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开年又有教师辞职了,为什么农村学校留不住年轻教师?

黄冈教师


谁来关注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关于农村教师辞职原因的几点看法

写在前面:我写过一篇文章《谁来关注农村孩子的起跑线?》,关注农村还得教育问题(可以参见网址:https://www.toutiao.com/i6513433211178058254/)。现在来回答关于农村教师的问题,下一步谈农村的学校管理问题,算是作为一个从偏远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对生我养我的农村的回报吧!

19大后,中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教育人,我认为,关注三农(农村、农业和农民)应该首先关注人的因素,也就是农民,因为,任何时代,人,都应该是最高的价值!而关注农民,最重要的是关注农民的孩子,也就是关注农村教育的教育问题,因为,只有教育、唯有教育才是真正的基础中的基础,常言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那么,关注农村教育的第一要务是什么呢?按照上面的逻辑,依然是人的因素,我以为,首先要关注的是农村的教师——只有教师、唯有教师,才是教育的基础!没有学校,山坡上可以教育;没有笔墨,沙地就可以教育;可没有教室,谁去教书谁去育人呢??

对于教师,要招得来,你招不进来,那还不是没人?仅有招得来不行,还要留得住,几年就走了,有多少意义?

近几年来,农村教师特别是农村的年轻教师辞职的现象,并不鲜见(没有具体的数据统计,但我去一些乡镇了解过——也不是科学的统计和分析,只能侧面反映出一些问题。当然,城镇包括城市,也有类似的现象。我还写过一篇文章《辞职有风险,决定需谨慎》来听性和告诫),我在网上看到过一位农村教师的辞职信,说实话,看的我是心痛如绞,泪眼朦脓。现将这位老师写的一首小诗贴出来,随便向他(她)表达敬意:十年寒窗误为师,滇南深山甘苦噬。数载孤苦无人问,一朝别离愿再期。”

那么,年轻教师为什么辞职?我想,原因不外乎如下几个:

1.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原因。既然是农村,交通、生活和工作的环境,肯定和城镇特别是城市,还是有差别的。教师首先是人,追求更便捷的交通、更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也不能动辄进行道德绑架。

2.个人的价值取向原因。社会已经进入多元时代,人的追求日益多样化是客观存在的,年轻教师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不会再像特们的父辈、祖辈一样,安于现状,他们有自认为更高远的追求,更高的物资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于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选择离开。当然,年轻教师大多是80、90后,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不能吃苦,也是一个因素。

3.工资待遇差的原因。现在教师的工资待遇,整体还是很低的,特别是农村的教师,他们的工作环境如此之差,待遇又不尽如人意,一些年轻教师,就选择了离去。但这一问题,在不久的将来,或许会得到改变,《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出台后,农村教师的待遇问题,或许会有明显的改善。

4.地方认同感低的原因。以前的农村教师,大多是本乡本土人士,他们往往在一所学校就是一辈子,而现在,通过公招进入教师队伍的,大都是外地人,而农村的学校,普遍规模小,教师也相对较少,年轻教师缺乏认同感,长时间的心理孤独,自然会产生辞职的想法。

5.工作困难的原因。农村的教育,其实困难是很大的。由于青壮年大多在外务工,留在家里的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位,使教育难度陡增,部分年轻教师不能应对,所有选择了离开。

6.展示平台缺乏的原因。农村普遍较为偏远,教师的工作做得好,也很少有展示才华和能力的平台,也缺乏培训进修的平台,时间一长,成就感越来越差,工作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年轻教师自然会产生辞职的想法。

我还是认同老一辈教育管理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环境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我想再加上一点“平台留人”,要想留住农村的年轻教师,为农村教育保存力量,为振兴乡村保留希望,还是要在这几点上下功夫。



三水三心


开年又有教师辞职了,为什么农村学校留不住年轻教师?

