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1942年假使德軍沒有將第11集團軍調往列寧格勒,而是繼續留在南翼會不會更好?

戰略論


曼斯坦因指揮的德軍第11集團軍隸屬德軍老帥倫德斯泰特旗下的南方集團軍,1941年7月至1942年8月參加蘇德戰場南線作戰,主要目的是為了消除蘇軍對羅馬尼亞油田的威脅。曼斯坦因以11個師的兵力分別攻克了克里米亞半島和拔掉了堅不可摧的塞瓦斯托波爾要塞這顆釘子,殲滅了大量的蘇軍,取得了巨大的勝利,曼斯坦因也因此晉升為元帥。

曼斯坦因奪取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後,切斷了蘇軍海上交通補給路線,整個斯大林格勒戰役形勢一片大好,而負責進攻列寧格中的德軍北方集團軍未能取得任何有效進展。由於曼斯坦因攻克塞瓦斯托波爾要塞時擁有不少重炮武器,1942年8月希特勒肢解了第11集團軍,一大部分赴往支援列寧格勒戰場。


希特勒和蔣介石一樣,很喜歡南北分兵、越級指揮,以彰顯自己的軍事才能。而曼斯坦因指揮的第11集團軍參加的克里木和塞瓦斯托波爾戰場是一個被分離的戰場,作戰方式完全可獨立自主決定。沒有希特勒的干預曼斯坦因的軍事才能得到了全面發揮,以劣勢的兵力、憑一己之力拿下了克里米亞半島和塞瓦斯托波爾要塞,蘇軍被迫大量撤退,曼斯坦因穩住了整個南翼戰線。

列寧格勒也就是今天的聖披德堡,是蘇聯最大的工業基地和第二大交通樞紐,曾被稱為“歐洲之窗”,是蘇聯政治文化、經濟、民族精神的象徵,戰略意義非常重要,同時也是蘇軍波羅的海艦隊的重要基地。列寧格勒是希特勒最初的主要戰略目標,信心十足曾揚言要從地球上抹掉列寧格勒,以摧毀蘇聯人民的抗戰意識精神和為取得整個波羅的海的控制權,所以不惜餘力,才急於將第11集團軍調往列寧格勒,而沒有留在南翼以配合中央集團軍拿下莫斯科。

而正是希特勒的瞎指揮,低估了蘇聯人民奮起反抗、保衛國家的意識,投入的兵力、重武器等嚴重不足,使得第11集團軍和北方集團軍在列寧格勒上並沒有形成有效的合圍,被蘇軍拖入了持久戰,德軍足足耗了近三年的時間也沒拿下列寧格勒,再加上斯大林格勒戰場的節節敗退,希特勒的南北分兵猶如拆東牆補西牆,這個坑,對於雄厚資源的蘇聯永遠也填不完,最初導致整個戰線趨於崩潰狀態。

所以,如果希特勒沒將第11集團軍調往列寧格勒(歷史沒有如果),而是攻佔克里米亞半島和塞瓦斯托波爾後,穩住南翼,再試圖配合南方集團軍拿下蘇聯高加索地區豐富的石油資源,後支援中央集團軍一舉拿下莫斯科,整個蘇德戰線會更有利於德軍,不至於處處被動了。


以上僅僅是個人見解,不到之處,望諒解了!謝謝


賽門之略


當然更好了。關鍵是沒有預料到城市巷戰的問題,稍有知識就知道自古以來巷戰是最難打的,恰恰說明希特勒是個半桶水的獨裁者,喜歡發號施令,以顯示他的能力,這是最致命的,正確的方法是佯攻斯大林格勒,拖住蘇聯的大量部隊,同時集中優勢兵力迅速拿下高加索,然後增援斯大林格勒方向,時間掌握好了,就是勝利,只要穩住後撤設立的斯大林格勒外圍防禦陣地,甚至提前調動預備隊佈防,達到避免包圍的可能就是勝利,當時情況能想到這個計劃的肯定是戰神,以德國的戰鬥力在等後勤和冬季問題解決後再進攻佔領斯大林格勒的成功率是100%。最後再收拾列寧格勒,放棄莫斯科,這樣就基本完成了巴巴羅薩計劃的第一階段,只不過時間要推後一年,並且會付出超過想象的損失。即使這樣,但也削弱了蘇聯反擊力量。再經過一年的雙方休整,圍繞莫斯科再展開一場戰鬥,總之,想依靠當時德國的能力一口消滅蘇聯是不可能的,高估自己低估對方,犯了知己知彼 百戰不殆的兵法原則。


