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元末明初军队里就已经普遍使用火器作为武器,可是直到清朝末期军队仍然以弓箭为主呢?

小小芝蔴


这个说法是完全错误的。清朝末期,清军的火器很普及,几乎没有几个人会用弓箭了。

清朝后期战争中总是吃亏恰恰是因为对火器的过度依赖。清军褪化最严重的根本不是火器,而是弓马骑射的肉搏战能力。



很多人认为清朝不重视火器的发展,手持刀枪剑戟,骑马射箭去对抗西洋人的火器,一败涂地,导致战败。

甚至还有人认为清朝是害怕火器技术发展使满人的骑射优势受到威胁,有意抑制火器的发展,使中国的火器技术逐步落后于西方,最终导致了战争的失败。

这是以讹传讹的说法。当然,也可能是受影视作品的影响。

但这确实不是事实。

现在就是这种风气,如果不从各方面贬低清朝,就肯定被骂为是满遗。哪怕是毫无根据的胡编乱造,也要政治上保持正确,显得自己很大汉族主义。

这种盲目的狂妄自大倒是很符合晚清精神的。



实际上,清朝对火器是相当痴迷的。弓马骑射,刀剑肉搏才是满族人荒废最快的项目。

清军在鸦片战争时期是世界上火器作战思想最严重的国家,几乎丧失了肉搏战能力,打仗全靠火器对射。

如果鸦片战争时,清军是以刀马骑射为主,英国人早就完蛋了。

早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代,后金就对火器发展使用有着令人吃惊的浓厚兴趣,远远超过了明朝。

那还是个肉搏时代,后金军的肉搏战能力几乎是天下无敌。但他们仍然疯狂地热爱火器。



明朝在正德年间就很了解了西洋火铳的厉害,但引进、仿制和使用火器的兴趣并不高,无论佛郎机还是红夷大炮,引进过程都很漫长。

万历35年,明朝有大臣提议引进红夷大炮,却遭到众多的反对,提议无果。后金大军大举入关劫掠,又在萨尔浒大战取胜,明朝仍不愿意购买红夷大炮。

天启三年,明朝才同意买红夷大炮。葡萄牙人把红夷大炮拉到北京演示,大明朝廷发生争议,“洋铳若能护国,吾辈成何”。红夷大炮被拉回广州,扔进库房里。

天启5年,关外战况危急,明朝才把红夷大炮送到了关外战场。在天启6年的宁远大战中发挥了大作用,从此明朝开始大量购买并仿制红夷大炮。

明军对火炮一直是不熟悉,掌握的兵将很少,发挥威力很有限。崇祯4年,明军中唯一一支接受过葡萄牙人训练,能比较正确使用红夷大炮的军队在孔有德的率领下发生了叛乱,跑到清军那边去了。

从1607年提出购买,1624年开始购买,1623年买到,1626年首次使用,整整20年的时间,明朝才接受了红夷大炮。

清军对火炮的反应比较快。天命5年,清军攻打沈阳时还没有火器,同年攻打辽阳时就使用了缴获的明军大炮。天命7年,清军开始自制火炮。

辽阳之战以后,明军就丧失了火炮的优势,明军能造的所有类型火器,清军就已经全部可以掌握和自制了。



天命11年,清军首次遭遇到明军红夷大炮的打击。

天聪元年,皇太极再打宁远,又被击败,明军的红夷大炮又发挥了巨大作用。

天聪4年,清朝从退潮的海滩上发现一门红夷大炮。皇太极大喜,张榜悬赏仿制。汉军旗王天相把以前用于制作小铜器的失蜡法转用于红衣大炮的制造,通过对火炮不同位置的退火处理,制出了第一门钢炮,性能十分优越,被命名为“天佑助威大将军”。

清军开始大量制造“天佑助威大将军”,当年就制作了40门“天佑助威大将军”,炮架高低角可调,转向方便,还配有瞄准装置。

皇太极设立重军,将擅长操炮的汉军士兵集中训练,编成了乌真超哈,形成了专业的炮兵部队。

当年8月,“天佑助威大将军”上了战场,一举夺取了有红夷大炮的明军驻守的大陵河。

清军对火器的掌握和改良神速,1630年意外获得1门红夷大炮,1631年生产出了改进型钢铸“天佑助威大将军”,1643年生产出了复合炮身的“神威大将军”。



清军入关后,拥有当时最强大的“神威大将军”炮,结合无敌的肉搏战能力,势不可挡。

顺治时期,剿李自成,灭南明,火炮技术继续发展,军中火炮装备数量有增无减。

康熙初期,天下太平,火炮制造速度放缓。三藩叛乱,战事又起,火炮生产数量再度大增。康熙平三藩,平噶尔丹,并西藏,并青海需要轻炮,而驱逐沙俄,灭郑氏则是需要重炮,因此,火炮的种类迅速增多。制出了“武成永固大将军”重炮,轻炮则五花八门,种类繁多。

