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农村老话“小时娘亲妈好,长大堂客胯好”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农村老俗话


大家好,我是趣谈风水中国。作为一名文化领域的原创作者,在这里我想简单的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观点,希望可以对您所帮助。

首先有些儿子其实对母亲也挺好的,只不过结婚后陪在媳妇身边的时间多了,母亲心里很不舒服,觉得儿子没有结婚前对自己好了,而产生了一种类似于“嫉妒”的情绪,这也是婆媳关系总是处不好的根源。

其次在这个层面上讲就没有谁对谁错了,儿子结婚后肯定是要跟媳妇呆在一起的时间更多,特别是有了孩子之后,除了工作还要照顾孩子,本身每天的时间就不够用,陪伴母亲的机会就更少了,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母亲的唠叨与抱怨,这都是人之常情。

最后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是大家都多一份理解,儿子理解母亲把自己哺养大,希望自己多陪在身边的愿望;母亲也要理解儿子长大成人后有自己的家庭与事业,很难有太多的时间陪在自己身边。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我会定期的发表一些和文化领域相关的文章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趣谈风水中国


此言虽为俗语,但确为现实。

记得95年寒冬的一个晚上,上高三夜自习回家的儿子,推门就问;“妈,睡了吗?”

我躲在被窝里说;“太冷,睡不着。”

儿子把书包一放,双腿膝盖跪在我的拖鞋上,对自己的双手哈了一大口气搓了搓手说;“妈,我来捂热你的脚。”

我说;“脚多少有点臭又凉,别捂了。”

儿子却说;“妈脚不臭,捂热了我就去学习。”

这件事使我心里暗自流下幸福的泪水,好长,好长直至今曰难忘……

事态锋转。2015年自儿子结婚后,基本没有“儿子”这一概念词了,不仅事事护媳,句句责我,我即使为带薪保姆,起早贪黑地劳累,那也只能见到冬天上空“两片乌云”脸!

更为绝情凉心的事;那天,当我和媳妇争吵生气离家出走,他视而不见。

那可是零下十六七度,大雪纷飞白茫茫的异国他乡啊!孤独的我想想都是泪!那个心寒、那个心伤,那个绝望,岂是一个“痛”字了得?!

经常想到生他时得产后风,我是死里逃生又逃生;教养他我付出二十年的心血;牵挂他直至我到天国闭眼……

天下的母亲啊,是否和我一样?

欢乐在他幼年时,

疼他在母骨子里。

盼望成才两眼穿,

绝望落泪在天上?


玲铃970


这句“小时娘亲妈好,长大堂客跨好”,是属于俗语。

据记载这句话是出自中国湖北省黄冈市的浠水县,农村有很多有意思的俗语,是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它的特色是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具有地方特色、言语简洁、通俗易懂,有的俗语说的很露骨,但都是话糙理不糙。




1.小时娘亲妈好

  这句话很好理解,谁都知道世上只有妈妈好,《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都已经诠释出妈妈的重要性。尤其是孩子小的时候,妈妈对他来说就是全世界,尤其是饿了困了的时候,首先找的就是妈妈,连爸爸也得靠边站!我每次回家都会问“爸,我妈呢?”,我相信这句话几乎所有人在家都说过。


2、长大堂客跨好

我们先说说什么叫堂客,堂客即是妻子、夫人、老婆、婆娘、屋头的、娃儿的妈,讲堂客的除了重庆,有湖南,还有湖北武汉、黄陂、咸宁称之堂客。

《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到明日,拿四样首饰来,仍旧叫我家堂客送与他,择个日子就招人便了。”

这是很独特的俚语。那么,为啥要把妻子称“堂客”呢?

学问颇深沉——这涉及中国传统家庭的建筑形式,民居建筑学。在以前,从“堂客”这个称呼来看,湖南的老婆们与其它地方的老婆们比起来,家庭地位要高一些。“堂客”是“堂屋里的客”,而堂屋是供祖先牌位的,最神圣的地方,也是家里议事做决定的地方,最要紧的去处,这就证明夫家不把娶进来的老婆当外人,直接就请到堂屋来。因为毕竟是外姓,不共祖先,于是给了一个“客”的称号,叫“堂客”,不然的话就要叫“堂主”了,可见夫家给的待遇和地位还是蛮高的。

