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文化部原副部長周和平:迫切需要建立文化產業投融資體系

文化部原副部長周和平:迫切需要建立文化產業投融資體系

文化部原副部長周和平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 實習記者 崔雋

文化部原副部長周和平20日表示,雖然近年來我國文化產業取得了高速發展,但與歐美、日本、韓國等國家相比,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仍然處在起步階段,而與金融資本的融合不足,成為制約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原因。

周和平當天在“2108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透露,我國文化產業從2012年的18071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30785億元,比同期GDP增速高5.9個百分點。然而,從文化產業佔GDP比重看,美國約為31%,日本約為20%,韓國也達到了15%以上,我國則僅為4.14%。

周和平指出,根據《中國文化金融發展報告2017》顯示,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末,國開行的文化產業貸款餘額為1000億元,工商銀行為452億元,農業銀行為101億元,中國銀行為145億元,建設銀行為202億元。上述銀行貸款佔其全行貸款餘額比例僅為0.11%—1.07%,這表明文化產業目前還沒有得到資本的足夠重視。

他認為,這一困境出現的原因,首先是金融機構對文化產業瞭解不夠,文化企業也不擅長使用金融工具;其次是文化產業的自身特點不利於與金融融合。文化企業小而散,且盈利模式特殊,投資風險大;最後是服務於文化產業的金融中介體系薄弱,資產評估難,融資擔保難,產權交易難等問題普遍存在。

周和平表示,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金融的支持,當代金融創新也需要與文化產業相融合。當前,迫切需要建立多層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產業投融資體系。因此,他建議,要充分發揮銀行信貸的作用,積極探索文化產業投融資的合理模式;擴大文化企業的債券融資規模;積極發揮基金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作用;積極與互聯網金融相融合,推進文化要素市場從線下向線上發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