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果小麦和玉米每斤涨到5元,农民生活会有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tuoshan


如今所有物价都上涨,甚至翻几倍,唯独把粮食价格被死死地按在地板上,90年代的粮食价格和现在粮食价格差不多。今年小麦价格1元/斤,甚至更低,玉米才八九毛钱一斤。90年代的一块钱和现在的一块钱有可比性吗?有人说粮食价格不涨是为了社会的稳定,粮食价格上涨会带起会引起通货膨胀,呵呵呵呵。

1、以前种地还能赚些钱,农村很多人都是在家里种地

那为什么现在粮食价格这么低,现在通过膨胀却这么严重。现在很难查找90年代粮食价格的数据,只是记得在南方水稻的价格是110元100斤,也就是1.1元/斤,必须清楚的是90年代的工人月平均工资只有三百块钱左右(95年),那时的粮食虽然产量不高,亩产700斤/亩,也就是一亩水稻相当于工人的两个月的工资。

现在粮食产量提高了,亩产1100斤左右,收购价1.3元,亩毛收入入1430元,除去农药化肥的的你们学到只有1000块钱左右的。我现在工人的月平均工资都有4000块钱,也就是种4亩地才有现在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与90年代,一亩水稻相当于工人两个月的工资相差太大了。

这也是为什么农民纷纷外出打工不愿意种地的主要原因。以前种一亩粮食能抵工人的一两个月工资,我现在工人一个月的工资能种几亩地。

如果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涨到五块钱一斤,这还得看五块钱的购买力。如果五块钱只能买一瓶矿泉水那粮食五块钱还有什么意义。如果是现在的物价水平来说五块钱一斤。1亩水稻毛收入有5000块钱,出去农药化肥等成本,刚好和现在的工人月平均工资持平,并没有像90年代一亩粮食相当于两三个工人月平均工资。

我们看这些粮食价格,只要看一亩地的粮食的购买力能有多大,而不是单纯的数字。其实粮食价格上涨并不会出现什么所谓的通货膨胀,90年代粮食价格虽然只有一块钱多一斤,但在当时价格是算是比较贵购买力很强的,最起码种地是可以赚钱的。所以那时很多人都留在农村没有外出打工。农民种地,工人打工,工种不同各司其责。这才是和谐的持续发展的。


昕瑞生态


我想说这就是个美梦,而且是不成熟的梦,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来掰扯掰扯,首先如果小麦和玉米涨价,不管涨多少吧,那化肥会不会跟着涨?农药呢?假如你家小麦涨5块钱一斤,卖化肥的来你家买一斤小麦磨面做馒头,他会不会想哎呦喂,这生活成本都这么高了,叫我们卖化肥的日子可怎么过呀,好嘛,这样一叫唤,大家可不都得眼红,可不都得涨了吗?

这个社会和这个商品市场,不可能存在单一商品涨价的事情,因为有个真理一直在脑子里,水涨船就高。水永远不可能高过船的。

回想农村农民的生活,那一种东西不是在这个道理下改变的,比如吧以前一分钱能买2颗糖,而且那个时候的糖也特别甜,现在呢?一分钱都不流通了。在比如吧,以前五毛钱能买一斤肉,现在呢?买个馒头都买不了。

以前农村人干一天小工,每天挣20元一天还乐的屁颠屁颠的,现在呢?小工没100元你估计找不到人做吧。

所以种种迹象表明,玉米小麦涨5块,农民的生活发生不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能还会更困难,为啥呢?因为玉米小麦涨价了化肥也涨了,可小麦玉米涨了,假如年景不好就没好收成,可化肥呢?你钱没有了,它还在那里等你高价来买呢。

谢谢您的阅读,赞同或不赞同都请留下宝贵意见。我是乡味视频的老胡,关注我了解更多农民生活!


乡味视频


小麦和玉米每斤涨到5元,农民生活会有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变化不大,在以前农民种地不仅可以解决温饱,还能赚不少钱,虽然不能发家致富,种地一年下来也有几万收入。但是现在物价飞涨,粮价不涨反而持续走低,所以农民都愿意外出打工,也不愿意种地。今天小编给大家算一算,种地为什么不赚钱,农民应该怎么种地,

