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寒门双胞胎,一个北大一个上海交大,寒门真的难出贵子?

慈小姐


寒门本来就难出贵子,这个真的只是个案:

  • 哥哥倪庆明,今年高考语文104分,数学143分,英语137分,物理97分,化学100分,生物97人。总分:678分,通过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被上海交通大学工科试验班录取。

  • 弟弟倪坤明,语文115分,数学150分(满分),英语138分,物理97分,化学94分,生物97分,总分:691分,裸考被北京大学8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录取。

前段时间有个北京高考状元接受采访的视频很火:

实际上,寒门的孩子更多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

而真正有钱有权的上层社会孩子则多半是这样子的:

“学霸女神”金刻羽——

人家从小读英文版莎士比亚,而我们多半一本外文原著都没看过;人家小时候就读国外名校,我们很多人除了北大清华交大复旦不知道还有别的什么学校……

有一种中学,叫“超级中学”:

比如陕西,有五大超级中学,西工大附中、高新一中、铁一中、交大附中、陕师大附中。

考入北大清华的,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一所学校占陕西省全省的比例分别是39.6%和36.1%;而北大清华自主招生名额中,无所“超级中学”占比高达98.9%和97.3%!

你觉得陕西有多少寒门子弟能上这五所超级中学呢?!

可能会有极个别天赋异禀的,但大多数都是家庭条件还不错的,因为有些“择校费”可能就要十多万!


另外,就算毕业之后,同样的名校,不同家庭起点也大不相同啊。

有钱人家的孩子,很快就适应大学生活,开始为自己做规划,社团、保研、出国、项目、奖学金、实习……穷人家的孩子却多半还在花时间适应新的生活,融入新的群体……

更不用说各自家庭关系和人脉在就业和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了……


寒门学子即便是考入名校,离“贵子”也还远着呢!


永远不要拿刘强东这种个案来说事。


从大概率上来讲,寒门本就难出贵子!


冯起升


浙江绍兴柯桥中学今年高三毕业生中,有一对双胞胎高考取得好成绩,哥哥倪庆明考上上海交大工科试验班,弟弟倪坤明考上北大8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直博。

兄弟两是全班公认读书最刻苦的学生。妈妈是清洁工,爸爸是工人。能培养出这样两个孩子,真的很不容易。



哥哥倪庆明,今年高考语文104分,数学143分,英语137分,物理97分,化学100分,生物97人。总分:678分,通过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被上海交通大学工科试验班录取。

  弟弟倪坤明,语文115分,数学150分(满分),英语138分,物理97分,化学94分,生物97分,总分:691分,裸考被北京大学8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录取。



  倪家两兄弟的父母,10年前来到绍兴,两人都在精工集团上班。妈妈是清洁工,一个月赚1000多元,爸爸老倪是给钢结构钻孔的工人,一个月赚三四千元。他们家门口还放着一辆人力三轮车。平时下了班,老倪就上街蹬三轮贴补家用。老倪说,每天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这样才能赚钱供孩子读书。


  小倪的班主任宋老师,对这两个孩子也是赞不绝口,“这两个孩子,读书非常自觉。他们是全班公认的读书最刻苦的人,学校也非常关注他们成长。教育局免去了他们的学费,学校联系校友,有校友得知他们的家庭情况,赞助了他们高中的生活费,三年总共每人8000元。"

  今年暑假,双胞胎兄弟没有任何出游计划。弟弟找了一份家教,给一位初中生辅导。哥哥就在家看看书。接下来,两兄弟都准备学习大学的课程。他们很憧憬自己的大学生活。



懒人娱见


爸爸是钻孔工人,妈妈是清洁工

能培养出这样两个孩子,真的很不容易

昨天,柯桥中学副校长徐建明联系快报:我们学校今年毕业生中,有一对双生(双胞胎),家里很穷很穷,这对双胞胎兄弟今年高考都取得很好的成绩,哥哥考上上海交大,弟弟考上北大,他们的父母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妈妈是清洁工,爸爸是工人,能培养出这样两个孩子,真的很不容易。

