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寫好書法?

王概雄


怎樣寫好書法?

寫好書法。書法室練出來的,練出來的書法自然寫的就很好!單寫是無法寫出好書法,只能是寫的工整點、清晰點。

記得自己小的時候,家裡住在單位的大家屬院,放學回家,趴在院子的石桌上寫作業,作業寫完了,就用粉筆在地上寫字,那在我的記憶中算是最早的練習書法吧。從那時起,練習書法雖說斷斷續續,但也是堅持到現在,也只能說字寫的還算工整,書法不敢當。

我認為寫好書法只有兩點:

1、一定是對書法有比較濃厚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就會支撐自己自覺的去學習,去探索,去練習。

2、堅持不懈。凡是能做成一件事,貴在堅持!書法同理!

書法可以陶冶性情,可以美化生活,真的都是我們文化瑰寶。衷心的希望你能堅持下去。

這僅是我個人的看法,歡迎大家給予不同意見。


正心大劉


書法筆法,就是指寫字時候的運筆方法。根據我們日常寫毛筆書法的經驗,寫不同書體,筆法略有差異,總的來說,筆法的秘訣主要體現在:(1)起筆、行筆、收筆法;2、提按用筆法;3、中鋒運筆法;4、運筆調鋒法。細說如下:

1、起筆、行筆、收筆技巧

起筆多用“藏鋒法”,,逆鋒入筆,橫畫欲右先左,豎畫欲下先上,使筆鋒藏在筆畫中,筆畫開端基本呈圓形。起筆也有“露鋒”法,順筆而入,使筆畫開端呈尖形或方形。

行筆要多用“中鋒用筆”,使鋒尖常在點劃中間運行。為使筆畫有力度,也有澀勢用筆,避免輕飄浮華。

收筆有“露鋒”收筆(把筆逐漸提出紙面;畫呈尖形;如懸針豎、撇、捺、鉤);也有“藏鋒”收筆(將筆尖收回畫中;如垂露豎,筆畫尾端呈圓形)。

2、提按用筆技巧

毛筆書法的筆按下去寫,筆劃就粗,提起來就細。提,指用筆能提得起來,既要有往下壓筆的力量,更要有往上提的力量,提也要力到筆鋒,不可如強駑之末。按,最能體現用筆的力度,但控制不好,一味下按,往往使線條粗鈍,形成墨豬。一提一按,交替使用,才能產生出粗細不同的線條來提按之法能表現出書寫者對毛筆的控制能力,掌握了提按技巧,可以說對用筆法就有了一定的把握。

3、中鋒運筆技巧

中鋒運筆就是筆鋒始終在線條中間運行,這樣寫出的線條既圓潤又厚實。中鋒行筆要穩而靈活可控,出現偏鋒及時調整,不然即使是中鋒,寫出的線條也容易扁薄。所以,中鋒用筆在筆法中佔重要位置,也可用側鋒、逆鋒等書寫,用於點綴,以求線條的豐富性。

4、運筆調鋒技巧

毛筆運筆一段時間便會出現偏鋒、絞鋒、散鋒等現象,因此寫字過程中時刻要進行筆鋒的調整(也有的叫捻管),使之達到中鋒用筆。一方面,要靈活把注意筆鋒的提按使轉;另一方面,要通過筆鋒調整和筆鋒與宣紙之間產生的摩擦,寫出遲澀、徐疾、燥潤等不同感覺的筆畫線條。


以上是個人的一些看法,也歡迎大家探討交流。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漫漫書法路,加我不孤獨!

歡迎書法同道關注“麓風軒”,一起交流學習,共同進步。


麓風軒


如何寫好書法?

我們要從這麼幾個方面來分析

第一,首先要看,是什麼人再寫書法

(一)如果你是個學生,學書法有很多條件,比如說,學校裡邊的興趣班,社會上的書法培訓班,都是可以參加學習的地方。有了有經驗的書法老師的指導,加上自己的刻苦訓練,學習書法,並不是一件難事兒。

(二)如果你是一個成人,要學習書法。就要首先分析自己的條件。能不能抽出時間來進行學習,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學好書法的保證,因為,書法是肌肉的記憶,沒有時間做保證,是很不容易寫好的。

第二,分析了什麼人學習書法,接下來,我們就分析一下你究竟是要學什麼“體”,就是什麼書體。比如說,小學生,就應該從楷書練起。而成人,一般來說,你喜歡什麼體,就可以從什麼體練起。

