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在老人眼里,外孙和孙子有啥不同?

用户68508595054


我是两个宝宝的妈妈,用我的实际经验为您带来专业的孕产和育儿知识。

在老人眼里,多数有这样的观点“外甥狗,外甥狗,吃饱了就走。”认为外甥小的时候和姥姥姥爷特比亲,等长大了根本不上门。确实,这种情况很普遍,很现实。

我发现姥姥和外甥要亲一些,毕竟是自己闺女亲生的,从闺女身上掉下来的肉,看着就心疼。基因都是自私的,姥姥确定这外孙就是自己基因的延续,和孙子区别不大。



多数姥爷对外孙的感情要疏远一些,对孙子就会更亲近,我分析有如下原因。

外甥不跟自己姓

姥爷和外甥总觉得有些隔阂,毕竟外甥跟着爸爸姓,不跟着自己姓,就觉得是人家的。孩子出生后跟着爸爸姓是很自然的事,没人有异议。但是要是谁让孩子跟着姥爷姓,那很可能引起一番争论。这姓氏似乎就决定了血脉关系,跟着谁姓就跟谁近。

公公的外孙出生时,他就感慨说“怎么觉的不是个滋味,没那么兴奋呢!”在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下,他当然不会想这是自家添丁了。



然而,明显的区别是,我两个儿子出生时,公公那掩不住的激动心情溢于言表。他打电话告诉亲戚时,忽然语塞。终于说出口时表示:太激动了以至于不知道怎么表达了。

族谱中没有外孙

我看过族谱,家有女孩的,族谱写到女孩和她老公这里就断了,不会把外孙的名字也列上去。这就意味着家族不承认外孙是自己族群中的人,被排除在外了。从这一点上看,姥爷也不会和外孙多亲。



外孙不在姥爷家过年

传统的习俗是,春节那一天,孙子在爷爷家过年,外孙不能去。孙子给爷爷磕头,不给姥爷磕头。春节前一天,爷爷带着孙子去祭奠先人,不会带着外孙去。这些传统也让姥爷和外孙之间产生距离。

当然,现在社会这么文明发达,有些风俗并不是家家都如此,我说的是一个普遍现象,理性分析,不要对号入座。

以上是我的观点,如果您有更好的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

我是两个男孩的妈妈,致力于分享生活和育儿过程中的所做所思所想,欢迎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信息。

凝妈悟语


我家有个哥哥,他家孩子比我家孩子大八个月!

我刚出了月了去我妈家的时候,我妈抱着我儿子,说了一句,我记忆犹新,说:“抱着这个小孩跟别人家的小孩一样,我孙子我怎么抱都不够”,当时说真的,心里真不是滋味!



还有一次,回老家,我妈说,我可想带你侄女回来,你嫂子不让带,要是带着多好啊!我说,那您不是有外孙吗?我妈便不在吭声!到老家以后,我儿子认生,一直再哭,我妈就特别烦,说不让你带他,你非带他之类的话!当时我就生气了,我说“你那么想带你的孙子,我嫂子不让你带,我把我孩子带过来了,你怎么对他的”!真心凉!

回来以后,看见我侄女亲的很,不过,儿子的爷爷奶奶听说我们回来了,赶忙出来接我们,对儿子亲的很,又是抱又是亲,进门后,奶奶赶紧给宝宝拿出来新买的衣服!之后我问公公婆婆,我说孙子跟外孙真的不一样吗?我公公说:“那当然了,我的孙子跟我的姓,我们家的根,我的接班人,外孙,姓人家的性,都是人家家的人了!”

我妈几乎没给我家孩子买过什么东西,全都是给他孙子买的,我看在眼里,也不会说什么!毕竟我妈本身就重男轻女,亲的我哥!我要是说什么让我妈给我带孩子长大跟你亲,之类的话,我妈就会说,我还有我孙子呢?你儿子有他的爷爷奶奶!谁的孙子谁带!