yz1671733


首先,在取得塞瓦斯托波爾戰役的勝利後,第11集團軍可以說是南線德軍士氣最旺盛,頗具戰鬥力的重兵集團。根據1942年6月的作戰序列,第11集團軍下轄第30軍、第54軍、馬騰克洛特集群(第42軍,多為羅軍師)和羅馬尼亞山地軍,以及大量加強的炮兵部隊,編成內有大約有10個德國師和6個羅馬尼亞師,其中大部分是步兵師,機動部隊僅有德軍第22裝甲師一部,羅馬尼亞第8騎兵師和一個羅軍機械化團。當然,這種要塞攻堅戰也不適合裝甲部隊。

1942年6月,第11集團軍的作戰序列,其中包括了羅馬尼亞部隊。


第11集團軍在戰役結束後留在克里米亞做了數週休整,在此期間,曼施坦因的參謀部已經在策劃集團軍主力橫渡刻赤海峽,加入高加索戰場,然而,德軍最高統帥部隨後對第11集團軍的調動用曼施坦因的話說是“肢解式”的。第11集團軍的基本兵力並未全部調往列寧格勒前線,根據曼施坦因的回憶,有第54、30軍軍部,第24、132、170師和第28輕型師以及部分炮兵單位被調往北線,第50師留在克里米亞,最精銳的第22師撤往後方改編為空運師,常駐克里特島,第72師調入中央集團軍群,應付蘇軍在東線中央發起的攻勢,最後僅有第46師和全部羅馬尼亞部隊投入了南線攻勢,換而言之,如果第11集團軍沒有北調,除了留下1-2個師留守或支援中央集團軍群,應該可以為南線攻勢增加6~7個步兵師的兵力。

1942年6月在塞瓦斯托波前線作戰的德軍士兵。


值得注意的是,同期調離南線的德軍部隊不僅有第11集團軍的數個師,還有黨衛軍“警衛旗隊”和陸軍“大德意志”師兩支精銳部隊。在南線攻勢剛剛開始之際,德軍卻連續從這一重點攻擊方向抽調有力部隊,是何原因呢?這就要談到下一個問題了。

其次,眾所周知,德軍1942年夏季攻勢,也就是“藍色”計劃的戰略目標是奪取高加索的油田,但最後演變成兩個長期而殘酷的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和高加索戰役。按照德軍統帥部最初的計劃,南線攻勢分為兩步走,首先在羅斯托夫到頓河一線圍殲蘇軍重兵集團,並推進到伏爾加河一線,相機奪取斯大林格勒,掩護向高加索推進的側翼;其次,再向高加索進軍,奪取邁科普、格羅茲尼和巴庫等石油產地。然而,在“藍色”計劃發動後德軍雖然迅速推進到頓河大彎曲部,但未能再現基輔式的大圍殲戰,蘇軍已經改變了寸土必爭、死打硬拼的戰法,改為逐次阻擊,持續消耗的戰法,避免被德軍包圍而大量損失。不過,希特勒將蘇軍有計劃的後撤看作全線崩潰,認為蘇軍已經沒有力量阻擋德軍的攻勢,相對高估了南線德軍的實力,認為以現有兵力能夠同時完成奪取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的兩大目標,甚至還可以從南線抽調兵力用於奪取列寧格勒的努力,以及加強西線對盟軍的防禦——“警衛旗隊”和“大德意志”師的調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盟軍即將在西線發起登陸的虛假情報。

1942年6月,希特勒在南方集團軍群司令部與高級將領們開會。


正是基於蘇軍瀕臨崩潰的錯誤判斷,希特勒在1942年7月不顧總參謀長哈爾德、南方集團軍群司令博克等大批將領的反對,將南方集團軍群分為A、B兩個集團軍群,分別向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同時出擊,其計劃是A集團軍群從羅斯托夫向高加索推進,以第17集團軍(含第11集團軍一部)的步兵和山地兵向高加索山脈和黑海沿岸推進,封閉山口要隘,奪取重要港口,以第1裝甲集團軍及第4裝甲集團軍一部組成多個快速集群,穿過北高加索的草原地帶,直驅裡海,奪取各石油產地;B集團軍群以第6集團軍、第2集團軍、第4裝甲集團軍一部向伏爾加河西岸推進,並奪取斯大林格勒,在最初調整部署時,希特勒甚至準備讓第6集團軍單獨進攻斯大林格勒。