康熙以后,战事渐少,重型炮的需求减少,轻炮的研发和生产兴盛起来。

康熙后期相对稳定,清军久无战事,训练荒废,贪图享乐,士兵不愿训练比较辛苦的弓马骑射,刀枪肉搏,都希望装备训练简单轻松的火铳,从这时起,火器的装备率越来越高,而弓马骑射则逐步荒废,过渡到了主要用火器作战时代,大量的鸟枪与轻炮取代了弓箭和长矛。

雍正时期,雍正皇帝看到当时的八旗军越来越火器化,但火器的性能却并未达到不需要肉搏战的地步,专门下旨指示八旗军“以满州夙重骑射,不可专习鸟枪而废弓矢,有马上枪箭熟习者,勉以优等”,重新强调骑射作战的重要性。




但雍正皇帝的旨意并未得到遵守,除了驻京八旗与畿辅驻防八旗勉强保留了弓马骑射训练外,各地驻防八旗都成了鸟枪小炮队。

乾隆时期,不但八旗军,就是绿营军也开始全面火器化。

嘉庆时期,清军基本上丧失了肉搏战能力。

重炮也很少制造,需求又小,清军队就直接在澳门或广州购买西洋重炮。

清朝中后期重炮的制造逐渐停顿,而轻炮制造却发展迅猛。几百斤的神威将军炮,冲天炮,九节十成铜炮,铁心铜炮,得胜铜炮,发熕铁炮,子母炮,严威炮,奇炮,龙炮,行宫信炮,抬炮,回炮,迅武大神炮,宣武大神炮,绥武大神炮,耀武大神炮,成武大神炮,常胜威远炮,御制金龙炮,御制制胜将军铜炮,御制威远将军炮,浑铜炮,劈山炮......等等纷纷问世,还出现了后膛多管铳炮的设计。子母炮,奇炮均是后膛炮,这些轻型火炮携带运输都比较方便,训练轻松,受到八旗军与绿营军欢迎。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时,清军的火器装备率已经超过70%,几乎就没有多少冷兵器了,而且几乎没有部队进行过肉搏战训练,刀剑只能佩饰和装门面,作战基本全是靠铳炮。

那么,重炮的缺少是清军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吗?也不是。

当时,由于数代积累和外购,清军中千斤以上重炮的数量相当庞大。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军居然有5000多门火炮参战,而且相当多的火炮与英军相比,并不落后。

鸦片战争时,清军重炮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以前铸造的旧炮,包括早期制造的各种红衣大炮以及后来粗制滥造的泥模炮。

②外购的重炮,这些都是海岸炮台重炮,其中有些是巨炮。

③是仿制的夷炮,除了直接购买以外,清朝也进行了仿制。

④紧急研制生产出来的新火炮。



清军早期制作的“天佑助威大将军”,“神威大将军”“武成永固大将军”,在射程与精度方面与英军重炮几乎相当,制造工艺也并不落后,英军早期镗床加工出来的火炮对清军这些旧炮并没多大优势。

当时火炮的制作工艺,英军领先的只用了镗床加工内膛这一项,并且多用铜制炮,但当时机床与测量手段都还原始,并不能加工出标准化尺寸的火炮,所以也不可能有什么超级性能。

道光二十一年,裕谦奏:“英逆所恃惟船与炮……至于数千斤之大炮,夷船虽能任载,而只可施于深水外洋,不能施于近岸之内洋。盖内洋水浅,近岸又必有明沙暗礁为之拦护,若放此数千斤之大炮,船必倒退,一经搁浅,船底着实,立刻震裂。故在内洋施放,亦止一二千斤及数百斤之炮,不过口门窄而后身宽,多受火药,且施放灵熟,较官炮略远,亦止及数里之内,实无远及十余里之事。”

