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在你心目中哪一部影視作品稱得上是經典?

嗨遊遊


在小編的評判標準裡,能夠揭露社會現象,並且能夠引起情感共鳴的,才稱得上是一部好的影視作品;但是,如果要稱得上是一部經典作品,它還必須能見證時代變遷,能經受得起不同價值觀的碰撞。

在小編心目中,稱得上經典的影視作品不多,李安的《臥虎藏龍》和劉偉強的《無間道》都算是經典,如果這兩部硬要比較,《臥虎藏龍》則是經典中的經典。

《臥虎藏龍》,是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華語電影,同時還是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音樂獲獎得主。它講述的是一個充斥著舊與新、規則與破壞規則較量的故事,既是角色與角色的較量,也是故事中每個角色靈魂的善與惡、是與非、進與退兩面在暗自較勁。

影片中的主角,李慕白代表的頑固派,堅守著秩序、傳統、道德等一切條條框框的規矩;玉嬌龍和羅小虎,則是打破規矩的新生勢力。新與舊的角力,具象到電影中,就成了李慕白與玉嬌龍對青冥劍的爭奪。

影片中的劍是一個有趣的符號,代表權力與話語權,並且或多或少有一點男性話語權的隱喻在。玉嬌龍這個少女何止在搶奪一把劍,分明是拳打江湖傳承,腳踢男性權威,莽撞的反叛,有些可愛有些悲壯。

細看影片中段非常經典的竹林對戰,那是李慕白對戰玉嬌龍,畫面簡直美呆,鏡頭很水墨畫,很美很詩意。這一段其實就是李慕白在抵制慾望,他與玉嬌龍的一來一往,實則是欲拒還迎。這部電影是小編心目中最好的武俠片之一,每看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大夥有更好的見解,歡迎留言交流一下哦。


影評叫獸


第一部《風箏》,說它是諜戰片,是因為這部劇主要講
重慶軍統王牌特工鄭耀先,以狡黠機智和心狠手辣聞名。鄭耀
先其實就是潛伏在軍統的共產黨特工"風箏",為了確保"風箏"像一把尖刀始終刺在敵人的心臟上,在最關鍵時刻給國民黨致命一擊,鄭耀先不得不成為自己同志眼中人人得以誅之的軍統六哥。上線的犧牲讓他和組織失去了聯繫,解放後他化名國民黨留用人員周志乾,以一種獨特的方式繼續為組織提供重要情報。在自己"風箏"的身份被組織證實後,他仍然以隱蔽的方式,協助公安局破獲多起潛伏特務。在三十多年的情報員生涯中,他被敵人長期追殺,忍受著妻離子散。對他來說,情報員本身就意味著犧牲,而一個人能有資格為國家犧牲,就是對自身價值的最好證明。
5部國產抗日諜戰劇,在你心目中,哪一部最經典?
第二部《紅色》,唯一一部一集不漏花絮紀錄片都看得完完整整的電視劇,
1937年冬天,淞滬之戰落幕,上海淪陷。為了幫助幾個我黨游擊隊員炸燬日軍的軍火船,運出被扣押的醫藥物資,會計師徐天被裹入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廝殺。共產黨人前仆後繼的精神感染了徐天。原本只想過普通人平凡生活的他,想要嘗試著幫助這些革命者完成未完的心願,將這批醫藥物資和一本記載黨員名單的紅色小冊子轉交到黨組織手中。從此,徐天開始了與日本軍官影佐、總華捕老料、黑社會金爺等幾方勢力的幾番較量,一次次險象環生。雖然環境艱難,但徐天並未放棄,想到那些勇敢犧牲的共產黨員,就給了孤軍奮戰的徐天戰鬥的勇氣。在黨組織的幫助下,最後徐天打敗了影佐,成功將醫藥物資和紅色小冊子交給黨組織。同時,在行動中提高了自己的覺悟,最終光榮地成為了一名中國共產黨員,成就了一段浪漫的紅色傳奇。
5部國產抗日諜戰劇,在你心目中,哪一部最經典?
第三部《亮劍》,這部劇曾經一度火遍大江南北,至今仍然有很多人記住劇中的場景。這部劇
講述優秀將領李雲龍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從他任八路軍某獨立團團長率部在晉西北英勇抗擊日寇開始,直到他在1955年授予將軍為止。"面對強大的敵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這句話就是李雲龍,這位"戰神"式將軍的一生寫照 。電視劇只拍到李雲龍解放後授少將軍銜,小說後半部金門炮戰、李雲龍自殺等都沒有拍 。
5部國產抗日諜戰劇,在你心目中,哪一部最經典?
第四部《我的團長我的團》這部劇播放後曾長時間不火,但是近幾年卻活起來,這部劇雖然這是一部電視劇,但是在戰爭場面上絲毫不亞於一些電影大片。
在一個離中緬邊境不遠叫作禪達的地方,一群來自五湖四海、不同出身不同身份甚至是不同政見的潰兵和百姓,因為種種命運際遇的原因而相會於此:北平人孟煩了、軍醫郝獸醫、湖南兵不辣、上海軍官阿譯、東北佬迷龍、豆餅、要麻、蛇屁股、康丫、川妹子陳小醉。戰爭的苦難和身體的傷病讓他們過著絕望的日子,他們互相厭憎又相依為命,不餓死不病死成為他們每天生存的最高目標。為了在嚴酷的戰爭環境下生存下來,別無選擇的他們不得不摒棄前仇、恩怨、偏見、狹隘而團結一致組成一支小分隊,在現實的困境中他們認識到了民族存亡的大義,於是義無反顧共同投入到打擊日本侵略者、保衛家園、捍衛尊嚴、為抗戰勝利不惜付出生命代價的正義鬥爭中,用血肉之軀書寫一曲曲鐵血衛國的悲壯戰歌。
5部國產抗日諜戰劇,在你心目中,哪一部最經典?
第五部《壯士出川》,在這部劇中,最讓人痛心的是多支川軍部隊全軍覆沒,但事實就是這樣,川軍在抗戰時犧牲60多萬,全軍覆沒的又何止一兩支部隊。
這支川軍知恥後勇,以"失地不復,決不回川"的決心,以三百萬壯士出征,六十萬軍人傷亡的代價,打出了"無川不成軍"的威名。學生連長張抗帶領屬下官兵隨川軍北路縱隊出征,轉戰今山西、山東、湖北、湖南等地,在臺兒莊大戰等重大戰役中,與日軍展開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殊死搏鬥。通過戰爭的洗禮,張抗與眾川軍將士結下生死之誼,其與夏之悅的愛情也在血與火的烘托中得以昇華。張抗屬下士兵楊得貴、王長生、吳天祿、何陰陽、黑娃等人,雖出身不同、性格迥異,但在民族大義的號召下,殊途同歸,最終為了掩護張抗脫險,紛紛慷慨就義,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蕩氣迴腸的英雄讚歌。

