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结节就是癌症的早期吗?

随小刘


结节只是一种“表现”,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当然,有一种所谓“结节病”除外),身体某个部位长了个小小的东西,大家就称它为结节,这只是一种描述性的统称,长在皮下的是皮下结节,长在甲状腺的是甲状腺结节,长在乳腺的是乳腺结节,长在肺部的是肺结节。这是按部位,如果按性质,则可以有炎性结节,结核结节,肿瘤性的结节(其中又有良性和恶性之分)。

结节就是癌的早期吗?当然不能这样说。癌症早期可以表现为结节,但不能反过来说结节就是癌症的早期,发现身体某处长了结节,首先要明确它的性质,是肿瘤性的结节还是非肿瘤性的结节,肿瘤性的结节是良性肿瘤结节还是恶性结节。其实多数情况下是良性结节,仅有一部分可能是恶性结节。由于很小的结节,一方面以良性居多,另一方面有时确实很难活检(特别是体内部位)明确性质,这种时候可以采取随访定期复查,动态观察变化。当然,还得看具体情况,结合查体和影像检查等综合分析。

结节迟早会变成癌症吗?当然不是。多数结节,它就是良性的病变表现,不变癌变。有的结节它一开始本来就是恶性的,只是暂时无法明确它的性质,暂时观察,然后过了一段时间,复查长大了,活检明确了是恶性的,有的人就认为是癌变了,其实当初它就是恶性的,只是诊断往后延了。有人又得说了,那当初岂不是耽误了?也不是,因为结节太小,或者部位特殊,活检困难,加上有的人不愿承担活检风险或拒绝活检,当初没法弄清楚,这个不算耽误,不然你想怎么办?医学本就是概率,不能总是求百分百。其实,一个5mm的小结节,即便恶性,它变成了10mm,病情本质上并不会有明显的差别,都是可以手术的,不会影响治愈率,不存在耽误的问题。


因此,发现结节,不必恐慌,医生会根据查体和影像检查的结节,初步分析倾向,视情况采取立即活检明确性质或随访观察定期复查。


【我是肿瘤专科医生,点右上角关注我,随时随地获取靠谱的健康知识】


肿瘤专科医生


我是小影大夫,一名影像科医师。结节在影像中用的是最多了。我们的影像报告中经常可以看到结节的字眼。当你的报告中有结节时,先不用担心和着急,结节并不是癌症的早期,结节分为良性和恶性的,并不是看到所有的结节都意味着长癌了。

结节只是描述病灶的大小

比如肺结节,我们把≤3cm的病灶,称为结节,而>3cm的病灶称为肿块。肝脏的结节也是一样的。所以结节只是一个病灶形容大小而已。

结节分为良性和恶性

结节并不都是癌症的早期,结节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的结节并不是癌症的早期,也不会恶变为癌。而恶性的结节也可以出现多发转移。

所以结节≠癌症早期



发现结节怎么办?

当发现结节时,该怎么办?这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

1.当自己摸到自己有结节时,比如摸到乳腺结节,摸到皮下有结节,摸到腹股沟区出现结节时,要看看有没有压痛、局部有没有红肿热痛、结节是否可以移动、是不是硬的,这几个方面要注意,如果出现无痛性结节,质硬,建议尽早去医院就诊。如果是红肿热痛结节,有可能是炎性的感染性结节,不过也建议去医院瞧瞧。

2.当拿到影像报告发现有结节时,比如肺结节、甲状腺结节或者乳腺结节时,先不要担心,不一定是癌,而这些结节大部分都是良性的。

比如甲状腺结节,大部分是结节性甲状腺肿。


比如出现了肺结节,在1cm以下的,影像无法定性的,建议随诊复查,而>1cm,特别是>3cm的肿块,建议做个增强查清楚是不是肺癌,如果实在担心,可以考虑手术切除,治的不是病,而是心安。