这是我们家的一种情况,我爸嘴上说都一样,实际行动却不一样。所以,真的是有区别!也许,俩孩子相差八个月,年龄挨的太近!又或者如果是独生女的情况下,根本不存在这情况,四个老人带一个孩子,那肯定是亲的很啊!没关系,有爷爷奶奶疼,爸爸妈妈疼就足够了!尤其是爸妈,一定要给孩子一个爱的环境,一个温暖的家~



硕硕妈咪每日分享


在老人眼里,外孙和孙子有啥不同?

我知道,有很多老人特别在意姓什么,好像是孙子就荣光,是外孙就差点意思就像在帮外人。但我父母真不是这么想的。

此处,我必须要给我父母点个大大的赞!

他们真的特别开明,想得特别通透:什么孙子,什么外孙子,什么跟谁姓不跟谁姓,我只知道,这是我孩子的血脉,我是老人,我不帮忙带谁帮忙?我能帮到哪算哪,一直等到我帮不动了为止……

我跟姐姐的两个孩子都是姥姥姥爷看大的。谢谢他们让我们这些做女儿的省了好多心,享了好多福。

此处我只想说: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有自己爸妈帮,真是太好了!

希望老人们都身体健康,希望我们这一辈好好工作,至于孩子,他们也能有感恩之心!


小公主变形计


在这个问题上,中老年人的心里因为现实情况,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传统的看法孙子是我们自家人,外孙子是外姓人。这和过去家庭组合有关,千百年来流传着大家族的人在一起生活。一个姓氏几代人的大家庭,男主外女主内,女主内还有区别,在一般的家庭中婆婆不干重活,儿媳妇里外操持家务。婆婆哣哣孙子享受天轮之乐,过去孩子多,都不娇贵,只看着孩子别伤着,别丢了即可,形成了婆婆看孙子理所当然,你家的孩子你不看谁看?过去習俗是嫁出去女,披出去的水,外姓人自然外孙不是自家人。现在是年轻人都单门立户生活。独生子女在父母一手呵护下长大成人,但在父母的眼里还是孩子……而子女虽然以为人母可心里没成熟,离不开妈妈的照顾,对其他人照顾以不习惯,婆媳矛盾不断。娘家妈在女儿生孩子起陪伴,照顾大人孩子,对女儿可以百依百顺。母亲不高兴时可以向儿时一样骂她出气,妈依然还是好妈妈不隔心。老妈妈养大女儿,养外孙,外孙在心中就是我家孩子。形成了孩子是妈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来欣赏。


76小孩儿


一、更舍得给孙子花钱 孙子是自家人,外孙是别家人,这是很多老人的固有观念,在给孩子花钱上就能直接体现出来。如果孙子哭着闹着想要什么东西但家长不给买时,因为心疼孙子,老人就会买来哄孩子开心,还是埋怨一下当父母的对孩子太差。逢年过节,也要记挂着给孙子买衣服买鞋、送礼物,恨不得为了孙子倾尽所有。 如果是外孙的话,就稍微有点不同了。尽管老人也会给孩子买吃的喝的,但是毕竟不像自己的亲孙子,花钱时还是会有些犹豫,而且也不会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女儿回家后还要多给自己的父母一些钱备用,免得孩子花钱太多,老人心里会有芥蒂。 二、对孙子更上心 从孙子还没生出来时,老人就已经开始天天盼夜夜想了,等到出生后,简直就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孩子不小心磕着碰着,或者感冒发烧,老人的心肯定像刀扎一样,巴不得自己替孩子受疼。平时照顾起来也是尽心尽力,接送孩子上下学、送孩子去补习班,风里来雨里去,毫无怨言。 然而对于外孙来说,平时不经常见面,就没有那么亲近,很多老人也不会太花心思关心孩子的身体、学习。以后相处起来,只要面子上过得去就行了。 三、对孙子更包容 孙子在家可以为所欲为,不管怎么胡闹折腾都没事,许多老人反而觉得这是好事,说明孩子身体好,精力旺盛。如果不小心摔坏了东西,犯了错,都是可以原谅的,包容度非常高,几乎已经到了无条件溺爱的程度。然而换成外孙就不一样了,有些老人看起来和外孙相处的挺好,但是孩子要哭一下闹腾一点,老人就受不了了,心想这孩子怎么这么吵,一点都不乖,巴不得女儿赶快来把孩子接走。大部分老人对外孙的包容度很低,孩子一闹就嫌烦,最终只能流于表面客气。 之所以有这种区别对待,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 1、注重血缘关系:怎么区分是自家人还是别家人,多数老人最看重的就是血缘关系。儿子、孙子身上流着自家的血,是自己的后代,要担起延续家族香火的责任。而女儿是泼出去的水,外孙也是别人家的后代,连姓氏都不同,怎么能当做一家人呢。 2、受传统思想影响:流传千年的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使得大部分老人更看重儿子,忽视女儿,就像养儿防老一样,以后老了孙子也能照顾自己,但是外孙就不一定了,说不定长大后连门都不会进了,还谈什么养老。


