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离石: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

疫情防控一线上的“夫妻档”


一个是放射科医师,一个是发热门诊护士。平日里上班,一个在医院的最东边,一个在医院的最西头,忙起来的时候,两个人一整天都难得见上一面。这几天,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两个人阴差阳错地成为了一个科室的“同事”。


离石: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

抗疫一线的“夫妻档”医生穆云平、王玲玲。 张晋晋 摄


离石区人民医院是我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实施隔离观察措施单位,从1月22日起,就已经进入了全员战备状态。“每天早出晚归,春节期间也没能好好陪陪家人。但是没办法,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是我们的职责。”该院发热门诊护士长王玲玲谈到工作时总觉得内心有些愧对家人。她的丈夫穆云平与她在同一所医院上班,两个人是医院里出了名的“夫妻档”。这段时间,夫妻俩忙碌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甚至没有时间去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女儿。

当前正处于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再加上突发疫情,发热门诊“杂事”尤其多。作为医院疫情防控的牵头部门,该门诊除了调度各个科室的工作外,还要负责人员安排、物资储备、病房准备、各种用品消毒等工作。作为护士长,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王玲玲有时候会忘记饭点。晚上回家,随便对付几口,就躺到床上去了。

疫情发生后,离石范围内当时虽然还没有确诊病例,但离石区人民医院已经开始启动相关工作,随时准备全力以赴投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中。随着疫情的发展,医院的工作越发忙碌起来,王玲玲和丈夫穆云平每天需要加班到很晚,有时候回到家已经是十一二点了。

新型肺炎,患者病情变化很大程度上需要靠影像学来判断。为了统一管理医务人员、集中调配医疗资源,离石区人民医院在发热门诊旁临时组建了发热门诊放射科。一间五六平方米的简易房,一台普通的X线拍片机,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就是穆云平的工作场所和工作设备。工作环境比较简陋,累了的时候,穆云平会躺在椅子上歇一小会。作为医院放射科主任,穆云平也是医院抽调到发热门诊的专家。“每天需要排查的患者还不少,任务虽然重了一点,但是信心十足。”穆云平说,“节假日加班加点对于医生来说本来就是常态,面对疫情,我们更应该坚守在岗,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

1月22日,腊月二十八。在接到医院命令后,王玲玲先把女儿送到父母那里,然后就赶着和穆云平来到了临床一线。临近春节,他们没能顾得上收拾一下家里,更没有来得及置办一些年货。

上班的时候,夫妻俩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家里的小女儿。“女儿生活不能自理。每天到了饭点,我们两个总得有一个提前下班回家给孩子做饭。”王玲玲回忆说,有一次,我们两个人都加班,回家迟了,女儿自己开火做饭炒大米,没想到油放多了,锅一下子着了火。所幸的是没有发生大的事故,厨房的墙壁被油烟熏黑了,灶台上铺了一层黑灰。

“经过那一件事后,只要需要加班加点,我们会先把孩子安顿了。”现在回想起这件事情,穆云平还有些愧疚。

“孩子春节时间就住外婆家吗?”

“恩。让她一个人在家不放心。”

“老人们支持你们工作吗?”

“养兵一日,用兵一时,国家需要你们,你们两个放心去吧。”王玲玲在与记者谈到老人对他们两个的嘱咐时,眼角不由自主地泛起了泪光!

采访间隙,医院副院长李金萍递给记者一份名单,是医院医生的“请战书”。“请战书”上“穆云平”“王玲玲”两个名字非常显眼,名字上面的红手印也更加鲜艳!(冯海砚、任建忠)


把丈夫“赶到”婆家 把孩子送回娘家

疫情防控一线女医生刘艳的不寻常年


春节,本来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的日子,而今年的春节,离石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主任刘艳的年基本是在医院同医护人员和患者度过的。

一场疫情来得突然,1月21日起,离石区人民医院抽调专门人员,成立专家组,积极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刘艳就是其中一员。