清朝建造虎门炮台,购买了200门重型夷炮用于部署炮台。



清朝在鸦片战争前后所购重型夷炮,最大射程在4里之内,有效射程2到3里,发射68磅炮弹的巨炮最大射程是7里左右,当时的西方火炮水平实际也不过如此。

那些所谓明朝时期仿冒的红夷大炮射程有10里则纯属胡吹乱扯。

1843年英参战军官宾汉出版的《英军在华作战记》中记载:“旧炮台上架着12门大炮,其中4门乃是两年以前从澳门当局买来的葡式的,可放68磅炮弹的黄铜炮。其余的是中国式的,其中有大量的金属成分,口径很大。”

“我们看到有10门游击炮队所用的大炮,这些都是安装在手推车上。这种炮车颇似花园里用的大推车,前面有贮藏炮弹的匣子,把手之间有一个抽屉,里面装着火药和铲火药的小铲子。我们除了看到各种口径的铁炮之外,还发现了一些全新的12磅弹铜炮,这些炮是按照放在旁边的嵌有王冠的G·R·1826型大炮仿造的,式样完全相同,惟一的区别就是中国字代替了王冠。”

开战后,清朝还研制成功了熟铁炮,是真正的锻造钢炮,“坚钢光滑无比……炮愈轻,工愈精,力愈大。铁经百炼,永无铸造之炸裂。施用灵活,尤胜巨炮之笨重。”




1841年,清朝又发明了铁模炮,而这一技术欧洲要30年以后才掌握,制作铁模炮的《铸炮铁模图说》,1842年被印发沿海各省参用。

“至去冬以来,浙江铸炮,益工益巧,光滑灵动,不下西洋。”

道光二十一年,江西巡抚钱宝琛奏:“奉两广总督饬令赶造土模三十具,现已遵式陆续先铸成三千斤铜炮二十尊,一体打磨光滑,造齐炮架。会同营员将炮运至空阔处所,于相距里许竖立两层皮靶,连日演试。每炮一位,用火药一百二十两加铅子一百八十两,响声俱属洪亮,其子透过皮靶仍行三里有余,堪以摧坚致远。”

僧格林沁奏:“赴海口炮台,演放炮位……当选得长两丈余废船一只呈验。奴才等随令于海河距炮台六七里外上流安放,装载柴草,当将炮座对准船只,逐加演试。其过火出炮均及灵捷,远可抵船,甚或过之。”



《海国图志》:“世俗传闻之说,谓大炮响若霹雳,声震三百里,弹子可击三四十里,一遭轰击,山崩地裂,屋宇被击,坍塌平地,此皆未经演试之谈。殊不知炮响大小一样,极大者声震五十里,大小炮皆发里许……所以夷人交锋,如在一里之内,不甚开炮。必在相距五六十丈及八十丈之内,彼始开炮,十可中七八也。若至一里之远,弹子多坠,无力难准,虽可加高相补,究是无力。”

“用炮远近疑释”条中又云:“向闻大炮击远二三十里,姑之不信,意者或有十里,其弹子弯者不计,直者想有六七里可用。”

《海国图志》:“凡中西大小炮位,自五百斤至五千斤止。每百斤用营制火药四两,而炮弹用薄棉先裹,外加红布包缝周密……如夷炮四千斤,乃四千磅,实重三千斤,用药七斤八两。中有身短而口大者,则加用十分子二亦无妨。惟演放时听声用药,临演之际,预用红布袋,每包二斤或三斤,可以写明,用时送入炮腹逐包椿实,用引门锥,用力插看,以实为度。”

《英军在华作战记》对虎门炮战中的朝廷军队火炮的描述:“我军发现这些炮台中的许多大炮都装有瞄准器,瞄准器是笔直的金属片,钻着三个孔眼,用以射不同的距离。炮口装药的填塞料也完全是模仿我们的而造的。”

《英军在华作战记》描述:“他们的铁链锁弹特别优良,乃是一个空球,切成两半,用药18寸的锁链盘在中空部分,使半球相连紧,因此当半球栓紧在一起,以便装进去时,就像一个炮弹一样。”



道光二十二年,靖逆将军弈山奏曰:“又将空心炮子,分作两半,炼成熟铁,中系铁链,约长尺许,用时将铁链收入空心,仍旧折合,无异寻常炮子。一经轰击出口,则两半飞舞,形如蝴蝶,击中夷船桅索,即行钩挂焚烧,名为蝴蝶炮子。”