当男人从小男孩长大成为一个成熟而健康的男人的时候,人生走向另一个阶段,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从生理上来说,都需要另一个“女人”的陪伴。马斯洛经济理论就已说明人的第一层需求,就是生理需求,这不但包括基本的吃穿住行,还有人的“生理需求”。一个健康的男人,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从生理上来说,对女人都有着天然的兴趣、渴望。伴随着心理与生理的需要,也只有女人才能给男人,给予心理、精神以及身体的多重需求的抚慰。而且一个家庭组成时,女的不但要承担起生儿育女的责任还要把家里的所有琐事处理的井井有条。

湖北省这种类似的俗语还很多,类似有:女人是根绳,捆住一家人;亲不过父母,近不过夫妻; 小来妈头亲,长大夫人亲;穿衣还是家机布,过夜还是亲夫妇;爹是天,娘是地,婆娘老公心肝系.............等等。


十三小姐


农村老话说“小时候娘亲妈好,长大堂客胯好”这话什么意思?

第一句不用解释,大家也都知道什么意思,每个人小的时候都离不开母亲,长大了就不一样了,自己有了翅膀,可以天南海北的任鸟飞,妈就不如堂客了。先说说什么是“堂客”,堂客的意思就是堂上客人,通常也就是指女客,这里的堂客应该是指老婆。


不管谁家孩子,小时候一定是跟妈妈最亲了,几乎是不能离开半步,离开了妈妈的疼爱呵护,孩子就缺失了童年。任何一个母亲,孩子小的时候都盼着他长大,而真的等孩子长大后却离自己更远了,心里难免会有一种失落感。女孩子还好一些,男孩子从找女朋友的那一刻开始,咱不能说妈妈在儿子心里已经成了过客,但所有的心思差不多都偏离了原来的航道。

记得我有个亲戚曾经跟我说过,说她儿子认识了女朋友不到两个月,对女朋友的感情,直接低过了二十多年的母子情。说了很简单的一件小事:全家人一起吃甘蔗,儿子把甘蔗砍开了几节,最细和最短的骨节给了妈妈,中间的骨节给了女朋友。其实也不算什么大事,只是妈妈心里有一点点的不舒服。妈妈可以理解儿子的心情,可总归会有点儿失落感。为了不让婆媳之间产生敌对情绪,我想做儿子的应该多少顾忌一下。



自古农村人就说“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这也是一代一代的传承吧。毕竟以后的路还要和媳妇相濡以沫,陪伴最长久的也是媳妇而不是母亲。母亲只能抚养儿子长大,却没有能力陪儿子走的更远,只能放手让另一个女人去帮助他关爱他。作为妈妈也应该理解,儿子对另一个女人的爱也是人之常情,但无论多爱也不能取代他对母亲的牵挂,这就足矣。


一品小十六


“小时娘亲妈好,长大常客胯好”是湖北地区的谚语,说的非常简单粗暴,意思是说小时候妈妈的乳汁最好最甜,长大后老婆最好。这里的“胯”有些粗俗,直指关键所在。不过也由此可以分析出这句话肯定是由妈妈创造出来的。

类似的谚语还有很多,譬如“小来妈头亲,长大妇人亲”;“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等。

中国人重孝道,大多数人还是很孝顺父母的,但为什么还有出现这些类似的谚语呢?无外乎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有些做儿子的真的不孝顺。

儿子不孝顺,特别是娶的媳妇也不孝顺时,那他的父母就肯定要受罪了,轻则缺衣短食,重则赶出家门。前几年不是还有一个新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事件发生在现代的上海,警察发现一个80多岁的老妇人生活在上海市一座立交桥的桥洞里,每天在各个垃圾桶里捡垃圾为食,生活过得惨不忍睹。本来以为是个孤寡老人,无依无靠才会沦落至此,却没想到这个老人竟然有好几个儿女,并且这几个儿女在上海都有房产,生活条件也是非常富足。看到这条新闻不得不感慨这些儿女们的狼心狗肺。

二是有些儿子其实挺孝顺的。

有些儿子其实对母亲也挺好的,只不过结婚后陪在媳妇身边的时间多了,母亲心里很不舒服,觉得儿子没有结婚前对自己好了,而产生了一种类似于“嫉妒”的情绪,这也是婆媳关系总是处不好的根源。

在这个层面上讲就没有谁对谁错了,儿子结婚后肯定是要跟媳妇呆在一起的时间更多,特别是有了孩子之后,除了工作还要照顾孩子,本身每天的时间就不够用,陪伴母亲的机会就更少了,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母亲的唠叨与抱怨,这都是人之常情。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是大家都多一份理解,儿子理解母亲把自己哺养大,希望自己多陪在身边的愿望;母亲也要理解儿子长大成人后有自己的家庭与事业,很难有太多的时间陪在自己身边。