离石: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

离石区人民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刘艳。 高淑芳 摄


今年45岁的刘艳从医20多年。2016年起,担任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记者见到刘艳时,防护口罩、防护手套、防护服、防护鞋将她包裹得严严实实,她所有的表情只能通过眼睛表达出来。那双眼睛表现的极其平静。而褪去一身防护服后,她的脸和手上是一片片红斑和一道道痕印。

发热门诊里收拾得干净整洁,时不时地有病人来就诊。刘艳主要负责诊断和排查。春节没有休假一天,每天早7点多从家里出发,晚上8点回家是常态。工作时间,为了不上厕所,她们坚持不喝水。“一上厕所就要脱防护服,一脱就要消毒,很是麻烦,这样既影响防护服的使用,又影响工作效率。”刘艳说。

“春节前收拾家里都是丈夫和两个孩子的事情。”为了安心工作,大年一过,刘艳就把老公“赶”回了婆家,把两个孩子们送回了娘家。令她欣慰的是,家里人都没有一句怨言,一直以来都很支持她的工作。

谈及此次疫情,刘艳表现出自己的态度:“要打好这场防疫站,我们医护人员只能认真再认真。一开始主要针对的是从武汉回来者或者与其亲密接触者,但现在已扩大排查范围,要认真了解每一位来诊病人的行动轨迹,以防忽视每一次可能的交叉感染。”

疫情防控,医院是主战场,也是最危险的地方。虽然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刘艳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害怕,更没流露出一句怨言。“我是一名老医生了,救人就是医生的职责,关键时候更不能退缩。这里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大家都在尽心尽力。只要这场战役没赢,我们就一直打下去!”

2月2日,农历腊月初九,是今年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明天是正常上班的日子,刘艳又做好了准备,和她的十多位“战友”写下了请战书,随时准备去武汉或者去我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开展防控救治工作。(臧媛慧、任建忠)


疫情防控一线 以坚守诠释担当


今年的春节注定不平凡,无数医疗卫生人员、党员干部群众自发放弃了休假,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工作中。红眼川乡水峪里村村支书尹志昌就是这千千万万个奋斗在疫情防控一线中的一员。

自从1月26日,山西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来,水峪里村在市区乡各级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下,水峪里村成立了一支由党员干部组成的30人疫情防控工作队,全天24小时不分昼夜地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尹志昌是总指挥。在移民小区及水峪里村口分别设置疫情检查点,每天晚上4人值班,轮流休息,严防死守,控制人员和车辆进出流动。

戴上口罩、带着发放给村民的消毒液,尹志昌和村主任刘林兵开始往村里走。“我们村将近700人,有1名武汉返乡人员。”尹志昌边走边说,“工作队每天早上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挨家挨户摸排,然后隔1个小时巡逻一次,提醒村民不要出院门,不要串门,更不要聚餐。村里每户家庭成员,尤其是武汉返乡人员及密切接触人员都是一人一档,实行每日2次体温上报,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及时处置。”

虽然已是五九,但清晨的气温依旧很低,敲门、登记……两人负责的这一片区,一户户排查下来,用了2个多小时。返回检查点,是上午8时,尹志昌草草吃了几口干粮,边喝水边打开微信,已有上百条等待阅读的信息。“都是要上报的,得赶紧安排人去填表了。”他轻声说。

“经过这几天的宣传教育,大喇叭天天广播,95%的村民还是挺配合的,可以做到不出户不串门。”因为不能回家,午饭是一碗方便面,尹志昌边吃边接打电话,有的是上级领导安排工作,有的是他向村医查问武汉返乡人员的体温,还有关于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的发放。“这几天,每天接打电话有200多个。”尹志昌笑着说。

夜幕降临,窗外繁星满天,看着远处灯火闪亮,眼睛熬得通红的尹志昌说:“眼下,离石正举全区之力严防死守,阻断疫情传播。关键时刻,要发挥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要永远冲在战斗第一线。大伙儿都相信,只要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肯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王晶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