“查夷人所用大炮子多用空心,亦有空心者,今仿照制。造,庶几模大质轻,可期攻坚致远。”

英军打败清军,实际上并非依赖先进火器,恰恰是靠原始的肉搏战。

当时的火器技术,根本无法阻止对方的肉搏冲击,火枪准头不好,发射速度不快,在敌人步兵冲到跟前时,实际上就打不死几个人。当时欧洲的军队无不苦练肉搏战,方阵步兵刺刀冲锋才是最终的决胜手段。



清军由于过份依赖火器,完全放弃了肉搏战,在嘉庆后期就根本就没进行过肉搏训练,清军的鸟枪上也并没有配备刺刀。

当高大强壮的英国士兵端着洋枪刺刀,列阵冲来,清军魂飞魄散,立即丢下大炮四散逃奔了。

发现清军这个弱点,英军就屡屡采取这种进攻方式。只要一发起白刃冲锋,清朝士兵就崩溃了。

英军攻下的一系列要塞炮台,实际上,基本都是靠白刃战夺取的,定海也是英军靠白刃突击拿下来的,英军只战死2人,伤27人。

英军所向披靡,截断了清朝的大运河航道,迫使清朝求和谈判。



清军完全放弃肉搏,过度依赖火器,并未增强朝廷军队的战斗力,在世界军队大规模使用后膛装填线膛连珠枪之前,清军的战斗力实际上是更差了。


馋嘴肥猫铲史官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满清的火器其实并不少,在绿营等很多部队,火器装备接近一半。

满清的问题不是火器少,而是火器质量差。

第一,火药质量差。

萨沙看满清八旗精锐卫士回忆,说他们火药很烂。

火药的配方不合理,很容易受潮。

这种火药作为发射药,三枪中至少1枪打不响。

这种水平,还能打仗吗?

究其根本,英国配制了硝、硫、炭的比率为75%、10%、15%的枪用发射火药。鸦片战争中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采用的火药配方是硝80%、硫10%、炭10%,硝含量过高,容易吸潮,不宜久藏。

至于炮用火药,差别更是巨大。英国炮用火药配比率为78%、8%、14%,非常严格。

英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劳师远征,本来极端缺乏火药。但英国人缴获到清军火药,直接丢弃到海里面,因为太劣质不能用。

火药的创始国,被洋鬼子赶超的一塌糊涂。

第二,火枪太烂

原则上,满清的火枪和明末火枪没有什么区别。

所有的火枪,都是火绳滑膛枪。

射速慢,精度差,为了提高精度还人为增加长度,导致枪非常笨重。

这种枪射速也奇慢,高手不过几分钟发射一枪。

这种火枪基本只有几十米的精确射程,再远就不可能打中了。

话说回来,洋人的火枪也不算是很先进。英军使用的都是燧发枪,前膛装弹。

不过火枪的射程、精度,射速还是远超过清军火枪的。

第三,火炮天差地远

第一次鸦片战争,满清真正和英国佬存在代差的,就是火炮。

因为火炮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火枪那么简单。

而英国以自己的技术优势,建造出无论射程、威力、精度、射速、重量甚至可靠性都大大占优的火炮。

英国的军舰就数量上远远不如满清,但炮战根本就不是对手,给人灭的很惨。

大家玩过海战游戏的都知道,火炮有代差,海战基本就没法打,完全是单方面虐杀。

所以整个战争中,英军牢牢掌握制海权,也就掌握了战争主动权。

第四,训练差距大

英军多是参加过实战的部队,训练非常好。

英军火枪射击非常稳定,即便少数满清骑兵冲到面前也是沉着射击。这都是平时严格训练,战斗经验又丰富,才有这种结果。

英军的火枪是有刺刀的,而英军甚至敢于主动和拿着冷兵器的满清士兵肉搏。

相反,满清的士兵训练很烂。八旗兵听到洋枪大炮声音,就跑的没影子。

绿营士兵薪水微薄,抚恤金非常少,他们也不愿意去拼命。加上平时绿营几乎沦落为军官的奴仆,就不操练。用火枪射击,10发往往只有一二发上靶。

一见到洋人,还没作战,很多绿营兵就跑了一半,剩下的往往也就是胡乱放几枪应付一下,随后也跑了。

真正不敢随便跑的是当官的,因为当时满清法律严格,规定当官的逃走就要斩首。

其实说白了,满清军队毁于腐败,而不单单是武器。

因为就算一战二战时代,一些拿着土制武器的民兵,仍然能把全副武装的军队打的满地找牙。

你就算给满清士兵配备和洋鬼子同样的武器,他们就能赢?

