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近年来,为什么有大量的知名企业纷纷选择投资农业,最后却亏得一塌糊涂?

流星小子


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农业,一部分是企业。先说农业,农业与工业服务业不同,首先它有先天的弱质性,具备双重风险,一是自然风险,二是市场风险,虽然现在我国对于风险监测预警机制的建设相比于之前已经进步许多,但是抵御风险的能力依然不够成熟,双重风险的存在也决定了农业面临更多的不确定因素,而就目前而言,我国国内的农业保险体系还不够完善,期货等金融衍生品与农业也还没有达成有效对接,这使得农业的风险分散也较为困难,最终导致了农业生产风险较高的局面。另外,农业生产还具备投资大,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如果中途出现资金链的断流,这对农业生产的打击是十分巨大的,而且农产品很少存在半成品的说法,比如生产苹果,中途出现意外导致苹果未能成熟,那么这些苹果将很难进行出售,而在工业产业中,半加工的产品也往往能够出售从而获取一定的资金回笼。

在企业方面,主要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宏观背景,二是人才。目前的社会背景正处于企业投资农业的摸索阶段,之前并没有太多成熟可靠的模式以供借鉴,大部分的企业还都处于试错阶段,所以出现失败的案例是不可避免的。另外,由于农业与二三产业的区别,学习公司管理的人员由于对农业的了解不够深入,从而很难在投资农业时进行有效管理。而且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很难具备像工业生产一样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生产的好坏,这使得生产监督就变成了一个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在进行农业投资时,一定需要一批真正了解农业,懂农业的人去操作,这批人才就是保证投资成功的关键!


韩一军


大量知名企业投资农业,正因他们认为,农业的成本投入比工商的成本投入将低得多,用现代的科技及管理手段替代以往农民的传统耕作方式方法,做农业将大有作为,是一般农民没法企及的高新农业,岂知,最终一败涂地。

农业周期长,人所皆知,而农产品价格经受不起市场的风吹草动,农产品历来价格偏低,而工业的化肥、农药价格节节攀升,同时人工成本猛增,亦是路人皆知的事。有了天、时、地、利、人和,风调雨顺,才是吃农业饭的保证。靠耕种、养殖能真正富裕起来的农民又有多少?种养业如同人突然休克被救醒,又休克又救醒一样,交替进行着。农业对农民来说,主要解决粮食自给自足问题,如果说,定下一年能赚多少钱,谁都不会打保的。

投资农业,如果不是多样性,而是从事单一的农业生产,基本像赌博一样“十赌九输”,是输得最彻底的那一种。知名企业财大气粗,似乎无所不能,然而,大亏了亦未必长一智。

农业就因周期长,不断的投入,且见效慢,本期投入的成本,到收获时的收益或不到成本总额的二分之一,甚至是三分之一,没法预见的市场价格,见不到顶,更见不到底。更惨的是,产品市场不认可,产销对不上,产品滞销积压,造成的损耗形成的损失已无法估计。如养殖业,如养鸡碰上H7N9,应该上市的鸡只却在养殖场源源不断继续吃料,仅是料的成本已经亏到难以承受。

从事农业生产,造成亏本是综合多方面因素,天、时、地、利、人和是最好的概括。


Yifan5


作为一个地道的农民,俺凭直觉唠两句吧😄。

首先,农产品要看天吃饭。

俺家祖祖辈辈是农民,俺在入伍之前也是一直种地为生,太清楚天气对于农民的重要性了。



为啥咱们有句古话叫“春雨贵如油”,意思是春天到了,万物萌苏,此时正是各种农作物需要水分的时候,如果老天作美,给你来几场及时雨,农田水分足了,麦苗都要长的粗壮些。

如果此时天气持续干旱,那你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灌溉技术跟上,但近几年我们老家由于连年干旱,地下水位也开始降低,很多原有是机井都打不上水来,导致很多农田无法保证灌溉,庄稼收成肯定受影响。