只要双方能多一点理解与包容,家庭就肯定会和谐与幸福的。


播种火焰的青牛


小时娘亲妈好,长大堂客胯好。这话很俗,也有点糙,但话俗语糙理不糙,可以说是话丑理正意深厚。

亲不过父母,近不过夫妻。小时母怀,大后妻胯。人小时谁不需要父母?特别是母爱妈怀娘奶,所以,小时谁都是“世上只有妈妈好”,但一旦长大成人,出翼高飞之后就不同,不必依赖娘亲母爱,随之而来的是那迫切的生理需求,异性相吸引,要有性爱的温柔滋润了,所以就有长大堂客胯好之说。不少为母的都在埋怨:养大孩儿忘了娘,只亲老婆不爱娘。也有老话说,山喜鹊尾巴长长,娶了媳妇弃了娘。堂客,在我国的一些地方,如湘楚渝一带,就是指爱人,妻子,老婆,婆娘的意思。那“胯”就不必多说了,谁不知道是指那个意思,还用点破明说?

男人,一个好男人,小不离母,大不离妻,老不离女。母亲,妻子,女儿,应成为男人最爱,儿大不亲母,只爱溺美妻是不对。好男儿当亲母爱妻又宠女才对。做人要会感恩,感父母生养之思,感夫妻相爱建家之恩,感亲人间互助互爱,有孝敬之恩。


树德汉硕


这句话,看似粗俚。确反映了人世间的一种普遍现象。这样做才是正常的,年轻时和妈妈感情最深。学会的苐一句话是妈妈,睡的是妈妈温暖的怀抱。餓了找妈妈,渴了找妈妈,受了委屈还找妈妈!在孩子的心目中,妈妈是天,妈妈是最亲最近的人。当别的小朋友喊着:麻皮野鹊尾巴長,娶了媳妇忘了娘。自己心里还很不理解,怎么能忘了娘呢?

然而慢慢長大了,娶了妻生了子。自己有了自己的一片专属新天地。慢慢地不知什么时候光觉着妈妈的话唠叨了,妈妈的话不如小时候亲切了。

而媳妇变成比妈妈还关心和爱护自己的人了。虽然有时和媳妇也吵架,但很快就互相愿谅了。

上面这种現象,很是普遍。也觉正常。

反观也有两种不正常的:

一种是不管妈妈说什么,是对还是错,总听妈妈的话,结果使自己的小家庭无法正常运转。

一种是不管妈妈对错,一切都是妈的错,甚至不孝敬老人。

出现这种现象,沒见专家们怎么总结。感觉好象是男人的正常需求吧!

小时候离不了妈妈!娶了媳妇对媳妇的需求更多点。

但是不管怎样,一定要善待身边的这两个人,母爱如天,妻子伺候你一辈子。善待自己身边的一切人。


朱增林呀


呵呵,看到题主此问,不禁有些哑然失笑,进而又是会意一笑。乍一看本不想作答,但再细一瞅,看见标签上有“文化”二字,这应该属于文化领域的范畴,作为文化领域创作者,当然应该答。

觉得还是有必要先解释一下“小时候娘亲的妈好,长大后堂客的胯好”这句话的准确意思。这句话既对仗、工整,又风趣、俏皮。“娘亲”,是指母亲、妈妈;而后面的“妈”字是个重点,在这个语言环境里应该念儿化音,指母亲的乳房或奶水,在我们鄂西北一带农村,母亲给孩子喂奶就叫“喂妈”或“吃妈”(“妈”念儿化音);“堂客”就是指妻子、老婆;至于“胯”,这里就不必解释了。

这虽是一句简短的乡野俚语,但所蕴含的学问与知识含量却很大,涉及到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的知识,更涉及到男性的生理、心理及情感价值取向问题。

众所周知,世上绝大多数人小时候都是捧着母亲的乳房、吸着母亲的乳头、吃着母亲的乳汁长大的。母乳,不仅是婴儿维持生命和发育成长的“口粮”,而且也是婴儿自我安全潜意识的需要。婴儿对母亲的依赖与依恋,对乳汁的渴望与向往是无与伦比的,由此而产生了一种对乳房的异乎寻常的占有欲与独占欲。人类在婴儿时期,会做的除了哭也就是吃了,而哭在很多时候恰恰是需要吃。因此,对于婴儿来说,母亲的乳房(乳汁)就是世上最好的东西,也就是“娘亲的妈好”。