甲午战争就是最好的例子!


萨沙


中国的火器发展历史在清朝中期之前一直都是处在世界的前列,但是经过“康乾盛世”后就以泱泱大国自居,随后就被世界其他国家超越了,随后中国就被列强侵略瓜分了。不知道有谁看过《火烧圆明园》义军敲锣打鼓希望神明保佑自己刀枪不入,就这样一个冲锋就被外国列强一排排火枪队撂倒了,看着是让人多么心疼。


宋元时期我国的火器发展进入了第一次小高潮,宋朝时期的火器基本就是靠弓、弩等冷兵器向外发射炸药造成杀伤力,到了元朝就发明了火铳,而且在元末时期火炮在战争中的地位也凸显了出来。

在明朝时期火器的发展进入了最巅峰的时期,火枪、火炮、火箭等等各种火器通通问世,明朝是当时世界上火器装备部队密度最高的国家,而且火器的质量也是最优秀的。例如抗倭名将戚继光就对火器情有独钟,明穆宗隆庆时期(1567-1572)他在蓟镇编制的火器部队大量装备鸟枪、弗朗机、虎蹲炮、火箭等,而装备这些新式武器的人数占了总编制的一半,他们既可以和冷兵器协同作战也可以作为特种部队单独行动。





到了清朝为什么就没有太大的进展了呢?这主要是没有太多的内在需求。

明朝之所以火器发展迅速得益于外在的不安定因素太多,因此逼得明朝不得不大力发展火器应对外在威胁。而到了清朝前期也对火器的制造非常重视,尤其是红衣大炮的制造技术也是首屈一指,因为他们在进关的时候吃了不少明朝火炮的亏。但是在中后期国家稳定,经济繁荣,周边国家都来朝拜,这种繁荣盛世让统治者麻痹了,所以火器的发展就不被重视。



更为可惜的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火器天才戴梓在当时就发明了“连珠铳”一次可以连续发射28枚铅弹,这比欧洲的机枪早了200多年,他还发明了威远将军炮类似于现在的榴弹炮,射程远,效率快,伤害高,但是就这样一个天才被康熙皇帝发配充军了,至此清朝的火器发展进入了停滞。在1757年清朝更是宣布禁止洋人带火器进入中国,就这样和外国人交流的机会都没了。

直到鸦片战争时期清朝用的还是老式的火枪和火炮,太平天国运动后清朝又开始引进外来技术大量制造火器,到洋务运动时进入了高峰期,清朝在此期间成立了大量的火器制造厂,如安庆内军械所,湖北枪炮厂,天津机器制造局等等,但是因为落后了太多年此时行动为时晚矣。


钟二


这个说法是有待商榷的,明末时在宁远大战中无论是红衣大炮,还是三眼神铳都给清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所以发展火器几乎成了清政府的一项国策。

而在康雍乾,清军使用火枪的记录比比皆是,隆嘉庆年间白莲教变乱和道光年间的鸦片战争,清军并非还在用最原始的方法进行战争。

但是,中国战败了,这个原因并非是没有使用火器的缘故。首先说应该说军备废弛,战术落后,火器老旧,没有及时更新换代才是重要的原因。

而且当时清军的士气极其低落,战斗力十分羸弱,敢于硬碰硬的清军实在是少之又少。

还有,英国其实也是一支试探性的攻击,根本没有想这么快的扩大战果。从广州一路打也没有占到便宜,没想到渤海是当时清军的软肋,登陆几乎就是平地一般。

所以,后来清政府花费巨资创建北洋海军,还有密集的威海卫炮台的原因也正与此。



大胡子说史


这个问题无脑的可以,类似的我在悟空问答上已经见过不止一次了。

这是反应京旗火器战术的《大阅图》,图中清军火器阵型“九进十连环”


阵,说白了就是排队枪毙,轮换射击。在绵延两公里的战线上,清军在中央布置了5000多杆火枪和一百多门火炮,根据清军每枪/炮备弹300多枚弹丸的惯例,敌人要承受几十万发弹丸密集的火力打击,堪称当时东亚火力最强的火器阵线。

