八国联军相比。其次,神机营的将兵同八旗一样,贪图享乐者众多,前期朝廷用于神机营建设的经费庞大,许多来神机营当兵的,都是“黄带子红带子的宗宝”,但在训练中却表现得十分懒散,出现了雇人代替入操的情况,平时训练大多走走过场,“兵丁亦视操演为具文,相习成风,骑射渐就荒废。”兵丁恶习泛盈的情形十分常见,这样的士兵在平时贪图玩乐,在战场上便成一盘散沙。再次,晚清社会吸食鸦片者众多,八旗战斗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鸦片之害,这种情形也同样出现在神机营内,将兵吸食鸦片者十分普遍,因而极大地削弱了神机营的战斗力。

神机营武器

因此,神机营的出现虽然体现清廷意在提高军队战斗力,但是从根本上却摆脱不了清末腐朽的军事体制,因而也只是昙花一现。

参考文献:

张能政:《清季神机营考述》,《史学月刊》1988年第5期。

王刚:《荣禄与晚清神机营》,《军事历史研究》2013年第4期。

王景泽:《神机营—晚清八旗军事近代化的尝试》,《求是学刊》1990年第3期。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林小静


季我努学社


神机营的设置最早始于明朝,主要配置火炮和铜火铳等装备,是世界上最早成建制以火器武装军队并用于战争的军种,领先世界二百多年。清朝时期,这一军种改编为火器营,咸丰十一年(1861年)以西方近代武器为主要装备成立了神机营,遂与火器营、锐健营一并成为清朝的三大禁卫军之一。

清朝神机营成立之初有14000人,兵员由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以及火器营和锐健营的精锐中选出,到同治四年(1865年)时兵力一度增至30000多人,下辖马、步队25营,主要用于守护紫禁城及三海,也充作皇帝巡行时的扈从,基本上没有经历过实战,唯一的战例是曾配合其它军队剿灭过从长城喜峰口入关的马贼,之后也参与了围剿捻军的军事行动,只是配合,并未加入实战。

满清名将僧格林沁、荣禄等参与过神机营的前期领导工作,这时候的神机营虽然没有实战历练,但多少还是有点军队的模样,少壮派的满清贵胄们大都对神机营抱有极高的期望,一度希望重振八旗军的雄风,以便恢复祖业,因此八旗子弟们人人以进入神机营为荣,于是“八旗京官竞来投效”,一时门庭若市,八旗子弟们各找门路、各显神通,纷纷涌向神机营,很快神机营便成为八旗子弟装点门脸儿的杂耍场。

同治七年(1868年),西捻军一度逼近京畿地区,慈禧指望神机营御敌,于是派遣内侍前往考察神机营的训练情况,结果回报说:“罢操后,诸兵各拿一鸟笼,已游荡于茶馆店铺中;出操则预雇替身,平日很少出操。”慈禧听后震怒,又派遣亦譞前往检视,亦譞到了神机营练兵场时,只见士弱马疲,列队步伐错乱,有一兵士竟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腿骨,经查问得知,居然是打磨厂卖臭豆腐的商贩,临时被人雇来替身的,可见其管理之混乱。

对此乱象,清末吴研人在其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二十七回中有非常形象的描述,大凡出操时一支500人的队列,竟有另外500多佣人服侍,兵士们手里提着鸟笼,佣人们扛着火枪,还拿着鸦片烟枪,到了会操的训练场,佣人们将附近的胡洞口用帐幔遮起来,兵丁们每操演一回合,即纷纷入帐幔内,只见“满地排列鸦片烟具,各兵丁拼命呼吸,候令再出。”这时候的神机营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笑话,连军人的样子都不具备了,就更谈不上战斗力的问题了,所以,八国联军入侵打到北京城下时,这支号称是满清政府最强军力的神机营,早已跑得无影无踪,连枪都没放一声,其腐烂透顶的表现完全就是那个政府的缩影!


龙支子


明朝的神机营是世界上最早的火器部队,也是明朝的特种部队,清朝入主中原以后,沿袭了明朝的制度,派神机营驻守紫禁城,皇帝出行随嫁保护,鸦片战争后改成了火枪队。按理说清朝也是花了大把的银子,为了方便取用,还建了厂房,专门在京师生产近代武器,机关枪,炮弹,水雷等武器都有,为什么专门培养的神机营战斗力一塌糊涂呢?