1942年秋季在高加索群山中作戰的德國山地兵。


然而,戰局隨後的發展證明希特勒的分兵之舉是一個災難性的戰略錯誤,隨著A、B集團軍群向東方的深入,德軍很快發現兩個集團軍群都沒有足夠的兵力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在高加索方向,德軍在崇山峻嶺和蒼茫草原上與蘇軍陷入苦戰,尤其在北翼缺乏有效掩護的情況下,向蘇軍縱深的持續推進也意味著側翼威脅持續增加;在斯大林格勒方向,第6集團軍更是掉進了血肉磨盤,在巷戰中消耗和牽制了大量部隊,卻始終無法佔領斯大林格勒,而其側翼只能交給並不可靠的僕從國軍隊防守,最終釀成了遭到蘇軍重兵合圍的悲劇後果。斯大林格勒城下的危機也直接導致A集團軍群的後路有被蘇軍切斷的危險,實際上也瓦解了德軍向高加索的攻勢。總而言之,希特勒對作戰計劃的修改使得戰役目標超出了南線德軍的實力範圍,由於兵力不足,德軍只能以戰鬥力較弱的僕從國軍隊填補漏洞,從而造成側翼薄弱,給蘇軍以反擊圍殲的機會,德軍最高統帥部的錯誤判斷是南線攻勢失敗的根本原因。

在斯大林格勒陷入巷戰的德軍步兵。


最後,我們回到主題,假如第11集團軍沒有調離,並以完整的實力加入南線攻勢,那麼會對戰局有何影響?如前所述,第11集團軍加入南線戰場會使德軍增加6-7個師的生力軍,多少會緩解德軍兵力不足的情況,但從戰局總體來看,並不足以抵消希特勒錯誤決策帶來的消極後果。在南線德軍兵分兩路後,如何使用第11集團軍也面臨三種選擇:1、加入高加索方向;2、加入斯大林格勒方向;3、將其分解各自增援兩個方向。第三種方案最不可取,在兩個都面臨寬廣正面的作戰方向上,各自增加3~4個師其實意義不大。從初始地理位置看,第一種方案最為可行,第11集團軍進入高加索的路線比其他任何德軍部隊都要短,橫渡刻赤海峽即可,如果加入高加索戰場,第11集團軍可以沿著黑海海岸向高加索山脈南麓推進,奪取沿海港口,威脅高加索蘇軍的深遠後方,也可以向北進入卡爾梅克草原,掩護第1裝甲集團軍的側翼,從大大增加A集團軍群實現戰役目標的成功幾率。不過,只要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危機爆發,德軍即便是成功佔領了巴庫,恐怕也會擔心後路被斷而被迫放棄。所以南線攻勢的關鍵還是在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的持續激戰和大量消耗是德軍在1942年夏季攻勢中始料未及的困難。


那麼,按照第二種方案,將第11集團軍加強給B集團軍群,協同第6集團軍進攻斯大林格勒,又會有怎樣的效果呢?經歷了塞瓦斯托波爾戰役的第11集團軍各師在要塞攻堅戰和圍攻戰上的經驗要比第6集團軍更豐富,而且加強了炮兵單位,從理論上說更加適合城市巷戰,不過,斯大林格勒的戰況相比塞瓦斯托波爾還是有所不同,即便能夠最後佔領斯大林格勒,第11集團軍的損失也不會小,作戰時間也不會有明顯縮短,蘇軍依然有足夠的時間集結起預備隊威脅德軍兩翼,而且從戰場態勢看,B集團軍群兩翼的漫長防線絕非第11集團軍的部隊能夠完全掩護的,所以,第11集團軍無論是用於攻城,還是用於掩護側翼,其實都是不足的。但是,會增加蘇軍進攻和合圍的難度,從而給德軍調整部署和撤退爭取更多的時間和迴旋空間。

