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自古以來都說某某地方是“兵家必爭之地”,爭的是什麼?

夢裡夢出夢不出的夢4


兵家主要是指一些軍事家、將領,這些思考的是在戰爭時期如何做好進攻,在和平時期如何防禦,而這些的重點便在於地區的地理形式如何。

所以,兵家必爭之地所爭得無非是一些險要的關隘,或者一些交通樞紐地區。這些地區對形勢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是兵家的重心。


一:首先理解交通樞紐之地帶來的影響。

交通樞紐所在的地方大部分都是人類的聚居地,一般都有大城市的存在,所以這些地方所具有的除了軍事影響還有政治、經濟影響,這些地方是極其重要的。

就拿徐州這個地方來講,徐州本來就是一個特別大的城市,自然徐州自身也帶有非常顯著的政治經濟作用。


而且最重點是徐州位於四省的交接地,一但控制了徐州便可以進入華東地區、華中地區和華南地區,是拱衛南京的屏障。

並且徐州它靠近黃海,南面有平原,北面有山地,也是大軍進行決戰的地方。

所以在春秋時期在徐州發生了彭城之戰,楚漢時期劉邦於項羽在這裡進行決戰劉邦慘敗,南宋時期韓世忠三圍淮陽。

1938年國民黨於日軍爆發徐州會戰,解放軍於國民黨爆發淮海決戰。所以,交通樞紐如徐州之地,為兵家必爭之地。

二:險要的關隘,據有此關則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險要的關隘對於防禦作戰極其的重要,可以用最小的代價防禦敵軍的進攻。而這樣的關隘也是非常之多,比如有函谷關、山海關等。

對中國王權起到極大的保衛作用的無非就是位於關中地區的函谷關了,函谷關位於黃河、高原、山脈的交接地帶,在這樣的地勢之中據兵守衛所帶來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劉邦當年進攻秦王故都強攻不成只好勸降。所以,兵家必爭之地爭得東西無非就是一些地理形勢佔優的地方,或者是對於交通有益或者是雄關利於防守。而天時地利,擁有地利便是為一場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小司馬遷論史


談到兵家必爭之地,我國有十大兵家必爭之地:1:錦州,2:徐州,3:大同,4:河套,5:山海關,6:嘉峪關,7:虎牢關,8:襄陽,9:漢中,10:武昌。因為用兵之道重在"天時,地利,人和",所以說"兵家必爭之地"爭的是"地利"也!



森林之王no1


這裡要批判一下印度人懶惰了,印度人所在的南亞次大陸,從自然條件上可以說是得天獨厚,尤其是老天爺幫忙,在南亞次大陸的北端放置了兩條高大的山脈來阻擋外敵,不過老天爺在兩條山脈中間留下一個叫開伯爾山口的豁口,供南亞次大陸和亞歐大陸交流,這個豁口最窄的地方只有六百米。歷代印度遭受外敵入侵,大家都是通過開伯爾山口進入南亞次大陸的。

換句話說,歷史上的印度人只要在開伯爾山口處修建一座堡壘,印度就不會遭受雅利安人和蒙古人入侵。但是印度這個民族實在太懶了,中國人能修出萬里長城,但是印度人連六百米都不願意修。


這個開伯爾山口就是我們說的“兵家必爭之地”,在古代,只要掌握了開伯爾山口,就可以隨時南下侵略印度。


在古代這個沒有空軍和導彈的時代,地理因素有時候對於戰爭的勝負影響是決定性的,我們看地圖都是平面的,可能感覺不太深刻,但是在現實中,地面可不是像地圖一樣都是平面的,實際的地面上到處山川河流,真正適合人走,尤其是大部隊行進的路其實很少。想要大部隊可以走,必須是沿路由水源,而且路面寬闊平坦方便馬匹和輜重的通過。

如果在這些能通過大部隊的交通要道上建造堡壘或重兵駐紮的城市,那麼這些堡壘或城市就會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因為誰掌握了這些地方,就掌握了進軍路線,無論是防禦還是進攻都會佔有優勢。


比如函谷關就是最典型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誰掌握了函谷關,誰就能掌握關中平原,而掌握了關中平原,就意味著有了爭天下的資本。