米咔音乐


没有区别,传统观念中的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的旧观念被现代社会的生活状态完全改变了,城市生活的老人都有退休金不需要儿子养老,没有了家族宗祠,祖坟祖宅,社会在向城镇化加速发展,中国原有的宗族关系已经是历史的过去,所谓的寻根问祖那只能是封建思想遗留下的意识回光!

城镇化建设,移民政策,科学技术的曰新月异,五G时代的到来从根源上解决了农村问题,一个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是夫妻双方的努力,为了小家庭的和谐相处姥姥姥爷和女儿在一起的家庭越来越多。这是因为女儿和自己的父母相处起来比较容易接受,而婆媳关系不好相处。而大多数老人都是本着:只要你过的比我好,看待儿孙问题的。

其实不管是爷爷奶奶还是姥姥姥爷对孙子辈都是无私的关爱和奉献。做为老人如果非要把孩子分个内外那孙辈对你的生分是肯定的。


老猿1958


由于受上千年“男尊女卑”的旧传统、旧意识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还残留着如此现象。就说在老人眼里,尤其是在农村,把儿子看得比女儿重,所谓的“女儿嫁人是泼出去的水”的观念,支配着老人对女儿的孩子也略微轻看。



老人认为儿子、孙子才是自家的血脉,是家族的烟火,有了子孙就觉得高人一等,后继有人。在农村哪家如果没有男丁就觉得抬不起头。也难怪,从旧时农村农活来看,只有男人才能胜任,有男劳力的农家就不愁种田。


从遗传学上来看,孙子和外孙对于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来说,遗传基因是同等的,在孙子和外孙身上同样流淌着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1/4的血液。这些都是没有差别的,为什么有“外甥像舅”一说,就是这个原因。

俗话说“外孙狗,外孙狗,吃了就走”,意思是说,外公外婆再疼外孙,等长大了还是跟爷爷奶奶亲。这还是旧意识在左右着人们的思维。实事上,在现实生活中外公外婆待外孙还亲过孙子,外孙格外亲外公外婆的也比比皆是。


言劝


老人跟孙子亲还是外孙亲?

之前看过一个新闻说,平时都是女儿照顾老人,老人觉得女儿孝顺,女儿好,就把自己的房子给了女儿,后来儿子发现了,大闹起来要去法院起诉姐姐。老人家气的不行,说平时人影都不见,你姐姐端茶倒水都是她做,我这房子就算养老钱,谁给我养老,房子就给谁。谁知道那儿子说,姐姐她孩子又不跟你姓,以后给你传宗接代的是你孙子。

1:一般情况下,我觉得是老人跟谁生活的多,就会跟谁亲。


2:另外还跟观念有关,有的老人认为孙子才是自家的,外孙是别人家的。我朋友的爷爷奶奶就是这样,孙子调皮捣蛋,他怎么看怎么好,外孙乖巧听话,他就怎么看不顺眼。经常责备。同样是看电视,孙子要看多久都好,外孙要是跟孙子抢看一会儿,被骂的肯定是外孙。

