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历代学褚遂良书法的名家名作有哪些?

qwerxcv


诸遂良生于隋文帝开皇十六年丙辰,是名门贵族,字登善,博学多才,精通文史,是唐朝政治家、书法家,初唐书法四大家之一。

我最早听过诸遂良的故事不是来自他的书法,而是小鸟依人的来历,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一次,唐太宗和长孙无忌品评当朝人物,评论到著名书法家诸遂良时,唐太宗说:“诸遂良鲠亮,有学术,竭诚亲于朕,若飞鸟依人,自加怜爱。”


他的意思是说,诸遂良是太宗的老师,他也像小鸟一样栖息在皇帝的身边。


历史上的诸遂良在书法上的造诣很高,作品也深受李世民的喜爱。我们来着重说说他的作品。


褚遂良一生究竟留下了多少作品,由于文献的缺乏,无法确知,不过由于唐代书法的风格变化是与国君李世民的嗜好分不开的,所以在书法上,诸遂良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对王羲之书风崇拜的漩涡,在清乾隆皇帝所宝爱的八本《兰亭序》摹本中,至少有两件是归于褚遂良名下的。


除此之外,有句话不知大家听过没有,“欲学诸遂良,先看《大字阴符经》”,诸遂良的《大字阴符经》是一件极为珍贵的大字楷书墨迹书帖。


《大字阴符经》清远古雅,笔法变化极为丰富,兼有隶、行、草之笔意,一点一划皆存法度,是学习楷书的一个重要范本,据说是历代楷书范本中最难临摹的一个。


他的最著名、最成熟的作品,当属《雁塔圣教序》,共有两块,立于永徽四年。


《行书枯树赋》也是值得一提的作品,褚遂良书法的线条充满生命,书家的生命意识也融入结构之中,如果细看,可以发现,他没有一笔是直的,而是曲的;从笔法与体势上来说,褚遂良是直接承继晋人风度的;或者说,他在同时代人之中,是最深刻地理解晋人韵致的书家,并将这种风韵也表现在自己的书作之中。



看更多美学知识和东方传统手艺,欢迎关注【东家·守艺人】。本文内容来源东家Su,图片来源于网络


东家APP


对于褚遂良书法,笔者接触很早也很喜爱。

作为唐初四大家“欧虞褚薛”排名第三位,对书坛千年以来,可谓影响深远广泛,不愧“唐之广大教化主”之称谓。

唐代张怀瓘《书断》中称:“遂良书少则服膺虞监(虞世南),长则被述右军”。褚遂良父褚亮为唐太宗弘文馆十八学士之一,与欧阳询、虞世南是好友,所以褚遂良少学欧、虞后上追右军,参隶法而形成自己的风格。《唐人书评》称其书:“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与虞世南相比,少浑厚之质;与欧阳询比,少险峻之势。然他能扬己之长,以“清虚高简”取胜。比较之欧、虞笔法更变化多端、更生动多姿,笔法显露,开后学者以方便之门。所以,当时褚字盛行,天下竞相仿学,成一时之风尚。



宗学褚书,古今之人灿若星辰,学之名世而又明显者亦有之。

在笔者没查资料,仅凭残存记忆的就有三、四位:

第一位就是“唐初四家”的第四位薛稷;世称“薛少保”,是魏征之甥,从魏处获观所藏虞、褚书法,临习精勤,遂以擅书名世。其书得于褚者为多,当时人说“买薛得褚,不失其节”,特点用笔纤瘦,结字疏通。薛稷真书代表作为《信行禅师碑》,刻于武后时,今石已久佚,惟有清何绍基藏宋拓孤本,己流入日本。



第二位不甚出名,为薛曜;是薛稷的胞弟,与之同一师承,但更为纤瘦,是宋徽宗“瘦金书”的前源。



第三位颇有争议,就是鼎鼎大名的唐太宗李世民了。《书断》称:“太宗书受于史陵,工隶书飞白;行草行二王法,尤善临古帖,殆于逼真”。但笔者认为从《温泉铭》唐拓孤本上看,从用笔与结构分析,似乎受褚遂良影响更深些。这有其根据,虞世南死后,唐太宗常叹缺少书法知音,魏征便推荐褚遂良,并称褚“下笔遒劲,甚得逸少体”。于是唐太宗逐起用褚遂良为侍书,以极高的鉴定水平鉴定收集到的王书,一无舛误。在这期间,唐太宗受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不无可能。



