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国产车有哪些品牌是没有技术还要吹嘘自己是合资车的?

小强车讯


引言:并不是所有的国产车都非常有良心,虽然现在国产车发展的都非常好,长城、吉利、比亚迪、奇瑞产品表现都非常出色,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的国产车都值得消费者选择,国产车品牌众多,同样分三六九等,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哪些国产车买不得。

江淮,315生锈门谁还记得,一批一批江淮轿车锈穿钢板,而这些车仅仅只有一年车龄左右。一年的国产车就锈穿了车门,裙边、翼子板全部锈穿,你支持这些品牌,他们却用偷工减料回报你,虽然生锈门已经过去数年,但是生锈这件事儿在江淮身上依然存在,全新的瑞风S3生锈事件比比皆是。

中华,中华去年销量仅为9.8万台,一年销量没有哈弗吉利一个月多,销量小意味着什么?产品性能差、质量不稳定、经销商网点少、保值率低、维修不方便等等,华晨目前销量最好的当属华晨宝马,但是除了华晨宝马之外其他品牌销量可以说相当惨淡,有数据统计过宝马扣标的几率达到70%以上,华晨中华的产品不仅仅品牌差,而且产品以及质量都相对差,同样不建议购买。

北汽,北汽家族品牌相当多,北京汽车,北汽威旺,北汽绅宝,北汽幻速,而这些品牌在市场中表现都比较差,其实北汽集团除了北京奔驰以及北京现代,其他品牌的产品也都不推荐,首先就是核心技术差,比如说BJ20还在使用三菱发动机,没有强悍的技术支持,产品质量也不会太好,其次是市场保有量小消费者不认可,买车、用车、养车都是不小的问题。

汉腾,汉腾是一个三流汽车品牌,其实市场销量以及产品表现真的不算好,但是笔者还是要拉出来说说,因为汉腾的广告最近做的太频繁,真的有不少消费者听信了汉腾的广告而选择这台车,汉腾产品的缺点众多,无论是核心技术、经销商铺设、做工上,远不如其他品牌强大,工薪阶层买车就是图实惠方便,多年积蓄买一台不成熟的产品,实在不建议这样消费者。

斯威,与汉腾一样,斯威的广告最近可以说相当频繁看,作为中华的兄弟品牌,斯威甚至鼓吹自己是意大利品牌,其实他是从头到尾的国产车,无论是产品品控还是核心技术,都不如其他品牌来的实在,一个不成熟的厂家,一台不成熟的产品,不值得消费者为其消费。


汽车扒一扒


总体来说国产车品牌过多,技术散落,没有能够挑大梁和给进口车品牌造成严重冲击的品牌!这种局面应该是地方政府为了加大财政收入和发改委盲目审批项目有关!

汽车产业在我国起步晚核心技术短缺落后!先期通过合资,也没有及时培养出能够独立研发人员和机构,所以几十年来一直延续着合资的路子!再加上国家批复的合资车企过多,导致民族品牌艰难维持前行!

其实,合资汽车品牌有一汽大众 一汽丰田 上海大众 上汽通用 广汽丰田 广汽本田 东风日产 东风标致 东风本田 北京奔驰 长安福特等已经足够了!但国家却盲目审批了更多没必要合资的车企(比如 北京现代 东风起亚 广汽菲亚特 广汽三菱 上汽大众斯柯达 长安马自达 …)

现在来说国产品牌,国产汽车品牌也是品牌繁多,造成相互残杀,有些品牌根本就不应该出现(比如力帆汽车 …)车型少 技术差 市场不成熟!(建议力帆专注摩托车)

那么既然目前出现了这么多的品牌了,个人意见国家应该尽快整合整顿国内车企,比如说联合几个车企建立收购整合,(一共整合为五六个大的汽车公司,每个大的汽车公司可以拥有好几个品牌)进行品牌共享,资源共享,技术研发共享,销售售后共享!通过整合壮大实力,能够更加有力的参与竞争!国外的汽车品牌虽然也不少,但很多车型品牌是属于一个公司的,德国奔驰 宝马 大众…日本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三菱…美国通用福特…!虽然德日美车企不多,但每个汽车公司都实力强大雄厚,又都有好几个响当当品牌!

汽车产业我们可以借鉴德日美包括韩国的经验!


烟嘴儿3


国产车确实有一些品牌比较没有下限,以合资车的落后平台甚至直接收购某些破产倒闭的品牌回到大陆重新包装的光鲜亮丽,这种车无非是骗一骗对汽车市场不太了解的首任车主,或者确实喜欢这些品牌的消费者。咱就不怕得罪人了,列举几个类似的品牌:

上汽MG荣威

这两个品牌最早出现在英国,之后合并MG罗浮汽车(开始还不叫荣威),之后罗浮破产辗转被南汽收购,但是商标权确在福特手里因为有优先购买权;随即南汽破产被上汽合并,罗浮MG落入上汽手里,但是因为没有商标使用权只能自创了一个车标和品牌,车标风格和英文都是极尽模仿之能。

而说没有技术也不是在黑,不管有没有技术限制的MG荣威基本都是三缸发动机、干式双离合,电动平台用的十年前F3dm的逆向平台,技术也许有一些储备但是现在的MG荣威楞从破落的绅士混成了没底线的网红,可惜了这两个不错的商标,当年的MG TF可是相当惊艳的。


北汽福田宝沃

在内地上市以来就以BBBA德系四强宣传,然而BBA的车主会是个什么想法,不尴尬吗?