還有就是襄陽,也是典型的兵家必爭之地,襄陽號稱天下之腰,在古代進軍,無論是北軍南下,或是南軍北上都要通過襄陽,所以只要能掌握襄陽,就可以佔據戰略優勢。歷史上蒙古人世界橫行無敵,但是吞併宋朝的過程中,在襄陽被抵擋了十年。就是一座城,只要不丟,蒙古人寸步難行。


兵家必爭之地,爭的就是戰略優勢。僅此而已。


西山講歷史


兵家必爭之地指的是防守一方的門戶,進攻一方的跳板。戰場上雙方爭奪某兵家必爭之地的目的,是為了爭奪進退有據的主導權。

舉幾個例子。

①:函谷關、潼關


函谷關、潼關位於中條山、華山、崤山之間的谷地上,靠近黃河邊,地勢險要,是關中平原防禦從中原來犯之敵的東大門。如果這兩個關隘掌握在關中守軍手上,那麼關中守軍只需要以一小部分兵力扼守關隘即可,中原來犯之敵必須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攻下關口才能殺入關中。但假如中原軍隊佔據此兩處關口,那麼關中東面再無關口可守,關中軍隊必須要拿出所有兵力與中原之敵野戰。

著名戰例。秦軍於函谷關力拒六國聯軍,始終握有攻守主動權。後來唐軍失潼關,喪失攻守主動權,安史叛軍突入關中,唐玄宗放棄關中逃亡蜀地,不戰而逃。

這裡額外對比一下秦函谷關和潼關。

從地形上講,秦函谷關是要優於潼關的。因為秦函谷關的地形更狹窄,它的正面只有一個突破方向,沒有繞過去的可能性。並且函谷關還具有攻擊性,秦國佔據函谷關,完全掌控了戰爭攻守主導權,當時只有秦國能打六國,六國完全處於被動挨打之勢。

相比於函谷關,潼關就弱了很多。首先,潼關是可以繞過去的。唐末黃巢起義,義軍就繞過了潼關,明末的李自成也從秦嶺南麓直接繞過了潼關;其次,潼關沒有攻擊性。因為潼關以東是狹窄的崤函通道,關中軍隊出潼關後,極容易被設伏。唐朝哥舒瀚就是在潼關以東,秦函谷關以西的靈寶被安史叛軍包圍,造成了慘絕人寰的大慘敗。

所以守潼關就只能擺烏龜陣了,基本沒有反殺的可能性。而守函谷關,不僅可以守,而且還能反殺。(秦函谷關因為歲月變遷,喪失了天險地勢,後人棄函谷關而築潼關,也是無奈的選擇)

②:漢中、散關

漢中自古就是四川的門戶,是歷代四川割據政權的門戶。在漢末三國時期,蜀漢因為據有漢中,屢次北伐,數次打退曹魏進犯,魏軍連蜀地的邊都摸不到。但失漢中後,僅僅幾個月蜀漢就亡國了。漢中的戰略價值由此可見一斑。

另外,都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但走漢中這一路,還是相對好走的。北方軍隊只要佔領漢中,再途經陽平關往南,只要幾天就可以直抵成都平原北麓。而如果不走陽平關這一路,北方軍隊就只能從兩湖走三峽水路進蜀地了。三峽可遠遠不及川北好走。


漢中的北面,即陳倉道在關中的出口就是著名的散關。歷史上南方政權若控制散關,那麼北出關中的形勢會更有力,握有更大的攻守主動權。

南宋時期,名將吳階就是看到了散關的戰略價值,拒絕了部將退回漢中的建議,與金兵血戰於散關,穩定了巴蜀地區的穩定。後來蒙古軍攻破散關,漢中也沒守住,整個四川盆地如蒙古人後花園一樣,被殺得雞犬不寧。

另外,散關的東面還有一條非主流路線,就是子午谷。不過子午谷不好走,很容易被對方打伏擊,明末闖王高迎祥就企圖通過子午谷進攻關中,結果在黑水峪被孫傳庭圍殲。

③:襄陽

秦嶺、淮河分界線不但是中國的南北地理分界線,而且一起組成了抵禦北方政權侵略的天然屏障。黃河在冬天會結冰,北方軍隊可以藉此越過黃河,繼續南下,但是淮河冬天不會結冰,可以阻止不善水軍的北方軍隊南下。歷史上的南北朝時期,南宋與金國對峙時期,秦嶺、淮河都抵禦了北軍的南下步伐。