滿堂阿明


我覺得最經典的一部影視作品《父母愛情》

劇中講述:解放初期資本家小姐安傑,與農村出生的軍官江德福二人相識,相愛,為了和安傑結婚不惜放棄升官的江德福,安傑與小姑子的鬥智鬥勇,二人一同生育了五個子女,每天跟孩子們雞飛蛋打,與丈夫相濡以沫,既平凡又有深意的一部片。

這部劇對我影響最深的2點

1.家庭觀念,如果是在20歲時看這部片也許會覺得無聊,因為這劇中就是講述正常人家所會遇見的事情,並沒有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劇情,當我成家後看這部劇才明白這才是生活,生活本就是平淡無奇,事業或者其他一些東西或者事情,其實遠沒有家人來得重要。兩人在一起磕磕絆絆?生完孩子後生活壓力更大?或者是遠不如從前自由等等,都會覺得婚姻是把枷鎖。以前不理解家庭的含義時確實會有這樣的念頭,後面年歲漸長,看完這部片才明白真的沒什麼比家人更重要。特別是現在的社會,感覺現在的人對於家庭似乎沒有那麼看重,所以後面我一有機會就向身邊成家的朋友推介這部片子,我覺得這麼好的片子大家都應該看一看。

2.很慶幸自己生活在現在這個社會,這部劇讓我更加清楚的瞭解到改革初期,資本家,地主,這些人真是屬於老鼠過街人人喊打,70年代鬥地主但凡家裡有點錢的,日子全都不好過,大家說話都提心吊膽,小心翼翼的,要是有哪句話沒說好,就懷疑你政治傾向有問題,隨時隨地拉你去鬥一鬥,看過對比起現在言論自由的,女性平等的社會,覺得現在真是太美好了。





小k說娛


我看過一部電影叫《當幸福來敲門》

這部電影單從名字上不會讓人覺得沉悶,開始的時候我以為裡面的劇情一定是主人翁的幸福故事,可是當我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才發現這其實是個悲傷的故事有了個幸福的結局。

該影片是自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一位瀕臨破產,老婆離家的落魄業務員,如何善盡單親責任,奮發向上成為股市交易員,最後成為知名金融投資家的勵志故事。

當時看完這部片子,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他讓我看到了主人翁樂觀,堅強,自信和永不言棄,同時也體會到了人世的冷漠無奈和不易。事業的失敗,妻子的拋棄,生活的窘迫並沒有壓倒主人公,恰恰相反,苦難的經歷讓他變得更加自信,堅強,永不放棄,最後在幸福來臨的時候牢牢抓住了自己的幸福。

生活中沒有人可以一路幸運,都會有坎坷,每個人在成功的路上都會經歷了很多不幸。

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幸福需要我們堅持不懈的,一點一滴去創造

——《獨立宣言》。



梁家村梁笑笑


南滄海,北鐵山,一嶽擎天絕世間!