1、我们以河南种小麦成本为例来分析

种小麦土地是自己的,不需要成本。

种子成本:每亩80-150元

耕地播种:每亩100元

化肥农药:300元

收割费用:50元

人工费用:从每耕地到收麦,每亩最少需要6天,现在人工费非常高,就按每人每天150元,人工费900元。

种小麦总共投入:1430-1500元左右

小麦产量:每亩在900-1200斤,现在小麦单价1.1元每斤左右,每亩小麦收入1080-1320元,

国家补贴:每亩100多元

正常算下来农民种小麦每亩不赚钱还亏损,今年河南天气不好小麦减产损失更多。

2、我们以河南种玉米成本为例来分析

种子成本:每亩50元

播种收割费用:每亩150元

化肥农药:300元

人工费有:玉米管理多一点,每亩最少需要8天,就按每人每天150元,人工费1200元

种玉米总共投入:1700元左右

玉米产量:每亩在1000-1300斤,现在玉米单价0.8元每斤

每亩玉米收入800-1040元左右。

农民种玉米每亩不赚钱还亏损

从上面可以看出,农民种几亩地不仅不赚钱还亏损,农民怎样种地可以赚到钱,如果小麦和玉米每斤涨到5元,农民生活会有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观三农天下


随着国际粮食价格的持续走低,现在的玉米和小麦价格一直都是低迷的市场行情,这也是市场供求及国家宏观调控、微观指导、合理布局所致,就目前而言,国内的玉米和小麦市场价并不是很高。之所以国家对大宗粮食的价格提出调控政策,主要的原因就是一旦粮食的价格下跌或上涨幅度严重,将对市场的稳定和人类生活秩序带来恶性影响。

水涨船高,泥多佛大。我国以农业为主的三大产业相辅相成,必须保证农业产出稳定,二、三产业才能健康运作,工业反哺农业,农业才有发展的基础,要知道人们日常的生活必需品主要还是要依赖粮食的价格涨幅而出现变化。如果当真玉米小麦价位飙升到每斤5元的话,短时间内种植户虽获取一定的利益,却得不偿失,可所谓收之桑榆,失之东隅。国内深加工企业会放着国外质优价廉的粮食不要而选择国内质量低价位高的粮食吗? 可想而知,如果真的粮价涨到了五元,对于国内百姓来说不是福而是祸!

由于我国玉米价位过高,而粮食加工企业宁愿去进口国外玉米也不愿意去购买国家粮储来消化国内的库存。国家显然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提出了“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政策。 而今后我国的粮价只会越来越趋近于国际粮价,但是相信农民的补贴会越来越多,为了维护我国的粮食安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补贴力度也会越来越大,并且当今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也正是为了我国农业能够更为长久持续的发展。


視野鄉情


从农民来讲,我当然希望能年年有个好收成,把地种好、高产又有好的收益,给社会又能生产出很多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的粮食,两全其美!但目前我国的农业现状不是那么回事儿啊!原因,你懂的!再说了,难道你真的认为小麦玉米的价格都涨到5元一斤,农资、人工等各方面的成本就不跟着涨价了吗?难道农民就能拿着这么多的收入还像现在的物价这样去购买其他生活生产用品吗?!不可能的!



为什么?因为农业是第一产业,粮价是百价之基!除非我们能像日本、韩国那样,把农业作为一个职业,而且全国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很高。

所以,这样的问题不讨论也罢。不如我们多提提建议,怎么促进中国农业的健康发展,让农民的种粮收益有可靠的保证,而不是粮多了价格低,伤农;受灾了,价格也不高,更伤农!就像今年的河南、湖北等地倒伏的小麦和发芽的小麦那么多,而且也不是第一年发生了,2016年也是这些地区,还是这些农民,惨不惨吧!?加上去年秋季的作物因为持续降雨发霉也没买上价钱,连续一年两季的收成就这么打了水漂,谁来真正保障农民的收益?再看看那些种粮大户,好不容易形成的规模,这两年纷纷“跑路”,指望中国农业有好的发展,谈何容易!



农业是根本。国家不止一次的说,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这不能是一句空话,要在补贴和保险等方面加大力度,让农民种粮无忧,种粮有劲头才行!


粮小咖


这么说吧,粮食价格上涨五倍对农民并非都是好事,其带来的负面影响远超大家想象,农民不但不会过上好日子,反而会过的远不如现在。


有这种想法的人还是太幼稚太简单啊,稍微有点农业认知和经济头脑的人都不会有这种想法。因为这种现象一旦发生就意味着非常严峻的问题,说是民不聊生,食不果腹都不为过。如果小麦和玉米每斤涨到五块钱,估计已经物价飞涨,人心惶惶了,整个社会也会动荡起来,和GMD末期应该没什么区别了。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餐饮店经营者们打过交道,每一次你们家附近的饭馆里的拉面涨价,很大的原因就是食品原料成本有了提高,他们中有这样一个说法,那就是小麦每斤涨一毛,拉面每碗涨一块。因为粮食价格和人们的日常饮食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是直接挂钩的,民以食为天,粮食价格涨到一个不正常的水平,人们的日常生活肯定会收到比较严重的影响。

