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西宁人为啥把愤怒生气了叫做“喉下了”?你和朋友“喉”过没?

西宁人为啥把愤怒生气了叫做“喉下了”?你和朋友“喉”过没?

西宁人有句俗语,叫做“耍了嫑báo喉,喉了嫑báo耍”,意思是几个熟悉的朋友,在一起开玩笑,要宽容大度一些,被人玩笑大不了嘿嘿一笑自嘲一下,最好不要较真,轻易的发火,因为都是熟人,那样会让你显得小家子气。西宁方言把人生气的样子,叫做“喉”,生气了就是“喉下了”。

西宁人为啥把愤怒生气了叫做“喉下了”?你和朋友“喉”过没?

举个栗子:

“张龙一听李二旦打了自己的阿妈,一下子就喉下了,要寻张龙打架。”

“庄子上的尕娃们一个劲子惹那个要馍馍(叫花子),要馍馍喉下了

“姑舅这么的玩笑在不开了啊,在说我实话喉下俩

西宁人为啥把愤怒生气了叫做“喉下了”?你和朋友“喉”过没?

西宁方言里的“喉”,其实是随着历史发展简化的结果,喉在古代叫做“喉急”(注意口字旁),不是急性子的意思,而是生气而愤怒的样子,如:

《水游》二十一:“唐牛儿道:‘我喉急了,要寻孤老,一地里不见他。’”

《醒世恒言》四:“倘有不达时务的,捉空摘了一花一蕊,那老儿便要面红颈赤,大发喉急。”

西宁人为啥把愤怒生气了叫做“喉下了”?你和朋友“喉”过没?

不好意思,配错图了

由此可见,再生僻的方言,也有历史渊源,不是平白无故就出现的,青海自古交通不便,与内地的文化沟通比较困难,语言的更替速度自然也慢,一直保留古代发音和意思,也不是不可能。(原创不易,如果您喜欢,顺手关注点赞下呗)

一般什么情况下你会“喉下”? (单选)
0人
0%
玩笑太过
0人
0%
侮辱到家人
0人
0%
伤到自尊
<button>投票/<button>

姨?都看到结尾了,您在不点个赞,小编实话“喉下俩”,哈哈哈哈......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