▲唐太宗《温泉铭》▲褚遂良《隋清娱墓志铭》

大家可比较一下

第四位也是位皇帝,大家耳熟能详的宋徽宗赵佶。据《书史会要》记载:“徽宗行草正书,笔势劲逸,初学薛稷,变其法度,自号瘦金书,意度天成,非可以形迹求也”。所以说,上溯渊源,行书宗师薛稷,“瘦金(筋)”则实出自薛曜,虽去肉存筋,但搭连取势的用笔,其实都是正宗的褚书流派。


另外就是现存的假托褚之名作《倪宽赞》《大字阴符经》等,虽是历史上无名书家所作,却成就了书法史上不朽的名篇。


以上是笔者对这问题不全面的回复,请多予指正批评!


临池管窥


据了解当代学习过褚逐良书法的名家,有被诸多媒体与各界人士誉为“中华楷书第一人”之称的,当代著名书法家张瑞龄老师。


张瑞龄,出生于河北唐山市开平镇,生活在一个漫着文化气息的商人家庭,自小习练书法,潜心钻研,专攻楷书。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教授、研究员。北京世界华人文化院书画家顾问。




张瑞龄老师专攻楷书,并以王羲之、颜真卿、欧阳询、褚逐良等名家字帖为“老师”,继承颜的雄强朴厚,欧的严谨气度,褚逐良的用笔与变化等诸家的长处。


经过数十年的不断磨砺,形成自家独特艺术风格,其书法方正奇妙,稳健灵动,韵律很丰富,而且古雅厚实。



石涛硬笔书法


你的问题存在实在不好回答,因为有一些矛盾之处。化用成就高的,都成了名家,比如董其昌很喜欢褚遂良,今天仍能看到他临褚遂良的《枯树赋》。可你想让举写褚比较像的,这样离褚过近,又想在书史留名实在不好找。


但从今人名家中可知,大多数名家都能写多家多体,褚遂良一般书家都能写像,只不过有的偏好他的风格,笔下流露多一些,有的只是偶尔借用。比如,上图为程志宏所书,明显写褚。

这幅为张利安先生日课。很少看见他写褚,记得有一次他连续出了几幅作品,借用《倪宽赞》特点,写的非常好,图扒不出来了。名家手上功夫都很强,记得他好像说,第一天刚练《倪宽赞》,第二天就借用到作品。

于钟华老师,曾开魔鬼训练营五体班,一个人教五种书体,三十六本帖。而且帖帖示范方法,写啥像啥,不服不行。理论见解都能使闻者受益。学者型书家,以著书作学问为主。我们能看到某人会写一帖两帖没什么了不解。

从我身边的老师们看,比如精行书,历代行书,包括不常见的,比如整个明代的手札,他们都能下苦功分析临习,而绝非只会三二本帖。

所以说,这些名家们,其实大多都练过褚。


王羲那个之



薛稷的书法碑刻。

可以说,褚遂良的影响也是有一个名家辈出的体系的。


宋徽宗的书法作品局部。

我们看看这个系统。首先,薛稷就是一位大书法家,他也是影响深远的一位书法家。杜甫在四川见到薛稷的书法匾额和绘画作品,都称赞不已呢!

薛稷就是褚遂良的书法脉系之一。


王文治的行书作品。

除了薛稷,还有大书法家徐峤之。徐峤之这个名字,大家不是很熟悉吧?