说个直接一点的,如果一斤小麦涨到五块钱一斤,那么面粉得多少钱一斤?那么一碗拉面又得涨到什么价钱?那么人们的日常饮食成本得有多高?而且粮食价格对社会的影响是一发而动全身的,不仅仅体现在一碗拉面的价格上面,更体现在人力成本上,体现在产业链条中,体现在工业化体系的方方面面。


笔者说句不好听的话,一旦粮食价格过高,企业怎么办?企业要想开工运营,得需要生产原料吧?以每斤五元的价格收购来了小麦和玉米得加工吧,加工后的产品得出售考虑利润吧,企业也养活了一大帮人,企业并不是慈善机构也得讲究效益,这样加工出来的产品价格肯定要远高于小麦玉米的价格,到那个时候,农民以每斤五元的价格卖粮,却不得不以每斤十几元甚至几十元的价格来买面或者吃饭,你以为那个时候农民真的就会过上好日子么?别闹了。

目前我国的粮食价格不及农民预期这个现象一时半会不会得到改善,今后粮食价格甚至仍有继续下跌的可能,笔者提前给大家提个醒。

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种植是今后农村种植业的大趋势,那些不想种地的农民朋友趁着年轻力壮去城里打工打拼一番没什么不好。

因为对于很多农民来说,多考虑一些增收渠道别指望几亩薄田来过上好日子,靠不住的。


钟情三农


随着国际粮食价格的持续走低,现在的玉米和小麦价格一直都是低迷的市场行情,就目前而言,国内的玉米和小麦市场价并不是很高。玉米受临储的影响,现在的价格也就8毛一斤,而小麦受国家的最低收购价调控,今年的最低价下跌0.03元/斤。 那么如果这两种粮食价格涨到5元,农民的生活只会往坏的方向发展,而不是收入越来越高。


之所以国家对大宗粮食的价格提出调控政策,主要的原因就是一旦粮食的价格下跌或上涨幅度严重,那对市场都不会是一个很好的信号,要知道人们日常的生活必需品主要还是要依赖粮食的价格涨幅而出现变化。 首先玉米和小麦的加工产品价格将会上涨,这样的话深加工产品的上涨,那么农民想买一块面包的价格也将会翻5倍。而大家买一袋爆米花的价格,在现在是5元一袋,那时候就会是25元一袋。

生活的负担大大增加,所有的深加工产品价格上涨,农民的消费压力也会上涨。而这时候肉类的价格也会随之上涨,因为玉米的主要用途就是各种牲畜的饲料。 这样一来的话饲料的价格上涨,而猪肉的价格也会猛涨,之后农资产品的价格依旧会上涨,毕竟市场决定价格,粮食的价格提高, 农资产品的价格自然会提高。而这样一来农资产品的上游材料供给商也会加价。



之后全社会的商品价格在这个互联网中都会纷纷上涨。这时候农民的生活压力更大,届时工资涨幅不够,危害的是全社会。


惠农圈


如果小麦和玉米涨到每斤五元,农民的生活或许会发生很大改善。

目前玉米的价格走势是这样:

而目前的情况是,玉米零售价格1.59元,价格还是浮动的,三天上涨了一毛一,可以说是7%的涨幅。这要是炒股票的话,可就赚翻了。

而小麦的走势是这样:4.07元每公斤,前些天还是5.07元。

农产品价格浮动太大实际上也不好,总会出现丰产伤农的事情。

知道我国的粮食价格产量吗?根据国家统计局显示信息,2017年国家玉米产量2.1589亿吨,播种面积3544万公顷。2017年小麦播种面积2399万公顷,总产量1.2977亿吨。

假设每个农民生产的玉米加小麦产量是一吨。按照目前的粮食售价,可以获得3500元左右的收入。

如果涨到五元,农民收入可以达到1万元。可以增收6500元。

而其实,这个问题明显是北方同学提出的,我们还有一大类粮食产量是水稻,如果小麦和玉米涨到每斤五元,水稻肯定也会上涨。

稻谷的价格也不高,只有每斤1.5元。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如果能够价格涨上去,农村人均增收6500元,可支配收入就能够接近2万元了。虽然还达不到人均水平,也能够解决很大一部分生活问题。

可是大家知道大米的售价吗?已经接近每斤五元的标准了。这也是补充一个知识,稻米不等于大米。

而实际上像一些有名的大米,比如五常大米,售价早已经超出了每斤十元。

就是这样,如果我们的粮食价格上涨至五元每斤,会带动一系列连锁上涨。我们平时吃的面粉也很有可能会涨到10元1斤,大米也是10元1斤。

各种食物价格都会大幅上涨,虽然不会跟粮食售价一样上涨三四倍,但是基本也会实现翻倍上涨。

这样对于一些低收入家庭,确实负担非常大,对于普通家庭影响就比较小了,毕竟一年增加两三千元的粮食支出,很多家庭还是可以负担得起的。

所以,物价剧烈上涨,受苦的还是底层贫困百姓。

另外实际上我们现在国家的粮食价格,已经高出世界其他国家粮食价格不少了。尤其是跟美国的玉米价格相比。如果我们进一步拉大差距,产生巨额价格利益差,我想将会有国外低价粮食通过各种方式涌入国家市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泰国英拉的大米保护价政策,结果弄得泰国一届政府倒台。