第一,八旗子弟多慵懒。

八旗子弟因为清朝给予的优待,从出生之日起便有银子养着,无事就拎挂着一只鸟笼子到处遛鸟,如今的八旗子弟,早已不是当初所向无敌的军队,在日积月累的太平盛世中,渐渐懈怠下来,斗蛐蛐遛鸟已经成为习惯,在神机营的训练很多人也是雇人去顶替,有一次奕譞被慈禧派去巡查,发现神机营的士兵,连马都骑不好,甚至摔下来跌断了腿,原来是个卖臭豆腐的被人雇来点个卯的。



第二,鸦片上瘾。

在神机营所在的煤渣胡同外,都用布帘隔成一个个帐幔,里头全都是训练完的八旗子弟,人人像个大烟鬼,毫无精气神可言,身体精神严重衰弱,怎能上阵杀敌?不只是神机营官兵,就连北洋水师也是如此,烟管妓院都是他们常去消遣的地方,毫无军纪可言,上边来人检查也是提前告知准备好了装装样子而已。

第三,官员冗杂。

当时一个神机营的领导就有500多人,比兵部人数都多300多人,大家都是看神机营的前景好,有利益可寻,有油水可捞,于是各种托关系谋个位子,官员越来越多,都是挂着个虚名,领一份银子,对于神机营的建设毫无帮助,反而因为管事的太多,管理混乱,拖了后腿。



八旗子弟在太平岁月里,福利好,生活好,就剩下吃喝玩乐,早已经没了当年入关时的风采,当国家危难之时,不以国家为重,不以报效国家为己任,活一天算一天,十分让人惋惜。


风云一点通


大家好,我是历史的天空history,一个历史爱好者,浅读过《二十四史》,追过多年历史小说。喜欢的请关注或点赞,谢谢。

清朝的“神机营”是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建立的,原来满清的不太重视火器的,建有一个火器营。

神机营兵员是从八旗原有的禁卫军诸营中选出的,新组建时共有兵员1.4万人,到同治四年增至约3万人。

对于清朝神机营的战斗力差,其实也不用奇怪。

其实历朝历代到了王朝的中后期,军队战斗力的下降都是很普遍的事。唐宋元明,到了王朝末年国家直属的军队都腐化的不成样子,也就是边军之类的因为经常有战争,还保持了一定的战斗力,而一直驻守在京城附件的禁军,更因为承平日久,腐化严重,战斗力基本没有。

  • 而清朝也一样,甚至可以说,清朝军队腐化的速度是中国所有朝代中最快的。

  • 清朝开国时期八旗军的战斗力还是不错的,但入关以后八旗的战斗力已经下降不少了,这从后期接二连三被李定国和郑成功打败就看得出来。

  • 到了康熙三藩之乱时,八旗军已经完全腐烂,康熙平定三藩之乱靠的主要就是绿营了。

  • 而到了太平天国时期,绿营也完全腐化,被太平军打的一触即溃,平定太平天国完全靠的是地方团练。

  • 但地方团练完全是地方武装,满清的控制力很微弱,所以这也是满清重新组建“神机营”的原因,想要拥有一个能控制的有战斗力的部队。

  • 但是,虽然“神机营”用的是西式洋枪洋炮,但为了保持可靠性,选拔的兵员还是以八旗子弟为主,而长官也是以满人大员为主。所以也注定了神机营会和八旗军一样,训练日渐松弛,纪律涣散。

所以拥有3万多部队的神机营战斗力一塌糊涂也不奇怪了。


历史的天空history


首先说明一点,清朝的神机营并非最早装备火器的部队,早在康熙年间,清朝就设立了火器营。

康熙年间开始组建的火器营,当时也是有枪有炮的。而且都是从满蒙八旗中选出来的兵丁,战斗力还是可以的。乾隆年间又设置了“特种部队”健锐营,虽然兵员不多吧,但个个都是精挑细选,不仅操练火器,还有其他的很多训练项目,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护驾。

至于神机营,是晚清才组建起来的,到同治年间,兵员增加到3万人。这支部队算是最先进的了,装备用最好的,而且神机营的当时的大老板是议政王奕欣,可谓是晚清的招牌部队了。

神机营的首要任务就是守卫紫禁城,但是人员都是八旗禁卫军中选出来的,后期的八旗子弟怎么样我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