宝沃破产几十年期间没有任何技术研发能力,而福田全资收购的也仅是这个品牌没没有技术方面的内容。而就是这么个套路还自称了是德系品牌工匠精神,一群咱们自己同胞生产的汽车怎么就成德系了呢?这个思路很清奇!


斯威汽车

斯威是意大利生产越野摩托车的一家企业,没有记错的话应该也是破产好久了。之后被东方鑫源收购,华晨旗下的企业。收购之后还在意大利建立了所谓的设计中心,以品牌、品味、颜值各种宣传。

然而就想问一下,一个设计生产越野摩托车的企业能给汽车设计提供怎么样的建设性意见?能提供哪种技术支持?


广汽启辰/理念

以日系上一代的落后平台换壳换标,厂家还能以这些作为宣传的筹码。这让那些闷头搞研发的国产汽车企业情何以堪,不过这些企业终究是昙花一现。


企业的发展进步核心还是技术研发,这些纯粹靠拼装靠营销企业的路不会多长,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终将会迎来一次大的洗牌,这些企业会是第一批倒下的。不过上汽应该要好一些,毕竟下到5万上到50万的品牌都有覆盖,生命力会更长久不过口碑就不好说了,如何发展看策略如何调整。

国产汽车将来可能会剩下的三大巨头应该是:比亚迪、吉利、上汽,剩下的企业多数应该是被兼并的命运,更多的合资品牌会和菲亚特铃木一样离开中国。


如需帮助请关注:天和Auto,趣味问答购车推荐每天更新。


天和Auto


看看这几款国产车中,没技术还在吹嘘自己是合资车!

国产车确实有一些品牌比较没有下限,以合资车的落后平台甚至直接收购某些破产倒闭的品牌回到大陆重新包装的光鲜亮丽,这种车无非是骗一骗对汽车市场不太了解的首任车主,或者确实喜欢这些品牌的消费者。咱就不怕得罪人了,列举几个类似的品牌:

上汽MG荣威

这两个品牌最早出现在英国,之后合并MG罗浮汽车(开始还不叫荣威),之后罗浮破产辗转被南汽收购,但是商标权却在福特手里因为有优先购买权;随即南汽破产被上汽合并,罗浮MG落入上汽手里,但是因为没有商标使用权只能自创了一个车标和品牌,车标风格和英文都是极尽模仿之能。

而说没有技术也不是在黑,不管有没有技术限制的MG荣威基本都是三缸发动机、干式双离合,电动平台用的十年前F3dm的逆向平台,技术也许有一些储备但是现在的MG荣威楞从破落的绅士混成了没底线的网红,可惜了这两个不错的商标,当年的MG TF可是相当惊艳的。

北汽福田宝沃

在内地上市以来就以BBBA德系四强宣传,然而BBA的车主会是个什么想法,不尴尬吗?

宝沃破产几十年期间没有任何技术研发能力,而福田全资收购的也仅是这个品牌没没有技术方面的内容。而就是这么个套路还自称了是德系品牌工匠精神,一群咱们自己同胞生产的汽车怎么就成德系了呢?这个思路很清奇!

斯威汽车

斯威是意大利生产越野摩托车的一家企业,没有记错的话应该也是破产好久了。之后被东方鑫源收购,华晨旗下的企业。收购之后还在意大利建立了所谓的设计中心,以品牌、品味、颜值各种宣传。

然而就想问一下,一个设计生产越野摩托车的企业能给汽车设计提供怎么样的建设性意见?能提供哪种技术支持?

广汽启辰/理念

企业的发展进步核心还是技术研发,这些纯粹靠拼装靠营销企业的路不会多长,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终将会迎来一次大的洗牌,这些企业会是第一批倒下的。不过上汽应该要好一些,毕竟下到5万上到50万的品牌都有覆盖,生命力会更长久不过口碑就不好说了,如何发展看策略如何调整。

国产汽车将来可能会剩下的三大巨头应该是:比亚迪、吉利、上汽,剩下的企业多数应该是被兼并的命运,更多的合资品牌会和菲亚特铃木一样离开中国。


刘广大爱你


民用轿车,可以说国产车都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没什么竞争力,只能靠国家政策保护,才能生存,只是有名气和品牌。大多数国产车公司,只能依靠合资壮大品牌和市场。尤其是国有企业汽车公司,可以说是最无能的买办。打着合资旗号,只是组装车间而已,外资如果撤离,可以肯定它们连车壳子都生产不好。如果说国产车能取得一点业绩,那也是广大爱国群众力挺你们,买了国产车,让这些不求上进的国产车企业苟延残喘。改革民用汽车国企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交给国内私企经营。交给吉利,交给比亚迪,交给哈佛。不需要一汽,二汽等买办加工车间。


天道68528733


没技术还吹牛逼说合资的车肯定没跑是福田的宝沃。弄个死了几十年的品牌来糊弄国人,拿国人当傻子玩。福田在小车方面真是丧尽天良!!还TM打的广告跟宝马和沃尔沃擦边,比档次。不过幸亏国人发展历史,没被骗到


清风v拂面


第一,思铭;

第二,启辰;

第三,宝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