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鄭州倆12歲女孩留遺書離家出走,稱生活壓力大,你怎麼看?

潘兔子2999



事件經過:鄭州倆12歲女孩文某和弓某(化名)在同一小學五年級上學,又是同一小區居住,兩人關係比較好,均性格內向,平時與父母溝通不多,都有過輕生的念頭。

5月27日下午,文某和弓某母親都分別收到了遺書和微信。


其中一個小女孩留言:爸媽,我要走了,對於生活的壓力,我是真的受不了了,我還做過很多錯事,是什麼事你去問妹妹,有人陪我去。

另一個微信留言:媽,我走了,不會拖累你,我今天很開心,真的,不孝女。

家人搜尋無活後報警,鄭州市公安局嵩山路分局民警接到報警後,開始進入不眠不休的戰鬥狀態,調取監控,大量的走訪活動後,經過16個小時徹夜排查,終於在淮河西路發現了正在徘徊的兩個小女孩。


詩詞公寓觀點:兩個12歲的小姑娘都覺得生活壓力大,何況是我們這些做大人的呢?可見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不容易,區別是,大人知道生活壓力大,畢竟是大人,還可以理性的調整心態,重新面對生活並且努力的改變生活。

可孩子呢?像這兩個12歲的小姑娘,還有很多千千萬萬的12歲的小姑娘們小小子們,在他們感覺到生活壓力大之後,自己有沒有完全的行為能力,又不懂如何調整心態的時候,她們又該怎麼辦?


這就需要學校和家庭共同來維護她們健康的小心臟,尤其是各位家長們,畢竟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需要家長及時發現孩子的心理動向,從孩子的行為能力分析心裡狀況,及時為孩子們接觸他們所謂的生活壓力,因為很多時候,她們所謂的生活壓力在大人看來也許只是一句話的事情。

因此做家長的責任重大,別讓孩子幼小的心靈過早的揹負所謂的生活的壓力,因為這時候的父母就是她們的避風港灣。


情感公寓


這個事情發生在5月27日,當天下午,兩個小女孩文某和弓某(化名)的媽媽分別看到了女兒留下的遺書和微信,發動親朋好友尋找無果,當天晚上臨近12點,兩家人選擇了報警。

“媽,我愛你/我走了/不會拖累你/我今天很開心/真的/再見/……”


另一名女孩留了紙條↓

“爸媽,我要走了。對於生活的壓力我是真的受不了了。我還做很多錯事。是什麼事就去問妹妹。有人陪我去。”

接警後,鄭州民警爭分奪秒,通過視頻追蹤、轄區排查、街面尋找等多個途徑全力搜尋,終於在28日早上找到了兩個女孩出走的監控視頻。

28日下午3點多,兩個孩子終於被找回來了。

據瞭解,其中一個女孩姐弟倆跟姥姥生活在一起,而父母因做生意離的比較遠以致交流較少;另外一個女孩則是姐妹倆,父母也是做生意的,平時對其照顧較少。據其小區內住的人介紹,經常見兩人一起出來買方便麵吃。

作為父母,如果因為諸多原因,無法陪在孩子身邊,一定要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這兩個女孩出走的背後,值得所有家長深思!

看看網友怎麼說:

@鹿邑人:孩子,以後的壓力會更大,做好心裡準備。

@qxbjamie:找到就放心了。家長還是要多關心孩子。

@微笑:12歲字寫成那樣,可想而知對學習的態度,成績不好在班裡應該也是內向自卑的。家長,學校,都需要反思。

@珍妮:不能陪伴但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你愛她。為什麼上課時間學生從校大門出來門衛不攔著呢?