记者胡信昌核实报道:双胞胎兄弟,哥哥叫倪庆明,弟弟叫倪坤明,都是今年的高考生。按老师提供的地址,昨天下午我们来到柯桥区华舍街道亭东村,这是一个典型的还未拆迁的绍兴城中村,小村周边是写字楼或新开发的高层小区,村中是各家造的楼房。

沿着弄堂七拐八拐,来到双胞胎小倪家。小倪的爸爸妈妈是江西籍的外来务工人员,一家人租了当地农民房的一个房间,大约30多平米,前后隔成两间,就是一个家。

环顾屋内,没有像样的家具,没有卫生间,墙角摆着8个热水瓶,每天小倪爸妈从附近灌来开水,用来烧饭喝水洗澡。家里唯一的电器是空调。这是房东看他们经济困难,特意装的。进门靠窗的地方,有一张两尺宽的小方桌,这是两兄弟平时学习的地方。房子每月租金600元。一家人在这里已经生活了3年。

“想早点工作,减轻爸妈负担”

小倪爸爸妈妈,看上去都老实巴交。爸爸穿着孩子学校里的文化衫。妈妈穿着工厂制服。看到记者上门,两口子一直笑眯眯的。

两位邻居大妈跑过来,得知平日不起眼的两个孩子,一个考上了北大,一个考上交大,两位大妈的表情都很吃惊,一位大妈说:“别人小孩子天天看电视,出去玩。这两兄弟就是很爱读书,一回家,就在看书,学习非常自觉。当爹妈的每天也是拼命挣钱,大人自己都舍不得花钱,给儿子买好菜,买牛奶。这样的孩子,做家长的真是累死累活也是甘心的……”

邻居一阵夸,小倪兄弟俩表情很羞涩。两兄弟长得非常像,个子都很清瘦。仔细看,兄弟俩脸部唯一明显的区别,是哥哥脸上有几颗痣。

哥哥倪庆明,今年高考语文104分,数学143分,英语137分,物理97分,化学100分,生物97人。总分:678分,通过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被上海交通大学工科试验班录取。

弟弟倪坤明,语文115分,数学150分(满分),英语138分,物理97分,化学94分,生物97分,总分:691分,裸考被北京大学8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录取。

提到这样的成绩,两兄弟都很腼腆,弟弟倪坤明稍微活跃一些,他说:“我们的成绩在班上不算什么的,我们所在的高三(1)班,是柯桥中学的尖子班,今年有10人考上北大清华、9人考上浙大、3人考上上海交大、4人考上中科大。”

弟弟倪坤明,即将要就读北京大学8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直博,他说:“我打算读到博士后从医,不打算出国,我们打算早点工作,爸爸妈妈太辛苦了。想早点工作,减轻他们的负担,让他们享福。”哥哥倪庆明,即将就读上海交大工科试验班,他打算毕业后成为一名工程师。

全班公认读书最刻苦的学生

倪家两兄弟的父母,10年前来到绍兴,两人都在精工集团上班。妈妈是清洁工,一个月赚1000多元,爸爸老倪是给钢结构钻孔的工人,一个月赚三四千元。他们家门口还放着一辆人力三轮车。平时下了班,老倪就上街蹬三轮贴补家用。老倪说,每天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这样才能赚钱供孩子读书。

老倪说:“小孩子读书的事,从小都不用我们担心,从小学开始,学习就很自觉,很要读书。”

小倪的妈妈回忆了一桩事情,“前几年,家里太苦,两兄弟没钱上幼儿园。小学三年级时,有一天老二跟我说了一句话‘我以后有了小孩,一定要让他接受高等教育。’我当时一听眼泪就下来了。”

“到了初中、高中,两个人读书,也不用大人担心,也不用补课。夜自修回来了,两兄弟也是你追我赶,在家里继续用功,都要学习到晚上12点钟。有时候我们都要提醒他们,可以休息了,怕他们学习太刻苦,影响身体。”妈妈说,兄弟俩平时都很节约,一个星期一人就用一百块钱,就吃饭,其他不花钱。

昨天,小倪的班主任宋老师,对这两个孩子也是赞不绝口,“这两个孩子,读书非常自觉。他们是全班公认的读书最刻苦的人,学校也非常关注他们成长。教育局免去了他们的学费,学校联系校友,有校友得知他们的家庭情况,赞助了他们高中的生活费,三年总共每人8000元。”

学费还没着落 学校会帮学生想想办法

利群阳光助学也会伸出援手

为什么学习会这么好?