第三。解決如何寫好書法

(一)小學生,就要參加學校的書法興趣班,利用在校的時間,利用有資質的老師指導。來提高自己的書寫水平。根據我幾十年的經驗來看,小學生如果有個名師的指導,一般來說,從筆畫、偏旁、主筆、一直到單字,再到常用字的練習,最後到集字作品,一直到書法創作的系統練習,有一年的描紅,再過一兩年,都可以寫好楷書書法。

(二)成年人來說,最重要的,首先是自己要有堅定的信心,要有對書法的高度興趣。不然的話,由於各種原因。家庭、工作、沒時間等等,就會造成流產。其次,有了信心之後,要做到的就是保證自己每天有足夠的練習時間。我在學校裡邊的時候,經常輔導學校的教師進行書法練習。幾年下來,練好的人。已寥寥無幾。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夠堅持。因為,他們的時間太少了。有很多事情,佔掉了他們大部分的時間。有幾個寫的比較好的,我觀察了一下。都是堅持的比較好的。相對而言,成年人習楷書比寫隸書費勁的多。隸書,一般來說,有一年左右就可以有模有樣。但是楷書,尤其是,現在由於我們的課本採用了歐體字,老師們都學的是歐體楷書。這種書體,一年是不見效的。兩三年下來,一般來說,都可以寫出像樣的作品。

最後,分析完了以上的兩個方面,什麼樣的人?該怎麼學?下面我們就要總結一下,不管是書法,還是其他的手藝活?不管是小孩還是成人,都是需要一個堅定的信心,持之以恆,不斷的揣摩,反覆的練習,要有一定的時間做保證。這樣,三兩年過去就會水到渠成。這是我的拙見。望對你有所幫助,共勉。祝大家新年新開始,有個良好的開端,寫好書法,終有所成。


邊寫邊說書法視界


學好書法是有個明確的路徑的,在此我淺談一下我的學書經驗。我學習書法20年了,走了很多彎路。第一學習書法首先要明確一點就是必須取法古人,因為古人的法帖歷經歷史長河,大浪淘沙是經得起考驗的。第二要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性格選準一家一帖,古人有得一帖專心鑽研三五年而悟道的,我們現在人朝三暮四,今天這個老師說懷素好寫懷素,明天那個老師說寫宋人好又寫宋人,最後一家也沒吃透,一本帖也沒寫精,永遠只能跟在別人的後面跑,形成於專毀於雜,只有精於一家才有可能去博取眾長,否則沒有一個好的基本功就沒有一個好的審美能力,最後學的都是人家的習氣反而更無法走出來。第三一定要多和名家大家接觸,從中選一個適合自己的老師好讓自己不偏離方向,老師一定是找專業的對古人有自己獨到見解和感悟的,切不可找江湖書家誤入歧途,選擇一位好老師受益終生。第四如果目前找不到這樣的老師也要找水平高的人多指點,書法寫到一定階段必然迷茫。

我目前從事書法教育,如果有緣分可以互相多交流。

以下是我剛寫的一本冊頁局部











景書閣書法文化


王羲之的老師衛夫人在筆陣圖中,對種種筆畫作了詳細說明。“橫”如千里陣雲,“點” 如高峰墜石,“撇”如陸斷犀象。 “折”如百鈞弩發。“豎”如萬歲枯藤。 “捺”如崩浪雷奔。“橫折鉤”如勁弩筋節。這後來發展為了永字八法,不過,個人感覺她只將筆勢作了形象的比喻,並未完全說了筆法的奧秘。


趙孟頫說“用筆千古不易”,只是說了筆法的相通之處,也沒有說出筆法秘笈到底是什麼。

明朝董其昌所說“轉折頓挫輒自偃者,無擒縱故也”,擒縱,即指提按。這才道出了筆法的內含,那就是行筆的輕重。不過,似乎並不全面。


我個人多年習書,稍作了些總結。我認為筆法的根本,離不開四個度:即力度,速度,長度和角度。

力度就是輕重,運筆過程中提按的拿捏來把握。

速度是行筆的快慢,這決定筆畫的穩定和熟練是否在規定時間內表現得到位。

長度,筆畫的長短,結果影響到字的大小。

角度即筆畫的在平面中形成的一種傾斜變化,這決定一個字是否具備勢的展現。

從數學角度,我把它歸結四度練習法,這是本人在中國首度提出。也可以說在中國歷史上首度提出。有點不謙虛的說。這四度,已基本概括了筆法的真正核心方法。不管是練硬筆還是毛筆,這四法,只要稍微做些思考和領悟,便可以慢慢從中獲益。

