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學木工首先要選對工具,人生的第一把木工鋸應該這樣選

對於初學木藝的人來說,選擇工具總是糾結。沒有理論指導,沒有經驗借鑑,只能碰運氣。碰準了就是運氣好,碰差了就算交學費,這基本算是每一個入門者都有心路歷程了。

如何快速的積累經驗,如何避免不必要的交學費行為,這就是撰寫本文的主要目的。所以,今天我們就以木藝為例,聊一下DIY手工創作中會碰到的,幾種入門級的手工鋸。


木材做為一種天然材料,規格不定,材質不定,如果要將其變成作品,首要的工作就是要將其加工到自己需要的大小和形狀,這時就需要用鋸。

鋸有很多種:從動力方式上可分為手工鋸、手持電動鋸、臺式電動鋸等;從歷史沿革上,可分為中式鋸、日式鋸和歐式鋸;從功能上可以分為順切鋸(順鋸)和橫切鋸(截鋸);從應用範圍上或分為榫肩鋸、曲線鋸、細路鋸等。

學木工首先要選對工具,人生的第一把木工鋸應該這樣選

其實,對初學者來說,鋸就分兩種,一種是貴的,一種便宜的。所以,我們的建議就是立足於便宜——如何多快好省的玩轉木頭!至於貴的那些鋸,簡單介紹一下,就當是開眼界了。

一、中式鋸、日式鋸、歐式鋸

(一)、中式鋸,因其固定於木框中,所以俗稱為框鋸。

中式鋸的優點有很多,易於手工製作,不只是木框可以自制,鋸條也是可以自制的。這是由於舊中國工業水平較低,傳統木工必須要自力更生的建立自己的工具體系。

中式鋸的自制鋸條,最好的材料是鐘錶的發條,俗稱“表條子”。表條子薄而堅韌,開好齒後非常銳利。表條子在網上很容易找到,大概三十多元一卷,買回來後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剪裁。

學木工首先要選對工具,人生的第一把木工鋸應該這樣選

鋸齒可以自己用銼刀定型,也可以用機械衝出來。現在農村大集上還可以看到一種自制手動衝機,外觀類似於放大版鋼印,我們當地稱之為胎具。將薄鋼片放於衝機之下,壓動手柄即可衝出鋸齒。這種操作俗稱為開鋸路

學木工首先要選對工具,人生的第一把木工鋸應該這樣選

框鋸按鋸條長度及齒距不同可分為粗、中、細三種。粗鋸鋸條長650—750mm,齒距4—5mm,主要用於鋸割較厚的木料;中鋸鋸條長550—650mm,齒距3—4mm,主要用於鋸割薄木料或開榫頭;細鋸鋸條長450—500mm,齒距2—3mm,主要用於鋸割較細的的木材和開榫拉肩。

開完鋸路以後,還需要用工具將鋸齒兩面分開,這種操作俗稱掰料。掰料的工具被稱為料掰子,也有叫料撥子。料掰子有成品,但最常見的還是以自力更生為主,將刨刀尾部橫向開一小縫,寬度僅夠容納鋸片放入即可。

學木工首先要選對工具,人生的第一把木工鋸應該這樣選

用料掰子夾住鋸齒,左右分開,就完成了掰料的過程。鋸齒最常見的方向是左中右,即向左掰一齒,然後隔一齒後,再向右掰一齒。左右齒歪斜程度必須一致,不然會影響操控性,導致鋸子跑偏。

由於中式鋸鋸條較窄,只有幾公分寬,而且需要自己開路掰料,所以使用中式鋸最大的問題是對經驗要求較高,需要長時間的實踐才能掌握要領。這也是所有中式木工工具的最大弊端。

學木工首先要選對工具,人生的第一把木工鋸應該這樣選

另外,由於中式鋸的齒左右呈弧形分開,在切割木材的時候,靠鋸齒尖端來破壞木材纖維,因此,中式鋸的切割端面較粗糙,通常端面還需要進一步刨光處理。

學木工首先要選對工具,人生的第一把木工鋸應該這樣選

中式鋸一般採用立式操作,最常見的是用腳踩住木料,俯身向下用力。因此中式鋸鋸齒向前,鋸子向下行進時可稍用力,從而產生切割效應,回收時順齒,力量稍收,因為此時並不會產生切割。