说起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兄弟俩都挠了挠头,一下子答不上来。

哥哥倪庆明说:“我感觉,学习专注非常重要。另外,一段时间学习之后,总结分析非常重要。”

弟弟又跟一句,“爸爸妈妈这么辛苦供我们读书,我们想要好好学习回报他们。另外也是要为学校争光。”

今年暑假,双胞胎兄弟没有任何出游计划。弟弟找了一份家教,给一位初中生辅导。哥哥就在家看看书。接下来,两兄弟都准备学习大学的课程。他们很憧憬自己的大学生活。

说到大学的学费,兄弟两人有片刻沉默,弟弟倪坤明说,目前还在想办法筹钱。

爸爸老倪搓着手,憨厚地说:“很感谢学校对两个孩子的照顾。虽然是外地人,但学校没有丝毫瞧不起孩子,一直很关照他们。去年,兄弟俩一个参加了清华大学的夏令营,一个参加了在江西举办的数学竞赛,靠我们的能力根本没法让孩子参加,是学校在资助他们,我们厂里也一直在关照,有时候还会来慰问我们。”

昨天,柯桥中学的老师说,学校会帮学生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依靠校友帮助孩子。

昨天,利群阳光学子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看到了两个孩子的信息,当即表示,要帮助这两个孩子。首先是希望能找到好心人与他们结对,解决他们大学全部学费。如果孩子不愿意结对,利群阳光助学可以资助他们每人5000元,解决他们第一年的学费。


拿98K的河蟹老板


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作为一个农村出来的大学生,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寒门真的难出贵子

环境

古代的时候,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们想必都能知道。环境对一个人成长有很重要作用。

我来自偏远山区。小时候我常在想山那头是什么?当我离开了一个环境,去了县城念书的时候,发现我还处在山的中间。我时常在想?山那边是什么?

农村的孩子,父母没有念过书,学校的老师少的可怜,记得上初中的时候,教我们音乐的是一个老头。

农村的孩子没有好的学习环境。学校里的图书室是摆设,学校里的语音室是摆设,学校里的机房是摆设。回到家里,只有电视。没有网络,他们不可能在网上获取大量的姿势。

很多孩子。初中没有念完就出去打工了,他们过早的进入社会。没有技术,没有背景,没有能力,他们只能做着最简单的活。他们生活质量得不到好的改善。就浑浑噩噩的度过一天有一天。

考上清华了

我们农村只有一年,我听到一个女孩考上清华了。她考上清华,轰动了整个周边县城。她的妈妈是靠捡垃圾为生。

我想她真的不容易。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清华。她都是靠她自己,没有人能够帮助她。然而不幸的是,她被清华给劝退了。她离开了清华。

这些年我们这边就没有再听到有谁谁考上清华了。

做一个孝顺的人

我虽然没有考上清华,但是我要做一个感恩的人。 从小老师就教导我们,心怀感恩,感恩世界。这样我们的世界才能变得很美好。

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我们在学习方面不如别人,但是我们应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啊,父母养育我们,真的不容易。我们应该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趁着我们还年轻,我们的努力啊

我们要付出别人不能付出的,这样我们才能收获别人不能收获的东西。

世界这么大,我们应该心中存有理想,少年的时候周恩来曾经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我们作为祖国的花朵,我们的中国在便的强大的时候,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吗?这样我们才不愧对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好好地用爱,来回报我们祖国。

