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臨邑興隆鎮:借勢發力 助推城鎮建設再上新水平

臨邑興隆鎮:借勢發力 助推城鎮建設再上新水平

2016年5月20日下午,“舞動健康、舞動快樂,興隆鎮第一屆廣場舞大賽”在行政廣場舉行。

記者 莊濱濱 通訊員 高合善

“原來住在村裡,出個門,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大冬天還要生爐子取暖,汙染環境不說,還容易發生煤氣中毒危險。現在好了,住在小區的樓房裡,做飯有天然氣,取暖有地暖,既乾淨又方便,晚上還能在小區裡跳跳廣場舞,這都是黨的好政策給我們帶來的福利啊。”6月6日,臨邑縣興隆鎮東馬新村的村主任王青雲笑逐顏開地對筆者說道。

近年來,臨邑興隆鎮乘借陣陣惠民政策東風,不斷加大城鎮建設工作力度,推動城鎮面貌扶搖直上,舊貌換新顏,人居環境持續向優向好,人民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幸福指數不斷提高。

遷村並居,膨脹鎮區規模

2013年春季,興隆鎮藉助“兩區同建”政策,順利拆遷完成東馬村,210戶居民於當年底搬遷入住東馬新村小區,作為興隆鎮第一個搬遷上樓的村莊,最先享受到了優質的城鎮化服務。

臨邑興隆鎮:借勢發力 助推城鎮建設再上新水平

搬遷後的東馬新村。

為了給更多有條件的居民群眾提供完善配套的服務,興隆鎮2014年建設完成了綜合服務居民區,2015年興隆鎮步行街進一步繁榮了興隆鎮商貿業,2016年土馬河沿岸的溪林文苑小區成為興隆鎮新的風景線。

2016-2017年興隆鎮藉助棚戶區改造政策,拆遷完成興隆村、前坊村、後坊村、段坊村和劉漢章村,目前回遷安置區興隆盛世景苑小區已封頂,興隆家園小區也已開槽,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

“這下好了,以後再也不用像在原來的村子裡一樣用煤炭爐子取暖了,也不用儲存柴火了。”看著正在建設中的安置小區,劉漢章村的劉秀蘭大娘高興地說,彷彿已經看到了喬遷新居的熱鬧場面。

小廁所大革命,改善農村大生態

“原來上個廁所,臭氣熏天。現在好了,有了這衛生廁所,用水一衝,既消除了臭味,蠅蛆也不見了,而且糞便還能經過處理生成沼氣,實現廢物回收利用,真的是方便的很。”北魏村村支部書記魏學建對筆者說道。

近幾年來,興隆鎮把農村衛生廁所無害化改造工程作為貫徹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的重要抓手。按照無害化廁所改造三年計劃,自2016年起,截止到目前,興隆鎮已完成農村廁所改造4100套,受益群眾1.2萬人。同時,為完善鄉村旅遊配套設施,興隆鎮在土馬河畔建設完成高標準的旅遊廁所1處,在扶貧重點村美麗的王士會村規劃旅遊廁所1處。

義務教育均衡化,師生臉上樂開花

“原來,學生們上課都在低矮的教室裡,操場也是泥土的。每到春夏季節,孩子們盼望的體育課要麼塵土飛揚,要麼泥濘不堪。現在好了,教學樓房窗明几淨,塑膠操場和室內體育館可以讓孩子們盡情鍛鍊。”興隆鎮教育聯區陸風勇主任高興地說道。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藉助“全面改薄”和義務教育均衡化的大好政策,興隆鎮2017年圓滿完成了鎮域內中學、中心小學等6所鎮村學校的建設任務,順利通過了國家驗收組驗收,實現了教室樓房化、操場塑膠化、教學電教化,老師們工作更加舒心,學生們學習更加積極,家長們外出務工更加放心。