木工行內有句俗話:新鋸舊刨子。意思是:用鋸要用新鋸,因為此時的鋸齒完整,尖端稅利,因此切割木料時省力快速;而用刨子呢,就需要用舊的,因為舊刨子中刨刀與刨床已經完美的契合到了一起,用不著進一步調整,因此用著最為順手。

總之,中式鋸相對較便宜,材料簡單,易於加工製作;缺點也很明顯,就是需要大量的經驗進行積累,並且體積較大,不便於收納。由此可見,中式鋸其實並不適合木工初學者使用。

學木工首先要選對工具,人生的第一把木工鋸應該這樣選

(二)、日式鋸,由於大部分日式鋸都是手柄加鋸片的結構,形似一把刀,因此民間常稱其為刀鋸。

學木工首先要選對工具,人生的第一把木工鋸應該這樣選

日式木作分大木作和細木作兩種,不同的木作有不同的工具。本文只講細木作用鋸。日式細木作注重細節,手法以傳統工藝為主。

傳統日式木工一般會採用坐式操作,因此最方便的用力方向是朝向操作者本人,這點與中式鋸正好相反,所以鋸齒方向也與中式鋸相反,向後傾斜,這也是有些老木工稱日式鋸為“摟鋸”的原因。

日式刨子是拉刨,中式刨子為推刨,也是同樣道理。

學木工首先要選對工具,人生的第一把木工鋸應該這樣選

其實,回拉用力並不是一個很好的用力方式。但日式細木作材料一般為軟木,相對還算是能應付得過去。但如果對付紅木之類的硬木,拉力明顯就不夠了。

日式細木作有些極為精細,如組子細工、寄木細工等,所以日式鋸是出了名的薄而鋒快,鋸路很細,切割端面相比中式鋸路更為光滑

。因此大多數木工都會準備幾把日式鋸,用在一些特殊的地方。

學木工首先要選對工具,人生的第一把木工鋸應該這樣選

出於地緣特點,日式細木作尺寸較小,常在細處糾結,比較適合小空間單人操作,所以相當一部分業餘木藝愛好者會採用日式木作法來創作。

日式鋸主要由鋸刃和鋸把兩部分組成,可分為單面、雙面、夾背刀鋸等。單面刀鋸鋸長350mm,一邊有齒刃,根據齒刃功能不同,可分縱割和橫割兩種;雙面刀鋸鋸長300mm,兩邊有齒刃,兩邊的齒刃一般是一邊為縱割鋸,另一邊為橫割鋸。夾背刀鋸鋸板長250—300mm,夾背刀鋸的鋸背上用鋼條夾直,鋸齒較細,有縱割和橫割鋸之分。

學木工首先要選對工具,人生的第一把木工鋸應該這樣選

上圖中,第一把鏟狀的即為槽鋸,主要用來在木板上開槽;第四把為狹手鋸,鋸條窄而長,前端呈尖形,長度約300mm,主要用於鋸割狹小的孔槽。

由於向回拉的用力方法效率較低,因此日本人想出了一些辦法來加強效率,最主要的就是改變鋸齒。

學木工首先要選對工具,人生的第一把木工鋸應該這樣選

這是一把典型的日式手鋸。我們可以看到鋸齒與中式鋸齒有明顯的不同。首先,它的鋸齒不是左右彎曲的,而是邊緣垂直,齒的邊緣可以看到鋒利的刃口,這種齒的截面類似於叉狀。

學木工首先要選對工具,人生的第一把木工鋸應該這樣選

由於刃口在外,保持垂直,因此很多日式鋸的切割端面十分平滑,這也是許多木工會選擇日式鋸清理圓木榫端頭的原因。這種鋸性價比較高的是某牌子榫頭鋸,鋸片可以彎曲,鋸口光滑潔淨,70元左右一把,基本每個木工都會有一把。

學木工首先要選對工具,人生的第一把木工鋸應該這樣選

另外一個特點是,在兩片大齒之間,還夾有一枚小齒。這種結構的好處是,在大齒切割木材之前,小齒先會切開一半的纖維,使做功的齒深整體減少一半。這樣的好處是極大的,這能在節省一半力氣的前提下,效率提高一倍。

