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學國畫的同學,我也建議你去留學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


縱觀西方藝術史,不難發現西方畫壇各流派雖然精彩紛繁、層出不窮,卻始終沒有一個絕對強勢的主流畫派佔據支配地位並貫穿各個時代。無論是古代的古典畫派、近代的印象畫派、野獸派、立體派、未來派等都在出現之後不久被另一個不同、甚至完全對立的畫派所顛覆取代。

反觀東方繪畫,中國的文人畫幾乎以完全主流的形式和支配性的地位持續了超過一千年。

在討論“學國畫,是否要出國留學”這個具體的問題之前,康石石想先跟大家聊聊,國內外藝術為什麼會有如此極端的差異?


01根源的哲學思想不一樣

繪畫藝術品的創作,多少會受到人文環境、民俗特色等因素的影響。

學國畫的同學,我也建議你去留學

桑德羅·波提切利


學國畫的同學,我也建議你去留學

齊白石


東西方的哲學思考差異直接影響著藝術家的思考邏輯與藝術視角。西方藝術與繪畫多以“人”為中心,這種核心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埃及與古希臘的藝術。例如,埃及金字塔內的壁畫一般都是以記錄法老(人)一生的豐功偉績以及死後靈魂迴歸軀體,成為神的兒子、獲得永生的故事。

這種對人生死的深入思考和探究也構成了西方繪畫藝術的根基,有別於東方文明一貫“師法自然”的主題。

學國畫的同學,我也建議你去留學

圖坦卡蒙法老被天空女神賜予健康和生命


繼古埃及文明沒落之後,取而代之的古希臘文明追求人體美學,即肌肉的力量感表現和人體的曲線美。藝術家通過極其精細觀察研究,一改古埃及人物筆直、對稱、莊嚴的人物造型,運用更多的彎曲、扭動、延展的線條、體塊與動態來展現人體的美感。

因為在古希臘人的眼中,只有身軀通過千錘百煉的鍛鍊和挑戰,才是完美而尊貴的,也由此奠定了新的美的典範與標準。正因如此,希臘神話故事中著重描寫神與神、人與神的關係非常寫實,繪畫和雕塑作品也是以人類的個性與外貌來呈現。可以說,當西方藝術家把人與神的關係表現出如此直接的連結時,西方藝術以人為核心的思考哲學已成雛形。

學國畫的同學,我也建議你去留學

米隆的作品擲鐵餅者


經過不斷的傳承和演變,後續羅馬藝術、文藝復興、巴洛克藝術、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寫實主義、近代的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等直至如今的當代藝術,都是緊跟在以人為本的科技發明、醫學突破、經濟發展、政治改革等不斷持續演進的步伐而推陳出新。也正是如此,西方在繪畫與藝術持續地展現出其多樣性與豐富性,保持著強大的活力。

而東方崇尚山水與自然的思考哲學之根本能從《道德經》中一探究竟。《道德經》裡的 “道”字指的就是整個宇宙的真理,由此不難看出東方哲學的根基是探索人與宇宙的關係。

通過細緻地觀察自然,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學思考。人、地、天和自然法則的內在聯繫,著重對宇宙自然規律的發現與適應。這種差異也是藝術觀念上的形成差異的最根本原因。

學國畫的同學,我也建議你去留學

溥心畬-荷


與西方大多是以共和制、聯邦制等政權體制為主不同的是,自秦始皇於戰國時代統一中國起,中國的中央集權制度幾乎沒有間斷地維持了超過兩千年。當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時,就開始了柔性的思想統一,從此中國的哲學思想向著較為單極化的方向發展。

當時的藝術家們僅能選擇道家老莊思想做為心靈的寄託,長此以往,或許中國的文人墨客面對無力改變的環境而心生無奈,就會選擇通過避世隱居來悟道,並從中追求精神上的清高與灑脫,並因此形成了上千年相對一致的繪畫藝術風格。

學國畫的同學,我也建議你去留學

清-鄭板橋(鄭燮)-竹


02發展形成了表現形式與技法上的差別

西方繪畫善於探索不同的藝術媒介,而東方則較專注於單一媒介上的微妙變化。特別是隨著當代藝術的發展,早已打破了油畫、甚至架上繪畫的侷限,自杜尚的小便池作為概念藝術作品問世之後,西方的藝術發展開始越開越重視藝術概念和觀念的表達。

