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对于农村不让放鞭炮,大家有什么看法?

浮云清水3


如果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就可以让环境污染有很大改观的话,那就可以禁止!但是污染的源头太多了,燃放烟花爆竹一般都是过年过节,或者红白喜事才有的放,其他时间也没人燃放,所以不管怎么样说,如果过年过节能为环保做点贡献的话,那就禁止也行,老百姓毕竟是老百姓,你不愿意也没办法,那就让大家节约资金,为环保做点贡献吧,不放燃放就不燃放吧,只要一家人平安就好!


心似莲花开48792206


这个问题我可以回答一下。

首先我老家是贵州农村的,过年回家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人都在放烟花和鞭炮,并没有禁止,村里镇里也没有通知不可以放,过年和清明去上坟都在放鞭炮。县城以上才是明令禁止不允许放的。

再说一下我现在在浙江一带的农村里面,平时倒是没怎么听到,但是春节的那几天,真的是非常的吵,他们这边有这样的习俗,年三十的晚上过了十二点就开始放鞭炮,一直持续到年初一早上才停止,因为不只一家,大家都在放。还有就是年初五要“迎财神”,所以年初五一大早又开始在放。

禁止也许是部分地区禁止。大体原因有如下;

  1. 一,安全问题。现在的新农村都是把大家聚在一起,不像以前那样你邻居估计离你百八十米远,要放个鞭炮才能叫到的那种,房子离得近了,安全隐患就比较多了。最近几年的火灾是比以前更多,有时候是人为的疏忽,有时候是意外的发生。特别是小孩子使用鞭炮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

  2. 二,噪音问题。你坐在家里休息,突然外面放一串鞭炮,绝对把你从梦中惊醒,还有很多的婴幼儿对鞭炮声非常的敏感。
其实也有很多人喜欢热闹,有什么喜庆的事都想放点鞭炮,但可以效仿别人用气球做成的鞭炮声也不错,还有一个应该加强教育,特别是儿童使用鞭炮的行为应该禁止,以防意外


zt张淘淘


在我们印象中,最能烘托过年气氛的莫过于轰鸣的鞭炮声了。还记得小时候过年,最习惯干的事情就是早上起来捡鞭炮,把没有爆炸的鞭炮收集起来,然后自己慢慢放着玩。等到稍微长大了一点,收集的鞭炮不再是一个一个的放了,而是选择自己制作更大的更响的,这或许是那个时候最高兴的事情了。虽然大人们一再叮嘱鞭炮危险,但什么也阻挡不了我们男孩子对鞭炮的热爱。

而农村的老人对鞭炮也有有着特殊的情结,因为鞭炮声就意味着热闹,很多孤寡老人就算家里只有一个人,也要买点鞭炮来放,因为鞭炮一响就意味着热闹,意味着驱除坏的迎来好的,也意味着一年又过去了。

在农村过年的时候,鞭炮声就代表着要做的事情

相信生活在农村的小伙伴,对于在农村过年 都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因为过年的时候每响一次鞭炮都是有其代表的含义的。比如,蒸馒头的时候,馒头出锅要放一挂鞭炮。炸丸子的时候,丸子下锅也要放一挂鞭炮。不管是下饺子,还是开门关门,鞭炮总有着不同的用处。在农村过年 ,只要听到鞭炮声,你大概就能知道别人家在干嘛了。因此鞭炮对农村人而言,是过年最具代表性的东西。 所以当听到农村禁止燃放鞭炮的时候,很多农村老人都表示不解,怎么现在什么都是污染,不放炮那过年还有啥意思?

环保严查之下的农村还有多少东西是可以保留的

早些年城市查环保,作为农村人我们不知道都是查些什么,所以不好说什么!但是这两年农村查环保,很多东西却慢慢的要远离农村了。在我们看来,城市查完环保之后,很多工厂依旧忙碌,很多的烟囱依旧冒着大量的烟气,或许他们被勒令整改,也或许他们缴纳的环保税,但是我们不解的是污染不是仍在继续吗?我们的空气环境得到改善了吗?现在农村 又开始严查环保了,那么很多保持原始风貌的农村,又有多少东西是污染环境的呢?

