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庞统临死道出刘备的秘密,无奈诸葛亮没听懂,至今无人相信


庞统临死道出刘备的秘密,无奈诸葛亮没听懂,至今无人相信

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之中,有着这样一段流传千古、将星云集的时代,这就是三国。说起三国,无论男女老少几乎都能说上一些,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除了冲锋陷阵的战将,就是那一个个让人叹为观止的奇谋诡计了。

庞统临死道出刘备的秘密,无奈诸葛亮没听懂,至今无人相信

诸葛亮

那一场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背后,都是军师们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说起军师就不得不提到庞统,比起出道即巅峰,一生都在为蜀国谋划的诸葛亮,庞统的一生充满了悲情的色彩。

庞统生于荆州世家大族庞家,从小便是才智过人,深受庞德公的喜爱。据《庞统传》记载,庞统长大之后与诸葛亮齐名为“卧龙凤雏”,号称得一可安天下。庞统更是放出豪言壮语:“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长。”


庞统临死道出刘备的秘密,无奈诸葛亮没听懂,至今无人相信

刘关张三顾茅庐

诸葛亮出仕刘备,三顾茅庐的经典事迹扬名天下,刚刚加入刘备的时候,就连着几把大火烧得曹军屁滚尿流,一时之间,在三国天下风头无两。这时所有人都知道卧龙、诸葛亮名不虚传但是这个时候的庞统还在家中,这让从小自视甚高,争强好胜的他如何坐得住。


四处碰壁,转头入刘备麾下


庞统临死道出刘备的秘密,无奈诸葛亮没听懂,至今无人相信

刘备

诸葛亮火攻曹军打得他们大败,一举奠定了自己刘备军第一军师的地位。

  • 庞统就算去投奔刘备,也要一辈子被诸葛亮压在下面,这是庞统万万不想发生的。
  • 投奔兵强马壮的曹操,就算碾压了刘备军,那也只是曹军实力强悍,并不能证明自己的才华。再加上曹操账下人才济济,根本就是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 于是庞统去投奔孙权,可被孙权以貌取人,没有受到重用。
庞统临死道出刘备的秘密,无奈诸葛亮没听懂,至今无人相信

庞统

最后,庞统无奈只好投靠了刘备,毕竟天下排的上号的诸侯就剩这三家了。本来憋着一肚子气的庞统,投奔刘备之后已经没有得到重用,堂堂凤雏被派去当一个县令,这时候的庞统绝对配得上“怀才不遇”这四个字。

据《三国志》记载,庞统真正登上历史舞台开始大放光彩是在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和周瑜定下火攻之计,但是苦于没有人去诱使曹操将所有船只用铁索连在一起。而这时庞彤主动请缨,深入曹营,说服曹操行铁索连环之计,最后靠着黄盖的苦肉计,一举击溃曹军,还险些拿下了曹操。

刘备图谋益州的时候,庞统献出了著名的上中下三计:

  1. 上计是借宴会之名,凭借刘备手下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关羽张飞,直接拿下刘璋,一举平定益州上层人士。
  2. 中计是诱杀蜀中大将杨怀、高沛,借以破开成都面前的屏障,直接兵临城下。
  3. 下计是以将士之勇,攻城拔寨,一步步攻入益州。
庞统临死道出刘备的秘密,无奈诸葛亮没听懂,至今无人相信

庞统

最终,刘备为了保全自己的“仁义”之名,选择了中计。之后刘备一路高歌猛进,步步逼近成都。


看透刘备为人,凤雏殒落落凤坡

庞统临死道出刘备的秘密,无奈诸葛亮没听懂,至今无人相信

大军压向落凤坡

自此,天下三分,这时候的刘备开始有些志得意满,在城中大肆摆宴庆贺,庞统气不过,指责他假仁假义,把攻取别人的国家当做快乐。

羽翼逐渐丰满的刘备自然不用再唯唯诺诺,直接将这个口出狂言之徒赶走了,这时庞统看清刘备的真面目。

庞统临死道出刘备的秘密,无奈诸葛亮没听懂,至今无人相信

凤雏殒落落凤坡

之后刘备军兵分几路,逼近成都可庞统却在落凤坡遭遇偷袭,被弓马娴熟的蜀中大将张任一箭封喉。

临死之前,庞统高呼:“吾死,乃天命也!”庞统为何要喊出这句话。

分兵之际,刘备假意称蜀中路途艰难,不便行走,把救过自己一命的宝马的卢借给庞统代步。可的卢在没有见过刘备的川军眼中,那就是刘备的一张名片。庞统骑上去之后,自然而然地就被当作了刘备。庞统到死的时候才明白刘备的假仁假义,原来是用这一招兵不血刃地除去自己这个顶撞过他的赤壁之战大功臣。表面上不动声色,甚至关怀备至,暗地里却要置人于死地。

庞统临死道出刘备的秘密,无奈诸葛亮没听懂,至今无人相信

刘禅与诸葛亮

只是可惜,诸葛亮并没有听懂庞统的遗言,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刘备的事业。刘备死后,他依旧尽心尽力地辅佐刘备的儿子。虽然刘禅烂泥扶不上墙,可诸葛亮却从无怨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蜀汉燃尽了自己最后一丝光芒。甚至于在死后,还留下数条计策,护着蜀军主力安然撤退,顺便还消灭了叛将魏延。

哪怕是在今天,依旧有很多人不相信庞统的遗言,觉得刘备是仁义道德的模范,东汉末年的谦谦君子,真是让人唏嘘。

《庞统传》

《三国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