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宋朝孝子,母親屬兔,終生不食兔肉,刺血和藥為父母治病

何謂古君子?有人從道德層面定義說:“君子者,權重者不媚之,勢盛者不附之,傾城者不奉之,貌惡者不諱之,強者不畏之,弱者不欺之,從善者友之,好惡者棄之,長則尊之,幼則庇之。為民者安其居,為官者司其職,窮不失義,達不離道。”一個人如果秉持這種行為規範,而且慎終如始,一生堅持,則可稱為古君子。南宋趙善應,就是這樣一位古君子。

宋朝孝子,母親屬兔,終生不食兔肉,刺血和藥為父母治病

首先,趙善應是一個“長則尊之,幼則庇之”的孝子。趙善應,字彥遠,他出身於皇親貴胄,是宋太宗趙光義的七世孫,為其長子趙元佐一脈,經過北宋末之亂,南遷至饒州餘干縣(今江西上饒餘干縣)定居。南宋建炎初(1127),趙善應入仕為承信郎,歷任修武郎、監秀州崇德酒稅、江西兵馬都監等職。

趙善應是一個特別孝順的兒子。父母病了,他曾依藥方,刺血和藥為父母治病。年老的母親害怕打雷,每次聽到天空中雷聲響起,無論多早,抑或多晚,他都會立刻趕到母親床榻前探視,生怕雷聲驚嚇了母親。他曾經在一個特別寒冷的深夜遠歸,到達家門前,隨從準備敲門,趙善應擔心驚醒母親,立即制止,就這樣在自家門前忍凍一夜,坐至天明,直到早上,家裡人從裡面打開門才起身進去。

後來,母親因病去世,孝順的趙善應日夜守在靈柩邊哭泣,直哭到吐血,幾日下來,哀毀骨立,悲痛得身體好像只剩下一副骨架子撐著。終喪之後,與親友們對談,只要一言及母親,他又會立即淚如雨下,母親生日這天,他也會在家廟裡好一場痛哭。母親生於卯年,屬兔,他因此終生不食兔肉;父親死於肺病,他以後再也不食動物肺臟。

宋朝孝子,母親屬兔,終生不食兔肉,刺血和藥為父母治病

趙善應雖出身貴胄,但到他這一代,家境已非常貧困。他對雙親既孝順,對弟妹亦呵護有加。在弟妹沒有添置新衣的時候,他從不先行添置,弟妹已經添置但還未穿,他亦不會先穿。即使從外得到小如新鮮瓜果這樣的吃食,他也必然鄭重其事地留待與弟妹一起品嚐,在幼小的弟妹面前,有長兄如父的慈愛。

其次,趙善應是一個“為民者安其居,為官者司其職”的好官。據《宋史》記載,他在地方官任上,只要聽說哪裡有旱情、哪裡出現水災,他立刻滿臉憂愁。每每看到長江、淮河水災的警報傳來,他會情不自禁地為之流淚,整日飲食不進,祈禱百姓免受水災之禍。如果遇到同僚聚飲,必會在酒席旁義正詞嚴地規勸道:“這種百姓生靈塗炭之際,諸君怎能飲酒作樂啊!”直到大家罷席為止。

宋朝孝子,母親屬兔,終生不食兔肉,刺血和藥為父母治病

再者,趙善應是一個“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的好人。他的朋友去世了,留下一個孤女無親可依,趙善應在徵得同意後,徵聘為自己的兒媳,盡了朋友之義、友愛之道。他的一個同僚病逝於任上,家裡很窮,無錢安葬,同僚的兒子又在外地做僱工。為此,他專程去外地找到同僚的兒子,給了他一筆錢,讓他安葬父親,終於使同僚入土為安。

趙善應還有一顆博愛之心,尤其同情弱者。他每每見到病倒在路邊的窮人,他總會把病人叫到家裡照顧,親自為病人熬藥治病。遇到饑年,他則將全家的飲食減半,節省下來的糧食,全部拿去救濟災民。

可以說,趙善應一直在用傳統美德規範著自己的言行,幾乎到了極度刻板的境地。因此,在今天許多圓滑、世故、機巧者的眼裡,他是一個迂腐的典型。然而,精明人往往明察秋毫,不見輿薪,只見小節,不見大德。至堅者至純,正是這種刻板的自律,而且一生踐行,讓我們看到了趙善應的純樸和高尚,故當時的著名文學家尤袤在聽說趙善應的事蹟後,由衷讚歎他為“古君子也”。他去世後,時任宰相的陳俊卿親自為他題寫墓碑曰:“宋篤行趙公彥遠之墓。”以為表彰。

宋朝孝子,母親屬兔,終生不食兔肉,刺血和藥為父母治病

趙善應就是那個時代的道德楷模,放之今天更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