  83年的再向虎山行,是一個永遠無法超越的經典,他講述了在民國時期,容滄海與姜鐵山等一眾武林豪俠對抗以大太監李擎天為首的惡勢力的故事,這部劇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

  作為一個90後,我也看過,其中有一段情節很精彩,容滄海和姜鐵山都不是李擎天的對手,無奈之下,只能去請姜鐵山的岳父苗一嶽來對付李擎天,後來苗一嶽和李擎天在容家祠堂,簡單的交了一回手,他倆武功其實不相上下,但因為李擎天之前和榮滄海對過一掌,功力難免打了些折扣,所以最開始是苗一嶽得了一點便宜,佔了上風,當時苗一嶽也略有一些得意,可是後來李擎天在苗一嶽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摸走了他的貼身玉佩,這讓苗一嶽大感驚訝。

  除了再向虎山行,還有大俠霍元甲、陳真、霍東閣、梁小龍的四大名捕、鐵膽英雄、馬永貞等等,經典傑作,這些都是無法超越的。





隔壁李佛爺


我是80後老申,很榮幸回答你的問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和觀點,在我眼裡,稱的上經典影視劇不少,但是要論那部影視劇看的次數最多,非《新龍門客棧》莫屬,對,就是這部1992年上映,已經快三十年的老電影!

演員的精湛演技

梁家輝把一個邊關大將的霸氣、謀略又不失風度演的淋漓盡致;

林青霞把一個江湖俠客的飄逸、細膩又不失痴情演的感動流涕;

張曼玉把一個野店老闆娘的嫵媚、風騷又不失哀怨演的欲罷不能;

最讓人意外的是甄子丹,把一個陰險狡詐、狠毒無比、自詡不凡的死太監演的活靈活現,那一刻感覺他真的就是個太監!

再加上幾個配角:劉洵、荒唐鏡、熊欣欣等,個個演技炸裂!!

義薄雲天又不失兒女情長

周淮安為了救楊宇軒的孩子,邀請豪傑,不救出恩人子女誓不罷休,可以為他人兩肋插刀,這體現了義!

周淮安和邱莫言的純貞愛情,在那個亂世是如此的讓人唏噓,本來將會完成目的出關,去享受關外自由自在的生活,可是造化弄人,最終陰陽兩隔,可惜!可痛!

金鑲玉對周淮安動了真情,燒了自己經營多年的客棧,去尋找自己心愛的人,結局如何?卻又讓人浮想聯翩!

實地取景,不怕艱辛

那個時代的演員才叫真的演員,不用替身、不怕風吹日曬、不怕風沙……為了拍出更好的視覺效果,都是實地拍攝,哪像現在的網紅、小鮮肉,隨便拍幾個鏡頭,片酬大大滴!一點演技都沒有!

個人感覺這部電影囊括了武俠世界所有的元素,特別是忠肝義膽這一項,就足矣完勝其他武俠片,其他很多武俠片純粹是動作飄逸、只是武俠世界,頂多有行俠仗義,主題根本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

當然這也是我一家之言,畢竟個人愛好不同,觀點不同。


80後老申


在你心目中哪一部影視作品稱得上

是精典?

在我的心目中電視劇《西遊記》

1984年版的,稱得上是精典之

作。

由六小鈴童主演的《西遊記》,自

開播已來,已重播了上百回了,至

今每逢暑假期間,還在重播它,真

的是承載了幾代人的夢想呵。

唐僧、孫悟空、沙和尚、豬八戒這

師徒四人,從大唐到西天(印度)

取經。一路跋山涉水、除妖降魔;