1942年12月到1943年2月,蘇軍在南線發動的冬季攻勢,其進攻正面極為寬廣,即便是第11集團投入南線,也很難改善總體上的戰略態勢。


筆者以為,如果第11集團軍能夠加入南線攻勢,最好的結果是能夠讓A集團軍群奪取油田,或者幫助第6集團軍奪取斯大林格勒,但並不能從根本上消除由於希特勒分兵策略而造成的戰略隱患。當冬季再度降臨,德軍依然沒有足夠的兵力守住高加索或斯大林格勒的既有戰果,蘇軍仍然可以集結重兵在德軍脆弱側翼的任何一點實施突擊,迫其後撤。也許,第11集團軍加入南線最可能的好處就是避免第6集團軍在斯大林格勒城下的覆滅,這還要取決於最高統帥部的清醒判斷和正確決策,否則在伏爾加河西岸葬身的就會是兩個德國精銳集團軍!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討論。


崎峻戰史


首先說明,第11集團軍大概有10師左右的兵力,但並沒有悉數調往列寧格勒,第22裝甲師被留在頓河地區,第46步兵師後來也渡海參加了高加索山區的戰役;同時經過克里米亞戰役,第11集團軍的所屬部隊的滿員率還是很高的,高於南翼的大多數部隊。

按當時希特勒在南翼的作戰方式,第11即使留在南翼,也不會被當做預備隊使用的,當然留在南翼肯定是利於南翼的作戰行動,因為藍色計劃的1~3階段,都沒有能實現大量俘虜蘇軍的目的,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兵力還不足以完全封閉包圍圈,特別是在羅斯托夫東北米列羅沃地區,被第40和47裝甲軍(靠記憶,可能錯誤)封閉包圍圈的蘇軍第62、64集團軍,都從包圍圈的空缺處突圍了,但這種情況的解決,對於第11集團軍的步兵部隊很可能也是無能為力的;但對於用步兵兵力決勝的斯大林格勒城區戰鬥,則第11集團軍的步兵師可以發揮決定性作用,因為不但第11集團軍步兵兵力充分,而且他們在前期的作戰中已完全掌握了攻堅戰的要領,或許殘酷且持續時間長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就不存在了?在此基礎上,或許高加索戰役德軍能取勝?……

參考,希望指正。


探測衛星A




克里木戰役後,第11集團軍戰鬥力爆棚,尤其擅長打攻堅戰,這也是希特勒把第11集團軍調往中線的原因。但是在南線,基輔圍殲戰結束後,蘇軍65萬人被俘,南線蘇軍已成頹勢,但數量上遠超德軍,古德里安裝甲集群穿插南線後,蘇德雙方在南線基本處於持平狀態,如果此時第11集團軍能作為生力軍投入南線作戰,那南線蘇軍可能因防線被突破而陷入崩潰,被德軍圍殲在巴爾幹半島。

但實際情況是希特勒舉棋不定,在中線被挫敗後,就把中央集團軍群的坦克部隊調到南線,試圖奪取高加索地區的油田,後來又把戰略重心重新放到中線,把第11集團軍等精銳部隊調回列寧格勒,最後南線沒有推平,中線也沒有取得決定性勝利,反而在庫爾斯克會戰中大敗。


毒刺劍客


當然,第11集團軍繼續留在南翼最好,這可以參見曼施泰因的回憶錄。剛剛在克里米亞獲勝的第11集團軍兵強馬壯,而且擁有協同羅馬尼亞部隊作戰的經驗。既使不用於南線發展更大的戰果,留著做可靠的統帥部預備隊也好。至少能避免斯大林格勒的悲劇。這己是歷史定論。

被一些人忽視的是,這種錯誤蘇聯方面也有。蘇軍在斯大林格勒獲勝後,其強大的羅科索夫斯基的部隊被調往中線戰場。等到瓦杜丁的部隊被曼施泰因擊敗,又匆匆南返。一直徒勞無功地在火車上奔波。其結果是蘇軍原本可在42年底取得的比斯大林格勒戰役更大的勝利,也白白地丟掉了。


飛毛腿154908437


因為在11集團軍去列寧格勒之前,德國統帥部並沒有預料到斯大林格勒戰役能打那麼久,而且第六集團軍也是精銳部隊。

相當於現在美國第一步兵師,誰會想到它會在某個戰場上被全殲,還是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一群烏合之眾的蘇聯農民。

而11軍去列寧格勒,也是因為在北方德軍攻勢放緩,而且11軍不去的話,蘇軍對北方攻勢會輕鬆很多。

畢竟在攻打莫斯科失敗後,德軍全線吃緊,自大的蘇軍就組織多次反攻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