但是,從下圖可以看出,秦嶺和淮河並不是連接在一起的,二者中間有個缺口,而襄陽就坐落在這個致命的缺口上。



所以,襄陽的得失對南北雙方而言,就非常重要了。中國歷史上,南朝若佔據襄陽,那麼最起碼的,防線就穩固了。並且從襄陽北上,還有北出南陽,攻伐洛陽的可能性。而北朝若佔襄陽,那麼南朝就徹底沒戲了,被徹底鎖死在了江南。

南宋與金國、蒙古對峙期間,岳飛、孟拱力排眾議,拿下襄陽,這便是他們都看到了襄陽的重要性。

南宋初年,岳飛收復襄陽後,通過襄陽竄連起秦嶺、淮河防線,這使得宋朝在與金國的90年對峙中,一直都沒有吃虧。

南宋中後期,孟拱收復襄陽後,也利用秦嶺、襄陽、淮河防線抵抗了蒙古近40年。而襄陽失守後,南宋邊防被撕開了一個口子,南宋只抵抗三年就滅亡了。

另外,除了戰略上,襄陽本身也是個很重要的交通要道。

襄陽往南可以抵達武漢、荊州,往北可以去中原,往西可以進入關中和漢中,如此便捷的交通優勢,便是襄陽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漢末三國時期,若是關羽打下襄陽,曹魏的形勢就危險了。

④:安慶、池州

安慶、池州是南京的上游門戶,控制了通過水運運往南京的物資。歷史上北朝如果要平定江南,必然要走長江中上游,順漢江和長江流東下。比如西晉滅吳,隨滅南陳,元滅南宋都是如此。而安慶、池州就是南京在長江上游最後的一道門戶。

如果北軍繞過安慶的話,那麼後勤補給只能通過陸運,效率遠不如順流而下的水運,而且南京城向來皮糙肉厚,北軍一時半會兒打不下來的話,就會打成消耗戰。南京守軍的物資可以輕輕鬆鬆從安慶經長江獲取。雙方對耗的時間一長,靠陸運的北軍肯定會堅持不住。所以打南京,必取安慶,形成了歷史上兵家的共識。

著名戰例。太平天國丟掉安慶後,湘軍僅用了半年時間即包圍了南京。李秀成率20萬精銳馳援南京,結果被打的慘敗。從太平天國失敗的案例就可以看出,安慶還在,東南尚有一絲翻盤機會。如若不然,南京政權就徹底玩完了。

關於安慶、池州的地理環境,不多說,直接看圖。


⑤:遼西走廊、山海關

遼西走廊由錦州,寧遠(今遼寧興城),山海關組成,依次分佈於遼西走廊上。西邊是遼西的崇山峻嶺,東邊就是渤海,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明朝末年,明廷失遼東,但依賴關寧錦防線還是頂住了清軍的屢次攻擊。當時清軍雖然可以繞道內蒙,從承德、大同等地入關,但繞道產生的補給困難,側翼空虛等問題,清軍一直無法解決。這就導致清軍繞道只能是奇襲,無法滅明朝。遼西走廊仍然是清軍繞不開的一個兵家必爭之地。

不過實事求是的說,對於防禦清軍來說,關寧錦防線上,只有山海關是有用的,寧遠和錦州就是個擺設。


另外,還有很多兵家必爭之地,如河西走廊、北京、徐州、大同、雁門關等等,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總的來說,所謂的兵家必爭之地,就是防守一方的門戶,進攻一方的前進跳板,在大多數的戰爭中,進攻一方都會選擇從兵家必爭之地出擊,防守一方也會選擇在兵家必爭之地設防禦敵。不管誰佔了某必爭之地,其在戰略上一定是握有主動權的。

另外,從戰略層面上來說,某些戰爭資源豐富的地區(如軍馬產地,鹽礦等),也是兵家必爭之地。佔據這些地方,就能掌握資源產出的主動權,使己方不受制於人。


Mer86


兵家必爭之地是指一些地理上的險關要塞,或者是交通要道以及後勤保障樞紐,擁有極高的戰略價值,通常情況下是繞不過去的,否者也不會“必爭”