但是,徐峤之的儿子,大家一定不陌生,那就是徐浩嘛!颜真卿的《多宝塔》碑的篆额就是徐浩书。

徐峤之的书法也很厉害,作品有《姚彝碑》姚彝是唐玄宗时代著名宰相姚崇的父亲。姚彝也是武后时期地位显赫的人物。

徐浩的书法在唐玄宗时代崭露头角,但是,他的书法成就跨越了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四个朝代。


徐浩的书法碑刻。

同时,颜真卿也是受褚遂良书法影响的大书法家。

褚遂良是初唐四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之一。其中他和虞世南是王羲之书法体系的直接继承发展者,所以,学习他的书法人是比较多的。


王文治的书法。

褚遂良在唐太宗时期,对唐太宗搜集的大量王羲之书法作品做了鉴定工作,他的书法修养也是非常高的,但是,褚遂良也有自己的创新。书法风格柔媚飘逸,符合盛唐的雍容大度而简约高华的气质。所以,有人把他的书法比喻为美女窕冶,也就一点都不难理解了。


民国赵世俊临摹诸遂良书法。

褚遂良对宋代书法家也是有直接间接影响的。宋徽宗的瘦金体都说来自薛稷黄庭坚,而薛稷又直接来自诸遂良,那么,我们说宋徽宗的瘦金体,也是从褚遂良那里得来的,不是过分之词吧。

明清两代学褚遂良的大家不多,但是也是人才辈出的。

王文治也是一个比较有成就的诸遂良体系的书法家。民国也有一些学习诸遂良的书法家

现代的书法家如沈伊黙,潘伯英都对褚遂良的书法有精深研究。


千千千里马


雁塔圣教序

阴符经

汉兴碑

孟法师碑


中国书法博物馆,点若坠石的场景表现(徐征野设计)

横划若千里阵云

初唐书法大家荟聚于文皇帝馆阁


沈鹏书法









董其昌书法

于右任书法

毫无疑问,与同时代的欧阳询相比,褚河南的书法显示出另外一种姿态:空灵飘逸。用笔虚实极为明显。整个字体方正中稍长。结体没有欧颜柳赵的紧密压抑,而显舒缓开朗,看起来很舒服,但是由于没有欧体发的森严法度和章法。一般书法爱好者却不能临学。后来的颜真卿和柳公权都走了沉稳浑厚的欧体之路。赵体无疑脱胎与于欧体,又与褚体属于飘逸一派。褚体的孟法师碑与欧体极为接近,我们可以看出从魏碑向唐楷转变的过程,又有汉隶的实笔特点。我感觉,后世的大家都是在扎实的唐楷基础上 ,才有了自己的“创新”。

如果说董其昌、文征明的欧楷气象明显的话,我感觉于右任和沈鹏的行草书深得褚体运笔空灵中有法度,飘逸之中又稳健的特征。当然沈鹏的楷书并不扎实,但他做到了:看似点划自由洒脱,但重心端稳!而于右任行草书有扎实的楷书功底,显得运用自如。

要说历代那些书法家以褚体起家,真还是不多。

谅我孤陋寡闻,期望批评指正。


文物梁子


据我所知褚遂良的书法名作有:

1,阴符经


2,雁塔圣教序

3,倪宽赞


4,枯树赋

5,哀皇册


此外,褚遂良还有临《兰庭序》传世。

米芾自述学书经历说,学褚最久。其小楷《向皇后挽词》与褚字绝类。


预备律师


其实学过褚遂良的书法家有很多,大多都只是借鉴一点,很多书家学过褚体,但是更多的是学其他人,褚体只是一个跳板。

唐人敬客《王居士砖塔铭》就是受褚体影响,但又不完全像褚体,大家可以通过下面的图感受一下。



还有近现代的一个书法大家——沈尹默,其楷书也是学的褚体,并且是褚体面貌。



找不着东南西北先生


褚遂良书法温润柔美但有唐楷的风骨和端庄特点。我们可以将现存西安市大雁塔的圣教序碑刻视为他的代表作。西安碑林博物馆也有原碑。昭陵博物馆是否有存还不太清楚。从沈鹏和于右任的书法作品看,褚体对后世还是有影响。可惜我们没见到褚河南的行草书。


文物陈列设计策划梁子


你好,纵观历代书法名家,颜真卿早年学褚体,只是在风格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书法地位不亚于褚遂良。如果只是说学褚体最好的书家,也是大有人在,董其昌就是其中一位。现代学褚体的更多,有很多不出名的,学褚体也是相当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