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東河口鎮:鄉村疫情防控者的“十二時辰”

自打響疫情防疫阻擊戰以來,東河口鎮疫情防控者從白晝到夜深,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日夜守護著東河口鎮居民的平安與康健。天亮到月明,十二時辰的不停歇,換得每個角落的乾淨、每個居民有意識。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眾人拾柴火焰高,一人一力量,終將匯聚成疫情防控的滔滔之巨浪。

卯時—巳時,一天之計在於晨。天剛矇矇亮,一聲清脆的雞鳴聲就拉開了一天的序幕。村裡村民、街道居民自發搞好家庭門前屋後環境衛生,村民小組長負責所在轄區清掃,環衛人員負責承包區域保潔。金東環衛服務公司做好垃圾運輸中轉、清洗消殺,共同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為避免造成二次傳染,各村自行購買帶蓋子的垃圾桶放村部用於回收廢棄的口罩,回收後每日早晨由村醫進行消毒處理。公共場所的消毒也是鎮衛生工作的重點,確保對農貿市場、賓館、超市等特殊場所進行督查並“一日一消毒”。

午時正中,宣傳工作奏響了另一支“進行曲”。“各位東河口鎮的父老鄉親,現在正值冠狀病毒爆發期,請大家不要串門、不要聚餐……”小喇叭,大嗓門,防疫“聲”入人心。在午飯過後街道上的宣傳車就挨家挨戶走街串戶進行宣傳,村裡的村村響也發揮了陣地作用,村內還有老年人創新方式,用講快板的形式製作視頻以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宣傳,寒風之中,80多歲老人精神抖擻、聲音洪亮,竭盡所能踐行自己的防疫責任。同時鎮上的幹部與城管一起對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情況進行確認檢查,確保全部合規無遺漏。

未時-酉時,全員出動提振精氣神。小紅帽、紅馬甲、紅色宣傳旗幟,鎮志願服務隊整裝出發為寒冷冬天增添了些許暖意。他們所到之處,防疫常識更深入人心一些、村居環境更整潔一些,志願者們帶著清潔用具所到之處確保無垃圾、無雜物,防止因為垃圾而產生的次生社會風險。同時包組幹部、村幹部、村醫一同前去開展落實“五個一”工作,確保返鄉人員不外出,在家進行自我隔離,每日對他們體溫情況進行動態監控。

戌時-子時,月影稀疏下的安寧與忙碌並行。天黑以後街道、村裡非常寧靜,群眾都足不出戶、不串門,自覺地從我做起,守護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衛生院設立發熱病人預檢分診供身體出現不適的人問診。鎮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燈火通明,梳理村街外來人員排查情況,為電話另一邊的人解疑答惑並收集涉控線索。做好惠民便民信息收集,形成文字材料讓廣大群眾知情。對每天工作有總結、對明天工作有安排,優化舉措、提升實效。

丑時-寅時,繼續把好第一道關。

“鎮各項工作的穩定運營,一定要細緻、有保障,經過施工、送電,一定要確認設備狀態、線路情況,為即將開始的新一天運營打下堅實基礎。”擔任值班所長多年的劉正中認真說道。水廠負責同志高大福在夜間對保障供水工作進行全方位調度,與專人值守在水廠。只有水利、電力部門把好第一道關,做好後勤保障,才能為每一天的平穩運營打下堅實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