以豫东农村为例,农村的学校第一生源少,第二工资低,而且大部分老师都是从学校毕业1-2年还没有编制,学校的条件又差,综合考量,各项指标都低于城市里或者其它民办的私立贵族学校,你说怎么才能留住优秀的年轻教师呢?

我们村有一对教师夫妇,老公是我从开裆裤玩到大的。高中我们也读一个学校,只是后来他考入大学,我高中读一年半就退学了。后来他毕业后就到S县一所农村中学当物理老师,当时是2500元/月。在那所中学,他认识现在的老婆并结婚。


他在那所中学年年被评为优秀教师,可是却始终无法转编制,没有编制不给教住房公积金,不给课时费,不算工龄,反正是各种不公。他想转正,弄个编制,一打听,至少得十万块。农村家庭出身的他,上大学已花不少钱,哪来那么多钱。


他感觉在学校里当老师,还不如村里外出打工青年挣钱多,于是夫妻两个都辞职了。他们并没有不做老师,而是复习备考邻省一个城市的中学老师。功夫不负有心人,俩人当年努力一番后都考上了。邻省的教师待遇不错,除各项福利待遇外,工资还翻一番。


当时我就问他,为什么要去邻省教学。他说,咱们这不行,没邻省工资高,而且在农村,一直当中学老师也没意思,天天在那,啥新鲜的事物都看不到。最最重要的是,咱们那对农村教师不好,不给转正,根本没邻省公平。


综上,我总结一下,为什么农村学校留不住年轻教师?一是,农村生源少,条件差,枯燥乏味。二是,刚毕业,没有编制,同工不同酬。三是,不公平,处处设置障碍,无法转正。四是,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重要的事说三遍,收入低,收入低,收入低。


民工札记


开年又有教师辞职了,为什么农村学校留不住年轻教师?

农村留不住教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年轻教师辞职,一种是年轻教师托关系调走!我羡慕能找关系调走的,这些人挺多,真心佩服那些勇敢辞职,走出去看世界的人。

想想如今农村留不住年轻教师,还是有许多原因的,既有学校工作生活条件有关,也与年轻人自身条件有关!

首先,农村工作条件相较于城里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单从教学心态上,农村教师就与城里教师存在心里落差,同样是老师,存在感却大有不同!再加之生活、交通不便,早上五六点钟匆匆上班,晚上五六点钟到家,这种心情只有在农村的老师才能体会,感觉亏欠自己孩子很多,可是谁又能体会这种老师做父母的心情!

再者,工作与自己想象的教书教育相差甚远,如今许多农村学校还是教师资源紧张!年轻教师到了农村学校就是全才,什么语数外音体美,什么检查做材料,什么刷漆种树,什么教师电脑培训等,过了一年半载成了全才,领的工资是最少的,干的活确是最多的。再看那些领导校长,挂得高职称,领的高工资,还不用代课,心里上的落差,让人难受,不辞职都对不起自己!

年轻人辞职还与其个人选择有关。也许当教师也是权宜之计,当一旦有机会就会离开!就有一部分年轻教师选择报考公务员或者其他事业单位,或者其他更好的学校!

总之,农村学校的年轻老师辞职还是有很多原因,作为有关部门要反思,作为学校领导要检讨,只顾私利,不看教育,留不住人,更教不好学生!


路慢慢


近几年,公办学校教师辞职人数明显增多,尤其是农村学校的老师。留下来的大多是年龄在35岁以上的,年轻教师的心很不稳定。



年轻教师为什么放着编制不要,纷纷辞职呢?

