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古代凌迟一共要被割多少刀?这种答案还是第一次知道

凌迟是死刑中最重的刑罚之一,把犯人身上的肉一刀一刀零碎的切下来,所以它有一个通俗的叫法叫“千刀万剐”。人们常说的“挨千刀”的,也是指的凌迟,人们把这个词作为最恶毒诅咒的词,可见人们对凌迟的畏惧。但是凌迟真的要挨“千刀”吗,这倒不一定,用刀的次数也和死囚罪行的大小决定的。

古代凌迟一共要被割多少刀?这种答案还是第一次知道

有人说凌迟最早的时候在西周时就有了,文王的儿子伯邑考被纣王剁成肉酱,算是最早的凌迟吧。秦朝时期根据所犯之罪来量刑,但是这个时候叫“剐刑”,最轻的为八刀。面部,四肢,前胸,后胸,私处各一刀。最重的要剐三千六百多刀,有一种方式是把渔网缚住死囚,死囚身上的肉会从网孔中凸出来。然后一刀刀的切下来,被称为“鱼鳞剐”。传说在用刀结束前,是不允许犯人死的,事实历史上从来没有能挺到3600刀的。

凌迟一词源于游牧民族,一般认为凌迟一词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直到元,明,清三代才讲凌迟作为正条。一般只有谋反这样的大罪才会用凌迟,《大明律·刑律》规定:“凡谋反,谓谋危社稷;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但共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

历史上也有很多明确记载的被凌迟的刀数,例如大宦官刘瑾,被剐了3457刀,先十刀一歇一喝。头一天先剐357刀,如大指甲片,在胸膛起开刀,一共剐了3天。

隋朝时期,隋文帝发布了《开皇律》废除很多比较严重的刑罚,死刑只留下了斩和绞行两种刑罚。唐朝承袭隋制,到了五代时期,才增加了凌迟的条款,元朝时期成为正式的刑罚。直到清末凌迟这种残酷的刑罚才被废除。

清末最后一个被执行凌迟的是一个叫康小八的无赖,他在1905年5月10日被执行了凌迟。随着康小八的死亡,也为凌迟画上了句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