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农村哪些污染环境的东西。

第一刀耕火种延续数千年的烧荒,被认为是最污染大气环境的,目前已经建立了严格的禁烧制度,估计很多这种情况将不复存在。第二烧锅,这种农村人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也被认为是污染环境的,以后必须全部换成天然气,如果还有烧锅的就要被强制拆除灶台(别的乡镇的人说的)。第三放鞭炮,这个在城市早就严厉禁止了,一旦发现放鞭炮的,马上就会被抓起来,现在农村也开始禁止放鞭炮了。相信以后农村会变成一个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的地方。到时候我们对于农村的印象就需要从新去定义了。


农村老鸟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正好昨天清明我们回去大家在一起也讨论了这个问题,当然肯定是各抒已见,有反对有赞成

首先我来说说我个人看法吧,我们是安徽合肥的,前年开始市区县城除了春节可以放炮,其他时间不可以,农村那时候还是可以放炮的,18年春节县城开始就不让放炮了但是我们农村还没完全禁止,我们春节回去以后村干部也就挨家挨户通知,过了元宵以后任何时间都不准不放炮,村里大喇叭,宣传车天天宣传!



其实我个人对于禁止燃放烟花炮竹是支持的,毕竟现在人生活水平提高了,口袋也充实了,有个大事小事都买很多炮竹放,现在人还有攀比心里,比如清明或者春节家族上坟时,你家放多少炮竹,我家比你家放的还多,放的多的造成污染就越高,以至于很多人都说了,那以前放那么多炮竹也没见空气有多污染,这个也不能这样去理解,以前汽车少各种化学电子等垃圾污染较小,以至于空气没有那么差,现在不一样了,汽车尾气各种电子化学垃圾对空气造成的污染炮竹污染肯定也有,国家现在只能一步一步来,从小开始么,先是禁止燃烧秸秆,然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现在汽车排放标准也在慢慢提高,电动车国家也在大力推行,马上农村土灶锅都不让烧了,国家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污染空气,试想一下如果现在不开始禁止,我们这一代,下一代下下一代的空气会是什么样,昨天我还在跟家里人讨论,现在去医院看病的小孩都是呼吸道感染,十个感冒流鼻涕有九个是带有过敏性鼻炎的,这都是空气污染导致的,所以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空气是现在不止说我们国家也是全球所要刻不容缓去做的事,有的人会说了春节放炮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不让放炮还过什么春节呢,其实春节的传统不是为了只放炮竹,真正的意义是自己对一年的总结和家人的团聚一个节日,放炮也只是古人的一个传说,我在想作为21世纪新时代的人,应该直观去看待问题,我们现在面临的是古人没有面临的问题,而我们不能为了一个传说而放弃一片蓝天,现在的克制也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



清明祭祀也只是对逝去亲人缅怀鲜花最好,没必要放炮竹烧纸钱!昨天我们清明家族里面也是通过投票最后决定买鲜花,当然年长的长辈肯定都会觉得炮竹都不让放了,在不烧点纸钱那还过什么清明?哈哈……我们口苦婆心的劝说啊,正好明年我们这也开始禁止燃烧纸钱了,何不提前响应国家号召了,再说了祭祀鲜花也很好,放炮烧纸还是啥,我觉得不管拿什么去祭祀逝去的亲人,只要有那份心意就可以了,毕竟这样做也是为我们子孙后代保留一片蓝天!

不管怎么说,禁止燃放烟花只是我们国家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开始,所以不管你是反对也好,赞成也罢,我觉得这不仅是国家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生活在这个地球人的责任,如果你那边禁止了,那就响应起来,不要埋怨,如果没有禁止也请您尽量少放,尽量做到不放,不要觉得污染小而觉得没必要在意!

爱护环境,从我做起
!希望大家响应政府号召,给我们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蓝天,还他们一个绿色家园!


果果的365


请点击关注【乡村关中】, 分享不一样的“三农”精彩。

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是宋代诗人王安石《春日》里的一句诗。可见,燃放鞭炮在过去年代的盛行和热闹。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在春节、嫁娶、开业庆典、乔迁新居等重大喜事时,都有燃放烟花鞭炮的习俗,这样一直流传千年,绵延不休。可近年来,因为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伤亡危害、火灾事故频发,以及环境污染等,直接危害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大中城早多年已经严禁燃放烟花爆竹,这已经成为市民的共识。因此,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这种现象在一些“农村”地区也慢慢开始禁放了。那么,作为“三农”领域民间观察员的【乡村关中】对此看法如下:

第一,农村燃放鞭炮并没有禁止。

我们走到各地农村,在喜庆节日里农民依然燃放鞭炮,依然采用传统的方式祝兴,我们并没有看到哪个地区出台正式文件禁止农村燃放鞭炮的文件,可见说农村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说法并不属实。只是各地在一些城郊农村,或已经城市化的农村,或城中村禁止燃放鞭炮,这倒是可信的。而在真正以农耕生产的农村,并没有出现禁止农村燃放鞭炮的现象。