比如乳腺出现结节时,有可能是腺瘤,有可能是癌,所以建议做个彩超看看,实在无法定性,可以进一步钼靶或者磁共振,查清楚是什么性质的结节。

结节并不是癌症早期,结节分为良性和恶性结节,所以当知道自己有结节时,先不要惊慌,查清楚才能有不对的应对办法。


小影大夫


  对于结节,相信大多数人,还是比较陌生的。但是对于癌症,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都畏惧。那么,结节与癌症之间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现在人生活富裕,对于身体健康也是比较看重的,通常都有定期体检的习惯。在体检报告中看到结节这个字眼时,也不要惊恐,如甲状腺结节或者肺小结节以及乳腺结节等,都是属于比较常见的,并不一定是癌变引起的。结节其实是医学上的一个统称,有很多体积非常大的肿物都被认为是结节。这些肿起来的地方,往往预示着身体的疾病症状,有部分人认为结节就是癌症的早期症状,那么事实上是否如此呢?

  一、结节是一种影像学的诊断,而不是确切的病理学诊断。

  二、结节只是所有包块的一大总称,并不能认为患有结节,就一定是患有癌症。的确大部分的癌症患者都会出现结节,但是结节也有良性和恶性之分,只有恶性的结节可能是癌症的症状。

  三、特殊的感染,如结核杆菌、真菌感染造成的结核球、真菌球。在良性的肺结节中,如错构瘤、毛细血管瘤、腺瘤样增生等,也会造成胸部CT表现为肺结节的情况。

  四、癌症早期可以表现为结节,但不能反过来说实性结节就是癌症的早期,发现身体某处长了实性结节,首先要明确结节的性质,是肿瘤性的实性结节,还是非肿瘤性的实性结节,肿瘤性的实性结节是良性肿瘤实性结节还是恶性实性结节等。

  因此,发现结节,不要过于恐慌,医生会根据查体和影像检查的实性结节,初步分析倾向,视情况采取立即活检明确性质,或随访观察定期复查。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我们经常在体检报告中看到这样的字眼,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小结节,建议定期复查或者进一步检查。

结节到底是什么?会不会癌变,是肿瘤的早期吗?这是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

其实,结节就是一个统称,指的是体积比较小的肿物,大的叫包块。结节也分良恶性,很多结节都不会癌变,只需要定期的观察即可,有一些结节确实会癌变,需要密切的观察,或者早期的做处理。

怎么样判断结节的良恶性,我来教大家几招:

第一,结节的硬度

如果自己可以摸到结节,大家可以自己感受一下硬度,用指尖感受,如果和摸嘴唇一样的感觉,那就是质软,与鼻尖一样的感觉,那就是质韧,如果和额头一样的感觉,那就是质地硬。一般来说,恶性肿瘤的结节质地是硬的。

第二,结节的活动度

如果结节活动度很好,按压的时候,会跑动,那说明结节是良性的,例如乳腺纤维腺瘤。如果结节比较硬,活动度差,一般就可能是恶性的,例如乳腺癌。

第三,结节有没有压痛

良性的结节可能会有压痛,例如淋巴结发炎,乳腺增生结节,而癌症的结节,一般是无痛性的,按压不会有疼痛感。

第四,结节的边界

如果结节的边界很清楚,那一般是良性的,如果结节边界不清楚,与周围的正常组织难以分清,那恶性的可能性比较大。

第五,结节的生长速度

如果结节一直没有变大,那良性的可能性大,如果结节短时间内有变大,那需要警惕结节恶变。

一个有经验的医生,通过用手触摸,就能够初步分辨结节的良恶性,怀疑有问题的结节,我们还需要做一系列的检查来明确诊断,例如B超,CT,或者穿刺活检等等。大家对于结节不要恐慌,绝大部分是良性的,定期复查即可。


普外科曾医生


随着检查设备的先进 肺结节的检出率逐年提高,但是结节就是癌症的前期表现吗,查出结节我该怎么做?