还有一点:除了春雨外,冬雪也很重要。

咱们祖宗还有句古话叫“瑞雪兆丰年”,冬天几场大雪 ,不仅可以将一些虫子冻死,还能让农田保证充足水分,来年开春时,即便没有及时雨,也可以抵挡一阵子。

所以说,搞农业生产,天气状况极其重要。

其次,劳作人员管理是件麻烦事。

现在中国的农业产业,还没有完全实现纯机械化,还是要靠人来种植,这就涉及到人员管理难度问题了。



这么说并不是瞧不起农民哈,我自己就是农民。只是说在工作自律方面,农民与写字楼之间的人,有一定的差距。

农民兄弟,你有时说他几句,他想不开了能跟你对着干,这样的结局就是工作起来效率肯定极低且没有效果。

记得听自己父母讲,在六、七十年代生产队那阵子,农村都是吃大锅饭,许多人干活都是为了去混工分,撒化肥的时候一抓一大把乱撒,反正撒完作数。

换到今天一样的,只要工作起来心里不爽了,各种糊弄起来,农作物肯定种植不好。

还有一点,农民的宗族观念很重要,如果你企业到当地去开发产业,得罪一个人相当于得罪一片,那酸爽……

不过,这个问题随着企业管理的完善、地方支持力度的增加,能一一解决,倒不会影响企业发展。

还有,就是土地流转问题。

农民兄弟靠地为生,你把他的土地拿过去投资产业,这笔账得好好算算清啊。



如果细算起来还真有的算:一家几口要靠地吃饭、粮食还可以拿来喂牲口、喂猪、养鸡鸭。然后牲口可以卖钱、鸡鸭可以下蛋……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利益分配问题,当然,企业流转土地不会挨家挨户谈判,那样的话企业可以不开了,只有跟村干部协商,在此期间企业员工必须要深入一线调研,千万莫要听信村干部一家之言,若不然,你将来会有处理不完的纠纷……

最后,就是投入产出时间长。

这个一说大家都明白,农业产业是个大投资、回报慢的项目,基本都是论年,不像某些快消品、互联网项目,几个月都可以见成效。

等你把土地流转完,工人招聘完,种子栽种完后,就等着种子发芽、结苗开花、耕种丰收了。

这中间,还要面临天气、病虫害的侵袭,农业项目,病虫害、瘟疫来了,可是一片片的死……

并且,你还要面临跟风种植、盗窃等各种原因,总之来讲,农业产业因为其特殊的敞开式的环境,会面临各种难题。

当然,以上问题,随着国家扶持力度的增加,机械化程度的介入,农民经济意识的增强,会逐步逐步解决,说不定,普法君哪天也会介入到农业产业当中来呢😄。


普了次法


因为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很低,不错农业经济规模会扩大,但是其增加幅度远远比不上新兴行业,在一个市场规模相对固定的行业投资,失败是大概率事件,投资行为选对了时机最重要,在一个行业的发展初期投资最容易赚钱,所谓风口上猪都能飞,

在现代社会,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就是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不断下降的过程,因为经济发展就是工业化和后工业化,是工业和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当今世界经济规模第一的美国,才几百万农民,美国经济大部分是服务业,中国同样如此,以前中国人口大部分是农民,随后工业化和城市化,农民比重不断下降,早已少于百分之五十,而且以后比重还会下跌,

从农业的需求来说,成长空间有限度,一定数量的人口需要的食品是相对固定的,不管穷人还是富人,都是一日三餐,而新兴行业的需求几乎是无限的,

农业有自身的生长周期,是典型的靠天吃饭,风险很大,不管是粮食还是养殖行业从投资到产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投资的时候也许市场短缺,但是产出时有可能市场过剩,不像工业品可以迅速停止生产,在全世界农业都属于高风险行业,各个国家政府都对农业大力扶持,就是因为农业的脆弱性,

因此,农业的自身特性注定就不是一个暴利的行业,许多公司的投资结果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万事皆空70



意诚种植邓辉


因为不懂农村,不了解农民,所以亏本是必然的。

农村有农村的特点,农村与城市的差异化才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想把农村非要整成城市样,不亏才怪。农业本来就是投资大,生产周期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的行业。投入农业,主要是产出农产品。但一些大企业到农村来先是圈地,然后建办公大楼,投资巨大!重心一下子就偏了,哪有不倒之理!


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就是土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如果不照顾好农民的利益,不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边缘化农民的结果是难以在农村立足的!一些企业来到农村,不愿和农民打交道。几百块钱一亩把土地流转下来就不管农民了!员工也找外地的,农民除了收几百块钱一亩的租金外,与企业再无关系!当企业发展见效后,一些农民开始反悔,企业与农民逐渐对立起来,企业发展自然受影响。所以必须要有利益联结机制。其实农民一旦组织起来,培训好,是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千万不能整成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所以,投资农村一定要了解农村,懂农业,爱农民。只有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才是乡村振兴的终极目标,也是企业社会责任,历史责任的价值体现!