第二,尊重农村地区风俗习惯。

农村的风俗习惯是千百年祖辈流传下来的,是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自然生活的习俗。从农村的实际情况来,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地区的农村已经城市化,这些地区只是挂着“农村”的牌子而已,这些“农村"因为人口居住密集,确实已不适宜燃放鞭炮,因此引发的灾害远远大于祝兴需求,因此完全禁止是有必要的;而对于以农耕生产的广大农村,人们尊重农民的传统风俗习惯,并未禁止燃放鞭炮,也从来没有地方明文禁令燃放鞭炮,这一点大家应该是清楚的。

第三,现代农民意识到减少燃放鞭炮的好处。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及农民思想意识的提高,年轻农民也认识到减少燃放鞭炮的好处,一般情况下都相对减少了燃放鞭炮;但也不乏一些农村地区的农民,家庭经济富裕,逢年过节相互攀比,竞相燃放鞭炮,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相比之下,大多数农民也意识到减少燃放鞭炮的好处后,自觉对一些陋习自觉进行抵制。在此,我们提醒,燃放烟花爆竹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杜绝事故发生。

总之,对于农村燃放鞭炮的情况,大多数地区还是尊重了农村当地风俗,并没有像媒体炒作的这样。其中,也不乏一些媒体借机炒作,肆意把农村的一些个别现象夸张到整体,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我们必须旗帜鲜明的反对。相信,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民思想意识的提高,燃放鞭炮相对会减少,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我是职业农民【乡村关中】,我们一起关注“三农”动态,解析“三农”热点,剖析“三农”万象,探索“三农”规律,推动“三农”发展。你对此有什么意见,欢迎留言分享。


乡村关中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我觉得农村不让燃放鞭炮说好也挺好的,至少大家省钱了,有部分条件不好的家庭可以省掉这部分钱,不多100块左右吧,虽然这点钱可有可无的,但是在农村做什么事大都是能省则省。

第二,噪音严重,家有小孩的,可能会被鞭炮声吓到,我家小孩现在才6个多月,如果冷不丁的被鞭炮一超,肯定会吓哭。

第三,现在全国上下都在为做环保做贡献,鞭炮燃放会产生大量烟尘,会爆一地的碎屑,给环卫工人加大工作量,不让农村放鞭炮我们也算是为环保尽点微薄之力了。

第四,鞭炮属于易燃易爆物品,是非常危险的,前几天我们邻居镇上,鞭炮店起火,后果不说了,可想而知。

第五,以上四点虽然是禁放鞭炮的好处,但是家有喜事、过年的不让放鞭炮感觉确实少了点什么,也觉得么什么意思了。

以上五点虽然利大于弊,但是我个人还是觉得,还是应该多少放点,这样才有点喜庆的感觉,好了以上是我个人对禁放鞭炮的看法。


王家小苑


对于鞭炮,许多人只投闹热,但不懂鞭炮的危害。

鞭炮的构造,是氯酸钾、硫磺、木炭等化学物品构成。

它的危害有污染空气环境;硫磺烟是夺命之物,蛇虫蚂蚁都怕它。

目前整个空气污染十分严重,医院的呼吸道感染病人十分常见,尤其是小孩子抵抗力差,人们的呼吸道出了问题,就是空气污染问题。

广大人民群,必须了解当前空气十分恶劣,不要以为放鞭炮对身体没有危害,减少空气污染是人人有责。农村有许多习惯是违反大自然的,总的来说,生命比习惯重要!



Duxiangli


对题主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以及春节禁止.放鞭炮的体会。本人以及孩子,已有四五年不放鞭炮了。并不是我的环保意识有多高。只是家住在城里。鞭炮毕竟是易燃易爆危险品。由于住的是楼房,无论购买与存放,燃放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病。首先说购买。要到很远的郊区才能买到。再一个难题就是如何保存。因保存不当发生火灾伤人的事件屡见不鲜。而另一个原因则是,楼内楼外的温差比较大,我们这里的习俗是,年夜饭吃饺子时候出去燃放鞭炮。如此一来感冒的几率也就非常的高。虽然说家里是男孩儿。对燃放鞭炮似乎也有些淡漠了。我是这样理解的。在当今网络无所不能的时代。它的功能之强大只有你想不到的,却没有它做不到的。人手一机便可以全部搞定。如此诸多理由。但我觉得不应该与农村相提并论。因为农村地域相对开阔,燃放鞭炮的条件还是非常优越的。我个人观点,在农村适当的燃放一些。这也在情理之中。由于在田地间辛苦耕耘了一年,放松一下自己。庆祝一年来收获的喜悦。也未尝不可。但值得注意的是,它毕竟属于危险品。在燃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以免付出毫无代价的伤害。因为安全无小事。以上个人观点定有不足之处。祝春节快乐!合家欢乐,万事如意!





