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家长了解孩子的五层“修炼”

第一层“修炼”:善于抓住一切时间多陪伴孩子!

了解孩子是家庭教育的关键,是一种能力,要慢慢的“修炼”,才能和孩子共同成长。

要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必须要多陪伴孩子,没有真情的陪伴,就没有成功的交流。生活中我们见惯了太多的父母抱怨活得累,养家糊口不容易,哪有时间时间陪孩子。

似乎家长这些话多么的“无辜”!

这绝不是理由,试想想,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才是多么的“无辜”啊!

有人说我是上班族没时间,这都是说“假话”!我们还原一下,现实生活中,你上班下班,孩子上学下学,是同频的,为什么没时间时间呢?原来我们的情况是把孩子丢在一边,忙着做家务,忙的昏头转向,无暇照顾孩子,孩子无聊地找小猫小狗“说话”,或者玩手机看电视打游戏,孩子似乎是一个有家没人说话的“流浪者”,寻求网络虚拟带来的“快乐”……

这是没有善于抓住一切时间的能力!我见过一个优秀的家长,非常善于统筹时间,和孩子一起做家务,陪孩子说话,交流,都是一些小事,不说“正事”,“鸡毛蒜皮”,“一地鸡毛”……孩子给家长分享学校里的趣事,家长给孩子讲自己的故事,孩子和家长笑声朗朗……让孩子帮自己干活,不给孩子耍手机的时间,而晚饭结束后,陪伴孩子做作业,这样的家长真棒!

我还见过一个做生意的家长,每天回家都很晚,但他做的很好,他把节假日的时间腾出来,关掉手机,一心一意陪孩子玩,做的真好!

所以不要给自己找借口,陪伴孩子也要“修炼”,家长也要不断付出,不断成长。

第二层“修炼”:善于为孩子营造好的交流氛围!

好多家长诉苦,孩子不好沟通,象“仇人”一样,一说话就像吃枪药,“生分”的很,其实家长都没有注意自己和孩子交流的氛围,没有和谐的氛围,没有宽松的环境,孩子感到的是“窒息”,是“审判”,不是交流。

了解孩子的途径就是成功的交流,而展开一场成功的“深度”交流,前提是营造一种好的气氛,让孩子感到安全,感动宽松,感到是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的谈话,和谐的令人愉悦的谈话。

我们要尊重孩子,提倡平等、民主,选择朋友式的真诚对话是核心,切忌专制、武断、严厉,逼孩子的交流,是获得不了真实的信息。

有一个很成功的家长分享了他的经验:每次谈话前,都会营造一种安全的和谐氛围,并不直奔主题,好像是“漫不经心”,其实是“慢慢渗透”,孩子就会自然流露,“和盘托出”,不愿意独享“隐私”……

所以,最常见的“开门见山”,“刀下见菜”,最要不得,切忌!

第三层“修炼”:善于倾听孩子释放的全部信息!

倾听非常重要,是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功,看似简单,实则不易。

首先从态度上表现出热情和真诚,认真听,不要打断,让孩子把话说完。

其次在听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真诚和用心听,用“嗯”、“哦”等中性词来回应。

最后在听的过程中,不要“先入为主”,不要“引导”,不要“下结论”。

好多家长都抱怨听不到孩子的“真话”,其实就是不能善于倾听,而而倾听是一门技术,要在和孩子交流中不断“修炼”。

我接触过很多家长,简单调查,80%的家长都做不到有效倾听。

家长了解孩子的五层“修炼”

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儿童村基地主任焦娜给儿童村的孩子做心理辅导

分享一个故事:有个爸爸不能和儿子好好沟通,父子俩没说两句就吵,爸爸很着急。我接到求助电话,我注意到这位家长说话像“放机关枪”,不断的打断我的话。最后,我很费劲的听完,建议他和儿子、妻子来心理工作坊做“萨提亚家庭治疗”,目前,电话上先传授他一个技巧,就是和儿子说话,别打断,“让孩子把话说完”,当自己想抢话说时,深呼吸几下,眼睛要看着儿子,不要游离。几周后,我就接到了这位家长的喜讯——“儿子和我和好了,很愿意和我说话”,真好,祝福这位家长!

第四层“修炼”:善于观察孩子细节找到突破口!

家长要从孩子身上获得的众多信息中,找到关键点,找到突破口,找到导火索。家长就像侦破专家一样,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可能就是孩子的一句漫不经心的话,也可是孩子的一个眼神等等,家长都要仔细观察。

有一个家长问我,她孩子最近老爱问“找工作辛不辛苦?钱好赚吗?”,开始觉得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很高兴,后来觉得不正常,因为孩子问的次数太多了,“常态化”,家长很着急。我首先肯定了家长的及时发现问题,建议她到校多了解老师和同学。最后,她到学校和老师交流,和学生交流,才知道这段时间自己忙于做生意,忽视了孩子,孩子的学习下降很厉害,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目前的就业压力大,找工作不易,她学习下降了,就往自己身上联系。后来,家长和孩子来心理工作坊做了几次心理疏导,孩子现在很阳光。

第五层“修炼”:善于全面分析发现孩子积极面!

了解孩子,家长一定要全面,不要看到孩子的优点就“好大喜功”,“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看不到孩子的缺点了。同样,也不要只看到孩子的缺点而看不到孩子的“闪光点”。

了解孩子的缺点和优点,客观而全面,这样才能正确,全面了解孩子。

为了获得好的全面信息,必须多和学校的老师、同学多了解,这样更全面一些。

有一位教师的女孩,孩子舞蹈跳的特别棒,这是优点啊,给班上在活动比赛中拿了不少大奖,于是学生在班上不得了,“功高盖世”。而作为家长的教师又不能正确认识,不能正确采纳其他老师的建议,老是“护短”,孩子变得“不可一世”,在课堂上公然顶撞老师。当结局是初三毕业没有升入理想学校,因为艺术生尽管分数低一些,但她已经荒废太多,后悔莫及。这位学生和她的家长后来才联系我,我给家长和孩子都做了心理辅导,给孩子的人生规划做了心理指导,孩子收获很大。

团体心理辅导中有一个重要的实践,就是“认识你自己,known yourself”,就是让孩子通过别人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全面认识自己。家长了解孩子一样,也要这样全面分析。

家长更要注意的是,从孩子身上发掘出自己的“积极资源”,全面了解孩子,做到这一点,弥足珍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