所以神机营的战斗力一直都不咋地,当然,真正打仗的机会也不多。在同治元年的时候,一帮子马贼打到了锦州,神机营赶紧迎战,灭了这帮马贼,这可能是他们最响当当的战绩了。

打太平天国和捻军,靠的是曾国藩、左宗棠的湘军和淮军。神机营连观战的机会都没有,只能憋在京城里自我幻想。

据说在同治七年的时候,一股子捻军打到了京城附近,慈禧就想着神机营出去历练历练呗。命人过去一看,人家神机营稀稀拉拉的训练一会儿,都提着鸟笼子喝茶去了。

所谓的神机营,八旗子弟们基本上不操练,耍耍花架子就跑去抽鸦片、遛鸟逛街。更有一些人,直接雇佣汉人过去凑个数,这些被雇佣的,很多连马都不会骑。

就这样的神机营,还谈什么战斗力?所以八国联军一打过来,他们直接把枪一扔,跑。


七追风


3万人的部队,不管是清朝还是现在,抛开武器装备来说,都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军事力量。

咱们先来说说,神机营建立的背景,明朝建国神机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神机营拥有当时最先进的火器武器,5000人的部队可敌元朝几万人的部队,元朝是马背上躲的天下。

清朝建国根本骑兵当步兵用,和元朝有异曲同工之妙,从根本上看不起火器,鸦片战争发生后,清朝当局者被国外的火器打醒,认识到火器的重要,这才重新装备神机营,配备当时最先进的火器,大炮等火药武器。

第二次鸦片战争,3万人的部队被八国联军打的一踏糊涂,为什么战斗力这么弱?

一、清朝弓箭夺天下,压根看不起火器(神机营)。神机营处处受压制,不受当局者待见,神机营之所以还存在是为皇家称面子、称场面,心理认为弓箭是根本。

二、鸦片战争被打醒后,神机营被八旗子弟占领。好多当时豪门贵族、官家把自家子弟介绍到神机营,是做为跳板升迁之用,平时的训练多是走过场,过家家,满清后期,“福寿膏”鸦片横行,八旗子弟多吸食,自己身体都不行,战斗力何来。
三、没有实战经验。慈禧故意让神机营拿天平天国练练手,还没到地方,就被曾国藩湘军所击败,神机营实力究竟咋样,没人知道。

四、武器装备采买国外的。买人家的武器来打人家,人家会把好武器给你吗,甲午海战中,远炮攻击,百发能用率很小,火器多受潮,能不失败吗?

五、满清后期政府腐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慈禧一次寿宴耗费国库一半银子,老百姓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吃不饱,穿不暖,不然的话,也不会有天平天国运动了。

清朝当局腐败,八旗子弟不是为国而战,都想着自己,武器装备十能用一二,3万人的部队,顷刻间被8000人的八国联军打败,战斗力如此之弱,可悲可叹。


中原一哥


神机营很多人虽然听过但是了解的并不多,但是如果说满洲八旗的话,在前些年清宫剧的普及下,可谓是名气爆棚!

话说清朝以武功定天下,实赖八旗军效力!史称八旗军“拓疆万里,宾服八荒,勋业之隆,前古无匹。”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八旗军的后裔们承平日久,加之其后裔又得益于祖宗军功可以得到皇家照顾,当初彪悍异常的八旗将士渐渐地在舒适的生活中随之腐化了。

一度热播的《康熙王朝》中有姚启圣平台湾一节。因八旗军不堪使用,康熙帝不得不编练绿营。虽然影视剧参杂了文学创作,但是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八旗军的腐化不堪!

实际上,从康熙后期开始,八旗军的腐化就开始初漏端倪。八旗士兵不但军事训练不足,而且雇人当差者比比皆是。

到了咸丰年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同时期的太平天国起义,八旗军往日生龙活虎的气象一去不返。不但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中力不从心,而且在京津地区对抗英法联军也是大受挫败。史称八旗军“睹旌旗而色变,闻鼙鼓而心惊”,“守堵之兵,人无斗志,大约一闻炮声,立时惊溃。”

此时的清王朝为了维护统治,不得以外放军权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胡林翼等汉人,使其编练勇营。随着战争的进一步进行,勇营渐渐地在战争中取代了八旗和绿营。

“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谁要夺取国家政权,并想保持它,谁就应该拥有强大的军队。”

出于对汉人武装抱有的警惕以及对外战争屡战屡败的忧虑,清政府为了防患于未然,急切地需要整饬八旗军,以加强满洲贵族的武装作战能力,维护满族的统治地位!加之用坚船利炮敲开中国大门的西方列强迫切需要清朝维护其《北京条约》中的在华利益,也纷纷表示愿意支持清朝进行军事革新。由此,神机营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开始筹措!