虽然我们没有考上清华,但是我们并没有放弃我们的梦想,中国梦,我们大家的梦

为了自己,我们须努力

为了父母,我们须努力

为了祖国,我们须努力


记一世盛开的花


难啊

我们当然希望寒门能出贵子

但事实是寒门难出贵子

我班里一个娃娃,物理学得好,去省城物理竞赛,奥赛。他爸爸不想出钱。

物理老师说他可以垫付考试的费用,家里出路费和住宿费就好了。

多少钱?来回路费70多,一晚上的住宿不到100块,吃饭是三顿饭,几十块吧。他爸爸推三阻四不想出。

老师说,他可以跟老师一起吃饭。最后,他爸还是不肯出这170多块,他失去了一次机会。

还是在我班里,有个娃娃,成绩不好,想走艺术这条路,于是去北京学习,一节课800多1000块。他爸告诉我,虽然感觉像是烧钱,但为了孩子,值得。不就是一套房子的钱吗?

以后呢?

高考是最后一次单靠你自己改变命运的时候。

这句话残酷,但绝对是真的。

寒门贵子,我们都是这样想的。

寒门贵子,我们现实中看到,越来越难!


漠北散人


所谓“寒门难出贵子”,其实是阶层的固化。


即使你出身寒门,只要你足够勤奋和努力,就有机会跨越阶层晋级,实现人生逆袭。


我有一个女性朋友晓雨,她是真正的出身寒门,生活在大山深处,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已故,母亲体弱多病,直到她11岁时,在亲戚的资助下才开始读一年级。


也许她知道读书机会来之不易,学习上非常努力刻苦,成绩优异。高中毕业前,她的学习费用都是亲戚、老师和学校资助。


高考以高分考上985的一所重点大学,县政府给了她一定的助学经费补助,在大学期间她勤工俭学,无需家里负担。


毕业后,她被外资企业招聘,工作勤奋努力,如今做到了部门主管的位置,在城市里购置了房子,将老母亲也从大山里接出来住。


她一路走来可以说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完整的逆袭了自己的人生。


题中的双胞胎兄弟家境贫寒,父亲是工人,母亲是清洁工。


但兄弟俩学习努力,是班上公认读书最刻苦的人,得到班主任的赞扬和学校的关注。同时教育局免去他们的学费,校友也为他们赞助高中三年的生活费。


命运总是不辜负勤奋和努力的人,兄弟俩一个考上北大,一个考取上海交大,他们为自己的美好前程开启了充分的条件。

我曾在《读者》中看过一篇首席米虫写的关于“寒门如何出贵子”的文章,就是说寒门虽然难出贵子,但总会有例外。


从人出身决定论出发,会发现它的本质是出身对心智的局限——看不到更广阔的世界,找不到更优选项,以及在面临选择时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因此,他提到“成为寒门贵子”的攻略,我觉得可供借鉴参考,结合自己的观点,整理如下:


1、寒门的孩子如努力学习,成绩优秀,会更容易得到社会爱心人士的赞助和教育部门给予相应的学费优惠减免等政策。


如上文中的晓雨和双胞胎兄弟就是由自身努力和优秀加上外力的帮助,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2、美国作家J.D.万斯的回忆录讲述美国社会“寒门再难出贵子”中说道:“社会流动不仅仅是钱的问题,穷人和中产阶层以及富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才是最致命的”。


所以勤奋努力工作,保持终身学习,提高自己的意识形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关注教育等很重要。

3、不要被“出身决定论打倒”、想想阿甘正传,智障儿也能把事情一件一件做成,何况智力高于平均线的你?