忆壶老酒


大实话这个不让放炮的规定非常好,可以说是即有利于环境保护,也有利于安全提升,可谓是一举两得。


昨天我就针对类似的问题发表过一些看法,不过,没想到还有一些人竟然以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更加多,来证明放炮的污染没有那么多,所以不该禁止。这着实让我感觉有点不可思议,这真的也可以说是抬杠高手了。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白,凡事是要看利弊的,并且这两件事也不可相提并论。

首先就过年放鞭炮这事来说,除了烘托一下有些人记忆中气氛外,还有啥好处?真的是一点好处也没有了。但是,说到不好的地方,那真的就数不清了。首先就放炮这件事本身来说,就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有可能被鞭炮炸到。

另外由于放炮存在不可控的火花问题,还会导致发生火灾隐患,毕竟,冬天天干物燥的,还是有危险的。至于说环保方面的污染,客观来讲,对于一些普通人家的放炮两来说,还不至于谈污染,但是,对于一些大户人家来说,那真的就是污染了。

但是,我们再看车所造成的影响,从客观来说,汽车每年造成的尾气污染肯定是要比放鞭炮大的,但是,如果没有汽车,那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大。比如说,我们经常用的物流,出行等一切都会受影响。昨天还有人跟我抬杠说先把汽车全面禁止了,然后再禁止放炮。说实在的,要是把汽车全部禁止了,你过年还能回家放炮么?这不是悖论么。

最后,还是那句话,有精力多想想怎么多赚钱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过年多陪陪父母,给父母多带点好的,别三块五块一挂鞭炮,就过年了,过年陪伴父母比放炮重要得多!

有理有据,实话实说,关注:大实话。让我们一起用理性的视角看世界。


大实话


春节将至,基层环保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了,为了减少伤亡和污染,让农民过上一个安庆祥和的年,基层政府对燃放烟花爆竹实行了严格的管控措施,要求在春节期间村民严禁燃放,并在村内张贴标语、大力宣传。

消息传开以后,农民议论纷纷,有支持的,有反对的也有保持中立的,总体来说反对的占绝大部分。

即然为了民众好,为什么有相当多的农民不领情呢?出现这种情况是有原因的。

一:传统风俗问题。这是个主要问题,千百年来在农村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燃放鞭炮,吹吹打打,已经成为一种民俗习惯了,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祈求生活美好的愿望也是人们一种心灵上的寄托,一代又一代周而复始的传承,已经到了根深蒂固的地步。历朝历代也从未有过禁燃禁放的规定,可目前嘎然禁止了,民众怎能没有怨言呢?

二:彰显了民族的生活水平。过去,在温饱未能解决的时代,农民燃放烟花爆竹是有限的,尤其是烟花类,由于经济条件有限,也只能是从电视里看看或听说城市里燃放烟花的美丽情景。如今国家富强,民族繁荣昌盛了,人民的生活更上了一个新台阶,家家住楼房买小车,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了,每当逢年过节或婚丧嫁娶,城市里有的农村也消费得起了,可以看出城乡差别在逐渐的缩短,兴奋之余,过节气燃放点烟花爆竹又被禁止了,能没有怨言?

其实发展中国家,社会进步的越快,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越多,大气污染就是其中的一项,但治理是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首先应从大的方面着手,要常抓不懈、循序渐进,治理与发展相结合。才能有姣地改善污染壮况、使社会稳步高效地发展,虽然农村过年过节或有个红白喜事偶尔燃放些烟花爆竹对大气有些污染,但与长期严重的工业污染、汽车尾气排放相比还是微不足道的,与情与理,如果在这方面兴师动众,我想未免就有些小题大做了。

一直以来,农村人始终沿用着过去的传统风俗,把春节这一天始终当作年来看待,并在所有的节气中最为看重,为了继续保留与弘扬民族文化, 应该继续传承下去。在兼顾弘扬与治理两全的情况下,应该合理的管控,或许定时定点少量然放些也未必不可,如果一刀切地禁止,确实让人们难以理解,也不太好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