肺结节是一种影像学表现,结节分为良性结节跟恶性结节。区分良恶性不仅要看结节的性质,形态,大小还要定期随访观察结节生长的速度。

肺结节性质分为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磨玻璃结节,一般部分实性结节、磨玻璃结节通常是不太好的,但是也要区别看待。对于肺癌高发人群,像年龄大于50岁,有长期大量吸烟史,有职业环境接触史(像石棉,砷,芳香烃类等),肿瘤家族史等,如果查出来结节要相当注意。定期做好随访。

从形态上看,肺结节如果有分叶,毛刺,胸膜牵拉,血管症像等都提示有恶性倾向,这时候要进一步行气管镜,胸腔镜或者手术治疗。

肺结节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也提示良恶性病变。

通常小于5mm结节恶性程度低于1%,8-20mm结节恶性程度18-20%不等,大于20mm结节恶性程度50%左右。

同时肺结节增长速度同样也可以提示良恶性,一般恶性结节在随访过程中会逐渐增大,伴或不伴形态的改变。

结节不可怕,定期随访观察是关键!

我是杨医生,关注我的头条号,免费解答医学相关问题。

#清风计划##青云计划##头条健康#


小杨医生


结节与癌症的关系:结节不是癌症的早期,结节也分良、恶性,以良性居多;

“结节”这个词语,在乳腺、甲状腺外科经常被提起,那么,究竟什么是结节?结节与癌症的关系又如何呢?本文详细阐述如下:

一、结节的定义:

①.结节指的是体表或者体腔小的突起。在乳腺,甲状腺等器官表示小的肿块,大小约在1厘米左右。

②.发现这些结节最好的方式是影像学检查:包括彩超,ct,磁共振等等。对于乳腺、甲状腺这些体表器官来说,最佳的方式是彩超。如下图所示,就是乳腺结节。

二、结节的良恶性如何判断?结节与癌症有什么关系?

①.结节是个通称,打个比方“结节”就如同“水果”这个概念。水果有苹果、桔子、猕猴桃等等,结节也分良性、恶性,在临床上见到的绝大多数结节为良性结节。

②.良恶性结节的影像学判定:首先影像学检查会提示一个影像学的分级,即:RADS分级,一般情况下,在四类及以下的分类多为良性结节,四类以上的恶性可能性大。

③.结节良恶性的最终判定:当然是空心针穿刺活检,进行病理检查,这是确诊的最终依据。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结节并非前病变,也不是癌症的早期。当发结节后,第一步检查应该进行影像学检查,根据影像结果的分类,进行下一步的相应治疗。临床上所见的绝大多数结节为良性结节,不必要过于担心。


乳腺科杨医生


很多女性在体检的时候,会在乳腺b 超上面看到结节,这让很多人大惊失色,以为自己得了乳腺癌,或者马上就要发展成为乳腺癌了。其实并不是这样,并不是所有结节都是癌症的早期变化。

结节,其实是一种影像检查中的描述,用我们的老土话来说,就是出现了一个疙瘩,包块。但是这个疙瘩,包块,具体是什么性质,还需要通过病理检查来确认。

就好像女性乳腺上面常见的结节,大部分来自于乳腺增生,或者乳腺纤维瘤。尤其是年轻女性,雌激素相对来说分泌旺盛,这种良性的增生更为常见。只有很少一部分的结节,经过钼靶摄片,穿刺活检后发现是恶性的。

身体其他部位的结节也是如此,比如甲状腺结节,肺部结节等,单纯一个结节的发现,并不能简单诊断,我们还需要借助进一步的检查,比如穿刺活检,来确认这个结节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的。

所以,发现了结节,先不要过度恐慌,因为可能只是良性的改变。怀疑恶变的,可以进行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才是最终的诊断依据。


妇产科女司机飒姐


什么是“结节”

结节是指体内比较小的肿物,一般呈圆形或类圆形,如果体积较大,我们则称之为“包块”。“结节”只是一种影像学上的描述,当一个实体的小病灶性质不是很清楚的时候,我们都可以笼统地称为“结节”。

“结节”会癌变是一个错误的观念。

结节的性质,绝大部分是良性的。少部分是恶性的。要区别它的性质,最准确的办法就是“活检”。即用穿刺或者手术切除的办法,取一小块结节内组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性质。如果是恶性,它本来就是癌。如果是良性,它也不会变成癌。

如果“活检”不方便,有没有其它办法判断结节性质?