都市家庭的乡村乐园


个人认为农业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方向,是推进城市化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终目的,房地产的迅猛发展是城市化进程的附“产品”,而真正的主战场个人认为还是在规模化农业上,房地产作为城市化进程的附属品都可以迅猛发展二十年,可以预见未来农业的发展空间及时间会有多大,当然这是比较长远的考虑,把视角拉回到眼前,有人不禁要问:既然农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那为什么很多人都亏得一塌糊涂,究其原因,个人认为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农业投资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很多人对存在的困难准备不足:

农村目前是一片荒芜,有广阔的空间待你去发挥,它就像一个被严重低估的股票一样,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名企跨界投资农业的初衷,但是,我们也必须正视一点:农业投资周期长,短期见不到利润,而且投入非常大,自然灾害等不可抗风险比较大,技术要求非常高(种三亩地和种三百亩地对技术和管理的要求完全不一样),而目前很多人玩农业动机各不相同:有的是想利用自身人脉骗补贴,有的是外行人进来玩票的心态,有的虽然是想脚踏实地的做农业,但怎奈资金和技术有限,资金断裂被迫出局。。。

二、配套设施不健全:

以农村水利为例,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在我的印象当中,农村的水利设施早已荒废多年,根本无法投入使用,现在农村的留守老人在家种点口粮的这点田地灌溉都成问题,只能种非常靠近水源的田地,可想而知,目前农村的水利设施是多么的糟糕,以前老一辈在生产队辛辛苦苦搞起来的水利设施早已荒废殆尽!

有的人说可以自己去挖塘蓄水,即便这样你能灌溉多少田地呢,水利设施毁坏的深层次影响是留不住水源,暴雨过后又是缺水,这不是凭个人能力能解决的事情。

三、农业保险制度有待完善:

搞农业最怕的就是自然灾害,这是农业最大的风险,而且是不可抗力,那么推行农业保险制度就十分必要了,如果遇到干旱、瘟疫等自然灾害,保险公司能够全额赔付农户损失,农户将无后顾之忧,投资农业的积极性也将大大提高!

四、农产品价格和技术缺少国际竞争力:

据2017年的农产品进口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农产品进口额高达1258.6亿美元,同比增长12.8%,而今年的1-3月,这一数据进一步扩大,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很多农产品进口价格比国内的便宜,如果没有国家价格补贴,很多农户将亏损更严重,而在农业技术上,我们过去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模式早已落后国外许多年,种三亩地和种三百亩地对技术和管理的要求是大不相同的,这就跟炒股操作30万的账户和3000万的账户在难度上是大不相同的道理一样(当然,农产品进口增加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国农村抛荒严重)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性建议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K涛资本


以猪肉价格为例,去年是猪周期被打破,猪价大幅上涨,生猪价格最高时达到20.87元/公斤,养猪场赚到钱了,然而从从今年开始,猪肉价格开始下跌。今年6月7日的生猪出厂均价只有13.43元/公斤。那时跟风新建的养猪场损失惨重。

其次,农产品不是完全市场定价。

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生猪等主要农产品,因为牵涉到民以食为天这个治国理政的根本稳定问题,所以每个国家都不会完全市场化,而是强力进行宏观调控,确保供给的数量有保障,而且价格比较平稳。

主要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宏观背景,二是人才。目前的社会背景正处于企业投资农业的摸索阶段,之前并没有太多成熟可靠的模式以供借鉴,大部分的企业还都处于试错阶段,所以出现失败的案例是不可避免的。另外,由于农业与二三产业的区别,学习公司管理的人员由于对农业的了解不够深入,从而很难在投资农业时进行有效管理。而且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很难具备像工业生产一样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生产的好坏,这使得生产监督就变成了一个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在进行农业投资时,一定需要一批真正了解农业,懂农业的人去操作,这批人才就是保证投资成功的关键!

农业领域可发展空间巨大。目前农业领域还是一片蓝海,很多规模化种植都处在起步、探索阶段,这就给企业提供了极大的想象、发挥空间。

既然当前投资农业领域有这么多优势与便利,可为什么最后还是败的一塌糊涂,落荒而逃呢?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农业不是暴利行业;

农业投资回报周期长,农产品价格具有周期性,中间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农产品价格不能完全受市场调控,很多关乎民生的农产品,国家会进行宏观调控。

今天有很多的朋友给我发来感谢留言说,墨老师,您太牛了,看了您的选股文章,我们也抓到了光洋股份的8个涨停,太感谢您了,您能不能给我讲一讲本周可以布局的潜力股。

光洋股份在11月6日股价发文章讲解之后,这只股票也是连续的大涨8个涨停,很多看了本人选股文章的新手股民,如果有提前建仓,是不是又赚了一波,应该还赚了不少,这一波的涨幅已经超过了114个点。

西安旅游这只股票,我们来看,在11月12日选出来后,这一波的涨幅已经超过了65%,很多的新手股民在看了选股法后都是抓到了这65个点的收益,恭喜大家抓到涨停!

今天再给大家来选出一只接下来有望从底部启动地短线潜力股。

上图这只股票,在底部震荡整理后,目前放量上涨,后市将连续打板,能不能超过光洋股份的8个涨停,我们试目以待,想抓涨停的朋友,可以到朋友圈查看, 这次不要再错过了!