3:还有一种是奶奶跟外孙亲,爷爷跟孙子亲。奶奶觉得女儿贴心,媳妇儿子不贴心。进而爱屋及乌也更疼爱外孙。而爷爷觉得孙子才是传家人。



郭郭亲子


虽然现在越来越流行姥姥带娃,但是在很多老人眼中,儿子和女儿的孩子还是有区别的,一些小细节就能体现出来—— 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一、更舍得给孙子花钱 孙子是自家人,外孙是别家人,这是很多老人的固有观念,在给孩子花钱上就能直接体现出来。如果孙子哭着闹着想要什么东西但家长不给买时,因为心疼孙子,老人就会买来哄孩子开心,还是埋怨一下当父母的对孩子太差。逢年过节,也要记挂着给孙子买衣服买鞋、送礼物,恨不得为了孙子倾尽所有。 如果是外孙的话,就稍微有点不同了。尽管老人也会给孩子买吃的喝的,但是毕竟不像自己的亲孙子,花钱时还是会有些犹豫,而且也不会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女儿回家后还要多给自己的父母一些钱备用,免得孩子花钱太多,老人心里会有芥蒂。 二、对孙子更上心 从孙子还没生出来时,老人就已经开始天天盼夜夜想了,等到出生后,简直就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孩子不小心磕着碰着,或者感冒发烧,老人的心肯定像刀扎一样,巴不得自己替孩子受疼。平时照顾起来也是尽心尽力,接送孩子上下学、送孩子去补习班,风里来雨里去,毫无怨言。 然而对于外孙来说,平时不经常见面,就没有那么亲近,很多老人也不会太花心思关心孩子的身体、学习。以后相处起来,只要面子上过得去就行了。 三、对孙子更包容 孙子在家可以为所欲为,不管怎么胡闹折腾都没事,许多老人反而觉得这是好事,说明孩子身体好,精力旺盛。如果不小心摔坏了东西,犯了错,都是可以原谅的,包容度非常高,几乎已经到了无条件溺爱的程度。然而换成外孙就不一样了,有些老人看起来和外孙相处的挺好,但是孩子要哭一下闹腾一点,老人就受不了了,心想这孩子怎么这么吵,一点都不乖,巴不得女儿赶快来把孩子接走。大部分老人对外孙的包容度很低,孩子一闹就嫌烦,最终只能流于表面客气。 之所以有这种区别对待,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 1、注重血缘关系:怎么区分是自家人还是别家人,多数老人最看重的就是血缘关系。儿子、孙子身上流着自家的血,是自己的后代,要担起延续家族香火的责任。而女儿是泼出去的水,外孙也是别人家的后代,连姓氏都不同,怎么能当做一家人呢。 2、受传统思想影响:流传千年的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使得大部分老人更看重儿子,忽视女儿,就像养儿防老一样,以后老了孙子也能照顾自己,但是外孙就不一定了,说不定长大后连门都不会进了,还谈什么养老。


慢下来看世界0911


在老人的“原始内心”,真的没有区别.都是自己身上的血脉一一又一层的血脉延续。

据说先贤鬼使神差“暗中”发现了遗传真相(考古发掘华夏早期文明中,揭示人类繁衍奧秘的人首蛇身《交媾图》)一一某种神秘物质只有男性永远携带,千秋万代后也能确定这是谁的血脉子孙,(现代人称之谓遗传密码一一并据此建立起“基因图谱”,为曹操后裔免费干了一票😂,妈的。)于是不露声色“重男轻女”起来,把都是孙子的小东西分成内外了,成了风气,跟着走,其实大家都不明所以的。

我没有皇位或家产担心流入别家,也无要求谁谁必须认祖归宗、死守田园故土;孙子外孙跟我关係一样好,没甚区别。从小爬头抱颈蹬鼻子上脸地在我身上争风吃醋,赖在我这连爸妈都不要了,现在读书的读书工作的工作,没一个有空来陪我玩了😢😥,全都假客气起来! 跟他们爸妈一路货色,四个没一个是“好东西”😃😊😂😍...。

有啥区别?爱咋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