一个成熟而健康的男人,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从生理上来说,对女人都有着天然的兴趣与渴望。心理与生理的冲动与需要,强烈地驱使着男人去追求女人。君不见,这世上有许多男人因为女人而丢掉工作、中断事业、毁掉名声甚至丧失性命;当然,更有着无数男人因为女人而努力工作、打拼事业、追求财富与权势、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因为,在这世上,只有女人,才能给男人以最踏实又最温馨的莫大慰藉;只有女人,才能给男人以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抚慰。所以,男人当然认为"堂客的胯好”。

个人认为,在一定意义上说,男人的性意识与性本能其实是母亲赋予的。乳房,既是母亲哺育子代的器官,又是女人的第二性征。因此,作为人类不需要后天学习就会做的两大本能的食和性,都与母亲有着天然的联系。而这与长大成熟后女人的性由男人开发就形成了异曲同功的对应关系。

所以,最后我想说,这世上每一个男人,都应该尊重女人、善待女人、爱护女人,因为,这是在呵护男人在这个世界生存与生活的希望与动力。





清风朗月zgh


中国民间有很多的俗语,看似简单粗俗,说起来类似顺口溜,但是其中隐含了很多道理,就像题主说的“小时娘亲妈好,长大堂客胯好”,其实我们用另外一句更简单的话说就是“有了媳妇忘了娘”。这其实关乎一个如何协调婆媳关系和孝道的问题。

如何理解这句话

“小时娘亲妈好,长大堂客胯好”,这句话里有个词“堂客”,这其实是湖南方言里妻子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小的时候,从你呱呱落地开始,你所有的衣食起居,生活琐事都是你的母亲在管,你有事基本也找母亲,当然觉得娘亲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人,最离不开的人。

长大成人后,娶了媳妇,对媳妇有了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媳妇成了你朝夕相处的人,与娘亲相处的时间就少了,当然觉得媳妇更亲一点。

如何处理婆媳关系

很多婆媳关系紧张,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因为这句话里隐含的意思。母亲觉得儿子对自己疏远了是因为媳妇的原因,久而久之就对媳妇有了意见。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讲究孝道,作为男人,应该有协调婆媳之间关系的能,其实只要平时多带着媳妇回家看看母亲,多聊天天,多创造一些婆媳之间独处的时间就行了。毕竟来人最怕的是寂寞,长时间的陪伴会纾解老人很多的孤独感。


财经杂杂杂谈


天,这话说得好丑!

可是,话丑理端,就是这个理。

小时候,父天母地。而且,母亲更是要亲近些。

饿了,喊妈;痛了,喊妈;委屈了,还是喊妈;一路走得跌跌撞撞,摔倒了,第一时间呼喊出来的,还是“我的妈呀”!

可是,随着成长,我们与父母、特别是母亲的链接逐渐断开。我甚至觉得,一个女人的成熟,与她断开跟父亲的密切的情感链接、一个男人的成熟,与他断开与母亲的密切的情感链接,是紧密相关的。(欢迎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拍砖~~)

所以,一个男人,从对母亲的依恋,转向对妻子或伴侣的依恋,我认为这是很正常的。

要是一个成年男人,时时刻刻把母亲撇起(带在身边),时时刻刻都是母亲第一,我并不认同他是个孝子,而只是认为他还是个巨婴。而他的母亲,也不单纯是个母亲,而是有极端控制欲的“母神”。

再说,一个成年男人,在外摸爬滚打,丛林求生,难免受挫、受伤。回到家,伴侣就是他的温柔乡。一个成熟的、优秀的妻子,甚至可能身兼母亲(怜惜他)、妻子(与他水乳交融)、女儿(让他宠爱)的角色,满足这个男人不同的情感需求。

你说,他的母亲能做到吗?能给予吗?

当然是妻子、伴侣更亲咯。

连我的婆婆,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村老太太都清楚得很。因为她老爱说嘛:

爹亲娘亲不如老婆亲。

一日无粮,父母不亲;三日无粮,夫妻不亲。

所以,如果为人父母,面对自己成年的子女,还是尽力克制自己对他们的爱吧,把时间和空间,就留给他们和他们的伴侣。

若非他们必要。

远远地,用爱观望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