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推出不足两月的微信“朋友留言”功能会被下线?

leonides


LazyBears:一款产品中的功能被下架,通常因素为“使用频率低”、“造成用户反感”、“造成某功能使用用户数下降”又或者是平台规则变动导致需要调整等等。

在我看来,这个朋友回复置顶的功能说不上好坏,但下架的原因肯定是的遭到大部分人的厌恶。比如,近期使用留言功能的人急剧减少,公众号主反馈的意见很大。


大部分人,并不想自己的留言被熟人看见


公众号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而留言功能大部分只是为了诉说自己内心的感受。例如有一些情感大号,每日都会有成百上千的人在后台留言,甚至某个深圳的夜读类型账号,会有一些用户每天转发从不缺席,转发的时候带上各自想说的话。

但毕竟这样的人不多。


大多时候,我们留言代表着对文章内容的认可,当然还有一种潜在的情绪是“看文章的人不一定是熟人,即使我说了啥也没关系”。

就像很多人会在头条评论、在问答评论一些“该死”之类的话,因为头条用户太多了而能够留言的地方也太多,极难被熟人发现。

但他们会在家人群、在同事群里说这样的话吗?不会,熟人面前我们总是习惯性的“将自己好的一面表现出来”,而会将软弱、暴力与伤感隐藏。

朋友留言的置顶,无疑将这个潜规则给打破。它将我所有的好友留言放在最前端,而且用单独的区域划分开,以致于每个人在看公众号文章的时候都会想着“一翻到底,说不定有惊喜”。

看到所谓的惊喜,就是朋友的真实心情与表达。

没有人愿意自己的隐私被看到,为了让这份隐私被保护起来,那么我只能不再去公众号底部留言。


  • 那些在职场类、吐槽老板类的公众号推文下留言的人,肯定恨死了开发这个功能的产品经理吧,或许他们的留言“恰好”被老板所看到而被拉去谈心。

  • 那些在“情感类”推文下留言的人,被自己的好友、闺蜜甚至伴侣看到了自己的“秘密”,可能也恨不得羞愧的埋下头去,甚至因此取关账号、从此不在此留言。


事实上,互联网还是一个陌生人交际的世界,没有那么多人希望自己的言论被其他好友看到。

大家都想着戴上一副虚拟的面具,在网络中尽情的散发负面情绪与能量。



懒熊带你看热点,涨知识。保障自己的权益,看社会百态!


LazyBears


微信推出“朋友留言”功能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公众号留言的社交属性,增强用户留言的积极性和互动性。微信在推出这一新功能时并未在应用商店和官方账号上做推广。但在用户留言界面上,微信会提示“留言对朋友可见,被公众号筛选后,将对所有人见”。而在微信公众号后台上,也会显示“留言对该用户的朋友可见,回复内容也是”字样。

除此以外,该功能还有另一个“机关”,“朋友留言”收到的公众号回复,朋友依然可以看到。但是“朋友留言”功能上线前的历史文章,不会展示好友的留言。

另微信想不到的是,这一功能出现后,收到很多人的diss。自媒体服务平台新榜在其社群和朋友圈进行了简单的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有六成用户并不喜欢这一功能。其调查里面也统计了大家喜欢与不喜欢的各种原因。

微信从早期的熟人社交发展到今天,其熟人社交的属性越来越弱,微信中有太多的太熟悉的“陌生人”,除了必要的工作沟通交流以为,大多数人都不想将自己曝光在熟悉的“陌生人”中。而朋友留言功能反而加大了这种曝光度,所以才有那么多的用户对此功能不感冒,甚至是厌恶。微信下线朋友留言功能也算是顺应用户的需求。


全天候科技


公域里强插私域,社交属性强了,媒体属性就会弱,与公众号的定位我觉得其实是抵制的。

朋友留言优先展示,占据了原本属于精选留言的位置,听不到外面的声音,加深了茧房

仅展示不能互动,所追求的“脉冲”效果被削弱一半

2017年有一半微信用户好友都没超过200人,好友越少受影响越小,其实对大部分挺鸡肋,还耽误了偶尔心血来潮的骂街。

#一个想法不一定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