@與人為善:看見過好多次,有幾個孩子們中午下學了,卻因為家離的太遠,就呆在學校附近,吃些方便麵或者餅什麼的,心裡很心酸的,希望家長們多陪伴孩子一起成長!祝願所有的孩子們都有一個快樂健康的童年。


如果覺得不錯,就點個贊吧(潘兔子愛吃回鍋肉)


大河客戶端


從鄭州兩個12歲五年級女學生離家出走,聯想到對孩子教育及家長本身的問題破解

鄭州兩個年僅12歲小學五年級的女學生分別給父母留下遺書後離家出走。對這樣個問題,同樣筆者也是為人之父的人覺得太不可思議了!這兩個孩子也太可怕了。

一個12歲五年級的學生的生活學習壓力到底有多大?孩子的家長知不知道?平時與孩子的交流溝通有多少?孩子的思想狀況和學習生活習慣父母掌握了多少等等。

對孩子的教育問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也是終身的榜樣。你父母對孩子的上述情況都不甚瞭解,不至於張嘴就說是學校的責任,老師的教導無方吧!現在的社會上有一種怪象,即學生無論是在學校內還是學校外發生問題,一概都歸罪於學校和老師,這種怪象的衍生說句公道話,就是某些家長長期對學校和老師產生的誤會的積累總和的暴發!什麼老師有償補課啊,什麼老師體罰學生啊等等負面輿論接二連三地掛在網上,巴之不得對學校和老師打倒在地再踏上一隻腳都不解恨!

隨之而來的奇談怪論也應運而生,什麼要求老師週六週日不休假,義務對學生進行無償補課的怪招都出來了。請問按照國家《教育法》等法律,老師有義務在週六週日對學生進行無償補課嗎?那麼教師的關於職稱工資低的問題,請問這些"熱心過度"的家長們,你們在哪裡為老師呼籲過?人不要太自私,不要涉及到自己孩子的教育問題時樣樣事都要老師義務的免費無償地為你做,而對老師稍微一點不到之處又大作文章!這樣做未免也太苛刻了吧!是不是要捫心自問一下,你要求人家老師怎麼做,你自己首先做到了沒有。


78650313一九柱


年齡不大,就覺“生活壓力大”,個子不大,膽量不小。兩女孩相約離家出走,家長經歷了驚魂24小時,著實令人心驚。“我家孩子會不會也走極端?”許多家長也會產生同樣的疑問。




01 事件回顧:

事情發生在5月27日下午,鄭州兩個小女孩(文某和弓某)的家人分別看到了女兒留下的遺書和微信。

其中一名女孩給媽媽發的微信說:“媽,我愛你/我走了/不會拖累你/我今天很開心/真的/再見/……”

另一名女孩留了紙條裡寫道:“爸媽,我要走了。對於生活的壓力我是真的受不了了。我還做很多錯事。是什麼事就去問妹妹。有人陪我去。”

家人迅速發動親朋好友尋找,5月27日晚12點,兩家人選擇了報警。

接警後,鄭州民警爭,通過視頻追蹤、轄區排查、街面尋找等多個途徑全力搜尋,終於在28日早上找到了兩個女孩出走的監控視頻。

28日下午3點多,兩個孩子終於被找回來了。

孩子平安回家,是最好的結局,但留給人們的思考不應該就此結束。



02 為什麼孩子會離家出走?

1、現在孩子自幼被溺愛和嬌慣,沒吃過什麼苦,自私、任性、害怕困難是他們的時代特徵,一旦遇到挫折和壓力,長時間下去,就會承受不了,選擇消極逃避。而逃避的極端方式就是自殺和離家出走。

2、現在孩子往往物質無憂,但心理孤獨。心理孤獨的原因是很多是獨生子女,沒有玩伴;再就是很多父母忙於在外打拼,忽視了孩子的心理疏導。殊不知對孩子來說,最大的幸福是有父母親人的陪伴。

據瞭解,兩個出走女孩父母也是做生意的,平時對其照顧較少,將孩子交由老人照顧。父母長期在外,子女會感覺被忽視,感受不到來自父母親人的愛,心理會日漸封閉,有心思也不願與家長交流,出現此種極端事件時家長往往很意外。



03 面對日益增多的學生極端事件,我們能做什麼?