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到達佛教聖地

印度,取得真經。

劇中的插曲《敢問路在何方》,由

蔣大為深情演唱,很好的烘托出片

中的主題;李玲玉演唱的《女兒

情》、更是柔溫似水,打動了許多

凡夫俗子;豬八戒的花心痴情、多

愁善感、憨厚可掬,給劇情增添了

許多浪漫色彩,極富人情味。其他

人物,也是個性鮮明、活靈活現,

真的是經典之作,長播不厭。


獨狼1964


很榮幸回答,大家好,我是卑微地服小段。與您一起深度聊影視。

俗話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個人認為,亮劍是一部極其經典的電視劇。

亮劍在2005年播出後,至今已經15年之久,但從未被觀眾們忘記,他幾乎是各大衛視和暑期的,熱播電視劇。“亮劍精神”也同樣深入人心,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用語。而電視劇中的各個角色也有鮮明的特點,例如李雲龍,趙剛,丁偉,楚雲飛,魏和尚等角色。更難能可貴的是,每個群演的演技炸裂,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例如:王有勝閱兵,暫七師樂隊演奏等。

《亮劍》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劇,為什麼這麼說?咱們首先來看人物的刻畫。拿李幼斌老師演的李雲龍為例,集面對敵人豪不畏懼的正氣、有便宜就佔的痞氣、替老婆兄弟報仇時的霸氣、用兵之道的靈氣於一身!敢愛敢恨,敢作敢當,敢笑敢哭,敢怒敢悲,這正是我們現實社會所缺失的的東西。所以觀眾們的心理,在觀看時就是有代入感,這才是真正打動人心的地方,產生了共鳴。

其二是故事情節,貫穿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解放後。大大小小的戰鬥貫穿始終,情節跌宕起伏,高潮一波接著一波,成功的抓住了觀眾的心。

其三就是“亮劍精神”,劇中的人物非常好的提現了這一精神,例如騎兵連長孫德勝,喜子拼死掩護李雲龍,六連戰士的阻擊戰等等。他們雖然都有著大大小小的缺點,但是面對敵人時絕不含糊,逢敵必亮劍!讓我們觀眾深深感受到了英雄的氣概,男兒的本色,與中華民族的氣節!

點到為止,小編說的再多也不如小夥伴去直接觀看,真真切切的感受才是王道。相信《亮劍》會帶給你不一樣的感受,讓你記憶深刻!這裡是卑微小段聊影視,謝謝觀看!愛你們!比心!


卑微地服小段


我最喜歡的經典影視是 “激情燃燒的歲月”這部戲我非常喜歡看,這一家五口人的部隊生活。康洪雷導演的這部生活氣息超濃的電視裡成就了孫海英和呂麗萍的戲裡戲外情。

他們把解放時期部隊裡的生活演到極致生活化,石光榮在外是大幹部,大首長,在家是大家長,他從部隊進城的歡迎儀式上看上了褚琴就利用組織和禇琴父母的力量,成就了自己的姻緣,與情敵謝楓的故事演到真實到不能再真實了,還有蘑菇屯那些老家來人蹭吃蹭喝贈東西演的是太生活化了,就是那麼回事。

雖然過去很多年,好多情節到現在還記憶憂新,看褚琴跳舞好看,看她演老太太也好看,咋那麼會演呢,演的這兩口子從年輕到老,從教育小孩到引領他們的成長就象真的一輩子一樣,有時喜,有時憂,有時叛逆,有時乖,有時小氣,有時小心眼,有時老小孩,太有時代記憶感了,這些演員演活了這些角色,堪稱經典。






娜麗娘


我最喜歡的是《父母愛情》這是我看《少年的你》時想到的一些

我想大家在最近應該都看過這部電影,那麼我想以另一部影片來帶大家感受這種愛情,一部被山東衛視重播無數遍的電視劇——《父母愛情》,我認為《父母愛情》有種魔力,讓你在看每個平常人都會發生的事但你卻能津津有味得看下去,我們今天主要從“江安”的愛情和“陳念與小北”的愛情來品味這種愛情的模式。

一 相遇到相愛

曾聽過一句話“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或許許多的愛情都需要利益的驅動,陳念需要小北的保護,小北感謝陳唸的相助,這才有了以後種種故事的發生;江德福被安傑的顏值吸引,安傑也是被江德福的身份吸引,也就是說:如果安傑長得不美麗,如果江德福不是團長,那麼可能就不會有以後的愛情;如果陳念沒有受到欺負,那麼她不會去找一個小混混尋求幫助。所以說這兩段愛情開始的都不是想象的那麼美好。

這兩對中的兩個人看起來都是完全不相配的,可以說是不在一個世界的兩個人,江德福文化程度不高,可以說是個文盲大老粗,生活不講究,衣著不考究,一身農村人的壞毛病;安傑養尊處優的資本家大小姐,在現在也應該算是中產家庭的孩子,她追求的是精緻生活和小資情調,一身資本家的窮講究。他們因為種種不可能,也可以說是因時代背景讓兩個不同背景的人交叉到了一起。他們因“利益”而相遇。

