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banana fish》——绚烂到极致的生命,只有走向毁灭

《banana fish》——绚烂到极致的生命,只有走向毁灭

▲一生不怎么笑的亚修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的漫画创作家似乎总带有那么一点人文哲学情怀。无论是大到像宫崎骏这样的现象级大师,还是像高桥留美子这样的少年漫画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无不透露着人文的关怀和时代的烙印。许多作品引人深思,让人在观看激昂绚丽的动漫作品的时候,没有忘记思考人类所处的时代。

吉田秋生也是这个时代伟大的漫画作家之一,她的经典代表作《banana fish》在2018年被搬上大荧幕,作为12集的系列动漫播出,尽管这部动漫在中国的热度不高,但是不妨碍我给它献上最高的赞誉。

《banana fish》——绚烂到极致的生命,只有走向毁灭

如果宫崎骏的《千与千寻》是让全世界人民看到了日本文化中的神秘的一面,那么《banana fish》则是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看待时代的变化和人类文明的进程。动漫中体现出来的思潮和故事背景跟当时世界悄然发生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1、创作背景

《banana fish》的创作时间是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故事描写的是发生在美国的地下黑帮势力之间的明争暗斗,故事中的主人公亚修是纽约街头暴力团体的头目,外号山猫(寓意凶猛,不可驯服和追求精神和肉体的自由)。

亚修在八岁的那年,父母亲离世,而他同父异母的哥哥参了军,他自己被寄养在姑父家里。亚修在家里跟哥哥的关系最好,哥哥的参军,无疑对他来说是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动漫后面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包括亚修追查犯罪毒品“banana fish”的下落都跟他的哥哥有关。

《banana fish》——绚烂到极致的生命,只有走向毁灭

天才的艺术创作者,正是那些可以巧妙地利用时代背景而构建故事逻辑的人。

动漫中,亚修的哥哥参军,甚至到后面的“参战”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来源。

其中的“参战”就是指当时的“越战”

而动漫中的黑手党,毒品贸易,街头暴力......这些东西在当时是相当普遍的。

《banana fish》——绚烂到极致的生命,只有走向毁灭

整部《banana fish》的故事发生的地点就是在美国的纽约,其中不乏包括曼哈顿区、华人区的唐人街、还有黑人聚居地,其中不乏地下的黑色买卖、毒品贸易和儿童贩卖等。动漫中的许多场景,可以说艺术性地还原了当时纽约景象。

漫画作者吉田秋生是一个及其注重考据的作家,她创作漫画的时候没有去过纽约市,可是创作作品的时候又不能过于浮夸和虚假,于是她便阅读了大量关于美国街头暴力的文献资料和书籍,为了了解美国文化,她经常选读的书目是海明威的作品,所以,海明威的思想对作者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品的精髓渗透到《banana fish》的人物塑造和场景塑造上面。

我们细心观看不难发现,动漫中亚修的形象,跟海明威作品中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有着很大的共同点。

亚修:坚韧、向往自由、追逐、追逐爱情

海明威:朴实、直观、坚韧、精神自由

《banana fish》——绚烂到极致的生命,只有走向毁灭

《banana fish》——绚烂到极致的生命,只有走向毁灭

▲动漫中象征自由的一幕

故事背景是越战之后,冷战大背景。

新一代青年通过嬉皮士文化表达对政府的不满,战争对家庭尤其对幼儿的影响,冷战大背景的压抑感......

作者对当时美国社会的还原令人喟叹。而正是这样一个时代背景造就了亚修个人的命运悲剧。

2、动漫情节

“banana fish”

动漫围绕着新型的杀伤性毒品“banana fish”而展开,“banana fish”是作者杜撰出来的一种药物,而亚修的哥哥在战场上就是受了这种毒品的危害,导致神经失常,受人摆布,多杀了自己的队友。

亚修为了拯救自己的哥哥,他带领着自己纽约的街头小混混团体起底“banana fish”缔造者。

《banana fish》——绚烂到极致的生命,只有走向毁灭

▲亚修与日本伙伴英二

令亚修想不到的是,“banana fish”的缔造者是他的“主人”帝诺。

帝诺掌控者美国最大的黑手党组织,跟政界商界许多“大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而帝诺本人,也是亚修童年虐待他的对象之一。

亚修八岁的时候,从姑父家逃了出来,流落到帝诺控制的海产店,就这样,亚修被当成无家可归的儿童贩卖到帝诺手下。

在被贩卖期间,亚修遭受到了非人的待遇,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肉体上都受到了极大的创伤。

《banana fish》——绚烂到极致的生命,只有走向毁灭

▲遭受肉体和精神虐待的亚修

在亚修成长的16年之中,帝诺将他培养成一级杀手。

并且,故事的最后亚修亲自打败了帝诺。

传说中的毒品,“banana fish”也随着帝诺的死亡而消失殆尽。

跟传统的反抗黑势力作品相比,吉田秋生毫不吝啬地向观众展示暴力、血腥和残酷的场面,将人性的的底线一次又一次得刷新,直至冲破我们的三观。

亚修在结局的时候,被人一刀子痛死了,倒塌在一片血泊之中。

唯美、凄凉。

与日本主流的凄美主义相当贴切。

《banana fish》——绚烂到极致的生命,只有走向毁灭

▲亚修被罪犯捅死的场景

很多人观众很难想象,一个身经百战的街头混混,就连机枪扫射都杀不死,居然会被一把刀子给捅死。

其实,这正是作品的独到之处。

没有人是常胜将军,在混乱的年代,任何强大而完美的人物终将有一天会走向死亡。

亚修的死,正好符合这部作品的主题——

绚烂到极致的生命,只有走向毁灭

亚修的存在,是为了“banana fish”的消灭而存在的。

既然“banana fish”已经消灭,那么作为主角的亚修,也不复存在。

作者 | 南风恋(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banana fish》——绚烂到极致的生命,只有走向毁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