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顾雏军这次还能赢吗?

导读

就在今天一早,曾高呼“草民完全无罪”,告赢证监会的顾雏军再次引起了全民关注:他所涉及的虚报注册资本,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挪用资金的案子,正式被最高法第一巡回法庭大法庭再审。然而,这一次的顾雏军是否还能像上次一样,峰回路转杀个回马枪?

顾雏军这次还能赢吗?

从科研到资本

◆ ◆ ◆ ◆

一说起顾雏军这个名字,关注中国资本市场的人一定不会陌生。

从“顾氏制冷剂的发明者”到成立格林柯尔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成为香港创业板盈利状元与内地制冷业巨头。他的光辉事迹可谓一抓一大把。

不过纵观顾雏军的“简历”,也是让人感叹没有知识的生意人不是好的资本大鳄。

因为他在进军资本市场之前,是个不折不扣的“技术宅”。

本科学的是动力工程,研究生升了一档学起了热能工程,毕业后继续从事相关科研工作多年,不禁让人觉得他该是奔向诺贝尔才对,而不是改当资本主义。

但马克思的基本原理早就阐明了未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有点商业头脑的人,必然是要用知识创造财富,而不是费更多的纸写论文。

于是1988年9月,顾雏军发明了格林柯尔制冷剂。并带着研究成果下海,跑到了英国创业,成立了公司,将业务拓展至北美。

顾雏军这次还能赢吗?

当然了老话还讲,人不辞路,虎不辞山,出去闯荡这么多年,怎么也要回国的。

1995年,顾雏军开始把重心转移回国内,并成立格林柯尔中国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美元在天津建成亚洲最大非氟制冷剂生产基地。

到了2000年,顾雏军决定正式进入资本领域,在开曼群岛注册格林柯尔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然后登上香港创业板,一跃成为市场神话。

在之后的日子,几乎是以半年为一个频率的疯狂扩张。

2001年10月,顾雏军斥资5.6亿元收购时为中国冰箱产业四巨头之一的科龙;

2003年6月,顾雏军拥有全资股份的顺德格林柯尔成功入主上市公司美菱电器,成为其控股大股东;

2003年12月,顾雏军宣布出资4亿余元入主亚星客车;

2004年4月,收购襄轴股份29.84%的股份。

别说,这一系列的资本运作,让他获得了极高的地位和极大的荣誉。

但有时候玩的太大,肯定要被人盯上的,正所谓人红是非多。

顾雏军这次还能赢吗?

被质疑做局,沦为阶下囚

◆ ◆ ◆ ◆

当时有个男的叫郎咸平,他的工作是这样的:

“假如说是10个董事,有的在北京,有的在新疆,我们就派助理到这10个城市的工商局把资料调出来,再看它的股东、董事是谁。这个工作做了3个月。我们带了律师去,资料上都有各地工商局盖的公章。通过这种功夫,一个庞大的邪恶帝国浮出水面了,整个一场制造资金黑洞的前奏!”

于是,身为一个可以看透资本骗局的专家,怎能放过正在浪尖上大放光彩的顾雏军,大胆放话顾雏军在收购科龙、美菱等4家公司中使用了欺骗手段,并在“国退民进”过程中席卷国家财富。

正风光的顾雏军哪里忍得了这样的指责,就在香港以涉嫌诽谤罪起诉郎咸平。

从而引发了当年那场著名的“郎顾之争”,还引来了监管层关注。

顾雏军这次还能赢吗?

当时的阵仗之大,足以证明闹到了什么份上:湖北、江苏、安徽、广东四省证监局联合调查格林柯尔系的ST襄轴、亚星客车、美菱电器、科龙电器四家上市公司,由证监会稽查部门主导的20多人工作组正式进驻科龙调查有关格林柯尔涉嫌挪用科龙电器资金事件。

然后呢,顾雏军在北京首都机场被警方带走,不仅要坐几年牢,还要缴纳罚款680万元。

但别说,顾雏军还是做大事的人,耐着性子等到出狱,然后狠狠的反击。

高呼“草民完全无罪”

告赢证监会

◆ ◆ ◆ ◆

出狱之后的他,没过两天就搞起了大动作,直接召集了200名记者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

并且在发布会现场,头戴了一顶写着“草民完全无罪”的纸帽子为自己“喊冤”,并向在场媒体发放了长达27页的举报信和存储了多份判决书、辩护意见的光盘。

顾雏军这次还能赢吗?

为了拿回损失,他还申请公开2005年证监会对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启动立案调查程序的主席办公会议参会人员名单、会议表决内容、会议纪要、立案调查理由及立案调查结论等文件。同时,他还申请公开2004年12月1日证监会广东监管局向广东科龙出具《关于对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担保信息进行自查的通知》中第一项所涉“未结清保函,金融机构:广东发展银行第二营业部,金额:27691.47万美元”的保函出具时间、来源、内容、被担保人信息等。

因为顾雏军一直认为:“他们对科龙宣布立案调查,但又不让我在公告里公布立案理由,这引发了供应商和银行的恐慌,最终导致科龙的资金链断裂。”,所以他必须搞清事情原委。

但证监会发话了,这些文件可不是你想看就能看,这些都是属于不能公开的范畴。

可顾雏军可不这么想,竟然跑到法院提起诉讼,就是要公开信息。

令人惊讶的是,他居然胜利了,赢下了这场官司。

但目前来看,根据顾雏军提供的两份法院判决书,鉴于相关政府信息尚需调查、裁量,法院责令中国证监会自判决生效之日起,于法定期限内对顾雏军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予以重新答复。

顾雏军这次还能赢吗?

资深律师点评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看看顾雏军到底在做神马,这个事情现在是什么状况?

法律为什么复杂,其实因为一个案子有很多专业的知识,包括证据、法律、程序等等。所以法律是这些元素的一个综合体,而且是一个不断变化、双方对抗、时间很长的过程。没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多年执业经验,很难看懂双方的问题在哪里,而一个案件的关键往往是要拨开笼罩在案子上的层层迷雾,看到里面最关键的那个问题,然后分析谁赢谁输的概率,或者怎么去做才能赢。

这个案件是顾老先生出狱后要给自己平反,平反不是法律术语,在这个案件中,顾雏军的法律诉求是:拿回公司、拿回损失!

怎么才能拿回公司,拿回损失呢?我们得看他的公司是怎么被拿走的,损失是怎么造成的。我们无法从顾雏军的上述公开表述中获悉这个重要的信息。我们只知道他打了一个官司,告证监会披露相关公文信息等等。这个官司他打赢了,然后证监会要上诉,二审结果还值得期待。

但是顾雏军不要高兴得太早,广大群众也擦亮眼睛,因为我们专家觉得,从法律角度出发看,顾雏军赢得了信息披露的权利,也就是单纯的赢了程序上的一小步而已。但是他为了这一小步花了很多时间。这个胜利,并非是终局性的胜利。

顾雏军要回的不仅仅是名声,还有拿回公司、拿回损失,这就是条漫漫长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