醫養結合新模式,頤養天年新福地

“俺們老人們不但住得好、吃得好,有個頭疼腦熱的還能足不出戶就享受到專業的醫療服務。這裡可真是俺們頤養天年的福地啊。”興隆福利院的孫玉梅老人笑得合不攏嘴。

原來的興隆敬老院建於2006年,規模小、位置偏、房屋設施簡陋,已不能適應全鎮養老服務水平發展的現狀。2016年起興隆鎮陸續投資800餘萬元建設完成了現在的興隆福利院,旨在全面改善全鎮孤寡老人的生活條件,提高全鎮養老服務水平。現在的興隆福利院總建築面積4067.46平方米,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內設標準間43間,可容納院民100餘人。內設老年人休息室、活動室、娛樂休閒室、演藝大廳、餐廳、廚房、護理用房等多個功能室。福利院採用公建民營、醫養結合的運營方式,由專業的養老服務公司青島陽光佳苑為老人們提供全方位、專業化的養老服務,目前已成為全省鄉鎮級別養老服務新標杆,興隆鎮老人們頤養天年的新福地。

資源豐富文化站,娛樂充電好去處

“自從建起這文化站,打撲克的少了,街頭曬太陽的老人們少了,越來越多的人們在茶餘飯後到興隆鎮文化站看看書,打打球,寫寫毛筆字,跳跳廣場舞,敲鑼打鼓鬧鬧文藝,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起來。”興隆鎮文化站站長李向奎對筆者一邊介紹一邊指引。

臨邑興隆鎮:借勢發力 助推城鎮建設再上新水平

整修後的土馬河沿河路。

興隆鎮綜合文化站位於風景秀麗的土馬河北岸,投資260餘萬元,建築面積1086平方米,廣場面積1200平方米,2017年正式投入使用。內設圖書室、圖書閱覽室、電子閱覽室、文體活動室、多功能室、儒學講堂、歷史文化展廳等廳室,內藏圖書5000餘冊,網絡電腦14臺,乒乓球、羽毛球、棋牌、書畫用品、鑼鼓、音響等文體器材一應俱全,全部對外免費開放,成為人們娛樂充電的好去處,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陣地。

昔日土馬河,現代新公園

“現在的土馬河真是今非昔比啊,我每天都沿著土馬河巡視一圈,呼吸著河岸新鮮的空氣,看著開闊的水面,心情也變得開闊愉悅起來。”土馬河段的河長李輝感慨地說道。

土馬河源遠流長,總長106 公里,總流域面積331平方公里,其中興隆段總長5750米,佔地610畝。土馬河作為興隆鎮的母親河,是集蓄水、灌溉、排澇於一體的多功能河道,多年來為保障沿線農業的豐產豐收,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臨邑興隆鎮:借勢發力 助推城鎮建設再上新水平

興隆大橋。

臨邑興隆鎮:借勢發力 助推城鎮建設再上新水平

土馬河畔。

但因長期淤積風乾及人為因素影響,部分河床抬高、堵塞,河道變窄,加之亂建、亂堆、亂排等,致使河流的蓄、引、排水功能大大降低,流域環境髒、亂、差情況嚴重,逐漸成為制約興隆鎮經濟發展、影響鎮區環境的重要因素,溼地水利功能逐年喪失。

為保護土馬河這一自然溼地資源,使其最大限度發揮生態溼地效應,興隆鎮按照《土馬河溼地公園景觀總體規劃設計》,自2012年起,分期實施了河床清淤、河岸護坡、綠化亮化河岸、建設亭臺和景觀橋等治理工程。現今的土馬河,水面開闊,波光粼粼,河岸草木茂盛,常有水鳥在水中嬉戲,夜間太陽能路燈燈火通明,溼地公園景觀已現雛形,成為興隆鎮作為魯西北水系小鎮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下一步,興隆鎮將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為目標,緊緊抓住鄉村振興戰略和新舊動能轉換工程的重大機遇,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做好結合文章,持續發力,不斷開創城鎮建設新局面,再上新水平。”興隆鎮黨委書記夏祥生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