活检毕竟有一定创伤,也有一定风险,特别是有很多小结节位于身体的深部,做活检相对比较困难,这个时候医生的经验就要发挥重要的作用了。

医生根据结节的生长速度,跟周围组织的分界是否清楚,是否有粘连,是否伴有疼痛等特点,大致可以判断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这个时候,重点是密切观察。每隔3-6个月可复查一次。如果1~2年内没有什么发展,基本上就不用管它了。

如果医生判断恶性可能性大,则会建议尽快活检确诊或者直接行手术切除。

“癌前病变”跟“结节”不要搞混淆

有一些病变本身不是恶性肿瘤,但是具有发展称为恶性肿瘤的潜在可能性。这些病变称为“癌前病变”。癌前病变是已经经过确诊的病变,且不一定有实体结节。比如:

  • 慢性宫颈炎伴有宫颈糜烂

  • 乳腺纤维囊性病

  •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

  • 溃疡性结肠炎

  • 皮肤慢性溃疡

  • 各种上皮细胞非典型增生

  • 等等......

这些病变也应该提高警惕,定期复查。

总结

“结节迟早会变成癌”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大部分结节自始至终都是良性的。要么它本来就是癌,只不过还太小,我们还没确诊而已。


郑医生百嗑


首先说结节是一种影像学的诊断,而不是确切的病理学诊断。随着检查手段和检查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肺部结节被发现。

但是引起肺部结节的原因非常多,大概可以分为良性的和恶性的两大类。良性的肺部结节常常是由于炎症导致的。比如说炎性的肉芽肿就是一种局限性的炎症刺激造成的细胞组织增生。

还有特殊的感染,如结核杆菌和真菌感染造成的结核球和真菌球。在良性的肺结节中像错构瘤、毛细血管瘤、腺瘤样增生等等,也会造成胸部ct表现为肺结节的情况。

恶性的结节常常都是我们所熟知的肺癌、还有肺的肉瘤等等。

因此,不能说肺结节就是癌症。

当然,偶然发现的肺部结节,如果是恶性的,其实大部分都是早期状态,经过手术治疗等积极处理,往往是可以治愈的。所以发现肺结节不要着急,一定要找专业的医生进行判断。


胸外科乔贵宾医生


结节是一个医学术语,不能算是一种疾病。我们在做B超、胸片等检查时,经常会碰到“结节”这种描述,比如常见的有乳腺结节、肺结节、甲状腺结节,有良性和恶性之分,不一定就意味着癌症,结节和癌症早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直接画等号。

结节分为实性结节、囊性结节,可以是炎症性或非炎症性的。有的结节比较小,几毫米,而有的季节则比较大,一般结节超过2厘米,不排除有恶变的可能,符合手术指征的话,是建议手术切除的。

如果判断结节是不是恶性的呢?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是否有疼痛感

恶性结节一般伴有持续性疼痛,而且会越来越严重,而良性结节多无触痛感,就算也疼痛也比较轻微。

2、观察结节是否增大和移动

一般来说,良性结节增长慢,因为有包膜,活动度大,可以被移动,而恶性的结节增长快,会与周围组织深深结合导致活动性差,只要将结节肿块向周围移动看看就能观察发现。

3、结节边缘是否规则

良性的结节一般边界清晰,表面光滑,如果发现结节的轮廓不清晰,与周围组织有黏连,则需要考虑恶性结节的可能。

4、看结节的超声检查TI-RADSD分级

1类:一般是正常的,无病灶,恶性风险为0;

2类:可确诊为良性结节,无恶性风险,建议长期随访(12个月);

3类:良性可能性大的结节,恶性风险低,建议间隔随访(6个月);

4类:4A类(恶性风险在3%~30%,建议短期随访)4B类(恶性风险在30%~60%,建议穿刺活检) 4C类(恶性风险在60%~95%之间,建议外科手术治疗和穿刺活检);

5类:恶性风险高,建议外科手术和治疗。

当然了,通过自己的判断是不准确的,建议到专科医院检查,医生会根据病人的病史情况、生活习惯以及检查结果做综合性诊断,最后还需要靠病理检查来确诊。

我是肿瘤医生张国玲教授,以上仅代表我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