最后,关于本周的几只类...似光洋股份的..潜力股已经选出,有兴趣的朋友,可到本人的朋友..圈去查看。如果想学习这种在底部抓涨..停的选股..方法的,手中持有个股被套或买卖点位把握不好的..朋友,都可以..加我【.. 微信号:wuweicg 】一起交..流学习,墨龙看..到大家的股票...问题,为大家答 疑解惑。


地困在在


为什么投资农业却不赚钱?

因为农产品价格有周期性,也许今年赚钱,明年就不赚钱了,投资就有可能出现亏损。此外农业产品受生物规律和自然气候条件的根本制约,有明显的季节性、区域性和周期性。而且还受政策调控的影响。

首先,利润很难稳定的保持。

纸面上算出来的利润对于二三产业可能是可靠的,但对于农业就不一定行。比如,超市的一般毛利率得保持在20%—25%之间,这样才能保证净利润在3%—5%左右,而且常年稳定。但是农业很难预测,农业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大而且不好预测,某种程度上不亚于撞大运,“蒜你狠”“姜你军”就是这样。

以猪肉价格为例,去年是猪周期被打破,猪价大幅上涨,生猪价格最高时达到20.87元/公斤,养猪场赚到钱了,然而从从今年开始,猪肉价格开始下跌。今年6月7日的生猪出厂均价只有13.43元/公斤。那时跟风新建的养猪场损失惨重。

其次,农产品不是完全市场定价。

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生猪等主要农产品,因为牵涉到民以食为天这个治国理政的根本稳定问题,所以每个国家都不会完全市场化,而是强力进行宏观调控,确保供给的数量有保障,而且价格比较平稳。

所以,农产品的利润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第三,人工是个大成本。

如果企业是生产农产品,则场地、草料、人工、资金等成本高,就目前的市场行情来说,也难挣钱。再看市场上那些节节攀升的农产品价格,基本有一条规律,凡是能够工业化的、机械化的,就涨得慢甚至比较便宜;凡是无法工业化、机械化的,肯定比较贵,而且一年贵似一年。过去嘲笑发达国家水比奶贵,菜比肉贵,如今在中国也差不多了。

像养殖业这类劳动密集型产业,不算好了人工费,利润肯定大打折扣。

第四,要看到底烂了多少?

农产品销售更大的问题是保险、贮藏和运输损害问题,而且成本上居高不下,最后的储藏环节损失不是一个小数字。即使粮食这样的耐藏型农产品,储藏环节的损失也在8%—10%,更不要说生鲜农产品了。

第五,挣钱难,赔钱容易

农业挣钱不容易,但赔起来却容易得多。算好的利润根本经不起天灾人祸的冲击。农业的风险真的不好控,主要的包括旱灾、洪涝、冰雹、霜冻、病虫害等,防不胜防,算好的利润一次自然灾害可能就没有了。

2014年春节前后的禽流感传闻导致全国家禽业受到重创,价格下跌,销售不畅,广大家禽养殖场户损失惨重,但这个损失谁来赔?

要想做赢现代农业,你要懂政策、懂农业、懂合作、懂营销、懂管理、懂创新,还要懂自己。真正的现代农业模式还是需要认真研究下的。没考虑好之前,最好还是不要一脚踏进去!


面包财经


都说农业周期长风险高,但农业又是最有前景的朝阳行业。很多有志之士加入到农业的队伍中来,这其中也包括一些土豪老板,为何却亏得一塌糊涂?

一、政府很重视农业,但不一定重视你。

二、投产周期长,考验着你的耐心和经济实力三、自然灾害远比想象的频繁,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却依然非常脆

四、农产品总体过剩,供大于求,市场风险巨大

五、农产品价格依旧十分低廉

六、农村民风每况愈下,和周边农民矛盾难以处理

毋庸置疑,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科技水平、农产品产量质量、农民富裕程度等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农业并没有因此改变其在GDP增幅中无足轻重的地位,并没有改变其弱势性和弱质性,也没有改变其“靠天吃饭”的本性。2014年,网络上有一篇长文,题目有点“骇人听闻”:《危险的农业投资》,文章列举了大量投资农业陷入窘境的实例,最后断言,大部分农业投资将死于亏损。

曾几何时,一句热词流行于坊间:“做农业需要情怀”。本人深觉此话在理。热衷做农业往往起始于情怀,情怀是什么?就是热爱,对乡村环境的热爱,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对栽培作物的热爱,对农业科技的热爱,抑或对蛙鸟蛇虫的热爱,为了上述喜好而投资农业、经营农业,这就是情怀。

农业作为弱势行业,也许真的只适合于有农业情怀的人做的,没有对农业的热爱,只是资本逐利的目的,真该三思后行。当然,闲钱太多以烧钱为乐者、名为做农业实为开发房地产者,或通过投资农业欲洗白黑钱者除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