4、渴望成功,这种渴望应超越对未知的恐惧,超越对要拉下颜面的担心。


5、珍视教育、婚姻、工作、进修等机会,它们能改变你现有的生活。


6、总是交出超出越期的答卷,这样机会来临时,你才能有机会获得。


7、提前做好保障,这样意外来临时,你不至于被打入深渊。


简而言之,我们要主动去寻找更广阔的世界,去认识更优选项,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做出正确选择,获得更好的结果。

美国作家查理芒格曾说:“有一个相关的道理非常重要,那就是你们必须坚持终身学习……,我不断地看到有些人在生活中越过越好,他们不是最聪明的,甚至不是最勤奋的,但他们是学习机器,他们每天夜里睡觉时都比那天早晨聪明一点点。”


而中国有句成语:“天道酬勤",昭示勤奋逆转人身的真谛。


出身寒门的你努力和勤奋了吗?


幸生


两年前,在深圳大南山爬山的人,经常看到一个留着特长发的老头,上山下山又上山,一大早上要连续爬两三趟大南山。有一次,我问他,南方天这么热,为什么还留这么长的长发?他告诉我,他过去不但留长发,还留大胡子。他是东北长春的下岗工人,他下岗后,两个孩子要读书,他靠在街边修自行车养家。这头发、长胡子就是他的招牌。他的儿女也争气,一个北大的硕士,一个哈工大的博士。一个在北京成家,一个在深圳落户。这两年他深圳的孩子又换了大房子,搬家了。他很少爬大南山了。他告诉我,他现在每天跑小南山。

又,爬山是很废鞋的。登山鞋常坏,我就到南山区的城中区修鞋摊去修鞋。有一次,去修鞋。发现原来修鞋的老者不见了。换了新的师傅。我问原先的老师傅呢?新师傅说,他不干了,他的孩子早就不让他干。他回家享福去了。他靠修鞋供孩子读书。孩子能读书,挺有出息的。一个月都能挣两三万。…

在深圳这种例子不少。就不啰嗦了。

中国有句老话,人穷志不穷。

儿童读物《三字经》中,有许多激励人读书上进的警句和典故。


大蝎子用户5950467594


考上交大和北大的双胞胎兄弟,还为学费发愁?寒门再难出贵子。

浙江绍兴柯桥中学今年高三毕业生中,就有一对双胞胎兄弟高考取得好成绩,老大倪庆明考上了上海交大工科试验班,而弟弟倪坤明考上北大8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直博。


在校期间这兄弟两是全班公认读书最刻苦的学生,考取这样的好成绩似乎也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平时兄弟刻苦学习,高考成功,而面临学费难的问题。


可他们父母10年前从江西老家来到绍兴,都是基层劳动者,妈妈是清洁工,爸爸是工人。兄弟两的学费对父母










对于这种励志的新闻,网友们怎么看呢?



兄弟两个人能考上名校,基本上学费没什么太大问题,且不像网友说的那样,学校社会等奖励,至少助学贷款应该可以的。


现在拿来炒作的着实不少,且不说是不是真实情况,也有解决办法。新闻媒体的宣传只是传达这样一件事情,客观公正打个大大的问号。


网友的言论不过一家之言,不代表什么,却能反应大家对考上名校而无学费这件事情不敢相信。


你们信吗?


FL锋利娱乐


和我很像,我爸妈都是农民,我和我哥也是双胞胎,虽然没他们考的好,但也都上了600多分,现在我在国内最好的研究所读博士。虽然寒门上升的空间逐渐被压缩,但毕竟还是能挤上去几个的。所以永远不要放弃!看着两个优秀的孩子的刻苦学习和简单的生活,很受启发和感动,为他们的父母感到高兴,为他们自豪,为他们点赞。你要在江苏盐城,这样的家庭条件估计考不上,不是这两个孩子不努力,而是他们没有钱去交补课费,好多老师在课上不讲重点,让学生交钱到自己的补习班,然后才能讲重点。有盐城的学生家长吗?



