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光與影裡講述敬畏——讀任光明先生《古鎮蝶變——建設者之歌》

光與影裡講述敬畏——讀任光明先生《古鎮蝶變——建設者之歌》

任光明先生《古鎮蝶變——建設者之歌》,見諸讀者的案頭和上架新華書店的新書廊已半年。

作為讀者的一員,特別又是地道的黔江人,在書中的光與影、字和情裡,細嚼一遭又品了一遍,如是再三之後,竊以為,這是一本能給讀者啟迪和思考的書,特別是作為黔江人更應讀的書。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這本書是黔江人寫給黔江人的,書裡無論是光與影,還是字與情,都浸染著一種通透,一種敬畏之魂。

首先,這是一本穿過生命散發的芬芳的書。誠如《穿過生命散發的芬芳》的歌詞:我會穿過田野穿過村莊/穿過開滿鮮花的山崗/我會遇見你在人海茫茫/我會牽你的手穿過熱鬧的街巷/我會穿過時空穿過無常/穿過生命散發的芬芳/我會陪著你在人海茫茫/我會擁抱著你穿過地久天長……對於我等尚有如此的意境,於大咖們或許有別於此。不過,當我帶著這種意境走過這本書,在無意中得以管窺大咖們的見地:

原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藝術攝影學會副主席朱憲民中肯評價:光明同志深深愛著他工作生活過的地方,用鏡頭記錄著勤勞、善良、生動的百姓生活。他為時代變遷和民族復興留下了珍貴的影像資料,值得關注和學習。

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陳小波發自內心認可:有情懷的攝影者,有溫度的書。

重慶市作協主席陳川從讀者的角度強調:《古鎮蝶變》是一部攝影作品集,但我更願意把它視為是作者通過鏡頭所吟唱的詩篇。

重慶市攝影家協會主席楊礦從藝術高度認為:《古鎮蝶變》以大量黑白圖片進行呈現,使其作品更具歷史厚重感和視覺衝擊力。

重慶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王耘農表示:樸素的圖片加上樸實的文字,表達的是對藝術真諦的理解,對“真、善、美”的追求。

真知灼見。我深以為然,更堅定私下認定——這是一本穿過生命散發的芬芳的書。

其次,這是一本有著愛爾蘭咖啡色彩的書。這種感知,源於作者的匠心,整書分為上闋·峰迴路轉:古鎮緣起——凋敝中落——重塑容妝——廊橋崛起——雪火交加——再度沉寂;下闋·蝶變重生:重振旗鼓——整理家園——巧匠能工——廊橋振羽——惠民興業——驚豔重生。當你因為忙無法靜下來讀這本書,瞭解了這樣的架構,你只須明白“闋”, 闋,意為停止,終了。量詞,歌曲或詞,前一段稱“上闋”,後一段稱“下闋”。 曲起或曲終,總是以一種告白來開啟一種異感而結束,過中是一段醉人的歷史,傷感或完美,就看你是不是思念此生無緣人。

思念此生無緣人,是愛爾蘭咖啡的寓意。因此,你得靜下心來讀。當你從這種色彩中走出,思念此生有緣人,不停止,那麼,你就能和作者的心一起跳動,善莫大焉。

第三,這是一本能讓你讀懂敬畏的書。敬畏是人類對待事物的一種態度。“敬”是嚴肅,認真,免犯錯誤;“畏”指慎,謹慎,不懈怠。

“敬畏”二字,光明先生在開篇雲:吾輩有幸,在行將退休前十年,親身經歷和目睹了濯水古鎮的修復重建,或許這算是幾十年工作生涯中挑得上筷子的一件要事。篇末曰,如上絮語,謂我心憂,謂我何求,故土情懷難為止水。對未來,厚望於後來諸君譜寫錦繡華章。

誠如是,在光與影裡,無論是附錄中的濯水田壩、建公廁、“82”洪災後的濯水,還是芭茅島風景、火災後的廊橋、殘雪中的古鎮,以及建設中的專家、普通勞動者,讓人在黑白間肅然起敬,既是對自然的,更是對生活的。在字和情中,有對非法採沙的立地大喝,有“修房造屋,民間頭等大事”對“家”的不厭解釋,也有對鄉黨們“見利忘義”時的默然長嘆,更有對“天理良心”內涵和外延的冷思考——誠信固然是,但於“小事靠智,大事靠德”中,古鎮的幾大家族安天立命,還在於敬畏。其中汪家、龔家、樊家、餘家等,敬德立業;原紅三軍政委萬濤夫人冉啟秀,敬情守貞;抗日英烈李永端兄弟仨、駕機歸來的徐廷澤,敬國成大義;科學家汪本善、龔沛光,敬業為翹楚……因之,小至個人,大至一個民族,真正具有敬畏之心,何事不存?

因此,作為黔江人,之所以要讀《古鎮蝶變》,是因為隔著歲月的雲煙與蒼茫的世事,一不留神我們就再也回不去了。就像芭茅島風景,如果任由採沙船橫行?就像古鎮,如果不重修?當然,這些如果已成過去。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心懷敬畏?因為人只不過是一根蘆葦,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有思想的蘆葦。

也許,生活不需要沉重。當我們讀完這本書,放下,我以為,人應該詩意地活在這片土地上,這是人類的一種追求一種理想。於作者,直面歷史、解讀過程、反思文化,以《古鎮蝶變——建設者之歌》成冊,又何嘗不是這樣。

本以為,言到此處,文已結束。然先生在微信裡說,已到新疆。我知道,先生一直在拍攝 “一帶一路”上的農民工。目前,先生已將在上海、陝北的黔江農民工影像收於鏡頭,今天在新疆打拼的兄弟們,或許也已存在於先生的相機,正應了先生那句話:到了一定年齡,就會想家。

這也是一種敬畏。先生說,做這個事,沒有別的想法,如沒有這些在外打拼、致富的兄弟,黔江的脫貧,或許就沒有這麼完美。有感於此,我的腦海裡,有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剪影,也有艱辛的汗珠,以及小憩時的憨笑,更因此再次冒出兩個字:“敬畏”,期待著先生新的光與影、字與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