四度法是筆法的真正秘。希望四度法,可以得到更多的人知道和理解,並對大家有所幫助。


羅賓張



學習書法,無非拜師或者自學。拜師,就不用說了,只是學費多少、老師優劣的問題。現在網絡如此發達,到處都有書法視頻教程,完全可以參考視頻自學。當成一種挑戰也是不錯的,是吧!



想要通過自學書法,寫出一手好字。可不是簡單的到處觀看視頻示範,然後臨帖。其中需要我們帶著慧眼和懷疑的態度。按照古人“取法乎上”的觀點,你得選取一本古代碑帖,今人斷不可取。然後根據所選碑帖,在網絡搜索對應視頻示範。戀上八雅(頭條號)各大主流書法家的碑帖臨寫示範基本都有,希望有你想要的。當然,字帖和教程擺在面前,慧眼和懷疑態度也是要有的。



確定學習什麼字帖,與參考什麼視頻示範之後,接下來就是臨帖。個人建議,臨帖以精臨為主,通臨為輔。一個字臨得不像,以我的學習書法方式,是不會臨寫下一個字的。如果你也認可我的學習方法,建議嘗試一下,時間將會交給你一份滿意的答卷:一手好字,指日可待。



趙孟頫《千字文》臨寫示範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32, "group_id": 6489858630307807758, "media_id": 1566260417866754, "vname": "21.mp4\

專業書畫定製


上學時,我們經常見一些同學,下課時一樣和別人瘋玩,晚上也不開夜車,但一考試就把別人甩開一大截。

為什麼?因為方法很重要,人家尋求的是學習效率,而不是什麼秘訣。

書法也是如此,在學習時一定要清楚以下幾點。

一、對書寫工具一定要有所瞭解

關於毛筆,千萬不要相信“善於者不擇筆”的說法,那是對書法高手而言,對於學習階段的我們,要明白不同的書體要選用不同的毛筆。

紙張也是如此,初習書法,可用毛邊紙,也可用半生熟宣,但不建議用生宣,其洇墨性不易為初學者所掌握。

關於工具方面的知識,我有另文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自行查看。

二、瞭解一點書法史和書法美學

記得學駕駛那會,我是先找了本書,瞭解了汽車運行的基本原理,而後在學習過程中,不至於被動。

學任何知識,學一點基本理論,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書法尤其如此,它能讓我們明白什麼是正確的方向。

一旦書法審美有問題,後面的所有都錯。

三、入門書體

雖也有從篆隸入手的,但更多的人是從楷書入手,並且是唐楷。

唐代楷書發展至頂峰,各種規律已被很好地總結出來,這給學習帶來很大便利。

學楷書宜從5公分左右的中楷入手,這是很多戰鬥在一線的書法老師得出的結論。

四、臨摹方法

很多人拿到一本字帖,喜歡從第一個字臨到最後一個,我可以負責任地說,這絕不是一個好方法。

最好的方法是將其中的字,按結構和偏旁部首分類,一類一類地臨習,每天三五十個字,這樣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五、注意資料的收集、整理、學習

書史上的每一本法帖,千百年來都有眾多名家臨習。收集整理這些名家的臨作,對我們學習原帖會有極大幫助。

所謂捷徑,這絕對算一個。


六、書法原作的意義

我們學習的字帖,都是經過翻印的,有的是經過多次翻印,細微處大多丟失。所以,有條件去看法帖原作,一定要去。

如果沒有條件,那建議多去展覽現場,多參加書法活動,現場觀看人家的創作過程,多看書法原作,一定有很多在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我是簡軍海(頭條號 軍海書法工作室),寫書法的秘訣是什麼?其實,練過書法的都有體會,書法的秘訣是悟性加勤奮,如果再具體一點,那就是在懂方法,善領悟,更勤奮。