其实就是这样,目前的粮食价格还是以市场化为主的,粮食价格过高了虽然有好处,但会导致更严重的一系列问题。因此,还是以提高种粮补贴为主比较好一点。


暖心人社


Dream星宇在线: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采集的玉米价格数据分析,以2018年3月28日到3月29日的华东地区玉米价格为例,安徽省的玉米价格在29日相对于28日来说,跌了9.00元,同比上周跌了12.00元,以山东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江苏省的玉米价格相对于28日来说增长幅度明显,其中浙江省与江西省的玉米价格最为明显,各与28日相比来说,浙江省涨了30.00元,江西省涨了31.00元,除了山东省与福建省较上周来说涨价,其他均为跌价。上海市29日与28日价格持平,但是较上周来说,涨了300.00元。(备注:以上所提价格以吨来计算。)



根据4月份的最新数据显示,以安徽省为案例,阜阳市、合肥市、安庆市、蚌埠市的玉米价格均为1996元/吨,水分14%。


温馨提示: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大部分地区还会继续上涨,但是安徽还会有一定的下降趋势。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究其原因还是供求关系,就是业内人士常说的“量小提价,量大压价”,根据玉米价格来说,无论是主产品淀粉、酒精还是副产品包括蛋白粉、DDGS以及纤维来说都难以出现大幅上涨的局面。事实上,玉米价格的过高已经成为了深加工企业的很大负担,以玉米淀粉企业为例,如下图所示:


小麦的价格以2018年4月3日的最新行情数据显示,安徽蚌埠平均价格为1.23元/斤,河南许昌平均价格为1.35元/斤,四川绵阳平均价格1.4元/斤。

在说完这些数据之后,接下来分析一个话题,如果小麦与玉米每斤涨到5元,农民生活会有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乍一看,农民生活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看是仔细思考一下,并不是这么回事。

1、农村出现大量的荒废农田,为什么存在这些现象?

一、水利设施不够齐全,在我们那边,有一些地区严重缺少,上游水库由于用来给城市人口吃与用的,下游农田无法得到有效的水资源补充,部分地区是靠天吃饭。要么田地积水,无法排解;要么田地缺水,无法得到供应,导致无法收获,被迫离开农村,进城打工。

二、农药与肥料越来越贵。

三、由于乱使用农药,造成很多害虫无法杀死,已经有了抗药性,也有野草不能除尽。

2、农产品涨价的前因后果。

前因:由于大量的土地荒废,玉米与小麦得不到收购的标准,大量农村人口从生产者演变成为消费者,造成了农产品涨价。

后果:如果农产品涨价,就会出现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其他产品也会涨价,甚至有可能成为“天价”,无疑是对农民雪上加霜。

我也想过农产品单方面涨价,其他产品遏制涨价,不过这不可能,这样会扰乱市场。再者,随之而出来又产生了一个问题,还有多少农村的90后会务农?

未来农村致富除了承包大范围土地,生态生产粮食,生产蔬菜与水产,实行框架结构,这样的方法才会快速致富,比城里的工薪阶层好多了,“民以食为天”这是永远改变不了的。

当然这也有很大的挑战,一系列因素都需要考虑在内,稍有不慎,将会陷入进去。





R光阻我最爱的你


现代社会条件下已经不存在单一生产了,所有人和行业都被纳入一个复杂而又相互牵连的网络。

人的一生无非是“衣食住行”,农民也是如此,不能什么都靠自力更生吧,粮食自己种、菜自己种、鸡自己养、猪自己喂,孩子上学的学费呢?手机、电视、农资、农机呢?所以,不管是什么人,都需要社会化协作。

粮食涨价,最直接的效应就是食品生产成本增加,鱼肉禽蛋价格的增加幅度会超过粮食。每个人的生活成本增加,导致工资必须提升;工资提升致使各行业的用工成本增加,加上生产原料的涨价,各类工业产品价格暴增,即便是农民再去消费,也会发现粮食涨的那点钱远远不够用。

继续说,工资增加,导致社会货币需求增加,银行为了满足市场的货币需求,只能增发货币;社会生产受原料价格上涨、用工成本增加的影响,国民生产总值会持续走低。货币增发,国民经济持续低迷,结果就是爆发通货膨胀、货币贬值,更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开始。。。。

表面上农产品价格上去了,让农民获利了,结果却是所有人都跟着倒霉,农民也没享受到涨价带来的好处,钱花的更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