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国难危亡上海失陷时,租界内有种产业繁荣依旧,日夜笙歌酒绿灯红

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都在与日本帝国主义作拼命抵抗,社会上笼罩着萧条气氛。然而在中华民族最危险时,上海租界却一片灯红酒绿繁荣景象,因为张善琨与其新华影视公司的存在。

国难危亡上海失陷时,租界内有种产业繁荣依旧,日夜笙歌酒绿灯红

抗日救亡图存之际,许多行业产业都一片萧条,尤其是影业公司。人们连吃饱饭都是问题,更别提享受文化熏陶。但张善琨却独具慧眼,看出抗战时期正是发展影业的绝好机会,在认为大家都不做情况下,自己一人做电影将会赚的更多。

国难危亡上海失陷时,租界内有种产业繁荣依旧,日夜笙歌酒绿灯红

1936年,《长恨歌》开始拍摄,这部影片为新华影业公司铺就一条光明大道。新华影业公司一夜之间崛起,随后连续出品不少优秀作品,如《狂欢之夜》、《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等。这时期,新华影业公司还派出拍摄队伍,前往绥远拍摄傅作义百灵庙大捷。傅作义指挥的百灵庙大捷,也曾是抗战期间震惊中外的著名战役。影视片拍摄,让许多人领略到中国军队实力,在一定程度上更加鼓舞中国全体人民的抗战决心。

国难危亡上海失陷时,租界内有种产业繁荣依旧,日夜笙歌酒绿灯红

1937年,淞沪会战结束后,日军全面占领上海,上海成为全国“孤岛”,但新华影业公司依然没有受到影响。即使在日租界,新华影业公司的发展,依旧呈现出繁华景象。每到夜幕降临,租界内灯光通亮,许多男男女女并不理会上海租界之外的国恨家仇,只想要用享乐的生活方式麻痹自己,看电影则成为许多人夜晚消遣的选择。

国难危亡上海失陷时,租界内有种产业繁荣依旧,日夜笙歌酒绿灯红

有人回忆,当时上海租界内电影文化有多么繁荣:看周末电影的话,几乎都要提前订票,永远有许多人在排队买电影票。即使电影院放映的是旧片,也会有许多人蜂拥而至。这一时期,各电影院都迫切需要新片上映,新华影业公司出品许多卖座的电影,如《乞丐千金》、《飞来福》等。

国难危亡上海失陷时,租界内有种产业繁荣依旧,日夜笙歌酒绿灯红

新华影业公司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1939年拍摄的《木兰从军》就引发观众一片唾骂声。《木兰从军》放映过程中,有位观众上前鼓动大众,声讨该影片分裂民族感情,抹黑民族战士,实质上只是借爱国主义名义来宣传对方影片,于是《木兰从军》影片被大众排挤草草下架。

国难危亡上海失陷时,租界内有种产业繁荣依旧,日夜笙歌酒绿灯红

最后,文化电影部门对《木兰从军》这部电影做出公正客观评价,关于其“挑拨民族感情”的言论完全属于虚构,随后该部影片又被搬到大荧幕,继续正常放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