1、父母需要關注孩子心理健康,儘可能多給孩子陪伴,即便不能每天在一起,也要多交流,讓孩子跟父母間心不設防,孩子就樂意向父母交流,從而排解不良情緒,也便於家長及時掌握孩子心裡所思所想。

2、學校要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交給學生管控情緒的方法,排解消極情緒,同時對於情緒波動較大,心理耐受力差的孩子及時干預,謹防意外發生。

3、家庭學校都要重視孩子挫折教育,有意識的鍛鍊孩子意志品質,養成不怕困難,迎難而上的品格。



孩子教育是一個浩大的工程,需要恆心,也需要智慧,既要關注孩子身體健康,更要關注心理健康。我國教育方針提出“全面發展”,這是很科學的提法。如何做,才能讓孩子全面發展,這是一個複雜的課題。你說呢?

我是頭條【文軒閣】,專注教育教師,歡迎你與我同行!


文軒閣


現在社會上,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了,連小孩子都感覺到壓力山大了。

事件回顧

1、2018年5月27日,河南鄭州兩名12歲的女孩,相約離家出走。

3、另一個女孩給家裡留了遺書。

我的看法

我認為小孩的壓力主要來源於一下幾個方面

1、學習壓力,每天作業很多,還要補課等,自己跟不上。

2、家庭壓力,父母不在身邊,家裡經濟條件不好,家庭不和諧(父母經常吵架等)等。

3、對比來的壓力,和別的孩子對比,發現自己那裡都比不上別人,亞歷山大。

4、學校壓力,學校只注重成績,缺乏對孩子的關愛和正確的引導。


父母是孩子最大的支柱,作為父母可以好好引導孩子,讓孩子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平時多關心孩子,不要只關心孩子的成績,有空可以多陪孩子一起出去玩玩。

現在社會人人都有很大的壓力,但是小孩承受壓力的能力比成人小的多,所以一定要好好疏導孩子,幫助他們釋放壓力。


農村大學生


5月27日下午,鄭州兩個12歲女孩給父母留下遺書後,離家出走,稱生活壓力大。所幸在第二天下午將倆女孩找回。從女孩的留言或書信裡,我們看到的是似乎過於懂事的兩個女孩。所說生活的壓力,不知是指什麼?是經濟上的壓力,還是學習上的壓力?雖然我們還不知道,但這種壓力不應該是12歲孩子承受的。

我們知道的是兩個孩子都和父母不在一起,父母在為生活打拼,可能無遐顧及孩子的發育成長。以至使幼小的心靈充添了不應添加的東西。讓孩子有個快樂的童年,是大家的心願,過多的心理負擔對他們來講,是不可承受之重。由於這個原因,大人的艱辛還是不能讓孩子們感覺到,因為他們還不能正確理解。

孩子們會不會是因為學習上的問題呢?,雖然我們還沒看到有關消息,但這種可能卻不能排除。書包越背越大,作業越來越多,補課越來越頻繁,這都是目前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從上學開始,就是競爭的開始,快樂從此沒有,童年從此沒有。這一件事的出現,又一次的提醒了我們,還孩子快樂的童年。讓他們在該快樂的年齡快樂,在該懂事的時候懂事。“拔苗助長”的方式是要出問題的。


天太2


大人難事多,派遣方式也比較多,孩子難事少,但是派遣方式也少,這一點不得不承認。

從孩子寫的話來看,她們並不是什麼“罪大惡極”的那種小孩,那個出走的字條上還是寫上“做了很多錯事”,能錯到哪裡去?認為自己做錯事的孩子,通常本質不太壞吧,這也正是可憐之處,想必她的內心受到了巨大的煎熬。

(圖片為題主配圖)