為了方便理解,本文給大家舉一個例子,進入關中的必爭之地——潼關。

關中地處陝西南部,由渭河沖積而成,南有秦嶺,西有隴山,西北是六盤山,北面就是黃土高原,東面是黃河,可謂是四面山河環繞,易守難攻,包括秦漢和盛唐在內的多個朝代定都於關中平原的西安。

(關中平原地形圖)

從關中平原地圖可以看出,西安位於關中平原中部,四周全是高山大河,只要在山脈的缺口處建設一些關隘,就可以輕鬆保障西安的安全。

關中平原四周有四個著名的關隘,分別是:蕭關、大散關、武關和潼關,這四關合成“關中四關”,其中以潼關的名氣最大。

潼關地處關中平原的最東部,這裡北邊是黃河,南邊是秦嶺,高山大河之間只有一小塊平地,潼關就建在此地。

(站在秦嶺上俯視潼關防線)

其實潼關東面曾經還有一個函谷關,地形與潼關基本相同,也是北臨黃河,南靠秦嶺。後來到東漢末年,曹操在函谷關以西更加險要的位置建立了潼關,函谷關便逐漸被廢棄。

歷史上只要想從東面進入關中,拿下西安,就必須攻克潼關,否則就得翻秦嶺,渡黃河。

但是想翻越高達的秦嶺是很困難的,今天若是沒有穿山隧道你都過不去,更別提古代了。而黃河也是天塹,在由重兵防守的情況下同樣很難渡過。所以想從東面進入關中就必須拿下潼關,潼關就是一個標準的“兵家必爭之地”!

(潼關地形土,如果想從山西進入關中就必須越過黃河,而在有敵人防守的情況下想渡過黃河是很困難的,而如果想繞過黃河就必須走潼關)

例如明末在“清滅大順之戰”中,清軍在拿下山西之後並沒有選擇直接渡過黃河攻擊陝西,因為山西和陝西之間的幾個黃河渡口都被順軍重兵把守,清軍於是選擇北上繞到內蒙古,從內蒙古渡過黃河,攻入陝北。

然而由於陝北地形崎嶇,易守難攻,李自成也是全力以赴,清軍進軍緩慢,直到豫親王多鐸南下河南,清軍開始從東面猛攻潼關。

作為關中的東大門,李自成在潼關駐有重兵,再加之地形險要,潼關肯定是不好打。多鐸深也知強攻潼關難以奏效,於是在潼關以東20裡紮營,等待紅衣大炮的到來。

李自成在得知潼關被圍後立即親自增兵潼關,此時李自成處於清軍北面和東面兩路夾擊之下,李自成明白事不容緩,於是多次派兵出關襲擊清軍,但都沒有得手。而在等待一個多月後,清軍的紅衣大炮抵達前線,清軍對潼關發起了猛攻。

在紅衣大炮的加持下,清軍很快掃清潼關的外圍陣地,並開始對潼關展開了進攻,李自成防的御馬上就要崩潰了。

而就在此時,由於李自成抽調了大量的兵力防守潼關,導致黃河沿線的防守出現空檔,英親王阿濟格則抓住機會從山西保德渡過黃河進入陝北,加上早前由內蒙古攻入陝北的清軍,這時已有兩路人馬進入陝北。

眼見清軍兩路人馬已經進入陝北,而李自成手上兵力有限,為防止自己後路被斷,李自成被迫棄守潼關,至此清軍主力正式進入關中。而在清軍佔領潼關之後,李自成很快就放棄了西安逃往湖北,大順政權的最後一塊根據地徹底丟失。

從“清滅大順之戰”中可以看出,清軍在陝北的軍事行動並不順利,清軍主力要想進入關中拿下西安,還是得攻克潼關。

當然,早歷史上也有繞過潼關進入關中的案例,例如劉邦當年就是繞過秦軍重兵防守的潼關,繞到武關攻入關中。而在“宋金川陝爭奪戰”中,金軍則是從山西的越黃河進入了關中。

不過劉邦和金軍在攻打關中之初時,第一選擇的路線還是走潼關,最後之所以能繞過潼關,是因為防守的宋軍和秦軍出現了重大的戰略失誤,這才使得劉邦從東南殺入關中,而金軍從陝北殺入關中。