而且,九进十连环阵还在阵中布置了大量的长矛手和刀盾手负责保护火枪手,并在左右两翼布置了大量的骑兵用于追击、包抄敌军。实际上九进十连环阵不仅京旗操演,雍正、乾隆都多次要求各地绿营演练九进十连环阵。

实际上不仅仅是九进十连环阵,各地都根据本地的地理特点和作战对象创制出适合本地的火器战术。比如说广西结合本地创制出《桂林阵法》,就获得过朝廷的表彰。而且清军还创制了马上射击法,这使得骑兵除了背着弓箭以外还要再背一杆火枪,从乾隆年间郎世宁为蒙古勇士阿玉锡画的《阿玉锡持矛荡寇图》可见一斑。
图画反应的应该是阿玉锡冲锋时候的场景,可见阿玉锡手持长矛,背着弓箭和火枪,马刀在哪放着图上看不出来。而且据称晚清湘军名将塔齐布作战也是背着弓箭和火枪手持长矛作战。


雍正年间定的军队兵种编制是这样的
而实际上却是这样的,步兵几乎是人手一杆火枪,但是考虑到清军骑兵背着火枪作战,那么可以确定的是清军几乎是全火器作战。

而且清朝没入关的时候就非常重视火器,努尔哈齐起兵后虽然没有独立的炮兵部队,但是缴获的火器却被分发给精锐的摆牙喇兵使用。皇太极更是重视火器,在铸造红衣大炮成功后将炮兵部队独立了出来。








这些都是清代火器的图片,尤其是武成永固大将军炮至今依然有多门保存,并作为博物馆展品供游客参观。


这是鸦片战争时期清军装备的西洋火炮,被英军缴获的,可以看出保养的挺好。

更何况根据洋人的记录,清军可以在火器对射的时候承受30%的伤亡而不崩溃,但是一进入肉搏战,清军却无法取得优势最终被洋人击溃。其实也很好理解,相比于需要长时间艰苦练习骑射格斗,火枪训练更加方便快捷,更何况在鸦片战争以前,清军在同各路敌军肉搏以前往往是长时间的火力准备,然后才是步骑兵冲锋。对于已经被火器轰塌心理防线的敌军来说,已经士气全无,肉搏战清军自然会轻松取胜。只不过进入19世纪40年代以后,中国遇上了等级更高的敌人,毕竟在火器没有太多代差的情况下,洋人在训练、后勤、士气等方面更具有优势,尤其是肉搏战训练,更是要强于清军许多。

至于清朝皇帝们多次强调“骑射为满洲之本”,实际上还是因为八旗子弟在入关后沾染汉族知识分子风气,不再像以前那样淳朴,甚至偏废武艺,变得“文艺范”。比如说旗人有吃包饭这一传统,吃包饭其实很简单,就是用白菜叶包米饭,为的是纪念当初努尔哈齐带领旗人艰苦创业的艰难时期,但是入关后吃包饭这个强调“不忘本”的活动被旗人玩出了很多花样,除了米饭之外还加了很多食材,可见八旗子弟入关后成了什么德行。

这对清室来说是个很危险的信号,所以清朝皇室才多次强调不了因为火器而偏废武艺,不要忘了当初先辈们是如何打下这片江山的,要求旗人不能忘本,返璞归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不忘初心”。不过这也是有效果的,乾隆年间打大小金川、准噶尔、大小和卓、廓尔喀都是八旗子弟出力最多,而争缅甸的时候也是八旗子弟战斗力和作战意志最强,根据缅甸的记录,八旗子弟经常踩着战友的尸体往城墙上爬,反倒是汉兵往往逡巡不前。

至于鸦片战争后清军蹩脚的表现,实在是因为换了一个等级更高的对手的原因。


北洋海军炮手


各种瞎答的,满清军队毫无疑问火器很普及。前期略低,后期火器是主要装备。


加密货币百晓生


领教过大明的火器威力之后,清朝对火器其实一直很重视

比如1633年,孔有德投降之后,皇太极率领诸贝勒出城十里迎接,到1636年大清立国,孔有德更被封为恭顺王。为什么这么礼遇孔有德呢?还不就是孔有德擅长的火器战法,以及带来的红夷大炮和诸多工匠么。皇太极很明确知道大清对火器需求的迫切性!