兩個孩子有著類似的家庭,父母都是做生意的,與其交流很少。

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但是情感的缺失容易叫人走向極端。

如果說孩子相約離家出走,那兩個孩子平時關係應該還不錯,共同的經歷讓她們格外的理解對方,但這也會加深對生活絕望,畢竟相似的悲傷會被放大,也會交叉感染。

啪,這就是心碎的聲音。

在大人看來可能無所謂的事情,在孩子眼裡可能是天大的事情,向有的網友所說,這點都承受不了,以後那麼多困難怎麼辦?我想說,這樣的話未免太冷酷,而且八成是沒有類似經歷人才能說出的話。

好在孩子被找回,相信這回能引起其家長的重視,會給她們更多的關愛。

也告訴我們大家一個道理,有時候痛苦的“惺惺相惜”會加大痛苦,就像之前看到過的陌生人相約自殺的事件,所以一旦有什麼問題,儘量避免走入死角,有相似經歷的人或許會成為你生活的死角、


泊圖泊途


孩子需要父母的關心、呵護、理解,他們需要在看起來最平淡的“人間煙火氣”中成長。

但是說到壓力二字,很多孩子會把學習當成壓力,這其實和很多家長的教育方式有關,學習從來就沒有輕鬆的事情,而且學習應該是孩子的責任,是必須要全力以赴去做的事情。

很多家長不想讓孩子瞭解真實的成人世界的工作和生活,不想孩子從小感受到壓力,我覺得這完全沒必要,孩子如果從小就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壓力,都有自己的困難,但是遇到困難要想辦法解決困難,這樣的心態估計對他們一輩子都有好處吧!

說道理每個人都懂,多陪伴孩子,多花時間和他們在一起,多和他們一起玩,多瞭解他們的想法,但是很多中年人面臨的生存和生活的壓力,又有幾個人能懂呢?

上有老、下有小,連自己的生病和休息都不敢的中年人,說放棄就放棄工作和賺錢,一心一意的陪伴孩子,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

在忙碌的生活中,多抽出時間關注孩子,瞭解孩子,如今溝通的方式有很多,家長只要用心更主動,就一定能解決很多事。

或許這兩個孩子只是想用這樣的方法來吸引父母的關注,但是,這孩子,年紀輕輕就想著離家出走,想著做出極端的事情來,確實值得每個家長的重視,他們信息的來源太多。

誰不想多陪孩子,但是成人世界的壓力,誰也不輕鬆。還是儘量多關心吧!


九鬥學生心理


去年,溫州瑞安市一對分別為16歲、13歲的堂姐妹因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相約到江西三清山風景名勝區跳崖自殺。近日,鄭州又出現兩名12歲女孩相約留遺書離家出走。現在的孩子壓力大,煩惱多,都到了離家自殺的邊緣,全社會的監護人們真是應該好好想想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一.回想我的12歲,沒有這些壓力,煩惱雖然也有一點,但都是些物質上得不到滿足的事。我們那個時候也有升學考試,優秀的學生去唸重點初中,差點的就在本鄉的初中讀。家裡的大人也不會死逼著一定要考上重點學校的。順其自然,考不上的話義務教育也是有書唸的。

二.12歲的時候,我除了完成學業,剩下的課餘時間不是捉魚就是摸鳥蛋。放假的時候,一天皮到晚。父母也不會過分地干預,只要不危險,只要不害人,隨你怎麼瘋。看課外書也是我最喜歡的事。父母也不會給我買書,整個村子的雜書都會去借來看看。有的時候為了看完一本書,飯都忘記吃。我認為那個時候家庭,學校,社會沒有把我逼到對生活失去信心的地步。我的12歲還是快樂的。

三.現在的家長,學校,社會都走入了一個誤區。總是死命地去逼孩子讀書應付考試,對孩子自己的興趣愛好的培養,一點都不重視。總認為孩子只要考上好學校就會有出息,這是很片面的,是錯誤的。有些人會反駁了,我怎麼不重視孩子的特長的發展了?我給孩子報了那麼多培訓班,都是培養孩子的特長的。我想說,你給報的這些培訓班是孩子自願去學的嗎?那麼多學習班佔用了孩子的一切課外時間,他還能去做點自己喜歡的遊戲嗎?這些家長是極其自私的,把孩子當成了他們的讀書機器,孩子苦不堪言。