在嘈雜喧囂的現實生活中,能有一顆學書法的心已經是值得點贊,練書法在技術層面的體現就是方法的掌握。一是對基本筆畫的掌握,這個往往不被重視,卻是對以後練字很大的傷害。二是對結構的掌握,這是練字方法的核心,也就是練字技術上的秘訣,下功夫的多少絕決定了每個人學的進度不一樣。三是領悟力。這是區別普通練字和高效練字的標準,這方面既有天賦的差別也有能努力程度的差別。

總之,練字的秘訣是要靠自己去探索和領悟,別人的秘訣不一定你也能複製,興趣,方法,悟性,勤奮都是你練字必須的,全心投入其中,也許不知不覺你就掌握了練字的秘訣,祝書友們都能成功。









歡迎書友們與我一起交流(jjhjfc123)


軍海書法工作室


其重要方法在於四點:

①臨帖

②每日臨帖

③把每一本帖臨像,乃至一模一樣,然後換帖

④重複以上三點

其實練字,上邊臨帖的方法未免說的過激,但是自學來說,這是最好的路,也是最有效的路。

必須每日臨,臨不好也要堅持臨,因為臨帖是寫字的基本要求,當然,不想寫好除外。

有老師的話,可以不用死臨,因為老師講解,如果沒有老師,就只能靠量變引起質變,別無他法,因為老師的經驗也是通過“量”積累出來的,量到了,自然就會有體會,對此我深有感觸。

臨帖水平的提高,也是有方法的,

①多看,看高手臨帖,然後自己看帖

②自己臨帖,然後回憶自己臨帖與高手臨帖時,手腕手指的運動,筆鋒的運動,是否有相似處。

③臨帖,一定是從粗到細的過程,首先是形,其次是筆法,其次是變化,最後是神。

④多讀帖,每一筆的起筆,收筆,行筆的變化,都要一筆一筆臨像,一開始會慢,而且非常累,但是習慣之後,和平常臨帖速度一樣。

⑤讀帖,看清每一字的筆法,每一字結構的妙處,如看不懂,臨不像,嘗試去用硬筆描邊,然後用毛筆填墨,對看清一字之細節非常有效。

當然,學字的過程就是學字,千萬別想著創作,臨三天,自己發揮一天,前三天努力白費。

直到有一天背過字帖來,可以嘗試集字創作,然後在“組字”

書法作品分兩種,第一種是創作作品,第二種是臨帖作品,臨帖也是一種作品,哪怕一篇作品只臨了一段,只要寫的好,也是作品,可裝裱。

所以在初學時,追求的作品,追求的成果,最好放在臨帖作品上。

創作,千萬要從字帖中來,方法掌握透了才能自己去自由發揮。

只要記住一點,臨三天,自己玩一天,這一天足矣讓你往期前三天總結的用筆經驗和規律。

多臨,臨像,自然就知道何為“法度”

背過來“法度”,以後隨意寫字也都有“法度”

即使是隨意創作,自然也能成為“書法”

如一開始學的就不是法度,那學十年,乃至三十年,抑或二三年,其實水平是差不多的。

書齡不代表水平,書法的評判標準是水平,不是書齡。

所以你認真學三五年就未必不如他們玩票似的學十幾二十年。

書法沒有速成,是從高水平來講的。

書法有速成,是對比那些水平不高的人來講的。

臨帖,看視頻,自己臨,然後反省,感悟,直到有一天你覺得視頻示範寫的不咋滴,眼力就上去了,水平自然也就上去了。

這是自學最好的標尺。

以上是一些個人經驗,如果對你有幫助,可以點一下關注,還有更多自學經驗分享。


我是汶水才子,書法愛好者。

如何寫好書法?這也是想練書法的人均關注或想過這個問題。

一是書法認識的問題。書法就是以漢字的書寫來展示一種美的享受的,想達到這種程度,不是一般的人都做到的,需要專業的學習方能做到。

二是字體較多,學習如何寫出一類型字體是關鍵。學書法基礎就是寫字,但是漢字的發展的過程影響著書法,不同時期字體是不同的,現在我們學書法要學習的字體特多,就以漢字演變歷程來說,就設計甲骨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等等字體。但總歸一點,就是學會用毛筆或硬筆來書寫漢字,這就是學書法的基礎性問題。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所以說,學書法要擇一字體來初步入門,建議以楷書字為先,因為楷書字包括了所有字體的筆畫練習和結字原理,這是基礎字的問題。