从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到1912溥仪退位,清朝两百余年历史中,火器发展,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633年孔有德投降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在这一时期,火炮和鸟枪成为清兵制式兵种,战阵厮杀,基本都是大炮先轰,火枪跟进,然后冷兵器冲杀

在康熙打葛尔丹时,缴获了一些赞巴拉克火绳枪,此枪比清兵装备的鸟枪射程更远,但不如鸟枪轻便,据说能远两到三倍,当时仿了3000杆用于平定准噶尔,后期至乾隆年间,一共仿制了一万多杆,装备八旗

第二个阶段,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到袁世凯的小站练兵。这一时期,八旗绿营逐步退出战争舞台,曾国藩搞团练,大量引进西方新式军备,遂发枪成主战兵器,也发掘出阵地战模式,开始土木作业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当时最大的兵工厂,江南制造总局,1882年,生产前膛枪7500杆,后膛枪2500杆;1890年之后,淘汰前膛枪

第三个阶段,1895年袁世凯的小站练兵到1912年溥仪退位。这一时期,武器方面弓箭刀矛等冷兵器全面淘汰,军队已经全面完成近代化改装,和列强相差无几。然后,大清亡了

前装火绳枪,速度太慢,短兵相接,就是个烧火棍,保留一定的冷兵器,是必须的。但从毕懋康发明遂发枪,到鸦片战争,期间两百年多,大清还在用火绳枪,真心说不过去。据说还有个戴梓,军火专家,发明了机枪,让康熙流放30余年……

从史中武器装备研发和列装来说,大清确实在制约发展,防汉甚于防川,最终还是没防住


灵石蕴珠宝


历代清朝皇帝都信奉一个世代相传的祖训,“骑射乃满洲之本”。这是为什么呢?是妄自尊大还是井底之蛙?或是鼠目寸光?本期为你解答,一个错误国策酿成的一个百年屈辱史!


近些年,国外拍摄上映的一部口碑电影,《最终兵器 弓》真实还原、再现了这个复活的“满洲军团”。


影片中,无论演员的选择,角色的塑造,细节的刻画,还是道具或是发型、满语等元素的加持,都极其逼真、到位,氛围营造得真实,战争气氛,扣人心弦,可圈可点!

男主凭借那张“前推泰山”的一张神弓,出人意外地对抗了以“骑射”见长的满洲八旗劲旅!


影片编导通过剧情的步步推进式设置,悬念跌出,令人欲罢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八旗兵的各种骑射神功,箭雨纷飞,箭箭到位,每一支神箭的射出“→”,在你耳边“嗖嗖”、“铛铛”无不让人感受到八旗兵“骑马射箭”的功力,让人陡增身临其境、浑身麻麻、“凉凉”之感!

不能不感叹,影片为真实还原满洲兵的骑射可谓煞费苦心!

诚然,满洲人靠“骑射”打造了一支八旗劲旅,鼎盛时期,这支军队人数达到15万人。努尔哈赤在逐鹿中原的战争中,创造了骑射神话,并以此影响了他的后世子孙。“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正是擅长骑射的建州女真的致胜法宝。



萨尔浒战役,努尔哈赤能够打胜仗,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正是这样一支擅长骑射的“虎狼之师”。“任尔多路来,我只一路去”,战略得当,凭借骑兵的灵活机动,集中优势兵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骑兵的速度和利箭,突破杨镐的火枪营,以快刀将明军枪手砍倒,形成心理威慑,导致明军全面溃败。


当时,明军拥有先进的枪炮,但由于指挥、人员配置失当,未能对后金的骑兵形成有效的大规模的杀伤,当这股旋风忽然刮到眼前的时候,可想而知,明军心理防线的崩溃带来的是什么样的后果。

“多米诺效应”引发的“恐惧潮”只能是兵败如山倒,竞相践踏,人仰马翻,血流成河,一发不可收拾!


原来,当时火枪的效能需要人员训练有素,临危不惧,“泰山崩于前,亦能泰然自若”,分批次击发,形成弹幕墙,构成强有力的火力网,而一旦心理防线被攻破,战斗意志被打垮,战斗力就会被破坏,战场颓势就不可避免!后金在战争中尝到了“骑射”的甜头!后世子孙津津乐道,那个美呀!不说也罢!