這次滑稽的尬舞,讓文盲大老粗一見傾心,在後來的種種發生的事中,安傑發現江德福雖然寫字寫得醜但每次都有進步,雖然沒有讀過多少書但卻很有見識,她發現了他善良,誠實,樂於助人的人品;江德福在交了結婚申請之後遭到組織的反對,甚至可能連那身軍裝都要被扒下來,但安傑卻想義無反顧跳進火坑,她願意陪他吃糠野菜和他一起種地,他發現了她心靈美,單純但堅守的人品。他們因人品而相愛。

小北與陳唸的相愛,也是因人品。首先小北在被打的時候遇到了陳念,陳念心中有惻隱之心,看到滿臉傷痕的小北,不忍小北受到傷害,所以她收回了少女的羞澀,小北發現陳念是如此善良;而陳念也發現在小北身上她能找到安全感。

我想或許在現實你和你的另一半會因一些利益而相遇但是大家應該都會找到對方的閃亮點因此而相愛。

二 相愛到相守

看到他們結婚之後,雖然他們都瞭解到彼此的人品但我想他們可能不會有幸福的婚姻,因為他們本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從小的生活環境,導致他們的習性和思維方式都會有所不同,最終可能會淡化感情,甚至像《亮劍》中李雲龍和田雨一樣。

本是因對方的人品而相愛,奈何敵不過思維方式的不同,最終成如此。由兩看不厭到兩看相厭,令人惋惜

最終因觀念和環境,一言不合就大吵。

可真是相愛容易相守難。

現在許多夫妻的現狀是從無話不說到無話可說,你在訴說時,另一個人卻在玩手機,體現出不關心,時間磨損了那時愛情的甜蜜,冷漠應該就是夫妻間的最大隔閡,從不想說話,到不了解彼此的心理動態,那我們來看看江安二人如何處理的這種關係的。

江德福是典型的寵妻狂魔,他懂得這份愛情的珍貴,他知道如果不是種種巧合,他不可能娶到如此有文化又可以為他做一些她生活中沒做過的事,安傑也知道在仕途江德福為了她犧牲了什麼,放棄了什麼。江德福懂得安傑為他,她陪他一起去農村一起承擔環境的惡劣,或許這對江德福來說這並不是什麼,可是對從小生活在城市的安傑來說這是個挑戰。

江德福在仕途上本來是一個有能力的人,為人處世又能得到大家的認可,連王政委都得到了升遷離開了那個小島,可在那個年代出身是非常重要的,安傑和江德福都知道這間事;安傑是一個資本家大小姐,是一個生活追求雅緻的人,她站在丈夫的角度甚至不想幫助落難的姐姐一家,她受不了公共廁所,每天都得自己打水。他們彼此並沒有因為為對方做了這些事情而相互束縛,誰也沒有提過這些事,因為他們裝在心裡了。

因為他們做到了將心比心,相互理解。他們都懂得這份愛情的貴重,他們因彼此而相互珍惜。最終他們的中年生活看起來如此安靜美好,又有許多的趣味。

另一點就是他們都懂得知足,他們知道自己的生活是因為對方而精彩。安傑知道如果不是嫁給江德福,自己可能會像姐姐安欣一家一樣會因那個時代而生活落魄,也可能會像葛美霞一樣最終因年齡等等而向婚姻妥協,也可能自己那份屬於自己的天性也會隱藏;江德福知道如果不是娶了安傑,他不會懂得愛情的美好尤其是在經過婚姻的背叛之後,他不會懂得生活的情趣,也會像王政委,老丁一樣。

三 相守到相終

到了老年,他們都活成了對方的模樣,江德福變得愛穿睡衣,戴禮帽,打太極,變成一個愛講究的老頭,而安傑則變成了一個隨隨便便的老太太,不再那麼講究,在生活中他們有許多的不同,但最終都往對方的方向轉變。

安傑剛結婚時,早餐為江德福做的是點心而到後來更多的是看到在灶臺旁的安傑,江德福後來也變成了一個愛乾淨的人,這才是我們平凡生活中最深沉的情誼吧,為了你我可以變成另外一個人,許多金婚夫婦,他們大多都有夫妻相,因為在相處之中他們彼此遷就,相互磨合。

記得很清楚,在《少年的你》中最後一幕是陳念在小女該旁邊,而小北在他後面,從儀表上看小北已經從一個小混混變成受過教育的人了。

他們都很幸運因為他們能白頭偕老。一生都有人在守候。

世間最美的愛情大抵就是這樣吧!在平平淡淡的幾十年中相互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