總的來說,潼關就是一個典型的軍事要塞,一個標準的險關要隘,一個名副其實的兵家必爭之地。除此以外,山海關、仙人關、雁門關、虎牢關皆是如此。另外像是大同、襄陽、徐州、安慶這些城市因地處交通要道之上,因此也是自古兵家必爭之地。


千佛山車神


很多年以後,蔣介石一直埋怨馬歇爾在日本投降後給他的錯誤壓力,原本蔣介石打算命令接收東北的部隊停留在錦州一線不再深入,而美方為了遏制蘇聯在遠東的存在,強烈要求繼續推進,最終葬送了精銳的遠征軍主力。而羅榮桓元帥逝世後,主席曾經賦詩一首紀念,《七律*吊羅榮桓同志》其中有兩句是:“長征不是難堪日,戰錦方為大問題”。



1948年4月,鑑於東北國軍在戰略上已完全處於劣勢,蔣介石迭電要求衛立煌打通沈錦線,將瀋陽30萬主力撤至錦州,而後者擔心部隊在運動途中容易遭到東野截擊,認定堅守不出更加穩妥,始終拒絕執行。與此同時,西柏坡則要求東野主力離開松花江流域,長驅南下攻取錦州。雙方統帥如此囑目的焦點城市,充分說明了錦州所處地理位置在軍事上的重要性,詮釋了什麼叫作“兵家必爭之地”。

所謂兵家必爭之地即是“進退有據的戰略要點”,也是對戰爭雙方同樣極為重要的地理位置,這個成語是與軍事地形學息息相關的,要爭的則是先後手和勝負手。1945年日本投降後,國民政府為方便控制東北,將原來的三省增設為九省,而現在的遼寧省錦州市當時是“遼西省省會”,它地處遼西走廊中段,是連接山海關內外的咽喉要點,號稱“關外第一名城”。



到1948年夏季,東北國民黨軍隊在解放軍的不斷進攻下,已完全龜縮在自北向南的長春、瀋陽、錦州三個城市,其它所有重要城市和廣大農村全部在東北野戰軍控制之下。東野已經發展到主力部隊70餘萬人、地方武裝30萬人的百萬大軍(總兵力103萬人),而國民黨“東北剿總”在三個城市的總兵力只有55萬人,戰略決戰的條件已經成熟。

首先攻擊哪一座城市成為戰略核心問題,林彪堅持先打長春(10萬守敵),之後再向南掃蕩攻取瀋陽(30萬守敵)和錦州(15萬守敵)。然而西柏坡以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力主先打錦州,從而將東北國民黨軍全部封閉在關外予以消滅,形成“關門打狗”之勢。



為什麼錦州戰略位置如此重要呢?從東北入關有陸海兩種方式,陸路主要有兩條,一條是從熱河方向經由喜峰口越過長城,這也是當年滿洲大汗皇太極拿不下錦州和山海關,為了襲繞北京而不得已選擇的道路,缺點是路途遙遠、人煙稀少、水源缺乏,很不利於大軍行進。更重要的是,東北軍區所屬的冀熱遼軍區已完全控制了這條道路,衛立煌就是想走也走不成。

而當時東北可供大部隊轉運的港口有三:大連、營口和葫蘆島,其中大連在蘇軍控制之下,葫蘆島在錦州以南,營口港則吞吐能力有限,國民黨海軍也無法提供50萬大軍海運所需的艦船(最後只有劉玉章第52軍自營口逃離)。

因此,東北國民黨軍若想撤往關內,只有唯一的一條陸路可走:遼西走廊。



遼西走廊西側倚群山,東邊臨渤海,地勢險要。明末袁崇煥所築的“關寧錦防線”就建在此間,它成功地阻擋了滿清鐵騎幾十年,這條防線以山海關為後盾、以寧遠為中堅、以錦州為前衛,綿延百餘公里,卡在了滿洲八旗入關捷徑上,一直到吳三桂降清才被徹底打開。