三是擇優古帖的問題。隨著漢字的演變發展過程,某一歷史階段決定了某一字體的書寫規律技巧,先人都給以了書寫的技巧和方法,也湧現出一大批的書法大家,給我們後人留下了經典的書面的書法作品和碑刻,這就是我們學習的藍本,臨摹的依據。今人的書法帖子不是不可臨摹,但我還是建議臨摹古帖,取法乎上,吸取古人的經驗,這是書法人必須經歷的必須過程,如楷書古帖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顏真卿的《勤禮碑》《多寶塔》,柳公權《玄秘塔碑》,趙孟頫《膽巴碑》,虞世南《孔子廟堂碑》,褚遂良《雁塔聖教序》《大字陽符經》等等。隸書古帖有《乙瑛碑》《曹全碑》《禮器碑》《史晨碑》《石門頌》等等。行書古帖有王羲之《蘭亭序》《聖教序》,顏真卿《祭侄稿》,黃庭堅《松風閣詩》,蘇軾《寒食詩帖》,米芾的《蜀素帖》《苕溪詩》。篆書《嶧山碑》《散氏盤》等等。草書的《十七帖》《自敘帖》《書譜》等等。

四是臨摹的問題。臨摹字帖是書法必須強制學習勤奮學習的過程,要擇一字體,最好還是自己喜愛字體的古帖,這樣才能促進自己連下去的興趣和動力。臨摹方法有臨、勾勒法,要學會執筆、運筆和行筆的技巧,學會使用宣紙的技巧,學會筆畫書寫和結字規律的技巧。不用貪多,最好按偏旁部首分類選擇字體來練,容易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五是要不恥下問。多像書家求教,吸取經驗,減少自己學書的彎路。

六是多交流。臭媳婦早晚見公婆。不要捨不得自己書寫的給老師看。多求教,學會筆勢和技巧。

七是樹立恆心。堅持下去就會成功。不要半途而廢,否則一事無成。


中州耕牛堂主 文化問答達人06-20 20:46 關注

問題:如何寫好書法?

不知道題主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問題?學到何種程度?描述中一個字也沒有啊!

現在,只能把你當作“零基礎”的學書人,來回答你的問題。

題主想學哪種書體,心裡有數嗎?如果題主心裡沒底,那我就給你推薦兩種書體,供選擇。一是從漢碑入手;二是從唐楷入手。不主張你先學近代、現代和當代人的字。這是第一步,選帖。

第二步,學書法,還是要先工一帖的好。俗話說,貪多嚼不爛。學書法也是一樣。把自己選擇古人的碑帖,先下苦功夫臨上五年至七年,就會有收穫的。時間短了不行,除非是“神人”!學書法,不必拜師,碑帖就是最好的老師。在臨習階段,不要把自己臨寫的字讓別人看。這句話是啟功先生說的,我記得非常清楚,現在把這句話送給你,你慢慢就會明白這句話的道理的。臨帖時,一是精力要集中;二是要堅持;三是耐住寂寞;四是戒掉浮躁;五是摒棄名利;六是不要急於求成;七是寫不進去的時候不硬寫;八是邊臨,邊讀,邊悟;九是臨到“七分像”時才出帖;十是出帖後還要不間斷地臨先前選擇的帖子。這十條建議,望題主記牢!

另外,多到外面走一走,看一看,多參觀當地和外地的書法展覽,有條件時,可到西安碑林參觀學習,零距離接觸名碑,零距離與古人“對話”。這樣,對學書法是較大的幫助的。

為了提高自己的學書水平,建議報名參加中書協書法教育培訓中心舉辦的相關書體的培訓班,那裡有名師授課,還為學員現場示範。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前黑龍江省訥河市大興養殖公司職工06-20 12:01 關注

這個問題有點兒大,包含許多方面,一時半會兒很難說清楚。

“如何寫好?”具體是指哪方面呢?參照標準又是什麼呢?我只能籠統的回答了。

練好書法必要的前提條件如下:

1、必須事先了解書法常識,懂得技法原理,多讀一些古今有關技法方面的書論,提高審美標準,熟知書法訓練用具特性及其使用方法。


孟南937承傳民族文化


說幾點

一、臨帖。

二、拜師。

三、種梅、竹、松、菊,陶冶心性。

四、讀漢賦唐詩增添雅思。

五、摒棄俗世紛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