木工圈內有名的三倍速鋸,其設計就是出自於此。這會在下文中重點介紹。

(三)、歐式鋸。由於歐式鋸鋸片寬而長,因此民間也俗稱其為板鋸。

學木工首先要選對工具,人生的第一把木工鋸應該這樣選

歐式鋸由手把和鋸板組成,鋸板長約250—750mm,齒距3—4mm。歐式鋸一般站立使用,雖然它的鋸齒沒有中式鋸那明顯和傾斜,但由於鋸板呈三角型,因此在向下用力的時候,會自然施加一個深度方向上的壓力,從而達到越鋸越深的效果。

學木工首先要選對工具,人生的第一把木工鋸應該這樣選

歐式鋸在國內應用較少,主要是與國情不符。便宜的板鋸用起來不順手,而順手的鋸子價格動則幾千上萬,根本不是普通愛好者所能承受的。因此就不過多介紹了。

學木工首先要選對工具,人生的第一把木工鋸應該這樣選

二、鋸子的維護

通過上文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不管是日式鋸也好,還是中式鋸也好,鋸子至少都會分為順鋸和截鋸兩種。

這是因為鋸子切割木材,本質上其實是切木材的纖維。而木材的纖維是順著樹木的長度方向生長的。這樣一來,順向切割的方向就是與木材纖維平行,相對較容易,但長度通常較長,所以就要提高效率;橫向切割的方向就是與木材纖維垂直,相對較困難,但長度會比較短,只需要省力就行。

順切要快,橫切要省力,因此就產生了兩種不同的切割齒型——截鋸齒小密銳,切斷纖維很省力;順鋸齒大疏平,下肉快,木屑不糊齒。這個道理不論中外都是如此。

學木工首先要選對工具,人生的第一把木工鋸應該這樣選

鋸子使用一段時間後,即使木材再軟,仍然會逐漸變鈍。這時候就需要把鋸齒進行銳化,英文名叫Sharpening,中式傳統木工稱之為“伐鋸”。

伐鋸需要用到專用的銼刀,這種銼刀截面一般呈狹長的菱形,邊緣細尖,中間較厚。將鋸條用兩塊木板夾住,垂直固定在臺面上,鋸齒向上。將銼刀與鋸片保持一定的夾角,貼住鋸齒銳面來回拉動。力量到位的話,一般每一齒只需拉動一個來回即可。

學木工首先要選對工具,人生的第一把木工鋸應該這樣選

理論上,再細的齒都是可以伐的。但實際上,由於一些日式鋸鋸齒非常細小,很少有人可以完成伐齒工作,所以這些鋸子通常採取更換鋸片處理,並且它們也為了方便更換鋸片做了專門的設計。

如何判斷自己的鋸子需要伐了呢?

將鋸子有齒一面向上放好,將視線順著鋸條的方向看過去,新伐的鋸齒可以明顯看到鋸齒尖端有銳利的反光呈現。反之,當你看到烏其麻黑一片,或者反光很少的時候,基本就可以判定需要伐齒了。

學木工首先要選對工具,人生的第一把木工鋸應該這樣選

另外,鋸條應儘量避免生鏽。生鏽的鋸條會產生兩個問題:第一是會帶髒木材的端面,造成不必要的工作量;第二是會導致鋸條在切割時不夠順滑,使用不暢——鋸子的順滑非常重要,它除了讓你更省力以外,還有利於用力均勻,使鋸路保持平直。

在正常使用時,有時候也需要增加鋸條的順滑,一般會用油擦子給鋸條上一些滑油。

順便提一下齒型。除了典型的三角型以外,我們在日常還會見到一些奇怪的齒型,比如齒槽相間之類。這是為了更方便的清理木屑。溝槽會將鋸下來的碎沫帶出鋸路,可以有效的防止夾鋸,提高工作效率。這在對溼木的切割中尤為有利。

學木工首先要選對工具,人生的第一把木工鋸應該這樣選

三、初學者應該選用什麼樣的鋸子

我們首先分析一下初學者的應用場景:多數的初學者一般會遇到什麼情況?