1、教师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待遇不能留人。笔者所在地很多年轻教师初出来工资只有两千多一点,挣这份工资到哪都能实现,何必死抱不放。年轻人心有不甘,总在寻找机会改变自己的境况。

2、教师工作辛苦所致。行外人许多人看到的都是有两个长假,似乎很羡慕。但是要知道教师每天平均工作时间长达10个小时,(按早上学生七点到校下午五点放学计算)若是寄宿学校,老师们每天工作甚至达16小时,工作时间长。有人说老师每天就那么几节课,轻松,那是没深入,老师除了上课,备课、改作业试卷、辅导、谈心、填报资料等,都需要大量的时间,这也就是有时候老师白天工作时间不够,晚上带作业到家里批改的原因。教师工作琐碎,面对对象是学生,是活的人,稍微不留神,有可能出现违纪、安全、学习滑坡等情况;教师工作性质决定只要学年工作没结束,即便放假还有教学压力;教师平时即便请假,教学工作任务仍然是自己的,该上的课还要补回来。学校各种活动比赛等也加重了老师们的负担。



3、近两年,教师本职工作之外的负担逐渐增多。各级资料填报多,各类检查多且要求标准高,教研、培训学习、网络学习、参与扶贫、贫困生资助、质量评价、体质检测等各项工作大量的牵制了老师们的精力,让他们身心疲惫。许多校长都不想当了,许多中层干部辞职,一些班主任也不愿意当。

4、年轻人个人问题难以解决。现阶段到农村学校工作的大多是女大学生,由于经济限制,本地与他们学历相当的优秀男青年比较少,让她们在择偶上无人可选,所以找的男朋友大多是外地城市的。这样就造成两地分居的困难,一旦有适合的机会,经济落后的农村女教师,必然会毫不犹豫的走向大城市。笔者所在学校近两年就有两位女教师辞职回到在大城市的丈夫身边,在私立学校任教,尽管她们到那里没有编制,但待遇比农村要好。



5、现阶段年轻人心目中编制的分量并不如年老教师看的重。他们认为但那都是挣钱,到哪都会买社保,所以不太在乎有编无编。

基于以上五方面原因,农村学校尽管能留人,但留不住年轻教师的心。加上农村学校福利待遇较差,更是让年轻教师们心灰意冷,辞职不干就成了常事。


文轩阁


新学期开学在即,公办学校教师很多递交了辞职报告,尤其是农村学校年轻教师,这是当今教育所面临的现状,也是值得社会思考的一个问题。我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工资待遇低是最主要的原因。虽然教育部门发布了很多文件说要给教师涨工资,提高教师的职业地位为国家特殊公职人员,但实际上教师的工资在扣除保险、公积金后已经没有多少钱了,只能维持基本生活。

第二,工作条件艰苦迫使很多农村教师离职。很多偏远农村地区的交通不便,不提供食宿。教师只能合租便宜的村屋自己做饭非常的艰苦。


第三,教师成就感低,不利于个人的发展。学校破旧不堪,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教师在职培训少,教学时间长教的科目多,使得教师越来越没有教学成就感。

第四,教育培训机构的增多,民办教育的崛起给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工作环境和薪资待遇都比较好。


第五,就业机会的多元化使得教师的编制思想在改变,现在就业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职位,年轻人对编制类的岗位不像以前那么热衷,而是在寻找自己喜欢的岗位。

第六,受家庭的影响,使得不得不放弃教师的职业。从事教师的大部分是女的,所以为了照顾孩子丈夫不得不离职。也有很多女教师是大龄剩女所以为了成家不得不离开农村。

公办教师纷纷离职已经变成一个热点话题,希望引起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因为学校、学生和家长都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


小学生新课堂


农村学校,宛如一个跳板,年轻的教师通过农村教师这块“跳板”,跳往两个方向:其一是离开教育教学岗位,成为其他行业的一员;其二是前往城镇的学校去。为农村教育守巢的老师当中,中老年教师居多,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农村学校留不住年轻教师,我觉得有以下3个原因:

首先,农村教师无论是工资待遇还是福利待遇,不要说和其他行业的成功人士相比,就是和城市的教师都无法相提并论。对于农村的年轻教师来说,坚守在农村教育教学岗位上没有充足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我们这边,新任教的教师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两千多,和我们这边代课教师的工资差不了多少。如果农村年轻教师的家境不够富裕又没有兼任第二职业的话,估计很难撑起自己的日常生活开支。