孩子的個體應該是自由的。

一.我並沒有要宣揚讀書無用論。該讀書的時候,是要好好讀書的。該遊戲的時候,家長就不要去過分地干預,孩子們有他們自己的世界。家長要把孩子往好的方向去引導,而不是制止他們不能去做一些事。

二.升學考試固然是孩子人生的大事,但是也要實事求是。一味地強調成績,孩子一旦考不好,就會厭學。讀書成了他們的負擔,他們十分煩惱,他們也會絕望。其實,現在的家長完全可以放開心來,哪個孩子不能上大學啊?再說,今後基本上都是自己找工作的,考上了大學也只是一個學習階段,並不能跟工作直接掛上構。我打個比方,有些二本,三本讀讀的大學生走向社會考上了公務員,而有些讀一本的走向社會卻在家裡啃老。工作這事真是很難說的,不是說學習好的工作就一定好。只要孩子肯努力,厚積薄發的孩子很多。

三.孩子們為什麼那麼絕望?還不是家長給逼的。很多家長平時工作忙得要命,很少跟孩子溝通,也不知道他們心裡是怎樣想的。總認為給予孩子好吃好喝,買新衣服,就是對孩子好了,這是不合格的家長。孩子們需要的不只是物質上的滿足,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鼓勵和愛撫。

四.離家出走,厭世自殺的孩子在生命教育上是畸形的。他們是怎麼來的?來到這個社會是幹什麼的?死亡就是什麼?家長有沒有跟孩子進行過探討呢?我想,有的家長會罵我長篇大論地說鬼話,沒有實際意義。那是你的不理智。


我來告訴這些家長:

一,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你都沒有成功,為什麼一定讓孩子替你成功呢?

二,不要去幹涉孩子的興趣愛好(健康的),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他們都會有自己的生存本領,你只需要引導,鼓勵,支持。

三,讀不好書的孩子,肯定有其他的特長,發現他的長處,培養他,照樣會成功。

四,督促孩子加強體育鍛煉,健康的體魄才是根本。


給予孩子發自心底的愛,不能扭曲的愛。讓孩子自由的,快樂的,健康的成長!


QDH胡圖圖


近日,兩個12歲的孩子留遺書離家出走,遺書言到:“爸媽,我要走了。對於生活的壓力我是真的受不了了。我還做很多錯事。是什麼事就去問妹妹……”,另一個說到:“媽,我愛你,我走了,不會拖累你,我今天很開心,真的,再見!”

最終家人及時報警,在警察和眾人的找尋下,兩個孩子被找到,平安歸來。在兒童失蹤或者離家出走並且最終導致悲劇的發生的案例中,這樣的事情數不勝數,倆個孩子平安能平安歸來已屬幸運。

兩個年僅12歲的孩子,本該無憂無慮地學習和成長,卻要寫遺書離家出走,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對此我們是不是要反思些什麼?

我們能獲得的消息是兩個女孩分屬兩個家庭,平時相玩甚好,一個和弟弟寄宿在姥姥家,一個是姐妹兩人卻很少與父母交流,他們的爸媽都忙於生意掙錢。而在兩人的“遺書”字裡行間裡表達著對家人的愛和對生活的無奈。

我們不用去過多的深究細節和原因,想必我們通過常識也能得到究竟。孩子們的生活本應該是讀書和玩耍,但是現在的我們要求了什麼,成績第一,競賽冠軍,望子成龍……在上不完的補習班和興趣班中度過童年;有的父母則忙於生計,作為留守兒童的他們更是缺少關愛,疏於和孩子的溝通交流讓他們心理更加閉塞。

我想對於孩子,我們應該像朋友一樣去溝通和交流,傾聽他們的心聲,給他們多一點陪伴,讓他們不失童真的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才是最珍貴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