首先是場所狹小。因此歐式的大板鋸首先就要被摒棄掉;

其次是財力有限。所以呢,什麼玉鳥、中屋、BridgeCity、Knew Concept、VERITAS、Hegner等等,這些都不是我們的菜;

再次是手藝生疏。中式框鋸由於鋸條太窄,初學者想跑直很難。另外維護還麻煩,所以也被摒棄掉。

綜合上面的各種原因,圈內共認的性價比之王,就是國產的企鴻三倍速鋸。該鋸分三種,彎把截鋸、雙面鋸、榫頭鋸。

這其中直把的雙面鋸最為實用。

一是直把寬鋸板,使用起來用力均勻,能很容易的觀察鋸片垂直度,並能輕鬆的保持鋸路。

二是鋸片兩面都有齒,一面是細齒,用來橫截,另一面是粗齒,用來順截,一鋸兩用,經濟實惠。

三是價格便宜,整鋸五十元左右,鋸片可換,一片三十多元,不會傷筋動骨。

除了以上三點,這種鋸最大的優勢其實是效率奇高。三倍速的意思是比正常的鋸提高三倍速度。這不是吹,我專門做過測試。

學木工首先要選對工具,人生的第一把木工鋸應該這樣選

這是我手中的幾種鋸子,其中日式雙面鋸和日式夾鋸都是便宜貨,也算是這些年交的學費之一。我用這幾種鋸對同一塊木材進行了切割實驗,效果如下:

學木工首先要選對工具,人生的第一把木工鋸應該這樣選

  • 日式雙面鋸鋸路相對粗糙;
  • 日式夾背鋸最切割最慢,用了兩倍的時間切了一半的深度;
  • 三倍速鋸最快,僅用四五下就達到這個深度了;
  • 榫頭鋸鋸路最乾淨。
  • 中式框鋸因為是一個鋼片上向兩邊掰齒,因此鋸路最為粗糙,並且會崩木茬。

通過以上實驗我們得出結論,對初學者而言,專用的木工鋸其實你只需要兩把,一把是企鴻的直把雙面鋸,一把是岡田的榫頭鋸。

當然,高檔的雙面鋸和夾背鋸肯定不是這個效果,但價格太貴,不做推薦。這五種鋸的測試視頻已上傳至西瓜,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看一下。

學木工首先要選對工具,人生的第一把木工鋸應該這樣選

四、除此之外還需要什麼鋸?

我們在業餘DIY活動中,還會遇到其它情況,最常見的是切割金屬,其次是曲線切割。

1、金工鋸:

對金屬的切割通常會使用金工手鋸,民間俗稱為鋸弓子。

學木工首先要選對工具,人生的第一把木工鋸應該這樣選

上圖是兩種金工鋸,下為傳統老式鋸,鋸弓子指得就是它。上面的那把為新式鋸,這兩種鋸中,我推薦上面的新式鋸。

老式鋸弓長度有三檔,但最常用的是最短即長度300mm的那檔。我們都知道,任何鋸在使用時都需要將鋸條拉伸固定。老式鋸弓是靠尾部的元寶螺母轉動鋸鈕上的螺紋,使之後退,在鋸條的徑向方向施加力量,從而達到拉伸的目的。這樣就會出現一個問題,手扭動方向與鋸條拉伸方向不一致,這可能會帶動鋸條的偏轉。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鋸鈕被加工成菱形,被同樣呈菱形的支架套管所夾持,使鋸鈕不至於隨著螺母的旋轉而旋轉。但實際上,由於加工精度不夠,大多數的老式鋸弓套管與鋸鈕之間間隙(框量)非常大,在扭動時鋸鈕會在套管內轉動一個角度。

於是,尷尬的情況出現了,菱形的螺桿被卡在套管內動彈不得,導致元寶擰不動,鋸條也拉不到位。

學木工首先要選對工具,人生的第一把木工鋸應該這樣選

這個角度可以看到,鋸條的拉伸是由鋸鈕來實現的。理論上,隨著元寶螺母的旋轉,四稜形的鋸鈕會延著同樣呈四稜形的導槽向後用力,從而實現拉伸。但是,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由於大多數此類鋸弓,鋸鈕與導槽之間的框量太大,鋸紐會隨著元寶螺母的旋轉而扭轉,結果就是卡在導槽中動彈不得,根本拉不到位。