其次,很多农村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都不够重视。放眼农村的某个班级,留守孩子占一半以上的并不鲜见;一开家长会,白花花的一大片——父母前往参加家长会的极其罕见,一些班级的家长会甚至全是清一色的银发老人。当然,更倒霉的是,开家长会的时候连白发苍苍的老人都懒得过来。

开家长会的时候,如果那些老太太老大爷赏脸来到开家长会的现场,你和那些老人家说普通话吧,他们压根儿就听不懂;你用本地话让老人抽空检查孙子的作业有没有完成,老人家会告诉你——他(她)不识字,他(她)把孙子全部交给老师您了……然后,有的老太太可能会对您说:“老师,我得去田地里锄草了,您继续您的家长会吧!”

第三,农村教师(特别是农村班主任)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本职工作自不必多说,学校还有一大堆形式主义的任务,甚至一些和教育教学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都有农村教师的份。就拿我们学校刚来的英语老师来说,她不仅要教3-6年级的英语,还要当二年级的语文老师,更要当学校的学籍管理员、整个学校智慧阅读的导读员,一周二十五节课左右。所幸的是,这家伙不但非常能干又非常乐观,但愿她能在我们这个学校坚守得久一些。

在我身边,每年都有年轻的农村教师要么辞职,要么离开贫瘠的农村去城镇任教,这几乎成为了农村教育生态中的一条铁律。每年的开学之际,最令农村校长头疼的事情不是教育教学质量能否得到提升,不是学校的硬件设施能否得到有效完善,而是一个学校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没有可用之师,就没有蓬勃的朝气。当一个学校的年轻教师都纷纷逃逸的情况下,农村的教育还能蒸蒸日上吗?


微雨润苗


丢掉金饭碗,农村老师的辞职,确属无奈之举。

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农村环境艰苦,交通不便。我去过几个乡镇,晚上一到八点,街上就没什么人走动,想找个小摊吃夜宵都没有,更不用说什么咖啡厅、夜市、OK厅了,与城市相比,差得太远了,如果家不在这里的,很难呆得下。

二,农村学校,人员构成老化,得到的编制少,多数是四十以上的老师,有一个乡镇学校,百多人,平均年龄已经达到47岁。如果是年轻老师进来,工资级别总是最后一个,与最老的教师相比,可能差距有一倍多。要想提级别,只有等老教师慢慢退休,可这么多老师的级别在自己上边,简直看不到希望。



三,农村小孩,比起城区的来说,更加调皮,厌学情绪也较为普遍。往往上一节课,要用半节课的时间来维持纪律,如果遇到特别调皮的,哪你这节课就不用上了。


四,农村学校的升学率低,难有成就感。好的生源往往都往城区去了,剩下基础差的留在农村学校,教起来非常吃力,而最后升学考试却没多少个成绩好的,要想得到更多荣誉去评职称,哪里比得过城区学校的老师!

五,农村学校,除了教书,还要承担政府摊派下来的非教学工作,如搞宣传、扶贫、征地……辛苦不说,还受气。


综合以上几点,农村学校确实留不住人,要么辞职,要么想尽一切办法调到城区学校的。目前的农村学校,形成了没新老师,人员构成老化的真正‘老学校’。


南山刘向雄


过年时正好到村里的小学去看了看,现在和我们那时上学有了很大的变化,硬件设施添加了很多,教学楼、宿舍等变化不小,体育课、音乐课等有专门一栋教学楼,里面的器材都比较齐全,新建的部分是由爱心企业捐赠的。硬件条件来说不算差,教师也有专门住的地方,不需要花什么费用,都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培养了无数的人才,桃李满天下,可如今乡村教师很难留住年轻教师,究其原因,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孤独寂寞难耐。精神的折磨恐怕是最难熬的,在农村当老师,就是本村的还好,放学了可以回家,可如果是外地的,学生放学后都回家了,留下自己守着学校,找个人说话的都没有,这种孤独感短期的话还能忍受,长期的话肯定受不了。