1862年1月8日,清朝全面落实了神机营的营地、兵员、官制、经费、武器、操练等必备的项目,神机营正式组建。

位于京城煤渣胡同的神机营,其作战部队主要从京营禁军以及内务府挑选的兵丁,编成后有马兵队25营,共计1万人,初期以操练旧式火器抬枪为主,每月拨银25000两作为经费。同时,神机营得到了俄国赠送的一万杆精良洋枪(其中八千杆配发神机营)。

神经营的发展可以笼统概括为四个阶段:

(一)同治三年到同治八年(1864年到1869年):此时太平天国刚刚剿灭,曾国藩的勇营为首的湘军势力正是如日中天之时。

清朝不断地增加神机营的编制,使之达到了1.72万人,它的兵员总数占了当时防守北京八旗士兵总数的12%。其中的马队人数达到了5000人,所占比例从神机营初年的15%增加到了29%!同时,神经营每月的经费也由25000两增加到69250两,这还不算每年总理衙门拨给的炮车和马队35000两经费!除此之外,清朝还为神机营单独建设了军火局和军械库用来制造以及存储弹药!

(二)同治八年后到中日甲午战争前(1869年到1894年):此时湘军已经于1868年彻底裁撤,清朝统治暂时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

除了神机营兵员没有太大变动之外,它的经费从每年831000两降到了820056两。初此之外,清朝还创立了枪炮厂,用以维修神机营枪炮。此时的神机营的发展相对于第一阶段陷入了停滞的状态!

(三)中日甲午之战后(1895年以后):貌似强大的清朝竟然败给了撮尔小国日本,这让清朝高层除了恐惧之外同时也是大受刺激。遂即,清朝对神机营开始重新重视起来,除了更改了名目为威霆制胜队之外,还增设了炮队。全军还是二十五营,人数近15000人。经费每年加拨120000两后,增加至9400056两。除此之外,清廷还给神机营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后膛枪炮。

以上三个阶段是神机营组建到高速发展之时,此时清朝除了吸收俄国赠送的万杆洋枪之外,还向洋人订购了五千枝洋枪。此时的神机营枪炮拥有的总数占比远远超过火器拥有率很高的淮军。除此之外,清廷除了购买洋炮,还对洋人的开花炮进行大量仿制。到了光绪初年,清廷又购进了十分先进的克虏伯炮交付神机营。为了得到最新的战术以及战法熏陶,清廷轮番派遣步兵队士兵和马兵队士兵到天津和大沽接受洋人教官的指导训练。接受洋人阵法的神机营士卒返京回营后又在神机营内教习推广洋枪洋炮的使用以及先进战术战法!

耗费如此巨资打造的神机营当然成为了以慈禧为代表的清廷统治者的青睐,无论是北京重要地带的守卫抑或是太后、皇帝的出行,神机营都是以近卫军的姿态出现。至于对外作战,神机营参与过平定游荡于陕、晋、直地区的捻军起义;左宗棠出征新疆,神机营亦有部分将士随行征战。因为神机营是清廷的宝贝部队,所以一般用于京畿地区的防卫,几乎不参与对外战争!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对外作战,但是清廷一直把其当做“无事拱卫神京,有事资以制敌”的劲旅!中俄边境摩擦时期,清廷调集神机营马步练勇3000分赴库伦、乌里雅苏台、科伦布教练士卒,帮助布防!中法战争时,法国要求清朝赔偿巨额军费,神机营创始人醇亲王主张“以赔款用作战费,调神机营驻南苑”以备万一!此外,神机营士卒也多次被派往东北以及西北边防要地参与当地驻防官兵的培训。

可是,神机营在第四个阶段最终还是被打出了外强中干的草包原型。

(四)八国联军进北京,以八旗兵为主体的神机营和四十年前一样。他们并未阻挡住八国联军的侵略步伐,全营如鸟兽散!慈禧和光绪不得已再次落荒而逃!上次是火烧圆明园,这一次是赔偿天价军费4亿5千万两白银。宝贝疙瘩神机营在其中还是没有一丁点作用!不一样的是,四十年前神机营因北京陷落而组建,四十年后神机营又因北京城破而解散!从此,神机营名存实亡,兵营旧地被当做讲堂学舍,虽然还有神机营档案存在,亦是徒有虚名!