你们支持一下看我有没有瞎说! 为为浙江人的宽大胸怀而点赞,为浙江教师的无私奉献而点赞,希往兄弟两成材了别忘了他们,我身为河南人也为你俩的高分而欣慰,做为考生的家长送你俩一句话,孩子们辛苦了。这种档次的学校,不论孩子家境如何,都不会让他们念不下去的,学校里都有各种奖助学机制,不会让一人掉队。只愿他们能始终如一,学业有成。

一家人都有难以想象的吃苦精神,家境虽然贫寒,但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阳光,他们的未来是幸福的这孩子是爹妈的骄傲!我看到报道,我也流泪了,孩子们加油,好好苦力努力我也不想报告昂帮帮你!恶意地址呢?希望他们继续努力改变自己的现状!难出贵子,大学前的教育就能看出来!后面你会发现在同一所大学里你的同学几乎是有才有艺,关键学习能力也不差,继续加油活出精彩! 不仅寒门出孝子、而且自古寒门也出啦很多才子,且报孝祖国!祝二位同胞胎兄弟学业有成,报孝祖国!寒门学子,没有优越感,也不会高昂着头,他手中的笔就是改变命运的刀枪。他们通常没有手机、电脑,甚至连一件华丽的衣服都没有,他们有的是信心决心和毅力。我也是一对双胞胎儿子的父亲,俩儿子今年参加了中考其中一个考上了金华一中,一个考上了汤溪中学,都是省级重点。看到孩子有出息,做父母的就是工作再累也甘心。为同是双胞胎的父母感到高兴与自豪。


公职考试一点通


确实很难。

我舅姥爷本来有两个儿子了,就做了结扎手术,以前的结扎手术技术可能不到位,过了十年左右吧,接连又生了四个,两个女儿两个儿子,但他家家庭条件不好,这么多小孩也很难养。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刚好县城里有一体面的人家没有小孩,就想收养一个,于是把老六送去了。舅姥爷是想着这样就有一个孩子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可是那对夫妻不会照顾小孩,晚上让襁褓中的婴儿自己睡,那小孩被冻死了。

舅姥爷家的两个大儿子都很普通,上完初中就回家务农,娶妻生子。大儿子的孩子都在上小学了,舅姥爷的小儿子还在上初中。后来的三个孩子都只相差一岁,所以也就慢慢的互相照顾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以前去他家,就觉得这日子真的不好过,家徒四壁,锅里还有黄灿灿的玉米面,很多其他人家都是大白米饭了。没办法,那会儿还没有九年义务教育,三个孩子的教育成本就很高。

后来高中他们大一点了,就和舅奶奶种了很多菜,还有很多水果,等到周末就背到集市上去卖,以此赚来几个人的学费。舅姥爷也只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赚不了什么大钱。有一次奶奶带着我去他家,刚好看到舅奶奶坐在大门口哭,问了才知道周末孩子们都回来拿生活费,但家里却没有钱给他们。三个孩子也站在一边,泣不成声。奶奶好心,明里暗里给了他们家很多。



而三个孩子学习都很好,谁也不能放弃这样的机会,舅姥爷只好硬挺着腰杆撑住这个家,后来三人陆陆续续上了大学,好像是可以贷款读书了,减轻了不少负担。他们也边读书边做兼职。但我们也要知道,那会儿在农村地区,一个家庭出了一个大学生,那可能就是全村的骄傲了,而舅姥爷家连续三年出了三个大学生,真真是很厉害的了。

我的只言片语说不了他们当时有多艰苦,寒门真的难出贵子,当年的几年学业,差点压垮了很多个农村家庭。现在的农村依旧有这样的情况,虽然好了很多,但出了大学生的家庭,大人们一定觉得倍有面儿。



之前看到网上一个高考生说了,城市里的孩子高考要比农村的孩子容易得多,他们的父母有很好的工作,可以辅导他们的功课,有空还能上补习班,学习很多特长爱好,还能享受到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理念。而农村或者偏远地区的孩子,大多只能靠死读书,即使上了大学,很多也会被那些满身特长的同学给比下去。


那个高考生的大概意思就是这样,其实从侧面来看,他的话就透露着他所受过的教育,他所在环境对他的熏陶有多重要。换做旁人可能只会抱怨高中有多辛苦,或者鄙视那些来自偏远地区的同学。

话毕,你还觉得寒门容易出贵子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