所以,千萬不能貪便宜買這種鋸子,否則就是自討苦吃。

而新式鋸弓則採用了十分科學的力學方案,完美的解決了上面的問題。

學木工首先要選對工具,人生的第一把木工鋸應該這樣選

新式鋸弓採用是L型拉伸結構(紅色部分)。螺母旋轉時,引起整個L形結構移動,螺母旋轉行為與鋸條拉伸完全無關,從而很好的保持了鋸條的穩定。所以,這種鋸子才是最合手的。

所以,雖然市面上的各種鋸弓種類繁多,但我們只要把握住一個原則:所有與老式鋸弓上緊方式類似的鋸弓都不要選,所有與新式鋸弓上緊方式相似的都可以嘗試。除此之外,別無它法。

2、曲線鋸

曲線鋸,又叫拉花鋸。主要用來進行復雜的曲線切割。

我們多次強調過,木材其實是一種非常易加工的材料。其中曲線切割就是木作中最常見的一種加工方式。

常用的曲線鋸有很多種,也會分為中式、日式、歐式三種,但絕大多數的區別都在鋸弓的外型上。

學木工首先要選對工具,人生的第一把木工鋸應該這樣選

相對於種類繁多的鋸身,鋸條的種類就少多了,大致分為三種:窄鋸條、鋼絲鋸條、麻花鋸條。

學木工首先要選對工具,人生的第一把木工鋸應該這樣選

對曲線鋸來說,鋸條的重要性要遠大於鋸身。如果你能解決鋸條張緊問題,你甚至可以用磚頭來做鋸身。所以,極擅長節儉的中國傳統木工,基本上都是採用竹片加鋸條的方法解決曲線切割問題的。甚至他們的鋸條都是用鐵絲自制的——用刃具在鐵絲上打出毛刺,鋸條問題就解決了。

這三種鋸條,最易操作的是窄鋸條,別看這點寬度,致少也能提供一點方向性。至於其它兩種,操控性很差,可選用較細的用在燕尾榫製作等特殊場合,其它場合儘量少用。

曲線鋸條最重要的指標是直徑和長度。直徑決定了適用場合,比如需要進入到鋸路中清理燕尾榫時,就要看鋸路的寬度,太粗的鋸條就進不去了;長度決定了應用哪種鋸弓,不同鋸弓開口長度不同,不同品牌的拉花機也需要不同長度的機用鋸條配套。這些都需要格外注意。

在曲線鋸的使用中,最科學的方法是把工件水平固定在桌面上,把鋸立起來,保持鋸條上下運動,這樣最易操作。

學木工首先要選對工具,人生的第一把木工鋸應該這樣選

其實,由於工具都是按照國家標準生產的,金工鋸也有相應的曲線鋸條配套。所以,買幾根長度合適的拉花鋸條備在金工鋸上,就能在初期省下拉花鋸的錢了。不利的地方是,金工鋸並不適合垂直使用。

學木工首先要選對工具,人生的第一把木工鋸應該這樣選

我們在網上也能看到一些價格不菲的輔件,主要是幫助保持鋸片姿態的。這些輔件雖然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如果再考慮到價格,就顯得很雞肋了。所以,還是那句話,家裡沒礦的話,最好別花這冤枉錢。

學木工首先要選對工具,人生的第一把木工鋸應該這樣選

五、最後總結

本章介紹了一些常用的手工鋸,也介紹了一些木工常見的應用場景。由此我們得出最終結論,對初學者來說:

第一把鋸應該是新式的金工鋸。配上金、木兩種鋸條,另外配幾根長度合適的拉花鋸條,基本就能滿足日常使用了。

第二把鋸應該直把三倍速雙面鋸。它易操作、上手快、效率高、價格便宜,是初學者的不二選擇。

第三把鋸應該日式的榫頭鋸。它鋸路乾淨,可彎曲,適合一些特殊的場合。

把這三把鋸玩透,然後就可以考慮第四把鋸了,它可以是專用的拉花鋸,也可以是中式框鋸,或者是日式的細路夾背鋸等等。至於歐式的,家裡沒有礦的話還是不要考慮了。


好了,關於手工鋸的內容就聊到這裡,大家如果有其它相關的問題,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謝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