2、收入微薄难以养家糊口。在学校附近的水渠那,正好碰到以前的老教师在杀鱼,其他人问他过完年还教不教书了,他说不想教了,太累人了没什么意思,一个月工资2500元,还是选择退休算了。在农村教书几十年,这点收入的确难养家糊口,刚毕业的大学生有一定的补助,但也收入不高。



3、找不到对象。年轻教师如果长期在农村教书,找对象都很困难,社交圈很窄,如果是男教师,娶当地女孩的话也绕不开彩礼的话题,很多人虽然嘴上说当老师铁饭碗好,可到实际时会觉得没有经济能力。如果是女教师,基本上是不愿意嫁在本地的,毕竟读了大学,绕了一圈又嫁回农村了,多少会不甘心,一般都会选择嫁到城里。

4、看不到发展希望。农村老教师比较多,很多岗位都是多少年不变的,年轻教师过去也得论资排辈,评职称什么的更是难上加难,看到那么多老前辈,似乎看到了多少年后的自己,年轻人如果看不到未来,那肯定是难以接受的。



5、政策落实不到位。虽然近些年各种利好不断,说要大幅度提高乡村教师的福利待遇,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要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可现实是光打雷不下雨,什么都没看到。单说给执教30年的乡村教师颁发荣誉证书一事来说,有些地方通知登记了却没发证,有些地方什么消息也没有,这不花钱的都这么拖拉,让不少教师寒了心。


微尘微视界


现阶段留在农村很难有好的发展。不只是教师,各行各业都这样。现在就在老家的只有老人跟小孩,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就在农村。

尽管农村民风淳朴,空气清新。但是在农村没有什么机会,赚不到钱娶老婆都是问题。

教师虽然工作相对稳定,不用日晒雨淋,但是凭那点工资最多也只能在县城买房。

如果在城市发展会有更多的机会,更有机会赚到外快。在城市可以接触的人也比较多,碰到合适的机会可以立马跳槽。在农村只能混吃等死。


嗨锵学长


首先我本人是一名农村小学音乐老师,对于农村留不住年轻老师这个问题我来说说我的观点😊

第一,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刚出校门志向都比较远大,都想一步登天,根本不想当老师,然后对于那些校园通过招聘或者教师招聘考试考到农村学校的年轻老师,一看到农村的环境显然跟大学校园的象牙塔没法比,自然选择离开。

第二,工资低加上找对象比较难,因为在农村首先可以考虑在学校找对象如果学校没有合适的,那基本上找对象来说太难了,因为首先年轻老师精神层面要求比较高,所以都不愿意在农村找对象,再加上工资比较低,不够养家糊口更是造成农村年轻老师流失严重。

第三,没什么社会经验心态不成熟稳定,因为刚毕业大学生虽然刚开始稳于扎根与农村,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看到周围的同学在大城市发展都很好心里就会产生落差感,然后就会后悔没去趁年轻多出去闯闯,说不定哪天心血来潮说走就走,从而导致没能坚持守好自己的岗位,造成年轻老师空缺。

第四,由于现在社会当中精神享受对于年轻人很重要,然而农村有的学校没网,周围没有什么娱乐场所,使得年轻老师都不爱去农村学校,毕竟年轻都有一颗娱乐的心里。

以上四点就是我个人观点,我个人呢大学刚毕业的时候也是觉得老师这个行业不适合我,于是去深圳打拼过,然后也做过很多行业,后来随着反复思考,觉得人不管做什么事情如果能做你喜欢的专业,并且能够用你的专业当成你的职业一直坚持下去,那么你一定会从事的很开心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