因此,誰佔據了錦州,誰就控制了遼西走廊,誰就掌握了進出山海關的行動權,自然是“兵家必爭”。東北野戰軍的顧慮在於,幾十萬大軍離開北滿根據地超越長春和瀋陽南下,既有強敵留在身後,又是無後方作戰,一旦攻錦不力必將陷全軍於被動,所以才堅持先取長春。



而西柏坡則敏銳指出:假使長春守敵被殲,東北國軍反而卸下了一個巨大包袱,在沒有牽掛之下極有可能加速撤往錦州,經過幾十封電報往來,1948年9月3日,林彪終於下定了南下北寧線作戰攻取錦州的決心。

戰役的核心思想是:置長春和瀋陽守敵於不顧,確立攻擊並控制錦州的決心,確立打前所未有之大殲滅戰的決心,徹底封閉東北大門,最終將衛立煌全軍就地殲滅。

西柏坡的回電第一時間就到了:“你們決定打錦州,甚好,甚慰”。


度度狼gg




兵家必爭之地,一是地利,二是人和。這是古代兵家失之必敗,得之必勝的重要戰略法寶。



古戰場的金鼓齊鳴,雖然離我們遠去,看到一處處古人用生命搏殺的要地遺址,回首那些殺聲陣陣的古戰場,才真正體會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的感慨。



必爭之地,怎麼爭呢?於戰爭而言,兵力強弱不等,所謂有利地形,功守兼備,進退通達,從而實現以少勝多的目的。兵家常以奇謀突襲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咽喉要道,就是強佔戰爭控制權。把戰場放在有限的空間,因地形難度,彼此投入戰場的兵員就有限,更有利於戰力弱小的一方。所以有時候的兵家必爭之地,也並非固定的城池,是根據己方戰力狀況爭取的戰場主動權,把戰場設定在對自己有利的區域,能得到這樣的戰場優勢,才能戰無不勝。



一個運籌帷幄的兵家,首先成竹在胸,對戰場環境瞭如指掌,知己知彼。戰與平原,戰與山川,都能得心應手。戰略要地,是兵家的命脈,死生之地,有畫龍點睛之功效。



兵家必爭之地,有時出於戰爭時局考量,也有不同的應用,華容道,是曹操必經之路,諸葛亮明知曹操有恩於關羽,為何故意讓關羽去華容道呢?設張飛趙雲去華容道,未必會放走曹操。若曹操死了,天下之亂非三國鼎立也,司馬懿之流多亦,沒有曹操穩定天下大局,隆中對也只是一句空話。諸葛亮作為一個戰略家,不會鼠目寸光的,派關羽華容道送曹操一程,足智多謀的曹操當然心領諸葛亮的盛情,通過華容道事件,關羽也會對諸葛亮真正尊重。這就是兵家的必爭。爭地理,爭人心。



兵家之爭有一城一池,更有天下之爭,得民心者天下順之,偉大戰略家的必爭之地是天下,而非一城一池,失小得大,決勝於千里之外,才是有遠見的兵家,紙上談兵,閉門造車,雖然你能言之有理,侃侃而談,是否想過書生之論呢?



兵家必爭之地,不僅僅是地利,更重要的是人和,無論你的城防多堅固,民眾棄城而走,軍心渙散,也只能以失敗而告終。古之兵家不留罵名於後世,坦坦蕩蕩,馬謖死而無怨,黃蓋願打願挨——。



白這個顏色


總的來說,打仗打的是東西,可以理解為和物資相關的所有要素。要想物資供應方便首先得控制交通樞紐,此為運輸的前提。那麼火車編組站、重要橋樑、涵洞、港口、碼頭、交通要道會成為雙方搶奪的要點,它還涉及到人員的輸送、進攻和撤退的路線、物資補給等問題。進一步說,重要工業基地特別的能生產跟作戰所需有關的基地,以及糧食主要產區,能源產區、礦業產區都關係到戰爭潛力的發揮,它們也是兵家必爭之地。那麼,城市和地區很多怎麼有的就是必爭有的卻不一定呢?這又和所處的位置和地形有關。如錦州,地處瀋陽和長春之間,遼瀋戰役期間錦州破城,造成瀋陽長春兩股軍事集團聯繫切斷,給以後分割包圍,個個擊破創造了條件,也算必爭。再比如長沙市地形易守難攻,日軍前前後後歷時三年才啃下來,動用總兵力70萬,傷亡了11萬。從中可見地形的重要性,它也是和平時期工業佈局的參考內容,不好守的工業基地等於給敵人建的。

