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多部門重拳防治非法集資 集資詐騙犯罪案重刑率超70%

多部門重拳防治非法集資 集資詐騙犯罪案重刑率超70%

4月23日,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法律政策宣傳座談會在京召開,來自最高法、最高檢、教育部、民政部、央行等十部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了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情況,齊向非法集資“亮劍”。

非法集資案件繼續“雙降” 形勢仍然嚴峻

處置非法集資部級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楊玉柱在會上表示,2017年全國新發涉嫌非法集資案件5052起,涉案金額1795.5億元,同比分別下降2.8%、28.5%,繼續保持“雙降”態勢,但案件總量仍在高位運行,參與集資人數持續上升,跨省案件持續多發,涉及多個省份乃至全國的重大案件時有發生,總體形勢仍然嚴峻。

從發案行業看,當前,全國非法集資新發案件幾乎遍佈所有行業,呈現“遍地開花”的特點,投融資類中介機構、互聯網金融平臺、房地產、農業等重點行業案件持續高發。大量民間投融資機構、互聯網平臺等非持牌機構違法違規從事集資融資活動,發案數佔總量的30%以上。案件集中於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人口大省,但中小城市、城鄉結合地區、農村地區案件也在逐漸增多,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值得注意的是,非法集資的手段花樣翻新,認定難度加大。一些不法分子層層包裝設計所謂的項目和產品,以當下“熱門名詞”“熱點概念”炒作,誘惑社會公眾投入資金。一些無商品、無實體、打著“虛擬任務”名頭的案件陸續出現,許多非法集資藉助互聯網平臺,近期還出現了完全藉助微信群等開展非法集資等行為,隱蔽性強、風險傳染快、風險不容忽視。

“我們進一步提醒廣大社會公眾,天上不會掉餡餅,高收益必然伴隨高風險。請大家積極瞭解非法集資的相關法律政策,不要相信竹籃子也能打一筐水的神話,選擇正規渠道投資理財,守護好自己的錢袋子。”楊玉柱說。

從嚴懲處 集資詐騙案連續三年重刑率超70%

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審判員陳學勇在會上介紹,人民法院始終堅持從嚴懲處的方針,依法嚴厲打擊非法集資犯罪。2015年至2017年,集資詐騙犯罪案件的重刑率連續三年均超過70%,監禁刑率連續三年均超過90%,均遠高於同期全部金融犯罪案件的重刑率和監禁刑率。同時依法用足用好財產刑,從經濟上最大限度剝奪犯罪分子再犯罪能力。

2017年,全國各級檢查機關共批准逮捕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6409件8961人,同比分別下降0.5%和5.1%;批准逮捕涉嫌集資詐騙案871件1255人,同比分別上升19.8%和19.7%;批准逮捕涉嫌擅自發行股票、公司、企業債券案2件11人。

陳學勇表示,多數案件往往是因資金鍊斷裂後才案發,非法集資錢款用於償付高額利息、企業運作和運營支出以及犯罪分子揮霍。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新發非法集資案件中,跨省案件190起,集資金額超億元案件345起,集資人數超千人案件235起。其中“e租寶”案是建國以來最大的非法集資案件,涉案金額達762億餘元,集資參與人達115萬餘人,涉及全國31個省區市,未兌付缺口380億餘元。

多措並舉 《處置非法集資條例》已列入國務院立法計劃

面對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的嚴峻形勢,多部委結合相關領域非法集資特點出臺了相關措施,嚴防非法集資風險。

作為防範打擊非法集資的基礎性工作,相關立法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之中。楊玉柱透露:“目前《處置非法集資條例》已列入國務院2018年立法工作計劃,聯席會議辦公室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推動儘快出臺”。

教育部財務司副處長黎慧表示,2017年,教育部全面啟動《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立法程序,擬對民辦教育領域非法集資行為作出更明確禁止,進一步為民辦教育健康規範發展提供法律遵循。《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徵求意見稿)也於近期公開徵求意見。

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巡視員李波介紹,今年年初民政部通過視頻會的方式要求全國登記管理機關對涉嫌非法集資的社會組織進行全面篩查與叫停,下一步民政部將積極推動相關行政法規修訂出臺,嚴厲查處為非法集資提供便利和支持的社會組織。

住建部房地產市場監管司副司長陳偉表示,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國339個地級以上城市全部實現新建商品房網籤備案,260個城市實現二手房交易合同網籤備案。下一步將完善房地產市場監管制度,持續針對規範房地產市場秩序,加大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違法違規行為的政治力度。

央行條法司副司長龔雁透露,目前全國摸排出的ICO平臺和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場所已基本實現無風險退出。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做好非法集資監測工作,密切監測民間借貸利率運行情況,做好反洗錢和非法集資監測工作。

商務部市場秩序司副巡視員趙傳義在會上表示,商務部將配合做好典當、融資租賃和商業保理等行業管理職責劃轉工作,在職責移交之前,繼續做好風險防範。同時,推進商務誠信體系建設,加強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