之後的大地藝術、偶發藝術、行為藝術到如今的裝置藝術等皆始終堅持探索新媒介、自由表達的藝術觀念。而東方繪畫卻是在單一媒介的運用與變化上儘可能發揮到了極致,例如紙媒的工藝、繪材的種類等進行非常細緻的分類和細節改造,從而追求更細膩的藝術表達與呈現。

學國畫的同學,我也建議你去留學

Andy Goldsworthy的大地藝術(Land Art)作品


自西方印象畫派誕生之後,個人的藝術思考逐漸替代技巧上的追求成為了藝術家們的創作重心。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自19世紀末,20世紀起西方各種畫派猶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繪畫藝術作品的表現力也在各種顛覆和重塑中得到多元化的發展,包容性越來越強,並直接推動著現今的當代藝術的發展。

而東方繪畫著重強調不斷累積的筆墨技巧並追求意境,並特別講究師承的畫派以及繪畫技巧的傳承。因此東方繪畫對於筆墨的運用技巧是在不斷累積中尋求變化和突破、為追求登峰造極的藝術境界而緩慢發展的。

學國畫的同學,我也建議你去留學

張大千-潑彩畫(潑墨)


傳統書法筆墨技法延伸下來,再加上文人墨客淡泊名利、隱居避世的淡雅思想,一般比較純正的中國文人畫幾乎不會用到太多色彩,看似單純的墨汁也可以按照水分的多寡以及毛筆的巧妙運用,通過“墨分五色”(濃、淡、幹、溼、焦),衍生出千變萬化的筆墨技巧與神韻。

這個特點與西方繪畫一直追求直觀大膽的色彩表現大相徑庭,當西方畫家越來越追求強烈色彩的同時,中國繪畫卻始終如老子思想般注重心靈的平靜與超脫的意境,在用色方面自然以單純的黑白濃淡為主,色彩為輔。

學國畫的同學,我也建議你去留學

Paul Klee- “Senecio” (1922)


03世界是不斷髮展融合的,藝術亦然

東方繪畫藝術中書法、詩詞、繪畫結合的藝術型態世上絕無僅有,直至當代藝術中西方的繪畫開始嘗試將文字與線條的表現與繪畫結合。雖然在西方當代繪畫中,文字本身的意義和功能一般都極大地被淡化和抽象化,更多的是以脫離文字本身含義的單純抽象化視覺符號或元素為主要表達方式。

我們也能感覺到這種東西方的繪畫與藝術逐漸融合的趨勢,東方水墨畫的表現也越來越有當代感,其藝術思想、筆墨造型、用色技法和表現形式早已不拘泥於傳統。現如今,以吳冠中、朱德群、趙無極等為代表的東方藝術家們已成功開闢並探索出了以西方油畫媒介為載體,融入東方元素或思維的繪畫藝術作品。


學國畫的同學,我也建議你去留學

趙無極作品

學國畫的同學,我也建議你去留學

吳冠中 江南木版水印


學國畫的同學,我也建議你去留學

朱德群作品


這些東西方藝術精神思想與表現技法融合的作品也受到了世界範圍內的認可,在全球拍賣會上備受關注與青睞。這種融合與發展可以說是大勢所趨,已經成為東方藝術家與西方藝術家都在嘗試和探索的方向。

東方藝術中一脈相承的傳統技法和縱向尺度上的鑽研西方藝術中不斷打破的學科邊界和橫向尺度上的探索,都是對大家來說在個人提升與更長遠的發展上有必要的。

任何一個拒絕交流和學習的文化也好、學科也好,都會逐漸被時代拋棄,東西方藝術形態的逐漸融合與大師們做出的嘗試都在打破歷史與文化遺留的隔閡。換句話說,同學們不管是想要去學習更包容和多元的創作形式,還是想要更好地繼承與發揚傳統文化與技法,都需要去了解、接觸、和吸收其他的藝術養分。

世界發展日新月異,閉門造車不可取。在國外待久了可以回國看看,在國內待久了可以出去看看。

如果有更多考研/保研/藝術留學及作品集相關問題,可私信康石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