當然,兵家必爭有著大陸軍時代的味道,現代戰爭倚重製空權,航程、機場也賦予必爭新的意義。硫磺島是太平洋中部和南部的關鍵節點,日本掌握會成為失去制海權、制空權以後的最後一道防線。美國人拿下後繼而把日本納入轟炸機航程以內,對整個戰局有著決定性作用。由本觀點想開去,太空時代重視衛星,成像衛星、導航衛星、數據中繼衛星、電子偵察衛星等大行其道,太空也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荷角停蜓


所謂兵家必爭之地是指擁有天險,打仗時地形適合防禦或進攻,又或者是對戰略全局有重大作用的地區。中國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基本可分為兩類,其一是邊境防禦,多用於抵抗外族或敵對方的入侵,如山海關、玉門關、潼關、劍門關等。其二是中原內地,大多是攻佔首都或大片疆域的必經之所,如徐州、武昌、襄陽等。對於一個國家改朝換代起決定作用的地區,如我國的中原地區,歷史上在我國素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說法。

敵對雙方對兵家必爭之地爭奪的目的,無非是都想把此地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其實就是對此地控制權的爭奪。對於防守方,守住此地,進攻方就有可能達不到進攻的目的。對於進攻一方,不拿下此地就不可能完成任務。








王春來342


這個問題要結合地圖才來說清楚。

第一、 易守難攻,作為前期基地



結合上面兩幅圖大家可以很直觀的看到,為什麼在古代山西被稱為“表裡山河”,尤其是太原盆地,如果用遊戲術語的話,簡直是天然的基地。

在防守上,假設太原方面勢力,只需要派出少量部隊守住井陘、飛狐徑、蒲陰徑,即使敵軍人數眾多,因為地勢劣勢,想要從河北方向進攻山西也是非常困難的。

相反,如果佔據太原的勢力沒能掌握住井陘、飛狐徑、蒲陰徑這三條最主要的進出山西的交通要到,那麼對於太原勢力來說,就等於任人宰割。


那麼,井陘、飛狐徑、蒲陰徑對於山西來說,就是所謂的“兵家必爭之地”。




再結合上面這兩幅圖,大家應該知道為什麼在關中水利設施沒有被完全被壞之前,關中是最好的“王霸之地”了吧。

關中平原三面環山,東面雖然與山西聯通,但是又有黃河相隔,而且關中平原河流密佈,農田灌溉無憂,所以在關中水利設施被破壞以前,關中作為“基地”簡直完美,以李唐為例,李家先是佔據河東,之後又進關中,可以說當時最好的兩塊“基地”都被李家收入囊中,李唐不得天下才真是見了鬼。


第二,交通要道

很多人都不清楚為什麼從後晉開始,就不選擇定都洛陽而改為開封。


最大的理由就是開封是當時南北交通要道,物資集散中心;而當時洛陽河流枯竭,物資已經沒辦法通過水路運輸到洛陽,如果定都洛陽就意味著南方的物資,主要是糧食要在開封卸船,然後用人力運輸到洛陽。

從唐朝開始,首都基本上是百萬人口規模的城市,那麼僅僅從開封依靠人力運輸物資到洛陽,僅僅這一項消耗就是天文數字,更何況唐朝之後,傳統的“王霸之地”比如關中平原,太原盆地生態惡化,已經不再能承擔起“王霸之業”,所以選擇交通要道就成了第一選擇。

對了,在封建王朝時代,水運就是最經濟最省錢也是運輸量最大的運輸方式。宋朝以後歷次戰爭,主要就是對水道交通點的爭奪。



以明清京杭運河為例,徐州和淮安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一旦徐州或者淮安被佔,急等於可以切斷京杭運河,那麼南方物資想要運輸到北方,只能走海運。


綜上所述,所謂兵家必爭之地,要麼就是關中平原或者太原盆地的隘口,這些隘口就是進入這些群山大河包圍的平原或者盆地的鑰匙;要麼就是交通要道,重要的水陸樞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