在浑河战役中,来自四川秦良玉的白秆兵,来自于浙江的戚家军,一万人面对后金十万骑兵的轮番攻击,虽力战到底,大量杀伤敌军,最后依然是全部壮烈殉国!后金在远距离采取集团式箭阵,如雨点一般密集的箭矢,射杀了无数勇敢的大明将士,他们血染浑河,忠勇异常,气壮山河。这场战役,后金以多欺少,充分发挥了骑射效能,耀武扬威,再次让他们尝到了胜利者的滋味!明军弹尽粮绝,寡不敌众,虽败犹荣!

这两个例子,记录了满清历史上曾经凭借骑射创造的一系列辉煌!但是,这是有局限性的!一方面,东北平原适合骑兵机动作战,另一方面,面对固守城池的袁崇焕,努尔哈赤却无计可施,最后还被袁崇焕的红衣大炮打成重伤。



但是,满清历代统治者赋予了“骑射带来的荣光”过多的光环!却不自知,骑射不是万能的!仅仅依靠甚至于依赖于骑射,试图以骑射开创基业,守住基业,却是万万不能的!


面对鸦片战争,武装到牙齿的英国等列强军队,现代化的武器效能已经今非昔比!高效率地杀伤,让狂妄自大的清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八里桥之战,英军凭借前膛燧发枪和先进的滑膛炮等轻重型武器,把还在使用鸟枪火铳的僧格林沁的数万人、擅长骑射的蒙古铁骑,打得只剩数人逃走,而英军仅仅付出了阵亡数十人的代价!这足以说明,清朝墨守成规,落后挨打就是不变的真理!

仔细思考,究其原因,清朝历代皇帝都极其轻视火器的发展。一个典型的例子,发明了机关枪的戴梓,这么一个出类拔萃的优秀军工人才,不但没有被奖励,却被发配充军。

有人举例说,有清军就是配备了火枪,而且出现在了骑兵身上,如何解释?那只是极少数、个别的轻骑兵配置了火枪,多数都没有配置!他们背着鸟枪和先进的火枪拼命,这算哪门子重视火器呢?!他们宁愿把先进武器弃置高搁于仓库中闲置不用,也不愿意把祖宗的“规矩”给破坏了!有人说这是奴性,也有人说这是惯性思维下的愚昧和麻木!
总的来说,源于森林文化的狩猎民族,对骑射有着特殊的感情!历经300多年,依然坚守而不放弃。

而随着时代的变化,世界格局改变,科技大发展,枪炮得到了飞速发展,保守的满洲民族对枪炮的理解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与时俱进!正是“骑射乃满洲之本”的“僵化、教条、落后”国策酿成了近代受尽屈辱、落后挨打的一个原因。

这样的态度就必然付出代价!

有人说,这是清朝农业文明的必然结果。但我说,这分明是给满清找遮羞布!讲真,这其实是那个家族观念落后,愚昧,不仅夜郎自大,而且是,井底之蛙、鼠目寸光的必然结果!他们对世界科技的发展视而不见,把先进武器束之高阁,这难道还不说明问题?!

百年屈辱史正是这种对科技冷漠的回报!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国运不济。。。。。。

枪炮发言了,我们该不该醒了呢?


卓尔艾米


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冷兵器时代秦朝时期的弓箭和步兵方阵,唐朝的唐刀,宋朝的枪,元朝的骑兵弯刀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发挥出了其兵器绝对威力,但是在元末明初中国古代火药出现后逐渐在火炮方面的到了较大的发展,火炮杀伤力很大,但是在后来却没有在军事武器上得到充分的发挥,尤其是清朝,最終被西方列强欺压,其主要原因是:



一是禁止前朝火器技术人员研究制造火炮,害怕造反。满族建立清朝后,总有部分前朝人员对清朝不满,比如红花会,想反清复明,不断的有人造反,所以清朝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禁止民间习武,铸造武器,研发火器;



二是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割断前朝的一切人、事、物避免民众对前朝的思念,发生造反,在明朝末期,交战连绵,大量的火器建造的技术人员流失,且技术都掌握在明朝汉人手里,满族统治中国后害怕前朝人员造反,不敢召集技术人员研发铸造火器;



三是清朝闭关锁国,自我感觉良好,不思进取,致使中国发明了火药,却在军事火器方面没有的到发展。


托木尔峰雪莲


如果说的是清末,还个问题就不成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