神机营之所以战斗力一塌糊涂,根本原因在于八旗积弊太深,难以革新!

据传,凡是进神机营当兵的多是以清朝宗室为主的官二代们,清朝称之为“黄带子”、“红带子”。他们参军的目的只是为了捞钱和镀金,对于日常训练往往找人顶替。即使本人进行日常训练,也仅仅只是走走过场,糊弄自己而已!神机营创始人奕譞曾奉命检阅神机营操练,只见其“士弱马疲,步伐错乱”,并且因此导致兵士从马上摔落伤了大腿。奕譞诘问其人,其人竟然答复,“我打磨厂货臭豆腐者,安能骑?”到了神机营后期,其中士兵大多老幼参杂,史载神机营在中日战争时曾奉命出兵,有人在卢沟桥看见的他们,只见“前二名皆已留髯,第三名则十一二龄之童子也,余者皆衣不周体,蹲据道旁不愿前进。”如果说战前神机营承平日久未经惨战洗礼不知强兵道理,可是就在清朝甲午战争战败后,雄心勃勃地进一步加强神机营武装能力而耗费国财之时。看看神机营接下来的行为,形容为“不堪入目”稍显不足!

1897年某日,神机营操练,令人奇怪的是兵士们每每操练一回合,立刻进入帐中。旁观者都以为士卒只是暂时休憩。但是,无意中有人见帐中布满鸦片烟膏,士兵们正在其间拼命吸食,等到操练时间到再出账。一合完毕再入账吸食,如此反覆直到操练结束,各兵士遂即携带帐篷烟具呼啸离开!离开的神机营士兵归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架起鸟笼,游荡在茶馆店铺之间!

百姓因此送给他们一句谚语:“见贼要跑,雇替要早,进营要少”。

除了八旗军本身固有的积弊之外,八旗士兵对于军事武器所用到的数理知识所知极其匮乏,“官不知表准,哨官不知密达(长度单位米meter的音译),兵士不知抛物线”。

而且,神机营除了威远队采用新式火器操练外,其他营队所操练的武器多为鸟枪、抬枪等老式火器为主,不适合近代战争。

虽然神机营初期组建之时也招募了许多有技术、有战斗经验的人员,可是大多数人还是奔着神机营优厚的待遇来的。臃肿的管理机构,不但占据了经费开支还降低了其运行的效率!

当然,神机营的组建是为了强兵御敌,虽然最后依旧和八旗、绿营一样腐败。但是,它却掀开了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崭新一页。从某种角度来说,它也是洋务运动的标志!


大福读史


【原创】清朝的神机营为什么战斗力一塌糊涂?小白和您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清朝的神机营建立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是清晚期在内忧外患的压迫下创建的一支使用新式武器的禁卫军,主要职责是防守京畿地区,出征边疆,守卫紫禁城和皇帝。兵员是从八旗原有的禁卫军诸营中选出的,最初由议政王奕欣率领,后由僧格林沁率领。


毛主席曾告诉世界,决定战争最后胜负的不是武器而是人。虽然神机营配备了新式武器,但创建以来几乎没有任何战绩,最后在与八国联军的战役中全军溃散,被取消建制。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人浮于事。作为天子的禁卫军,很多八旗官员把神机营当做了晋升的跳板,各种职官540余人,竟比兵部还多了300余人,机构臃肿非常严重。

第二,纪律涣散。官兵染上了八旗子弟的纨绔作风,每次会操结束,官兵就自由活动,到茶馆店铺里遛鸟、斗蛐蛐。当时民间有句名言说,"见贼要跑,雇替要早,进营要少",用来讽刺神机营临阵脱逃,每天出操提前雇好替身。慈溪太后有次派奕譞检阅神机营时,有一官兵从马上跌落,摔断了腿骨,询问时,却回答说:“我是打磨厂卖臭豆腐的,哪能骑马?”


第三,鸦片盛行。神机营官兵吸食鸦片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据《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记载,神机营“满地排列鸦片烟具,各兵丁拼命呼吸,候令再出”。这样的一群烟鬼,怎么能上阵杀敌?


总而言之,有了先进的武器,还要改革当时腐朽的封建体制,否则,再好的武器也无济于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